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 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從本研究的結果得知,性別在社會興趣已達顯著差異,同時在實用型、研究 型、藝術型、社會型、事務型等職業興趣類型上也有顯著差異,所以本研究發現 並證實兩性觀念與生涯態度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重要性。

民國九十年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並將兩性教育與生涯發展教育明列兩重 大議題,此重要性由此得到進一步確認。

雖然教育當局已公佈教育政策,不過學校老師受限於人力、物力,仍有美中 不足的地方,因此教育行政機關除應繼續大力推動相關政策外,具體作法建議如 下:

一、設立相關之教育網站

針對兩性與生涯發展議題設置專屬網站,提供學生、家長與學校教師參考之

用,並發展可供建議與討論的管道,使教育的效能更臻完備。

二、培育相關種子教師

教育機關應正視並積極培育種子教師,藉此發揮輔助及影響力,使學校教學 活動更加落實及完善,最終達到教育政策與學校教學更趨一致。

三、舉辦有關之研習活動

為避免教育政策與實際教學有所差距,教育行政機關應經常辦理相關進修研 習活動,讓教師藉由有關的研習課程得到實務的經驗,以便日後應用於平日的教 學活動。

貳、對學校機關實施職業資訊輔導之建議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對職業興趣類型的選擇有所影響,因此小學教育 工作者對此現象應予重視,其建議作法如下所示:

一、設計生涯輔導課程

小學高年級階段,在生涯輔導課程應適時加入生涯探索活動,例如大團體、

小團體或者個別輔導相關課程,以滿足高年級學童的需求。

二、提供職業興趣相關資訊

針對職業興趣範疇,提供有關資訊,提升學童生涯成熟度,使孩子瞭解本身 的限制與能力,明白各項職業要求,進而確立個人目標,剔除不合適的職業偏好,

以期提升學童生涯發展的最終目標。

参、 對學校機關實施親職講座的建議

實,因此,對家長的再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

各級學校常舉辦親職教育,但專家雖說的頭頭是道,可是家長對孩子的教養 仍束手無策?只因專家講的事通常、大致的情形,但每個家庭都是獨特的,如果 聽演講的家長不知道根據自己的情況轉化運用,使家長覺得聽再多演講也沒用,

造成家長拒絕再進修。

因此,在舉辦大型講座之餘,如果能輔以成長團體的進行,讓成員從彼此的 互動提醒中,找出問題的核心,相信家長又會對心理輔導重拾信心的。

肆、對親子教育的建議

學童與父母朝夕相處,其社會興趣與職業興趣深受父母的影響,所以家庭教 育對於子女的社會興趣的認知、職業興趣之性別角色與工作選擇具有深遠的影 響。面對當今資訊豐富、報章媒體多元的社會,學生的價值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 響而扭曲,今將建議條列如下:

一、家長平日應以身作則

平日在管教子女不因性別而有差別待遇,尤其不受限「男主外,女主內」的 觀念與工作性質,在家務的分配上,也能讓子女輪流負責不同類型的工作。

二、重視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在家庭教育的領域上,父母要持續與把握每一次親子溝通的機會,以了解孩 子的想法,不再受限於兩性角色的刻板印象,以協助規劃未來的生涯,進而發揮 個人潛能,達到適才適用的目標。

三、家長教育孩子的觀念要良好

Adler 認為溺愛、縱容或被忽略的孩子,其社會興趣不易發展,因此現代父 母即使生得少,也應注意以正確的觀念及態度教育孩子。

父母應重視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讓孩子重視自己該做的事,培養責任感,提 高社會興趣,否則父母疏於管教,只會讓孩子的管教問題變得更棘手。

肆、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由於人力、物力、時間的限制,故採隨機抽樣方式,研究範圍僅侷限 在彰化縣共 12 所公立小學,未來的研究可考慮擴大研究範圍,將全省其他縣市 學生一併納入受測,以使研究推論更臻完備,也可提高研究結果的推論性。

二、在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是以不同年級、性別、出生序三個變項來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社會 興趣與職業興趣的關係,但研究結果顯示,年級這個變項對於社會興趣的預測力 偏低,而出生序這個變項則對於職業興趣的預測力偏低,可能是變項過少的原 因。建議未來研究者必須配合其他變項,以避免預測力偏低的情形,例如自我概 念、父母管教態度、城鄉因素等變項列入影響依變項的因素,以探討彼此的影響,

使研究獲得更深入的發現與意義。

三、在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兩份量表皆經研究者編製,也經效度考驗,顯示同時適用於國小高年 級學童,不過仍建議未來研究仍須考慮不同研究對象的特性,設計更合適的工具。

四、在統計方法方面

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

方法探討不同年級、性別及出生序對社會興趣與職業興趣的影響,未來的研究可 考慮選擇以徑路分析法,進一步檢定各變項因果模式的適當性,以探究各年級、

性別及出生序對社會興趣與職業興趣的影響。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王淑敏(1998)。職業偏好的設限與妥協之研究~Guttfredson 理論的驗證。國立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田秀蘭(1988)。影響男女大學生職業興趣類型及職業選擇人境適配程度之有關 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嬪(1980)。性別、創造力與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吳 秋 雯( 1996 ) 。 手 足 變 項 、 父 母 教 養 態 度 與 子 女 手 足 攻 擊 行 為 之 相 關 研 究 。 中 國文 化 大 學 兒 童 福 利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台 北 市 。

吳淑禎(1991)。早期家庭經驗對大學生的社會興趣與生活方式之影響-阿德勒 觀念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美枝(1981)。性別特質問卷的編製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 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3,23-27。

李 嗣 惠( 1994) 。國 小 兒 童 A 型 行 為 組 型 與 其 家 庭 氣 氛 關 係 之 研 究 。台 北 市 立 師 範學 院 初 等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台 北 市 。 周文欽:(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幸台(1976)。影響國中學生職業選擇態度的家庭因素-職業發展歷程研究。

教育學院學報,1,79-108。

林幸台(1984)。職業自我探索量表之編製研究。教育學院學報,9,63-81。

林桂鳳(1990)。生涯探索期男女學生職業興趣結構及其適配性、一致性、分化 性與職業認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惠文(1996)。年級、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城鄉因素與國小學童職業興趣之 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樹人(1989)。生計發展與輔導。台北:天馬文化事業公司。

金樹人、林幸台、陳清平、區雅倫(1994)。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使用手 冊。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洪志欣(1995)。國民小學社會科生涯教育內涵分析及國小學童職業聲望、職業 興趣、職業拒斥、職業刻板印象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洪若烈(1980)。國民中小學學生智力水準與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孟弘(1995)。父母因素、性別、年級對國小學童生涯成熟與職業興趣之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 貝 萍 ( 2000)。單 親 家 庭 青 少 年 自 我 分 化 、 情 緒 穩 定 與 偏 差 相 關 之 研 究 。中 國 文化 大 學 兒 童 福 利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台 北 市 。 張怡貞(1998)。 國 小 學 童 獨 生 子 女 女 與 非 獨 生 子 女 女 同 儕 關 係 及 其

相 關 因 素 研 究 。國 立 台 東 師 範 學 院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台 東 市 。

張春興(1986)。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 虹 雯 ( 1999) 。 父 母 爭 吵 時 的 三 角 關 係 運 作 與 兒 童 行 為 問 題 之 相 關 研 究 。 彰 化 師範 大 學 輔 導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彰 化 市 。 梁 淑 娟( 1990) 。 智 障 者 同 胞 手 足 心 理 需 求 之 研 究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輔 導

研 究 所 碩 士論 文 , 未 出 版 , 彰 化 市 。

莊 千 慧( 1994 ) 。出 生 序 與 父 母 管 教 態 度 對 兒 童 的 社 會 興 趣 與 人 格 適 應 之 影 響 。國立 政 治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台 北 市 。 許淑穗(1992)。建立以輔導為取向的國民小學生涯教育模式。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 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 維 素( 1994) 。阿 德 勒 學 派「 家 庭 組 型 」的 再 認 識。 輔 導 季 刊 ,3 0 (1) , 31-40。

郭 為 藩 ( 1 9 8 8 ) 。 教 育 的 理 念 ( 四 版 ) 。 台 北 : 文 景 出 版 社 。 陳 冠 中 ( 2000) 。 背 景 變 項 、 父 母 管 教 方 式 、 手 足 關 係 與 高 中 生 寂 寞

之 相 關 研 究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台 北 市 。

陳昭雄(1970)。艾德洛學說在教育學上的價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集刊, 12,287-360。

陳 羿 足( 2000) 。 影 響 青 少 年 偏 差 行 為 之 家 庭 因 素 研 究 ─ ─ 以 台 中 地 區 為 例 。 南 華大 學 教 育 社 會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陳淑美(1985)。國中學生的場地獨立性與性向、職業興趣及生活適應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18,149-168。

陳麗玉(2002)。國小學童成就動機取向、自尊與生涯成熟、職業興趣之關係研 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娟(1982)。中學生職業成熟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 士論文。

曾文昌(1995)。國中輕度智能不足學生職業興趣類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

曾文昌(1995)。國中輕度智能不足學生職業興趣類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