•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兩岸關係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兩岸關係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第二章 兩岸關係與文獻回顧

近年來兩岸關係是社會大眾所關心的重點之一,所以從過去到現在累積了許 多相關文獻,本研究將以「理性自利」與「感性認同」兩個不同的取向來看其對 統獨立場的影響。此外,在兩岸關係中除了統獨立場外,尚有兩個主要討論的議 題:經濟利益與安全問題,因此在本章主要回顧兩岸關係與相關文獻,在這一章 節將劃分兩個主要區塊討論,第一部分是兩岸關係回顧,這部分將針對兩岸從過 去到現今的轉變,以及兩岸曾經發生的台海危機與近年來經貿交流的相關政策;

第二部分將討論「理性自利」與「感性認同」的相關文獻與統獨立場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兩岸關係回顧

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在血緣、歷史與文化等各方面難以簡單地劃分,1949 年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灣,中國共產黨定都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後兩岸 歷經大大小小不同的戰役(1949 年古寧頭戰役、1958 年八二三砲戰),國民黨並 未能如願反攻大陸,而中共也未能統一兩岸,兩岸分而治之成為政治現實。因此,

台灣與中國大陸分別由不同政黨統治,儘管兩岸過去曾經同屬一個國家、族群(漢 族)、文化相同、血緣相近,在經歷六十餘年不同的政治環境與建設發展下,民 眾在思想上會與中國大陸有所差異。

一、戰爭威脅

從過去到現在台灣一直感受到來自中國大陸的「戰爭威脅」,追溯其最原本 的源頭是 1949 年兩岸分別由不同的政黨(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統治,當 時兩岸之間便存在著相當緊張的關係,一方要「反攻大陸」、另一方要「解放台 灣」。然而,最嚴重的兩次台海危機是:1954 年的九三砲戰、1958 年的八二三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戰,這兩次台海危機對美、中、台三方的影響頗為巨大。首先,這兩次台海危機 是毛澤東測試美國對台的態度;第二,美國在兩次台海危機中與台灣簽訂《中美 共同防禦條約》;第三,美國並未表態協助或拒絕台灣反攻大陸(林博文 2009)。

在這兩次的台海危機中看到的是時任中共主席的毛澤東企圖透過製造戰爭、收復 小島,同時測試美國態度的方式來看兩岸間統一的可能性。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解 放軍而言,「武力」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迅速的方式。

如果,對於現代人來說民國五○年代、六○年代台海危機的歷史記憶太過遙 遠。那麼 1995、1996 年的台海危機應該是許多中年人的深刻記憶,在台海危機 升高的兩年許多台灣人擔心戰爭爆發而向外移民。九○年代的台海危機由 1995 年開始,當年 7 月 21 日至 26 日中國大陸針對台灣附近海域進行導彈演習,並且 中共國防部長在中共建軍 68 週年的會議上表示:「解放軍對統一問題絕不會承諾 放棄使用武力」,同年 8 月中國大陸對台海進行第二次的軍事演練。次年,1996 年 3 月中共開始針對台灣南北兩端進行軍事操演,並且實際演練搶灘一個小島。

根據 1995 年 7 月 17 日至 21 日民進黨選舉對策會進行的「李登輝總統與統獨風 潮」民意調查,有效樣本為 1274 人1,這項調查在 1995 年飛彈試射前及試射期 間詢問受訪者「是否贊成台灣未來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飛彈試射前有 33.2%的受訪者表示贊成,但是在飛彈試射期間卻下降 7%,僅有 32.5%的受訪者 表示贊成。此外,在飛彈試射前表示未來兩岸應該統一的受訪者有 30.4%,而飛 彈試射期間則下降為 29.1%,同時表示應該維持現狀的受訪者飛彈試射前為 13.4%,而飛彈試射後為 18.4%。以 1995 年民進黨所做的民調顯示民眾對於戰爭 威脅是有感的,並且對於支持台灣與中國大陸未來應該走向獨立、統一或是維持 現狀的態度是有影響。

1 章琪瑜,1995,〈導彈 民眾台獨傾向降 7%〉,聯合晚報,O2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95、96 年是台海危機中最緊張的一次,若說這次台海 危機是中國大陸特意製造,那麼在美、中、台的三角關係中這次中國大陸是勝利 者(蔡榮祥 2007),中國大陸對台灣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台灣推動台獨,尤其是 當時台灣逐漸走向民主化,1995 年舉行立法委員選舉、1996 年總統直接選舉都 是中國大陸相當注意的,特別是總統直選具有彰顯主權的意味(白樂崎 2010:2 台灣海外網)。所以,對於中國大陸而言,他們相當憂慮「台獨」勢力的發展,

同時以「彰顯武力」來嚇阻台灣。根據下表 2-1 的劉勝驥(1998)收集各報紙電 話訪問的資料顯示,在 95、96 年台海危機發生時,民眾是明顯的感覺兩岸情勢 緊張,幾乎有過半數的民眾認為兩岸關係是陷入緊繃的狀況。因此,從某一方面 來看,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武力威脅確實會造成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憂患意識。

但是,另一方面,對於中國大陸的武力嚇阻是否成功也是一個問題,因為 1996 年的總統直選是由李登輝當選第一任的民眾直選總統,同時李登輝曾於訪美時在 康乃爾大學發表過民主言論。

2 白樂崎,2010,《李登輝的民主薪傳》,〈台灣海外網〉,網址:

http://www.taiwanus.net/news/news/2010/201006271747551997.htm,檢索日期:2011 年 7 月 11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

要求台灣放棄「獨立」。3(相關事件整理可參考附錄一)

另一個例子是在 2000 年台灣舉行總統大選時,中共密切關注同時並發表「一 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列出對台動武的「三個如果條件」,最後一 個條件為:「如果台灣當局無限期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兩岸統一問題」,其意義 為如果綠營執政而其在未來走向台獨時,中共將動員武力來解決台灣問題。此外,

2000 年總統大選由陳水扁當選後,根據當時報導中共已經準備在福州、汕頭、

廈門部屬最新型的飛彈4。由此可見,中國大陸官方認為一旦陳水扁當選後,兩 岸關係將會趨於緊張。

綜合上述資料顯示自 1949 年到 2000 年兩岸關係在緊張與緩和間不斷的徘徊,

1950、60 年代兩岸間緊張對峙,1995、1996 年中國大陸不斷試射飛彈引發台海 危機,1999 年的「兩國論」事件導致中國大陸官方聲明不放棄以武力統一兩岸,

以及 2000 年的總統大選有中國大陸官方高層的特別關注。然而,在 2000 年後兩 岸間的緊張關係趨於緩和,若追究原因可能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與世界各個國 關係逐漸密切,並提出「和諧世界」的發展觀,使得兩岸關係轉向不同的發展。

二、經貿合作

3 資料來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大事紀,網址:

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6501&CtUnit=4536&BaseDSD=7&mp=1,檢閱日期:

2011 年 6 月 18 日。

4 資料來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大事紀,網址:

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6501&CtUnit=4536&BaseDSD=7&mp=1,檢閱日期:

2011 年 6 月 18 日。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TE/089/C/TE-C-089-020.htm,檢索日期:2011 年 6 月 8 日。

6 陳信宏,2010,〈ECFA 與兩岸產業合作交流〉,Change ECFA Impact:

http://www.dsc.com.tw/event/WB001635/1S/1S_list.htm,檢索日期:2011 年 6 月 9 日。

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112710324126.pdf,檢索日期:2011 年 2 月 16 日。

9 本資料有陸委會估計結果與海關統計結果兩種,在此採用較保守的海關統計數。

10 本統計不包含香港,資料來源:國際貿易局,2010,〈中國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11 月,

http://cus93.trade.gov.tw/fsci/,檢索日期:2011 年 2 月 16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

除了進出口貿易外,兩岸三通直航後,貿易、貨物往來更加興盛,兩岸人員 的交流也愈加密切。從表 2-2 的歷年出入境統計來看,就入境方面,2002 年到 2007 年入境台灣的中國大陸人占總人數比例為 17%~19%之間;然而,從 2008 年開始逐漸增加,一直到 2009 年中國大陸人員入境台灣比例占 36%,2010 年中 國大陸人員入境比例達到 42%,顯示兩岸人員方面,中國大陸人員來台人數大為 增加。在兩岸人員交流方面,除了兩岸專業人員的往來外,最主要的便是中國大 陸旅客來台觀光,依據內政部統計通報來台旅客人次統計,2009 年度累計陸客 來台入旅客人次為 972,123 人,而在 2010 年度累計陸客來台入境人數為 1,630,735 人,與前年度相比增加人次將近兩倍,顯示出台灣大幅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帶來 的人潮,並且預計可以帶動台灣的觀光產業。根據內政部的出入境統計11,自 2009 年起陸客入境台灣的比例呈現倍數上升,這是由於中國大陸開放更多名額來台旅 遊。對照過去以日本觀光客居多的情況,近年來卻出現陸客人數超越日本人來台 旅遊的人數,顯示在台灣的觀光產業上,中國大陸遊客已經佔有相當重要的地 位。

11 內政部統計處,2011,〈一○○年第四週內政統計通報(99 年入出境人數統計)〉,1 月 22 日,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4970,檢索日期:2011 年 2 月 16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表 2-2 歷年台灣出入境統計

民國 入境 出境

大陸(含港 澳)地區人民

外國人 比例 大陸(含港澳)

地區人民

外國人 比例

91 年 545,100 2,354,017 19% 507,967 2,323,623 18%

92 年 416,278 1,812,034 19% 397,167 1,797,638 18%

93 年 499,399 2,428,297 17% 491,320 2,388,360 17%

94 年 555,585 2,798,210 17% 547,895 2,770,937 17%

95 年 640,943 2,855,629 18% 634,166 2,835,146 18%

96 年 704,507 2,988,815 19% 696,144 2,961,772 19%

97 年 854,953 2,962,536 22% 843,458 2,960,410 22%

98 年 1,587,130 2,770,082 36% 1,557,166 2,766,512 36%

99 年 2,308,269 3,235,477 42% 2,291,532 3,183,961 42%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2011,〈一○○年第四週內政統計通報(99 年入出境人數統計) 1 月 22 日,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4970,檢索日期:2011 年 2 月 16 日。

說明:比例的計算方式為「大陸(含港澳)地區人民/(大陸含港澳居民+外國人)*

100%」

往來及加強監理合作〉,7 月,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87017&ctNode=6826&mp=1,

檢索日期:2011 年 2 月 16 日。

13 協議的具體內容與措施:包含 (1)貨品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與投資協議等; (2)智慧財產 權保護、金融、海關、貿易便捷化、電子商務、產業合作、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以及經貿團

體互設辦事機構等。資料來源:行政院陸委會,2010,〈推動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7 月,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87020&ctNode=6826&mp=1,檢索日期:2011 年 2 月 16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4

業母公司留在台灣而在中國大陸從事生產工作,因此形成了國際性分工,加強了 國際競爭力、擴大公司的營運。是故,整體而言,與中國大陸的經貿發展並未造 成台灣產業空洞化、增加淨失業率,反而,有利於台灣的產業升級與國際收支(童

業母公司留在台灣而在中國大陸從事生產工作,因此形成了國際性分工,加強了 國際競爭力、擴大公司的營運。是故,整體而言,與中國大陸的經貿發展並未造 成台灣產業空洞化、增加淨失業率,反而,有利於台灣的產業升級與國際收支(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