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出生序的理論與研究

壹、出生序的意義與內涵

出生序是一個人在家庭裡的順序位置。在任一個家庭中,父母會根據孩子的 性別和出生序而對孩子有所期待。每一個家庭中的孩子都會用他自己的方式去了 解那些期待自己表現的人。Adler 發現在任一個文化中,假如普遍的對某個出生 序的人有一致的期待,那麼出生序就會影響個人的特質,並且顯現出構成生活型 態種類的特殊行為模式(Shulman & Mosak,1995)。

Adler 特別重視手足關係與出生序,這點使其理論顯得突出。依照出生序,

他指出一個人在家庭星座中的先後位置,基本上有五種可能:老大、老二、中間、

老么、獨生子女(Lundin ,1989)。出生序有年齡序位和心理序位兩種涵意,出 生序與家庭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將使得孩子形成某種出生序的心理特質(曾端 真,1997)。Adler 曾特別對出生序的影響提出說明:1.同一家庭的孩子並不出 生在相同的環境。老二出生的心理情境和老大不同。2.心理情境不是實際的出生 序,但它是重要的。假如老大是低能的,老二可能就承擔起老大的角色。3.手足 間年齡差距大,他們之間的競 爭 可能 會 減 少。4.出生序不是 一 個 絕對 的 決 定 性 , 而 是 一 個 影 響 因 素 (Shulman & Mosak,1995)。 也 就 是 說 , 很 多 來 自 同 一 個 家 庭 的 人 , 之 所 以 會 有 許 多 迥 異 的 行 為 表 現 , 乃 是 由 於 沒 有 任 何 兩 個 小 孩是出生在同一個環境的。因為每一個孩子的出生,便是家庭環境的 一項變動,也是家人互動模式的再次調整。再者,每一個孩子出生之際,父母的 年齡、經驗、經濟狀況也已有所不同。每個孩子在家庭組織的排列中各有其特殊 地位,這種地位會建立其特殊的權利、職責及角色。出生序的理論認為:父母對 於出生序本身有著不同的角色期待,對於不同出生序的兒童會給予相異的鼓勵與 增強,所以使孩子主觀覺得處於迥異的社會環境,而發展出對自己、對他人不同 的態度與行為模式(許維素,1994)。不過沒有一個位置比另一個位置更好,每

一個都有他的優缺點,每一個人都有他的任務,而且其成人的特質會反映出他童 年時的這些任務是如何被回應的(Shulman & Mosak,1995)。綜合各家學者(許 維 素 , 1994 ; 張 怡 貞 , 1998 ; 魏 麗 敏 、 黃 德 祥 , 1995 ; 嚴 久 惠 , 1998 ; Lundin,1989;Maddi,1996;Manaster&Corsini,1982;Shulman&Mosak, 1995)對 出生序的研究,不同出生序的特徵如下:

一、老大

老大處於一個非常獨特的位置。他剛開始是個獨生子女,從父母那裡得到最 快、最好的照顧。但當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他無可爭辯的必須放棄原先所獲得的 注意和情感,因為這個原因,老大不可避免的會對手足和父母有忿恨和敵意的感 覺。除非父母已經小心的為這個老大準備好,在迎接新來到這個家庭的孩子時,

仍然給予足夠的注意,不然老大就會像 Adler 說的,變成「失去勢力的國王

(dethroned monarch)」。這種對於第二個孩子的到來沒有準備好,可能會使老 大在未來的生活中變成一個神經過敏的、酗酒的、犯罪的、或性變態者。因為曾 經擁有一切,而且仍然喜歡當「第一」、「最好」、「最有權力」或「最有價值」的 角色,這可能會導致老大用各種方式爭取權力,包括攻擊和自大,以便再度獲得 失去的權力。權力與被人尊重,對老大來說,有其重要的份量。父母也通常會授 予老大責任和權力,使其成為子女間的領導者,而且因為遭逢過失去,老大在家 裡對弟妹可能更有同情心。所以老大通常會表現出負責任、值得信賴的態度,發 展領導能力,以合作的方式獲取重要性。然而因為他們會努力保持優勢,同時對 過去的經驗保有正向的態度,使他們易於養成依賴、保守、權威、固執與悲觀的 個性,且因為過於重視成就,而忽略與同儕的互動與關係的建立(許維素,1994;

嚴久惠,1998;Lundin,1989;Maddi,1996; Manaster & Corsini,1982; Shulman

& Mosak,1995)。

二、老二

老二最可能的特徵是競爭。面對保持在前的老大,老二總是倍覺壓力和自 卑,因此不斷想超越老大,特別是與老大年齡相近、同性別時,更易產生競爭。

他們通常在老大的弱點處發展相對的超越成就,與老大有相反的表現。若老大表 現很好,則老二易否定自己的能力。由於老二乃處於一特殊情境裡,故可能更依 賴、更具攻擊性或較易傾向於力爭上游、較不保守、對未來較有希望、較具競爭 性、社會行為較易發展等表現。此外,在情感上,老二處於一個較有利的位置,

因為他從沒有受到完整的注意,因此,當弟妹出生時,他較能接受分享照顧者注 意力的事實,不會有失去的感覺,此時,老二亦會有中間子的特徵,否則他們將 亦兼具老么的性格(許維素,1994;嚴久惠,1998;Lundin,1989; Maddi,1996)。 本研究中的老二是指二子家庭中的老么。

三、中間

由於家中孩子已多,前有標竿(老大),後有追趕者,既無老么的優勢,又 無老大的權力,週遭都是與之競爭的人,所以他易有壓迫感,可能覺得被擠壓到 一個小區域去尋求他的重要性。相反的,由於他覺得未受到足夠的注意,害怕沒 分享到,且對於不當的待遇或不公平較敏感,而較會發展出自憐、自卑的個性,

成為一個問題兒童(許維素,1994;Shulman & Mosak,1995)。中間子女通常較 有野心、較高社會興趣、較佳生活適應,但也會有較多的叛逆、善嫉妒、想要壓 制別人、也較難與人相處(魏麗敏、黃德祥,1995)。

四、老么

老么在家中通常背負較少的責任和擁有較多的權力,受到家人的寵愛、驕 縱、過度保護,很有安全感(嚴久惠,1998;Maddi,1996)。因為最有可能被寵 壞, Adler 認為老么會是問題兒童,甚至相信「問題兒童的第二大比率來自老 么」(Lundin,1989)。但從積極面來看,其優越的地位,可使其成為超越一般兒

童表現的成功者。也因為在家中是最小的,比較不會照顧自己,也較不受到尊重,

如此一來常覺得自卑,因此他可能會努力超越兄姊的成就;或表現出依賴、軟弱、

需要別人的服務;或是往家人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故其若非有大作為,便易處 處落於人後(許維素,1994;嚴久惠,1998)。

五、獨生子女

獨生子女一直都是大人注意力的中心,有可能發展出誇大他們自己的重要性 的信念,及贏得大人認同的觀點與技巧,或者可能表現害羞、無助,以博得大人 的同情。獨生子女不可能成為競爭者,因在家裡沒有人和他競爭,常藉著較多的 假想遊戲來排解寂寞,因此他們有較高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有助減少攻擊行為的 發生,在同儕中也比較聰明伶俐。因無手足,習慣與成人交往,往往要求期待別 人為其付出、幫助,故其較難習得與人分享與合作的能力,容易以自己為中心,

只對自己有興趣,當得不到別人的注意時,便會發怒或拒絕與別人合作。由於是 第一個出生的小孩,獨生子女會有部份老大的性格,也由於是家中長久注意之焦 點,所以也有老么的特徵。獨生子女易養成對母親的過度依賴,並會因父母的焦 慮而易感到不安全。所以獨生子女常會是一個過度自我中心、過度依賴、固執、

焦慮、尋求注意的人,甚至在同儕中顯得較自狂、任性、嬌氣、不合群、自治力 差(許維素,1994;張怡貞,1998;嚴久惠,1998;Lundin,1989)。但是,值得 注意的是,Falbo 指出獨生子女是自私的、寂寞的或不適應環境的這個通俗的看 法,並沒有證據可支持它(引自 Manaster & Corsini,1982)。另一方面,關於 獨生子女的正向研究結果顯示,由於父母的行為是其早期模仿的唯一對象,更加 速其少年老成、表現成熟、大人樣、比較慷慨、大方、隨和、有教養、對事情比 較敏感,因而易與人相處。至於在親子關係、學業、自尊上,獨生子女也有較優 越的表現(張怡貞,1998)。

的資訊。從歷來學者們的理論與研究所得中可以發現,每種出生序位都有正負向 的特質存在,就如 Shulman 和 Mosak(1995)所稱,沒有一個位置比另一位置 好。不過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正負向特質之多寡或程度高低,必然因人而異。因 此出生序的研究應該是在幫助我們以更開放、更體諒的角度來看待每個人。

貳、出生序的相關研究

國內有關出生序的研究(李嗣惠,1994;吳秋雯,1996;陳冠中,2000;曾 端真,1997;張貝萍,2000;張虹雯,1999;蔡姿娟,1999)主要在探討受試者 本身出生序與其自我感受、人格特質或家庭、人際互動的關係;亦或是驗證 Adler 的理論。例如李嗣惠(1994)發現不同出生序在 A 型分數得分上有顯著差異存 在,獨生子女高於老二、老么;老大高於老么。塗惠玲(1996)發現老大的守法 態度顯著高於老么。吳秋雯(1996)發現不同出生序兒童分別在「父親教養態度 量表」的「溺愛」、「期待」,「母親教養態度量表」的「溺愛」與「手足攻擊量表」

總分及各分項之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曾端真(1997)發現不同出生序兒童在「自我期待」上有差異,亦即排行老 大的受試比老二、中間子女和老么有更高比例的人期待「未來有好的事業或角 色」,而獨生子女則無此表示;在期待「自我能力或特質的增進」部分,只有老 二、中間子女及老么有此期待,可能與此三種出生序的兒童較易和兄姊比較,希 望能趕得上兄姊有關,老大和獨生子女則無此需求;在「最希望成為的角色」方 面,獨生子女有強烈的人際需求,希望自己成為「被人喜歡的人」,中間子女則 恰恰相反,但中間子女可能因為較有競爭與比較的壓力,而有比較多的受試者希 望成為「有用的人」。張虹雯(1999)的研究發現不同出生序兒童在跨世代聯盟 上達顯著差異,特別是老么顯著高於老大。

蔡姿娟(1999)發現國中生的寂寞感因出生序之不同而有差異,但並非所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