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當下的過去與數字後的人─日治時期台灣棒球史的考掘

棒球被喻為台灣的「國球」,此因棒球場上的勝負(特別是國際間的比賽),

往往受到全民關注,其所牽動國族主義的動能更為可觀。然而,每個世代的台灣 人雖關注棒球場上的勝負,但對棒球歷史的考掘工作與意義論述,卻未有相應於 棒球成績的進展。較具有研究意義的討論,始自1992 年 8 月 5 日,我國在巴塞 隆納奧運棒球賽中奪得銀牌,隔月《中國論壇》以「國家文化 台灣棒球文化巡 禮」為題,邀集翁嘉銘、晏山農、楊照、段嘉蓀等人,分別從文化、歷史等面向,

討論台灣棒球的發展及其意義。1在四篇文章的討論中,指出棒球所涉及的政治 操弄、國族認同等問題,但多數文章也幾乎認為,斷裂的棒球歷史脈絡,是要為 台灣棒球進行辯證與解釋前的基本困境。

翁嘉銘指出如果我們一路探索台灣初期棒球史實,台灣棒球「其實毫無奇 蹟」,2楊照也接著指出「改造過的棒球史完全斬斷了淵源自日本的『野球』時代 記憶」,楊照認為由於對棒球歷史缺乏認識,棒球成就便以雷同統治者吹捧台灣 經濟「奇蹟」的方式,1970 年代以降的台灣棒球發展經驗也被同樣冠上「奇蹟」

的形容。但是,只要了解早年棒球重要人士的生平傳略,就可發現台灣棒球受到 日治時期野球傳統的影響,因此「只有把這些來龍去脈忠實還原,歷史才能彰顯 出基本的合理性。」3而晏山農認為「我們沒有對棒球的發展進行堅實的歷史考 掘,這類未具體掌握歷史脈動的後果,便是看到踏空虛浮的宰制╱反宰制抗爭,

要不就是過度膨脹國家機器的效率。」4

上述諸位作者共同指出,由於缺乏台灣棒球歷史脈絡的考究,進行形成定 位台灣棒球發展價值的最大障礙之一。1990 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為

1 翁嘉銘,〈棒球的美麗與哀愁-民心變遷下的台灣棒球史〉,《中國論壇》,32:12(1992.9),

頁27-31。晏山農,〈新認同的配方-台灣棒運的「力脫死」及其顛覆〉,《中國論壇》,32:12

(1992.9),頁32-36。楊照,〈抽離了民族主義之後〉,《中國論壇》,32:12(1992.9),頁37-40。

段嘉蓀,〈誰是王牌-紀錄與棒球史的書寫〉,《中國論壇》,32:12(1992.9),頁 42-44。

2 翁嘉銘,〈棒球的美麗與哀愁-民心變遷下的台灣棒球史〉,頁 28。

3 楊照,〈抽離了民族主義之後〉,頁 38

4 晏山農,〈新認同的配方-台灣棒運的「力脫死」及其顛覆〉,頁 34。

蔡宗信、梁淑玲、林琪雯等人,5這些研究當中,重點大多在解釋戰後棒球與認 同政治的關連性,因此對於日治時期研究並無太多著墨,而蔡宗信的研究雖已日 治時期為重點,但其論文下限為1926 年,然而,1920 年代末期開始,台灣人參 與棒球運動才日漸普及,因此該文並無法回應1930 年代台灣人普遍參與棒球運 動時代的狀況。

事實上,目前所見,台灣棒球史通史性的書寫,可以筆者與謝佳芬合著《台 灣棒球一百年》6、曾文誠與盂峻瑋《台灣棒球王》7,以上上述四人所共著的《旋 動歲月:台灣棒球百年史》8為代表,但由於受限於材料的限制,對於日治時期 棒球發展的解釋,尚停留在釐清脈絡的層次,缺乏進一步的分析。

高正源的《東昇的旭日》,9則是棒球研究中主要的參考材料,作者從 1970 年代末期以來擔任棒球記者,藉著採訪之便,留意了許多日治時期的材料,同時 採訪當時依舊在世的耆老,然而,由於該書為了滿足更多的閱讀對象,因此本書 書寫具有報導文學風格,情節豐富敘事精采,甚至提出除了嘉農、能高團之外,

少為人知的精采故事,例如台中一中的幼獅隊,與戰後銀行行庫棒球發展的關 係,然而,由於該書的書寫並非以呼應殖民分析為目的,因此對於日治時期的相 關討論,主要以一則則精采的故事為主。若干區域性棒球史的書寫,則以高雄與 嘉義為主,10不過,此些書籍,對於日治時期的討論,大多不如戰後,甚至可以 說類似的書籍,大多以1970 年代以降的棒球史為主。學位論文中對於棒球研究 的時間設定,也產生許多關注戰後,但卻忽略日本時代的特性,其原因除了問題 意識的原因之外,資料限制應為重點之一。11

現有日治時期棒球史的研究中,多數研究者常依賴諸如1930 年代初期出版 的《臺灣野球史》、《臺灣體育史》等書籍,1930 年代以降,台灣人普遍參與棒 球運動的階段,反而被忽略。

再者,由於過去台灣棒球史的分析,目的都在強調1970 年代政權對於運動 的操弄,並將1945 年至 1970 年視之為棒球不受重視的年代,進而造成 1970 年

5 蔡宗信,〈日據時代台灣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以 1895(明治 28)年至 1926(大正 15)年為 中心〉,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梁淑玲,〈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 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1895~1990〉,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林琪雯,〈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台灣棒球發展史〉,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5。

6 謝仕淵、謝佳芬,《臺灣棒球一百年》,(台北:果實出版社,2003)。

7 曾文誠、盂峻瑋,《臺灣棒球王》,(台北:我識出版社,2004)。

8 曾文誠、盂峻瑋、謝仕淵、謝佳芬,《旋動歲月:臺灣棒球百年史》,(台北:中華棒球協會,

2006)。

9 高正源,《東昇的旭日》,(台北:民生報社,1994)。

10 蘇錦章,《嘉義棒球史話》,(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與吳建達、崔家齊,《高雄棒球風 雲》,(高雄:新視界國際文化,2010)。

11 如同陳嘉謀,〈台灣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5~1968)〉,國立台東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陳國勝,〈高雄縣三級學校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9~2007)〉,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 系碩士論文,2007。

代的棒球歷史,被形容為如同戲劇性般的發展,亦即楊照所指之「棒球奇蹟」。12 在此的分析架構下,始終缺乏血肉情節的日治時期棒球史,便複製刻板的殖民地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對立關係,如同晏山農所指稱以刻板的台灣∕日本的二分 法,解釋其中的抗爭與屈從。

綜上所述,對於日治時期台灣棒球歷史的考掘,再於建立台灣棒球歷史的 連續性脈絡,同時,在此脈絡的基礎上,揚棄刻板的抗爭與屈從的解釋,以日治 時期台灣歷史發展為背景,提出棒球運動之相關分析課題。

2、數字後的人:行動者是誰?及其動機

日治時期棒球運動的相關史料中,最大宗者為賽會史之資料,亦即呈現競 賽過程中,相關之數據,包含得分,以及安打、盜壘、四壞、三振等項目之表現 的數據化資料。觀諸以日治時期報紙中的棒球新聞,作為編輯素材的西脇良朋《台 灣中等學校野球史》,便可知日治時期報紙媒體中,對於比賽相關統計數字之重 視,然而,上述現象除說明日治時期透過公共媒體的傳播,已形成穩定且具有專 業性的棒球社群之外,這些數字對於釐清不同層次的棒球參與者之動機與目的,

並無太多幫助。

例如,我們很難從比賽勝負的統計中,解釋兩隊必然有著對應於此的高低 關係,此因,特定的兩隊,如何看待比賽、看待對方,才是影響最後結局是否令 人滿意的因素,如同1980 年以降,台灣的成棒運動,雖然未曾贏得奧運冠軍,

但台灣球迷自有一套從國際成棒比賽的對壘中,判斷成績優劣的價值,進而構成 其維繫運動熱情的動力。換言之,如果僅藉由比賽紀錄的統計數字,缺乏對參與 行動者的分析,數字本身並無從理解棒球比賽過程中,不同位置的行動者與棒球 的關係。

再者,目前對於日治時期台灣人以運動為休閒的研究中,多數採取的研究 途徑,主要為對名人錄性質的《人士鑑》之分析,以呂紹理為例,他選擇由《台 灣人士鑑》中,分析345 名台中州的社會領導階層,對於休閒興趣選擇的現象,

345 名中的 28%之娛樂傾向與運動有關,其中 20-29 歲的年齡層為對運動最為有 興趣者,或者說明不同教育程度對於運動的偏好,如書房教育出身者喜好靜態活 動,而醫師及律師對於運動的選擇中,偏好網球與高爾夫。13繼之,林玫君透過 類似的途徑,分析台灣新民報分別在1934、1937、1943 出版的《台灣人士鑑》,

則更廣泛的指出,多數選擇登山作為興趣者,多為台北州、台中州的都會人士,

12 相關研究強調 1970 年代棒球受到國家機器的影響而發展,但也造成基礎棒球根基被反噬,相 對於此的則是,認為1970 年代之前的棒球發展,特別是戰後初期為冷漠期,如此的分析架構,

對於日治時期持續在民間延續發展的棒球運動(不以得世界冠軍為目的的),較缺乏主體視野 的關照。蔡博任,〈躍向世界的野球:戰後台灣基礎棒球發展與國家機器─以美和中學棒球隊 興衰(1970~1983)為例的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13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7),頁 157-163。

年齡層則以30-49 歲者居多。14此外,黃慧貞也曾分析同一批材料,顯示教育背 景的差異對於西方藝術與體育活動選擇的影響。15

對於三個版本的《台灣人士鑑》,最為詳盡的分析則為林丁國,林丁國從日 本人與台灣人、1895 年前後出生、教育程度、島內或島外受教育、居住地以及 醫師身分者、傳統日式與西式運動等指標,分析909 位以運動為興趣的台灣社會 領導階層。根據分析結果,林丁國指出日治以後出生接受近代教育者,較之傳統 社會漢學教育者更能接受新式體育。同時,不分台灣人與日本人,居於北部者對 於運動的偏好也居首位。在分析中也指出,總數425 名的台灣人中,選擇棒球的 為23 名,佔總數的 5.4%,受過高等與中等教育的台灣人對於棒球的偏好,分別 是15 與 7 人,百分比為 8.5%與 6%,接受島外教育者則有 9.2%選擇棒球,醫師

對於三個版本的《台灣人士鑑》,最為詳盡的分析則為林丁國,林丁國從日 本人與台灣人、1895 年前後出生、教育程度、島內或島外受教育、居住地以及 醫師身分者、傳統日式與西式運動等指標,分析909 位以運動為興趣的台灣社會 領導階層。根據分析結果,林丁國指出日治以後出生接受近代教育者,較之傳統 社會漢學教育者更能接受新式體育。同時,不分台灣人與日本人,居於北部者對 於運動的偏好也居首位。在分析中也指出,總數425 名的台灣人中,選擇棒球的 為23 名,佔總數的 5.4%,受過高等與中等教育的台灣人對於棒球的偏好,分別 是15 與 7 人,百分比為 8.5%與 6%,接受島外教育者則有 9.2%選擇棒球,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