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外勞引進所造成之經濟效果

將外勞效果區分為對於產業的影響,以及對於本國勞工的影響兩個部分,如下述:

2.2.1 對產業影響

外勞引進常與廠商苟延殘喘、延緩產業升級連在一塊,許世雄(1991)提出,經濟發 展過程中,勞動力不足自然引起薪資上升,進而淘汰產業並促使自動化生產,達成產業 升級。若是引進外勞勉力維持生產體系,勢必將延緩產業升級。然而,張清溪(1987)即 認為產業升級並非是必然產生的現象,他指出當非技術工不足時,企業家可能的反應是

「不投資」、「多投資」、「到國外投資」,主要決定於產品的獲利能力,不必然會出現「多 投資」的現象。張清溪進一步質疑,產業升級為何只侷限於有形資本,若考慮人力資本,

藉著外勞引進降低非技術工工資,將使高低工資拉開促進人力資本發展。又如吳惠林與 張清溪(1991)指出,即便夕陽工業因為引進外勞存留下來,也不必然會排擠技術投資的 資源,甚至與高技術產業產生互補。

實證上,著眼於觀察外勞雇用與資本、技術之間具有替代或是互補關係,進而指出 對於產業轉型成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影響。如單驥(1996)以行政院主計處的「80 年工 商業普查製造業抽樣調查原始檔」,和主計處所做的民國 81 年 10 月的外籍勞工調查統 計資料,合併成民國80 年的單一年度資料,估計出生產要素之間的 Allen 偏替代彈性。

他發現外勞的雇用與其他要素僱用皆具有穩定的替代關係,隨著外勞在台灣製造業的大 幅使用,將替代台灣本地技術人員、技工、資本、管理及佐理人員等各種生產要素的投 入,而極可能造成台灣產業升級的阻礙。然而,如徐美,陳明郎與吳孟道(1997)利用 translog 生產函數模型及生產要素分額函數之設立,推導出外籍勞工與體力工、主管監督佐理人 員、專門技術人員、事務性工作人員、技術工、及資本間的Hicks 偏互補彈性之估計值。

該文以民國80 年製造業工商普查、受雇員工動向調查,及民國 81 年事業人力雇用狀況 的資料實證,結果發現若將製造業分作三個產業、三個規模9,則只有民生工業不顯著,

其他產業、規模皆顯示外勞與資本具有互補關係。

由前面的研究發現,利用同一年的橫斷面分析,卻得到兩種不一樣的結果,導致目 前對於產業升級的影響仍無定論。若依張清溪(1987)所述,將人力資本算作投資的一部 分,則影響產業升級的標準應以外勞—資本的互補彈性,還是外勞—高階人力的互補彈

9 產業區分作民生工業、金屬機械業、電子資訊業;規模以 100 人、300 人區分。

10

性為衡量標準呢?如此看來,這樣的衡量方式來檢定外勞對於「產業升級」的影響不見 得合宜。國外文獻在研究產業或廠商的生產效率時,往往以生產力作為檢驗的標準,然 而,國內文獻仍無以較嚴謹計量方法探討外籍勞工對廠商生產力的影響。

類似的文章如張徽南(1999)藉由問卷,訪問橡膠業 106 位管理人員對於外勞引進的 看法,並給予本勞、外勞勞動生產力的評價。張徽南以勞動績效作為勞動生產力的代表,

可粗分為勞動績效、勞動態度。結果顯示企業引進外勞四成是因為「外籍勞工薪資較低 廉」,相對的「招募不到員工」只佔了三成多;而本勞在勞動績效上如「具備工作所需技 能」、「工作速度能準時完成」都顯著優於外勞。外勞則在勞動態度上如「願意從事繁雜 瑣碎的工作」、「願意接受主管之指導」顯著優於本勞10。這樣的調查結果意謂著,外勞 本身的勞動生產力不如本勞,但因著外勞低廉、願意配合,導致廠商仍有誘因雇用外勞,

且可能超過「招募不到員工」的數量。然而,問卷研究宥於數量、問卷擬定、生產力定 義、抽樣等問題,其結果仍需要計量支持;且該研究仍無法看出外勞雇用對於廠商生產 力的影響,故此領域需要進一步探討。

2.2.2 對本勞雇用及薪資影響

針對就業及薪資效果,國內的研究發現亦各有紛歧,主要可分為下列三種:1. 外勞 雇用與本國勞動部分替代,部分互補。2. 外勞雇用與本國技術及非技術工皆具替代關 係。3. 從勞動供給來看,外勞雇用比例上升使得本勞失業機率上升,且高低技術工資皆 下降。

2.2.2.1 與本勞部分替代、部分互補

吳惠林與張清溪(1991)依理論指出,外籍低技術工進入台灣,通常會使台灣低技術 工的就業減少,並且使其工資率下降;另一方面,高技術工的薪資與就業,以及資本主 的報酬都將提高,此將造成不利於基層的重分配現象。實證上,蔡青龍與林季平(2000) 則以離散選擇模型,探討1992 至 1997 年員工行業內及跨行業工作異動的狀況,結果指 出,外勞僱用對本土專業人員有互補功能,卻對本土年長及基層勞工有替代性,此替代 性在營造業中特別顯著。藍科正(2001)以畢氏曲線(Beverage Curve)的概念來探討引進外 勞是否產生替代效果。其依據「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月報」及「人力資源統計月報」的調

10 張徽南(1999)在每一個問題都設定五個等級,依次是「非常同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非常不 同意」,分別給予分數 5、4、3、2、1,並觀察本勞、外勞的平均分數是否具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11

查資料發現,1994 至 1999 年外勞引進有促進本勞失業增加的傾向。藍科正再比較 1998 與 1991 年的職類別薪資資料,發現各行業中本勞的非技術工受雇下降,而主管、監督 人員、專技人員多為增加,他認為這樣的狀況隱含了外勞與基層勞工具有替代性,而與 技術工卻有互補的效果。張信儀(1995)根據陳彥煌與周添城(1994)的模型,以向量自我 迴規模型(VAR)探討 1987 年 1 月至 1994 年 11 月,外籍勞工引進對於製造業、營造業工 資之長短期效果。結果發現,短期雖不顯著,但長期來講,外勞引進對非技術工的實質 工資具有顯著的平抑效果。

考量在不同產業、規模下,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要素關係,徐美,陳明郎與吳孟道(1997) 以民國80 年的製造業資料實證後發現,除在民生工業裡外勞與體力工、主管監督佐理人 員、專門技術人員、事務性工作人員、及技術工具有替代關係但不顯著之外,金屬機械 業、電子資訊業裡外勞與各樣勞動多具有互補關係。如以規模來看,除300 人以上的廠 商不具有顯著互補關係外,100 人以下,100-300 人的廠商其外勞雇用與各樣的勞動大 抵具有顯著互補性,且規模越小越明顯。因此,徐美,陳明郎與吳孟道(1997)推論資本密 集度越高、規模越小的生產單位,其外勞與各類勞動的互補關係越強。

2.2.2.2 與技術及非技術工皆具替代關係

單驥(1996) 以民國 80 年的單一年度資料,估計生產要素之間的替代彈性。結果顯 示,外勞與本國各類勞工如管理及佐理人員、技術人員、技術工之間均為替代關係。換 句話說,當外勞工資率提升時,隨著外勞雇用量的下降,廠商會增加其他生產要素的使 用量。單驥接著區分廠商資本使用密度及廠商規模,發現隨著廠商的資本密集度越大,

外勞替代本國各種勞工的可能性越低;廠商受雇員工人數越多,其價格替代彈性相對越 大。這樣的結果與徐美,陳明郎與吳孟道(1997)一樣。

2.2.2.3 外勞比例上升使本勞失業機率上升、工資下降

江豐富(2006)根據 Lee(1983)的一般化兩階段估計法,建立 Mincer 人力資本型態的 職業參與機率式及工資式,採用1996 至 2002 主計處之「人力運用調查」的個體合併資 料。其結果顯示:外勞使用密集度越大,本勞遭逢失業機率越大,但參與低技術職業機 率越低,參與高技術或服務性職位機率較高。另外,外勞使用密集度對大多數職業的工 資產生負面影響,但只有少數技術性質類具統計顯著性。黃崇銘(2007)試著建立 Mincer 人力資本型態的工資估計方程式,並加入個別製造業外勞佔其勞動需求人數比率作為解

12 勞雇雙方合併資料進行實證成為一個趨勢,如Abowd and Kramarz (1999)所述,在 Rosen 和 Willis 發表對於合併資料的看法之後,使用合併資料(matched employer-employee data,之後簡稱作合併資料)的實證分析如雨後春筍,且大量集中在 90 年代後期。該文 回顧了來自15 個不同國家、38 個合併資料庫、大約 100 篇的研究。由於資料庫的組成 方式各異,依該文歸納,可用兩點來區分合併資料:1. cross-section 資料或是含有時間 序列資料;2.資料本身偏重員工或是雇主資料。Abowd and Kramarz 並將當時的合併資 出「員工-企業特性資料庫(Worker-Establishment Characteristic Database)12」(WECD)作 為當時全美最大的勞雇雙方合併資料,可成為勞動經濟實證上,釐清員工—雇主雙方關 係、交互影響的基礎,並可分析如:廠商規模與工資的關係、工資與生產力關係、科技 使用與工資變動關係等實證議題;又如Hamermesh (1999) 認為合併資料不僅可以分析

11 分別是:「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s of firms with representative data on workers」、「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s of firms with non-representative data on workers」、「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s of workers matched with longitudinal data on firms」、「Representative matched worker-firm panels (administrative origin)」、

「Representative matched worker-firm panels (statistical surveys)」、「Non-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s and panels of workers and firms」。

12 WECD 資料主要來自兩筆,一筆為 Sample Detail File (SDF),其中包括 1990 年代美國的人口調查;另一筆為 1990 年代美國 Standard Statistical Establishment List (SSEL),其中包含 90 年代所有在運作的公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