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學校棒球選手的身體技藝與自我認同

第五章〈公學校棒球選手的身體技藝與自我認同〉。本章認為棒球運動一 方面具有競爭精神,一方面也容受日本武士道等精神的價值,透過此項運動,促 使殖民地人民接受求勝、團結、合作、勇敢等價值,產生殖民帝國的文化統合功 能,對於參與者而言,運動實作養成的身體技藝,以及對於德智體三育俱全等要 求,加上參與者的社會背景通常不差,於是受到棒球運動價值影響的人往往具有 自我認

這群自我認同的棒球人,面對殖民地的統治結構,雖然運動提供抗爭與認 同的契機,然而,棒球運動的競賽文化與內部的師承關係,使得運動所產生的抗 爭,雖在當下滿足對抗的情緒,但從大方向來說,這種抗爭,無損於棒球做為殖 民治理的手段,綜歸到底,殖民者透過棒球運動所建立的現代性價值及其文化統 合的企圖,仍繼續朝向殖民者所認可與希望的方向中前進。因此,本章乃在於說 明為何棒球參與者所操持的競爭精神與身體技藝,最終,雖成為自我認同的憑 藉,但

第六章〈軟式棒球與殖民地社會的休閒運動〉。本章的討論試圖說明 1930 年代的背景下,軟式棒球各項制度建立完成並普遍流行,由於社會人的身份多 元,對於參與棒球的目的也就隨之有多種可能性。作為一種制度而言,軟式棒球 的流行反應殖民地社會中,休閒生活的普遍性,這套制度主要是以日本人為對 象,對於台灣人的參與形成何種問題,本章將由台灣人所組織的高砂野球聯盟進 行討論

社會下,休閒活動的選擇。

同的精英意識。

無法成為殖民地抗爭與認同的手段。

就一般的狀況下,軟式棒球參與者的身分,大致上均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與 經濟基礎。就運動的價值與目的,軟式棒球運動關涉一種勇氣、公平對抗的價值,

也做為一種社交手段而存在,更具有因投入運動而獲致成就的自我認同的意義,

當然,過度的投入,所產生的逸樂後的人生焦慮也同時出現。本章將試圖說明,

作為休閒的運動,如何反應社會行動者的多元性,以及這種多元性在運動的參與 過程中,各自尋求意義與目的的過程。

即時的掌握棒球賽的節奏。在日漸正 式與規模漸大的棒球場中,觀看棒球賽。

,反應殖民地社會棒球在大眾化的過程 中,所產生的社群與階層的差異問題。

第七章〈棒球的大眾化:廣播、報紙與棒球場〉。日治時期台灣的棒球社群,

除從事棒球運動者外,賦予日治時期台灣棒球更為普遍的社會基礎,或者使其具 有大眾文化意義的要素,是一群藉由不同媒體,或者親臨看球進而喜愛棒球運動 的棒球社群。這群棒球社群,或者透過報紙媒體、透過收音機接觸棒球,隨著媒 體的日漸發達,棒球社群可以藉著媒體更為

大眾化的棒球產生的棒球社群,對於日治時期棒球價值的普及,應具有一 定程度的認同感,只是在這樣的認同感中,更多自我的渴望與需求,不是幻想成 為球技卓越的選手,就是另有所求的渴望成為有獎徵答的中獎者,而在稍具規模 的球場中,購票與未購票,觀眾席的階序

上篇

中央與邊陲、競爭與合作─帝國的體育 運動

43

第一章

臺灣體育協會與棒球行政體制的建立

野球部之執掌:野球的普及與發達、野球 競技會相關事項、野球部支出預算相關事 項、野球用具保管相關事項。

──「臺灣體育協會處務規程」

第二條:「當支部設置台東、新港、關山等 三分會」。

──財團法人臺灣體育協會台東支部規程 竟推派落敗的治水工事隊參加比賽,…其 原因是治水工事隊陣中多為內地人,…而 萬丹隊則大部分為臺灣人,推派落敗者之 事,遭致質疑…

──台灣新民報

第一節 臺灣體育協會成立前的棒球組織:以「北部野球協會」為例 壹、1910 年前後的棒球發展

台灣棒球運動的開展,於二十世紀初期,此際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社會 治安漸次穩定之時,在台的日本人公務員、會社職員、軍人、學生等,開始從事 棒球運動。最初規模,並非正式比賽也無相關組織的推動,而其動機與目的則為 工作之餘的休閒,如公餘在台北南門外,幾個年輕人在大空地上練習打擊,或者

45

台南北門外的山砲中隊軍人,利用餘暇時間在軍營中練習接傳球。1

台灣棒球進一步發展,則從學校開始,1904 年(明治 37)臺灣總督府國語 學校中學部在田中敬一校長支持下購置球棒與手套成立野球部。隨後國語學校師 範部成立棒球隊,兩隊於1906 年(明治 39)3 月比賽,以台灣史上的第一場正 式的棒球賽,寫下台灣棒球史的重要里程碑。隨後,學校學生幾乎都於官廳會社 服務的夜學校中學會,也成立棒球隊參與比賽,台灣棒球最初的發展,便以三個 學校棒球隊作為主要架構。中學會招募元二高投手任職於總督府的馬淵擔任教 練,在炎熱的太陽下揮汗猛烈的練習,終於在1907 年擊敗中學校,中學校因此 在同年夏天招募三高出身的投手速水和彥擔任教練,在嚴格的訓練下擊敗中學 會。當時,加入棒球隊的學生,都是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棒球隊成為球員的人 格也都值得稱讚。然而,1907 年 5 月就任國語學校校長的本莊太一郎,在 1908 年秋天禁止棒球比賽。田中敬一支持棒球與本莊太一郎禁止棒球的態度,皆具有 時代背景,田中敬一成立野球部的時代,是明治末期棒球發展由第一高等學校全 盛期,轉為各地方中學校、商業學校與私立大學全面興起的時代,此時期也是中 學校普設的階段,據統計二十世紀的前十年,日本中等學校的數量成長近一百 所,共計有三百餘所。中等學校內的棒球風氣很普遍,校際對抗頻繁。2換言之,

田中敬一設置棒球隊與此背景有所相關。

本莊太一郎提出野球無益的論調,其背景為1907 年全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 中,改變了1902 年全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時中獎勵野球以來的態度,認為學校 棒球的發展,影響學生學業、遠征浪費時間與金錢、造成運動傷害、過度重視勝 負影響公德等理由,因此,要求校長與教職員強化管理與校外的比賽、選手資格 必須成績中等以上者、禁止為了比賽而在外住宿、強化對加油團的取締、限制練 習時間、廢除選手制度、廢止優勝旗與紀念品等措施,壓制校際間的對抗競賽。

3學校棒球的批判,更在1911 年(明治 44)8 月 29 日到 9 月 19 日的「東京朝日 新聞」中,以批評棒球的害處為名,連續刊載22 次對棒球的批判,稱為「野球 毒害論」。換言之,從田中敬一鼓勵棒球到本莊太一郎禁止的態度,雖僅差距數 年,但正好遇上日本教育界與輿論界開始對野球發展熱潮提出批評的時代。

根據資料本莊校長禁止棒球的隔年,1909 年 8 月,台北各學校曾舉行聯合 棒球賽,報載:

由中學校、中學會、成淵學校、霜月俱樂部。各選數名。混合競技。

目下屆此炎天歇暑。正當練習之期。是日分決勝負。必有可觀。又 四校聯合。以此回為嗃矢。推藤井國男氏為委員長。囑選委員數名。

1 湯川充雄,《臺灣棒球史》,(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2),頁 8。不詳著者,〈台灣運動界 の今昔〉,《運動と趣味》,1:1(1916.11),頁 13-14。金村瓶水,〈南部野球史(一)〉,《運動 と趣味》,2:3(1917.4),頁 3。

2 有山輝雄,《甲子園野球と日本人》,(東京:吉川弘文館,1997)。頁 42-44。

3 坂上康博,《にっぽん野球の系譜學》,(東京:青弓社,2001),頁 137-138。

計畫將來每年開二三回云。4

該比賽「贊助者為總督府及前記學校教師。並民間有志者等。…場內辦理 諸務。由各校生分任。」5,次年「中學校野球部員。…在同校運動場。與中學 會學生為對抗試鬥。」6換言之,本莊太一郎校長雖在1908 年禁止校際棒球競爭,

但隔年學生棒球運動又恢復了校際的比賽。

除了學校棒球的發展之外,1910 年左右開始,台灣各地開始出現許多以官 廳、會社、軍隊等職員或軍人組織的棒球隊。

在台北,中學會棒球隊成員化身組織霜月俱樂部,但不久後便因故銷聲匿 跡,不久之後,三浦新一等人又籌組高砂俱樂部,7而鐵道部的音羽守等又成立 鐵團,兩隊間的比賽激發台北的棒球熱,而至1913、1914 年之際,台北已有十 餘支棒球隊,包括台北廳、殖產局、土木隊、法院等棒球隊,8使得當時主要棒 球場─新公園,9擠滿打棒球的人,故而有詩云「青年老輩茶目凸,近頃素敵野 球熱,外人選手亦同盟,今後遍望無中絕。」10或者「臺北野球戰。熱狂血液騰。

草枯鷹落準。秋冷雁飛矰。勝者敢驕傲。輸時益奮興。共言良體育。正直見真能。」

11正描寫出1910 年開始,棒球運動發展的寫造。

此外,原本棒球賽場地均在武德會體育場(1920 年之後臺灣總督府所在 地),「然武德會場之地。已為築督府廳舍之用。故不得不於公園一部。設遊戲場。

以使青年打野球或庭球。在祭典之時。以其地為用。亦為便利。」因此,台北棒 球賽之舉行,也由武德會體育場轉至台北新公園。12

而在台南,郵局有志於棒球者在1910 年成立南鯤團,砲兵中隊則成立砲兵 隊,此後還有台北中學學生放假回台南組成的中學生隊,以及官民有志於棒球的 青葉會、法院野球團、台南廳團等,這其中又以南鯤團實力最強。13此外,1913 年阿猴等糖廠成立棒球隊,1914 年起台灣製糖會社為獎勵體育,透過台糖俱樂 部,進行阿猴、橋仔頭、打狗本社、後壁林等糖廠棒球隊間的比賽,此項台糖社

47

4 〈打球聯合〉,《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 8 月 12 日,5 版。

5 〈打球準備〉,《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 8 月 15 日,7 版。

5 〈打球準備〉,《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 8 月 15 日,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