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我想當醫生,因為可以救人,也很有成就感……」;「我想當警察,當警察 可以伸張正義,保護好人,使作姦犯科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我將來要成 為發明家,可以發明很多東西,造福人類……」;「我要當老師,因為可以教小朋 友讀書…… 」。以上這些都是在國小學童的作文「我的志願」中常常可以看到的 內容,有些是童言童語,有些是帶有崇高理想,可見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上,已對 自己未來有所憧憬。

「生涯」是近幾年來廣受重視的教育理念,透過生涯教育的推展,以協助個 體與外在工作世界的接觸,獲得適當的生涯規劃及追求自我不斷地成長與進步。

適當的生涯選擇需要個人了解其性向、興趣、抱負和限制,在這發展歷程裡,個 人特質、性別、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及其交互作用都是會影響生涯抉擇的要素,

也決定了個人獨特的生涯走向。因此,生涯不僅是一份職業所能代表的意義,它 更是個人發揮潛能,行有餘力時能回饋社會的關鍵。生涯教育的目的應有突破障 礙、開發潛能和自我實現等三重更積極的意義(羅文基,1991)。Clark(1978)

指出,生涯教育的意義與目標為:1.提供工作世界的訊息與經驗;2.提供職業技 巧及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學習;3.發展有利個人工作職責的正確態度;4.發展個人 的價值觀念、人際技巧及溝通和決策技巧;5.促使學校將學習與個人未來的就業 準備相結合。

再來,隨著科技之蓬勃發展,社會之快速成長,現代人知識水準不斷提昇,

在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的同時,「生涯」(career)課題已成為大家討論的重點,

「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生涯輔導」(career guidance)、「生涯教育」

(career education)、「生涯管理」(career management)的觀念已如雨後春筍

般地在學術界、企業組織及教育領域中受到重視。

此外,Adler 的個體心理學認為人格是主觀的、動力的、一致的、創造的、

個人的與獨特的,並強調行為的意義性與目的性。因此,個人對自己所處的情境 會有其主觀的解釋,再藉著自我創造力,構設一個最終目的,使自己不斷朝向這 個自我理想前進,這種指導個人行為趨向某一固定的方向,並構成人格的獨特結 構,就是 Adler 所稱的「生活型態」。而促成這個有意義、有目的之行為的動力 則來自於個人為克服自卑感所產生的對優越感的追求,且每個人實現這個動力的 方式不同,Adler 以追求優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來代表人格發展的 動力,也是自我的基本功能。Adler 更進一步指出,追求優越不只是消極的彌補 其本身的缺陷而已,更是一種向上追求完美,朝向一至善、圓滿的社會理想而努 力不已的潛力,此即「社會興趣」。依 Adler 的看法,「社會興趣」是人類內在的 一種潛能,不僅包括對團體或社會的認同與移情作用,而且還包括一種追求社會 的意願,這是自我的創造力所發揮的作用。如果每一個人都有移情與認同的心理 作用,則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均能作明晰的認識與判斷,就能產生正常的 情感與健康的心理(陳昭雄,1970;Lundin,1989)。這樣不只有助於健全人格的 發展,更有益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並在合作中改善大家所共同生存的社會 環境。因此,學校教育上若能提高兒童的社會興趣,則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會 顯現出較多的合作行為,進而可以改善兒童的同儕關係、親子關係與師生關係,

提高自我概念,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活適應狀態,將對未來職業興趣發展有正面影 響。綜觀國內,把「社會興趣」與「職業興趣」拿來做相關研究尚不多見,故本 研究希望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社會興趣與職業興趣的關係,此乃研究動機之 一。

在小學階段實施生涯輔導的重要性,可以從 Parks(1976)根據美國的一些 研究所做的三點歸納看出來:兒童至少在小學三年級以前,就已經形成對職業的

選擇上並無差異;小學階段的兒童對職業角色並未形成刻板的印象(許淑穗,

1992)。由以上三點看來,小學生心中已經具有對職業的想法,應該透過適當的 輔導,給予更多的機會認識社會上各行各業,並培養其正確的生涯態度及價值 觀。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歷程,兒童時期的經驗對於日後發展的影響甚為深遠(張 春興,1986;鄭慧玲,1987),所以探討有關生涯的議題,應該從小學開始,故 本研究期望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樣本,進而了解五、六年級學童其職業興趣的差 異,並探究社會興趣是否存在不同,此乃研究動機之二。

職業常帶有性別的差異,例如工程師多半是男生,護士多半由女生從事。在 傳統的社會中,性別角色是決定一個人職業的重要因素,所謂「男女有別」--男 生要有男生的樣子,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否則會受到社會許許多多有形無形的 壓力(李美枝,1981)。 Bailey 和 Nihlen(1989)認為小學生涯輔導的一個重 要目標便是打破性別刻板印象,藉著提供更多生涯的訊息,則職業因性別不同而 被排斥的機會便會減少,這對小學階段的兒童來說是很重要的。Gottfredson

(1981)指出 6-8 歲的兒童會排除與性別不符的職業,若是兒童產生性別角色刻 板印象,那麼對於其日後的生涯發展會有顯著的影響。國內洪若烈(1980)對國 民中小學生的職業興趣研究中發現有顯著的性別差異,徐孟弘(1995)的研究也 發現,性別在職業興趣上具有顯著的影響力,並且具有預測的效果。

再則,社會興趣是天賦潛能,社會興趣高的人,對周遭人、事、物有較高的 興趣,能了解、同理、關心他人,願意與人合作,與人相處有歸屬感、自在感,

是否因為不同的性別導致「社會興趣」產生差異,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故本研究 特將性別列為研究變項,比較高年級男女學童與「社會興趣」的關係,並一起探 討性別與「職業興趣」的影響,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Adler 認為家庭中每一個兒童的出生,在遺傳、環境以及情境上各不相同,

因此不同出生序的個體,會形成不同的人生經驗,個人對此經驗的解釋又各不相 同,也因此塑造了不同的人格,出生序乃成為瞭解個體人格的關鍵(魏麗敏、黃

德祥,1995;Lundin,1989)。換言之,出生序不僅影響個體覺察家庭關係的互動,

也會影響其對所在地位的主觀認定。父母對子女排行常有其特定的期待,使孩子 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而深深影響到孩子的人格發展(許維素,1992)。根據 Adler、

Dreikurs 與 Ferguson 所主張,尋求歸屬感和被接納是人類行為的基本目標,也 是社會興趣發展的原由。而父母是兒童第一個尋求歸屬的對象,父母的注意會使 兒童有歸屬和被接納的感覺,Adler 學派學者認為手足之間為了爭取父母的注 意,必然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競爭,經常藉由不同的行為、興趣和特質的顯現,努 力獲取其在家庭中的地位,Adler 認為不同出生序的兒童會朝不同的方向努力,

這些努力的方向與表現不必然是好的,但在孩子看來似乎是最有效的(Shulman &

Mosak,1995)。

Adler 將出生序分為老大、老二、中間、老么、獨生子女五類,每一類各有 其獨特明顯的人格特質。例如,老大通常會表現出負責任、值得信賴的態度;老 二較易與人合作;中間子適應力較佳、較有野心;老么較依賴;獨生子女較自我 中心等。從 Adler 的理論來看,出生序影響個人對情境的主觀解釋,因而造成 不同出生序的人有不同的行為表現與人格特質,其社會興趣也將有不同程度的發 展。因此本研究在探討出生序對社會興趣影響的同時,研究者也抱持高度的興 趣,是否因為出生序的不同也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社會興趣、職業興趣產生某種 程度的影響,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以 Adler 與 Holland 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國小高年級 學童之不同年級、性別、出生序對社會興趣及職業興趣的影響,並進一步分析國 小高年級學童社會興趣與職業興趣的關聯性,以幫助教師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社 會興趣與職業興趣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最後提出結果與建議,期能作為輔導國小 學童的依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