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研究假設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1

影響(陳陸輝與周應龍 2004)。另外,在政治世代中,陳義彥、陳陸輝(2003)

按幾個台灣史上的重大事件大致將台灣分為三個政治世代:第一世代(一九四三 年前出生)、第二世代(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六○年出生)、第三世代(一九六一年 後出生)20

第四節、研究假設

本研究的重點在於「理性」因素與「感性」因素對於民眾統獨立場的影響,

根據研究的理論架構而來,「理性」因素分別為「經濟理性」以及「戰爭風險預 期」,而「感性」因素則是「省籍、政黨偏向」,控制變數為「政治世代、教育程 度、性別」等四個變數。

在「經濟理性」變數一共有兩個變項:經濟優勢、經濟劣勢,根據理性抉擇 理論,民眾是理性自利的個人,會依據各種不同的背景做出有利於自身的判斷,

因此,本研究對於「經濟理性」與「統獨立場」有以下假設:

[假設一] 處於「經濟優勢」的民眾會因為預期兩岸統一後,個人的經 濟狀況會變好,而較為偏向兩岸統一的立場。然而,處於「經濟劣勢」的民 眾會因為兩岸統一後對其本身經濟不利,而較為偏向兩岸獨立的立場。

在「戰爭風險預期」方面,同樣是根據理性自利的個人的假定,因為戰爭會 帶來國家的破壞、經濟的衰退等不利的狀況,因此對於「戰爭風險預期」與「統 獨立場」有以下假設:

20 詳細參閱: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

解析〉,《中國大陸研究》,46(5):1-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2

[假設二] 若民眾預期未來兩岸戰爭發生的可能性愈高,則愈偏向統一;

若民眾預期未來兩岸戰爭發生可能性愈低,則愈偏向獨立。

其次,「感性」因素則為「省籍」、「政黨傾向」兩變數,「省籍」不僅做為血 緣的聯繫,更可做為懷鄉情感的歸依。因此,本研究將「省籍」編碼為三種類別:

本省閩南人、本省客家人、大陸各省市人,將原住民及其他等類別遺漏不納入分 析之中。因此,根據理論得出以下假設:

[假設三] 本省客家、閩南人較為偏向「獨立」的立場;反之,大陸各 省市人較為偏向「統一」的立場。

在「政黨偏向」方面,根據理論假設政黨偏向會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同樣 地,統獨立場作為一個政治議題,政黨偏向對於統獨立場也會有所影響。因此,

本研究有以下假設:

[假設四] 泛綠支持者較為偏向「獨立」的立場;反之,泛藍支持者則 較偏向「統一」的立場。

在「政治世代」方面,根據理論發現,不同世代出生的民眾各有不同的環境 經歷、政治背景,因而不同世代的人在統獨立場上會有不同的態度。根據過往經 驗顯示第一代的民眾在統獨立場抉擇可能受「省籍」影響,但晚近卻發現第一代 民眾選擇支持「獨立」的趨勢漸高;而第三代民眾選擇「統一」的趨勢也逐漸增 加。因此,依據本研究前述架構,將政治世代區分為三代,而得出以下的假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3

[假設五] 第一代的民眾較偏向支持「獨立」的立場,第三代的民眾較 支持「統一」的立場,而第二代的民眾因時代的關係則較為支持「維持 現狀」的立場。

在「教育程度」方面,教育程度愈高者其平常接收資訊與知識的程度愈高、

愈迅速,因此教育程度愈高者其所接收到的中國大陸知識可能愈高,而教育程度 愈低者其所接收到的中國大陸資訊愈少,因此會導致不同教育程度者其對於統獨 立場有不同的傾向。

[假設六] 教育程度愈高者愈偏向「統一」;反之,教育程度愈低者愈偏 向「獨立」的立場。

在「性別」變數方面,依據男女性別的差異,兩岸交流後男性可能會依據其 身為掌權者、得利者而選擇較為對其有利的選項,而女性則有可能因其性別特質、

愛好和平,而傾向不戰的立場。

[假設七] 男性較為偏向「獨立」,女性較為偏向「統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