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前言

『原來「我們」都曾經是懷抱夢想的移工,是歷史洪流的一支,在盤 根錯節的結構壓迫下閃躲求生。看似「他們」的異鄉人,映照著我們 島嶼的人們;在同一塊土地上的勞動與掙扎,「他們」就是「我們」。』

龔尤倩(2008)1

1.1 研究動機

「外勞」有一個另一個名字叫做「移工」,有著移動到非原鄉從事勞動的意義,類似 一個動態的名詞;「外勞」則在移動過後的某一時空之下,區分誰是本地人誰不是本地人。

就移動的意義而言,你我或已成為移工或將成為移工,「我們」是沒有差別的;然而,就 現在時空而言,誰是外勞誰不是外勞一目了然 ---「他們」,就不是「我們」。外勞引進台 灣至今20 年,社會上往往認為外勞搶走了「我們」的工作、壓低了「我們」的勞動條件、

延緩「我們」產業升級,這樣的區別使得外勞變作眾矢之的,成為資方不斷壓低本勞勞 動條件的代罪羔羊;而因著「他們」對「我們」的傷害,資方壓低「他們」的勞動條件 似乎亦理所當然。就在這樣對外勞的不諒解之下,內部矛盾降低兩邊共同提升勞動條件 的空間,也因為這樣,移工運動者開始疾呼「他們」就是「我們」。然而,以「移工」來 代替「外勞」並不足以消弭外勞帶來的經濟效果,自然也無法模糊彼此之間的界線,惟 有回到「外勞」身上看看「他們」到底對於「我們」有什麼影響,如何在異中取同找到 共同利益,才是「他們」成為「我們」的途徑。因此,了解外勞對於「我們」的影響是 本文的重點,進而提出具體的政策意涵。而之所以將「我們」鎖定在製造業,乃因製造 業普遍引進外勞,且目前仍為台灣代表性產業,關乎約239 萬名從業人員2

1.2 外勞現狀

1989 年行政院訂頒「十四項重要建設工程人力需求因應措施方案」,政府首度開放 重大公共工程及500 戶以上國民住宅得標業者,可申請引進外籍勞工;1991 年並以「因 應當前人力短缺暫行措施」 及「受理 6 行業之 15 種職業專案申請聘僱海外補充勞工程

1 該段文字摘錄自顧玉玲所著「我們」之推薦序。

2 239 萬為 1998~2003 年每年平均總就業人數,資料來自勞委會「職業別薪資調查報告」,調查期間為每年七月。

2

3 365,060/10,853,000=3.36%,外勞人數來自職訓局

http://stat.evta.gov.tw/statis/stmain.jsp?sys=100&kind=10&type=1&funid=qrymenu2&cparm1=q14&rdm=AVlIc 7Hi、勞動力人數來自主計處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7144&ctNode=3246

4 185,624/2,886,000=6.4%,資料來源與上述同。

總計 農漁業 製造業 營造業 服務業

人數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成長率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1991 年底 2999 2999

1992 年底 15924 70 0.44% 8722 54.77% 6463 40.59% 669 4.20%

1993 年底 97565 426 0.44% 72327 74.13% 829.25% 17287 17.72% 7525 7.71%

1994 年底 151989 1044 0.69% 109170 71.83% 150.94% 28317 18.63% 13458 8.85%

1995 年底 189051 1454 0.77% 132636 70.16% 121.49% 37554 19.86% 17407 9.21%

1996 年底 236555 1384 0.59% 162482 68.69% 122.50% 42434 17.94% 30255 12.79%

1997 年底 248396 1144 0.46% 165534 66.64% 101.88% 42606 17.15% 39112 15.75%

1998 年底 270620 1109 0.41% 168197 62.15% 101.61% 47946 17.72% 53368 19.72%

1999 年底 294967 993 0.34% 173735 58.90% 103.29% 45446 15.41% 74793 25.36%

2000 年底 326515 1185 0.36% 181998 55.74% 104.76% 37001 11.33% 106331 32.57%

2001 年底 304605 1249 0.41% 157055 51.56% 86.29% 33367 10.95% 112934 37.08%

2002 年底 303684 2935 0.97% 156697 51.60% 99.77% 23341 7.69% 120711 39.75%

2003 年底 300150 3396 1.13% 162039 53.99% 103.41% 14117 4.70% 120598 40.18%

2004 年底 314034 3089 0.98% 167694 53.40% 103.49% 12184 3.88% 131067 41.74%

2005 年底 327396 3147 0.96% 166928 50.99% 99.54% 13306 4.06% 144015 43.99%

2006 年底 338755 3322 0.98% 169903 50.16% 101.78% 11745 3.47% 153785 45.40%

2007 年底 357937 3786 1.06% 183329 51.22% 107.90% 8594 2.40% 162228 45.32%

2008 年底 373276 4865 1.30% 185624 49.73% 101.25% 6144 1.65% 168427 45.12%

來源:職訓局網頁http://stat.evta.gov.tw/statis/stmain.jsp?sys=100&kind=10&type=1&funid=qrymenu2&cparm1=q14&rdm=AVlIc7Hi

3

隨著外勞政策開放,國內廠商可藉由外籍勞工補足勞動力不足、降低生產成本,但 同時帶來爭議如林忠訓(2006)所整理:雇用外籍勞工將降低勞動條件、提高勞資對立、

迫使弱勢就業人口失業、延緩產業升級降低國家競爭力、治安敗壞、提高公共設施及社 會成本負擔、限業引進外勞造成不公平競爭、低廉生產成本引起貿易對手國施加壓力迫 使新台幣升值、易因外籍勞工管理造成國際糾紛、外勞人數眾多形成利益團體衝擊政治 安定等。其中多半是經濟層面問題,可歸類於對本國勞工及產業的影響,然而學界對於 外勞的研究往往各異,有謂外勞與本勞部分替代部分互補者,且與資本雇用互補者,如 徐美,陳明郎與吳孟道(1997);亦有謂外勞與其他各種生產要素相互替代,損及本勞權 益、產業發展者如單驥(1996)。跟現實一樣,要素之間替代或互補的研究亦出現分歧,

平添外勞雇用的爭議色彩。

1.3 研究方法及結果

有別於直接論證外勞與本勞為替代或互補關係,本文將外勞研究改往「生產力分析」

來觀察廠商雇用外勞對於產出表現、及生產力的影響,並佐以工資模型來看外勞雇用對 本國勞工的影響。因外勞雇用可能與廠商許多內在因子有關,為了觀察外勞雇用與相關 因素之互動關係,以及避免遺漏變數造成偏誤,本文承繼 1990 年代以 Matched Employee-Employer Data 分析的趨勢,以劉錦添教授於 2006 年經建會計畫中以經濟部「工 廠校正資料」、勞工保險資料、勞委會外勞雇用資料、內政部戶籍檔資料合併出的資料為 基礎,整理出1998 至 2003 年 29,486 家工廠總共 147,430 筆資料。資料中包括產出、

要素雇用、工廠特性、員工特性等變數。在控制工廠、員工個變數之下,本文將外勞視 作生產投入要素,先以生產函數觀察外勞投入的幫助,再藉由平均勞動附加價值(Average Value added of Labor)作為勞動生產力指標,來觀察外勞佔本勞比例對生產力的影響。其 後,為避免生產函數中殘差與要素雇用內生相關的問題,本文再依Levinsohn and Petrin (2003a)設定「Levinsohn-Petrin 生產力」代表工廠生產力,以觀察外勞雇用效果。

除了純外勞雇用效果之外,本文考量台灣以「缺工」為引進外勞之重要訴求,且在 經濟意義上,「超越缺工」代表了廠商不雇用外勞也可以在既定薪資下雇用到本勞,隱含 了外勞可能對本勞造成的替代性。故再以工廠隸屬之中行業該年總共增加的外勞雇用量 是否超過該年其缺工人數的變動量來作為「缺工」指標,以觀察當工廠雇用外勞「超過 缺工」時是否會對於工廠表現及員工薪資產生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各產業生產型態不 同,且政府歷年開放政策往往以產業為依歸,故再加入「產業」指標區分四大行業,資

4

5

以下為本文結構的介紹:第二章為文獻回顧,包括國內外勞的供給需求、外勞所造 成的經濟效果的相關研究,以及國內外雇主與勞工的合併資料、生產力分析之相關文獻;

第三章簡介1998-2003 年國內的經濟背景及外勞政策;第四章簡介研究資料來源;第五 章則勾勒出以勞雇合併資料為基礎來衡量生產函數、生產力、工資的實證模型,以及對 於資料的敘述;第六章整理出實證的結果,並加以說明;最後,第七章則整理出簡單的 結論、研究限制及未來方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