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分數概念的發展

甯自強(1993)提出兒童分數概念發展有五個層次,是其觀察兒童對分數的運 思方式所提出,兒童在不同的階段有不一樣的運思與特質,各層次如下(蔡玄修,

2007;張熙明,2007;林天麒,2009):

1.了解分數概念之前

此層次的兒童還未具有分數的真正概念。

缺乏「部份-整體」的概念。

兒童以直覺的思考方式進行數的活動,只是將東西做分割,而無法正確將 東西等分成一樣大或一樣多。

2.起始單位分數

起始單位分數不是我們所說的單位分數,學童知道分數符號,但是並不了

解分數符號的真正涵義,尚未有正確的概念。 4.巢狀分數(甯自強,1997b)

可以透過「部分中的份數」來解題。

Piaget et al.(1960)提出的兒童分數概念發展(引自林天麒,2009;張熙明,

2007;蔡玄修,2007):

1.四歲到四歲半

此時期的兒童,沒有辦法將分割物分成是相等的兩半,尚缺乏部分整體的

概念。

而欲要分割不同形狀的物品,對兒童來說,最困難的是正方形,接著是圓 形,以長方形是最容易的。

2.四歲到六歲

此時期的兒童,有將物品分一半的能力,但能力有限。

3.六歲到七歲

此時期兒童在具體操作期,會用三等分的方法來分割物品,而且知道物體 經分割後,其每一部分合起來的量會和原來的量是一樣的,顯示兒童具有整體 的保留概念。

4.十歲左右

此時期的兒童會六等分物品,其所用的方法是先採用三分法,再將分出來 的每一等份用二分法再分一次,就可得到六個等分的部份。

分數概念既然是一種過程概念,因此需引導學生在分數概念的學習路程中 去經歷,才能將各種概念內化(劉祥通,2004)。而了解學童分數概念的階段性發 展,體認前一階段是後一階段的基礎,才能設計教材與幫助學童學習。

第四節 分數相關概念之實證性研究

一、等分概念

等分是分數的基礎,連續量的等分不僅是兒童最容易接受的概念,同時也 是教學的起點(劉秋木,1996)。所以一開始學習分數時,先要學習的概念就是

「平分」、「等分」,因為分東西是不是「公平」,對學童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經驗,

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的語言,所以教師要藉由學童的生活經驗介紹「平 分」的概念。而之後的部份/全體或子集/集合的概念,都以「等分」為基本概念 (呂玉琴、李源順、劉曼麗、吳毓瑩,2009)。

Pothier and Sawada(1983)研究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學童,提出學童切分能力

概念發展五階段(許紋菁,2008;謝淡宜,2008):

階段一:兒童只可以了解何謂分享。

階段二:兒童可以將東西切割,但是切割後的每一塊並不一樣大小。

階段三:兒童能將東西等分,但能力僅限於平分成偶數塊,但不包含割數 為奇數塊。也就是先學會分成「兩」份,接著是分割成「四」、「八」、「十六」

塊的偶數份數。

階段四:達到此階段能力的兒童已能分割偶數塊及奇數塊(奇數塊的分割概 念,是從較簡單數字開始,一開始學會的奇數等分割數是質數,如等分成「三」、

「五」、「七」塊,接著才是會等分成「九」、「十五」塊)。

階段五:兒童會將東西等分割以不同的方式進行。

由此可知,兒童在不同的階段有其應發展的能力。

從呂玉琴(1993)研究二年級學童中顯示,學生常見的等分的錯誤類型有:

1.研究發現部份學童不暸解「平分」的意義,以致分東西時沒有將東西平分 或分得一樣多。

2.認為 n

1就是將東西分成 n 堆中的一堆,但未將東西平分,每一堆的個數不

一樣多;有的學童甚至認為一堆裡有n 個東西就是平分成 n 堆。

3.將不同大小的量分成個數相同的兩份,但這兩份裡的總量並不一樣多。

不只是二年級的學生,兒童等分概念的不完備,我們也可以在Bergeron and Herscovics(1987)研究國小三年級學童在面對分數板的問題時,仍有大部分三年 級的學生只注意到分數板分割的塊數,而忽略每一塊要相等(詹婉華、呂玉琴,

2004)。

在國內,同樣是對中年級學童作分數概念的研究,可以從游政雄、呂玉琴 (2003) 在 探 討 臺 灣 北 部 地 區 國 小 中 年 級 學 童 分 數 概 念 之 研 究 中 發 現 , 有 17.1%~25.4%的中年級學童在判斷是否等分的問題時,只注意到要分割成幾塊,

而沒有在意每一塊的大小要一樣。例如把一塊蛋糕切成六塊,學童認為這六塊 蛋糕可以不用切成一樣的大小,認為只要分成六塊就是平分成六塊,也就是學

童只是分東西而不是平分東西。

同樣地,許紋菁(2007)利用筆試前測和訪談的方式,運用圖形檢測中年級學 童等分分數概念,歸納出了常見的錯誤想法:

1.不了解平分的意義:學童只將東西分成 4 份就認為是平分,而這 4 份不管 有沒有一樣多。

2.受到視覺的影響:平分圖形時,認為面積以及形狀都要一樣才算是等分。

3.運用錯誤的策略:只將物品分成個數相同的兩份,但未考慮是不是一樣多。

如圖圖2-1:

圖2-1 平分成相同份數但不等量

4.不了解分數符號代表的意義:認為 3

1就是 3 份其中的一份,而不管每一份 是不是等量。

林碧珍(1990)以分數概念測驗工具研究國小五、六年級共 424 名學生以及抽 訪12 人做深入了解,在等分概念上,發現有 22%的學生認為平面圖形的等分,

就是等分之後的每一塊面積和形狀都要相同。

而欲要增進學生對分數的理解,鄭振初(2006)提到可以藉由圖形方式讓學童 表達概念。如圖2-2:黑色部份是圖形的

3 1。

圖2-2 正確的 3

1(引自鄭振初,2006)

而同時他也提出學生有可能的錯誤概念,例如:為圖形塗上 3

1的部份,學生

可能的答案如圖2-3:

犯錯(引自劉秋木,1996)。舉例來說,兒童可以從生活經驗中知道一個蛋糕平分

甯自強(1997a,1997b)對單位分數的做了以下的解析:

分數的活動包含兩個步驟,一是單位分量的製作,二是單位分量的重複。

甯自強(1997a,1997b)以單位分數內容物的使用情境來區分,有以下的情況:

1.在離散量的情境下,有單位分數內容物是單一的與單位分數內容物是複數 個兩種。

2.內容物的性質是連續的。

3.單位分數內容物不是整數個的。

4.單位分數內容物的個數是未知的。 為簡易,因為學童不需要再另外分割來獲得所需的公共單位(commeasure unit)(引 自甯自強,1997b)。

5.兒童能不受圖形形狀的影響,而能正確判斷面積相同、形狀不同的圖形仍 是相等的。

6.會處理分割數不是分母整數倍的問題。

Behr 等人(1984) 探討國小四年級學生在等值分數的表現情形,提出了學生 等值分數的錯誤思考類型,研究的方式是以兩個不同的分數去比較,有三種情 況:「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子分母皆不相同」這 三種。第一種情況,學童在解題時,會只注意到分母,直接以分母的數值比較 大小,分母大者,認為此分數就比較大;第二種情況,學童在解題時,會只注 意到分子,直接以分子的數值比較大小,分子大者,認為此分數就比較大,雖 然回答正確,但是無法真正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懂得分數的概念;第三種情況,

學童在解題時,會以整數比大小的方式來比較分數大小,若該分數的分子與分 母比另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都還要小,則認為此分數比另一分數小(林芳玉,

2004)

Behr 等人(1984)在研究中發現學生在學習等值分數概念時之所以會出現用 分子、分母數值來回答問題,像這樣的迷思,其主要的原因是學生受到整數的 學習的影響(引自林芳玉,2004)。

雖然等值分數概念在分數教材中佔的部份不多,但是等值分數在國小數學 概念有其重要性,因為等值分數的相關概念,是學習分數的基礎(引自陳雅芬,

2003)。所以不能小看等值分數的重要性,教學上,要引導學生將等值分數的概 念學習好。

四、單位量概念

分數概念是兩個量相比較的結果,若比較的基準量不同,答案也會不同。

所以,在教學上,在分數概念的引導,應要強調單位量(呂玉琴等,2009)。

呂玉琴(1994)指出,確認單位量是面對分數問題時,是最先要做的工作。而 判斷單位量正確與否會影響答案(洪繼賢、劉祥通,2004)。

首先,就單位量(以一個量為基本單位)與單位數(有幾個的基本單位量)

來辨別。舉例說明:例如,有6 顆蘋果,在這裡的單位就是「顆」,單位量是「1」,

單位數是「6」(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6;洪繼賢、劉祥通,2004)。

Behr, Wachsmuth and Post (1988)指出,在處理單位量的分數概念題型時,面 對不同的情境-連續量和離散量,所運用到的知識就不相同。在連續量的情境 當中,學童比較可以清楚的澄清概念,因為連續量被等分後的每一個部份仍是 連續量,不會改變。例如將一條蛋糕等分成三份,學生清楚的看到等分後的結 果。而在離散量的情境當中,學生要將全部的內容物視做一個整體的單位量,

而每一個被分出來的部份裡,是一個一個個別的物品,物品和物品間沒有連結 在一起,學生也要將等分之後的每一份裡的物品看作是一部份,這對學生來說 有其困難性。例如將15顆糖果平分成5份,在這每一份裡都有3顆糖果,困難處 就在於學生要將這3顆糖果看作是一個部份。所以當要求學生取出15顆糖果的

3 2

時,學生會受到分子的影響,只會根據分子的數值而取出和分子一樣的2顆糖果 (游政雄、呂玉琴、吳宏毅、劉世能,2003:黃志敘、楊德清,2007)。

連續量的情境,有時可看成離散量的情境(引自劉祥通,2004)。例如:一條 七公尺長的彩帶,可以將七公尺看成是七個一公尺的合成,這樣的情境相當於

「一盒糖果有七顆」,在這裡,離散了連續量(劉祥通,2004)。

要了解分數必須要完全掌握單位量的概念(引自劉祥通,2004)。

林碧珍(1990)在「從圖型表徵與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 念」研究中,利用試題施測及學生面談的資料分析,提出學生在分數常犯的錯 誤類型及學生解題的思考方式:

1.只注意部份:學生忽略全部的量才是單位量,而以部分量當單位量。

1.只注意部份:學生忽略全部的量才是單位量,而以部分量當單位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