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7

第五章 結論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兩岸關係最大的轉折點源自於胡錦濤上台後,中共「十 七大」的《政治報告》提到:

「凡是對於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 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好。」

不難顯示出中國大陸對台政策轉向「積極拉攏台灣民眾」,企圖利用「以經促統」

的方式來達到和平統一的目的。其次,2008 年 12 月 31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 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年的會議上講話,即是一般所稱的「胡六點」

聲明。歸納出最主要的重點是:第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台灣屬中國一部分,

反對台獨勢力,第二加強兩岸經貿合作與人員交流,第三希望透過和平的方式達 到兩岸統一。因此,中國大陸官方在近年來處理對台政策已趨於利用和平、經濟 的方式來促進統一。

根據本文總體模型的分析發現「經濟理性」確實對於民眾的統獨立場有顯著 的影響,「經濟優勢」者相對於「經濟劣勢」者愈有可能趨向統一的立場,也就 是說若民眾在兩岸經貿發展的過程中有可能獲利,則他會偏向兩岸統一的立場;

但是若民眾可能在兩岸經貿發展的過程中利益有所損失或無法獲利,則他會傾向 台灣獨立的立場。所以,本研究認為在後 ECFA 的時代,兩岸的經貿發展是有可 能會影響民眾的統獨態度,同時根據本研究直接以台灣民眾抽樣調查訪問結果作 統計模型,卻發現「經濟利益」的確有實際的影響力。

在理性因素的另一個變數「戰爭」因素卻在整體模型中未能夠有顯著的影響 力,根據本研究調查發現一般民眾認為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偏低,顯示出民眾預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8

兩岸是不太可能發生戰爭的,因此而導致「戰爭」因素不顯著。本研究試圖歸結

「戰爭預期」偏低的兩個原因:第一,最近一次台海危機發生在 1995、1996 年,

距離現在已是將進 15、16 年前的事件,因此民眾記憶逐漸模糊。另外,較年輕 的新生代對於台海危機並無深刻印象,所以本研究推測這可能是導致民眾對兩岸 發生戰爭預期偏低的原因之一。第二,自胡錦濤上台後,中國大陸的外交政策強 調「和平發展」,而對台政策也強調「和平促統」,與過去時代的「文攻武嚇」政 策不同,同時對台灣又釋放出「經濟利益」,因此,在中國大陸強調兩岸和平共 處、共創繁榮的政策情形下,「和平」相對於「戰爭」似乎讓台灣民眾更容易接 受。

最後,「省籍」和「政黨傾向」兩變數顯著的影響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感 性變數對統獨立場的影響與過去研究結果相同。根據模型結果發現大陸各省市人 比本省閩南人更傾向於支持統一的立場,而本省閩南人則支持獨立的立場;在政 黨傾向方面,支持泛藍的民眾在支持統一相對於支持獨立的立場是泛綠民眾的 12 倍,因此顯示出泛藍支持者與泛綠支持者在統獨立場上各有相當不同的堅 持。

綜合上述,本研究最重要的發現在於以往研究認為中國大陸的「以經促統」

或是「惠台政策」並不一定產生顯著的效用,但是隨著兩岸經濟日益密切以及 ECFA 簽訂後,兩岸在經貿關係上會愈來愈緊密。因此,根據本文在「經濟理性」

上的假設會發現民眾會依據其本身的經濟獲利與否來決定其統獨立場。是故,未 來的兩岸關係是否還是以往的「政治疏離、經濟整合」的狀態,相當值得關注。

1995.7.21-26 中共對台灣附近海域進行第一波導彈射擊,以軍事武力威脅我方。

1995.7.31 中共國防部長遲浩田在中共建軍六十八週年會上表示:「解放軍」

對統一問題絕不會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如果台灣一意孤行製造分 裂,絕不會坐視不管。

1995.8.15-25 中共對台灣附近海域進行第二波導彈射擊,以軍事武力威脅台灣。

1995.10.21 中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張萬年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發布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2

2010.9.16 中國銀監會宣布,已批准台灣土地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合作金 庫銀行和彰化銀行首批 4 家台資銀行在大陸進行分行的籌建工作。

2010.11.19 國台辦主任王毅在出席 2010 年「重慶台灣周」時表示,大陸將於 明年實施的「十二五」規劃,將給兩岸交流創造更多機遇,給兩 岸合作提供更多空間,給兩岸同胞帶來更多福祉。

2010.12.21 「第六次江陳會談」在台北舉行。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與大陸海 峽兩岸關係協會陳雲林會長完成簽署「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 議」。

2011.1.6 「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成立。

資料來源:

(1)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大事紀:

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6501&CtUnit=4536&BaseDSD=7&mp=1,檢 閱日期:2011 年 6 月 18 日。

(2)ECFA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http://www.ecfa.org.tw/Event.aspx?pid=7&cid=18,

檢閱日期:2011 年 6 月 18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4

中立及看情形 277 31.6

無反應及其他政黨 30 3.5

教育程度

國小以下 164 18.7

國、初中 124 14.2

高中職 257 29.3

專科 116 13.3

大學以上 213 24.4

政治世代

第一代 83 9.5

第二代 221 25.3

第三代 568 64.8

性別

男性 436 49.7

女性 440 50.3

資料來源:陳陸輝(2010),該研究於 2010 年 12 月舉行,訪問成功樣本數為 876 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5

附錄三 其他變數編碼方式

1. 省籍:利用以下問題作測量:

請問您的父親是本省客家人、本省閩南人、大陸各省市人,還是原住民?

以本省閩南人為對照組,分別以本省客家人以及大陸各省市人建立兩個虛擬 變數。其它樣本不納入分析。

2. 政黨偏向:利用以下幾個問題建構:

在國民黨、民進黨、新黨、親民黨跟台聯黨這五個政黨中,請問您認為您比 較支持哪一個政黨?

(回答有者續問)請問您支持(受訪者回答的黨)的程度是非常支持、還是普普通通?

(回答其他答案者)您比較偏向國民黨、偏向民進黨,偏向新黨,偏向親民黨,還是偏向台聯 黨,或是都不偏?

將上述有表示政黨傾向者加以歸類為「泛藍政黨」支持者(包括國民黨、親 民黨與新黨)以及「泛綠政黨」支持者(包括民進黨與台聯)。至於沒有表示政 黨偏向的民眾則歸類為「中立無傾向」。並且以「泛綠政黨」傾向為對照組,分 別以「泛藍政黨」傾向與「中立無傾向」建立兩個虛擬變數納入分析中。

3. 教育程度:利用以下問題測量:

請問您最高的學歷是什麼?

將教育區分為三個類別:低教育程度(包括小學以下以及國、初中)、中教 育程度(包括高中職以及專科)與高教育程度(包括大學以及研究所以上),並 以低教育程度作為對照組,將中教育程度與高教育程度建立兩個虛擬變數放入模 型中分析。

40(2):142-178。

江宜樺,1998,〈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9:163-229。

吳乃德,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台

2009(6):87-97。

高朗,1999,〈從整合理論探索兩岸整合的條件與困境〉,《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 論》,包宗和、吳玉山主編,台北:五南。

《選舉研究》,11(2):1-41。

---,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台灣 2004 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選 48(1):1-28。

耿曙、劉嘉薇與陳陸輝,2009,〈打破維持現狀的迷思:台灣民眾統獨抉擇中理 念與務實的兩難〉,《台灣政治學刊》,13(2):3-56。

耿曙,2009,〈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 48(3):1-32。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年代的分析〉,《選舉 研究》,9(1):41 -80。

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 的解析〉,《中國大陸研究》,46(5):1-20。

陳陸輝、周應龍,2004,〈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

35(2):149-151。

陳陸輝等,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台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 析〉,《東吳政治學報》,27(2):87-125。

陳陸輝,2010,〈台灣民眾政治支持的研究:概念、測量與應用(3/3)〉,《國科會 計畫編號 NSC 97-2410-H-004-097-MY3》(台北:2010/2011 年)。

陳牧民,2006,〈當和平崛起遇上台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8

國大陸研究》,49(4):1-26。

黃冠博,2006,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當「理性遇上感性」:民眾兩岸經貿 立場分析之研究〉。

童振源,2000,〈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經濟與安全的交易〉,《遠景季刊》,

1(2):31-79。

楊婉瑩、劉嘉薇,2009,〈探討統獨態度的性別差異:和平戰爭與發展利益的觀 點〉,《選舉研究》,16(1):37-66。

劉勝驥,1998,《台灣民眾統獨態度之變化》,〈中國大陸研究〉,41(3):7-30。

劉嘉薇、耿曙與陳陸輝,2009,〈務實也是一種選擇─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 與商榷〉,《台灣民主季刊》,6(4):141-168。

蔡榮祥,2007,〈一觸即發或虛張聲勢:論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台海危機〉,《台 灣政治學刊》,11(1):201-239。

鐘焰,2011,〈十二五規劃與兩岸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思考〉,《台灣經濟研究月 刊》,34(5):75-80。

魏鏞,2002,〈邁向民族內共同體:台海兩岸互動模式之建構、發展與檢驗〉,《中 國大陸研究》,25(5):1-55。

Jung, Carl G, 1960a. “A Review of the Complex Theory.”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8 edited and translated, R.F. C. Hul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60b.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Psyche”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8 edited and translated, R.F. C. Hul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owns, Anthony,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Y: Harper-Row.

Hardin Russell, 1995. Self Interested, Group Identity. In Nationalism and Rationality.

Eds. Albert Breton et al.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 Fuh-sheng Hsieh and Emerson M.S. Niou, 2005, “Measuring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on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Issue: A Methodological Note,” China Quarterly. 181(1):158-168..

Keng, Sue et. al, 2006, “Sense, Sensitivity, and Sophistication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Future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sue and Studies, 42(4):23-66.

Lewis-Beck, Michael S. 1988. Economic and Election: The Major Western Democraci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Emerson M.S. Niou, 2004, “Understanding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Asian Survey, 44(4):555-567.

Richard R. Lau, Thad A. Brown and David O. Sears, 1978, “Self-Interest and Civilians’ Attitudes Toward the Vietnam War”,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2(4):464-483.

Sears, David O., Carl P. Hensler, and Leslie K. Speer, 1979, “Whites’ Opposition to Busing: Self-Interest or Symbolic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3:369-384.

Sears, David O., Richard R. Lau, Tom R Tyler and Harris M. Allen, 1980,

“Self-Interest vs. Symbolic Politics in Policy Attitudes and Presidential Voti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0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4(3):670-684.

Sears, David O. and Richard R. Lau, 1983, “Inducing Apparently Self-Interested Political Prefer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7(2):223-25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