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身在都會的生活體驗,是筆者持續創造新經驗的動態歷程,隨著生命不斷 向前,能夠觸目所及和經歷的無數關鍵時間點不可預期。論現代化的都市或都 會,是一個龐大的命題,它幾乎已涵括當代所有人的生活場域和生命經驗。以臺 灣為例,就算是生活在高山的原住民,也必須在現代社會發展之下自願或被迫接 受現代化的生活模式。就算平日不在其中生活,也很難逃脫任何的關聯性—政治 上你和都市的人口隸屬同一個國家、共同遵守同一部憲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們,其價值觀勢必牽動政府政策,必然也對遠在高山的居民產生影響;經濟上現 代化社會已無法自給自足,享受進步的生活,必須經由交易的產生換得所需、都 市人國民生產毛額的多寡可代表每個人為這國家賺了多少錢,所得的稅收用作社 會福利或建設,沒有生活在都市的人依然受其影響甚鉅。這是現代化社會之下,

每個居民和現代都市都不能抹滅的連動關係之舉例。

我們可以在「概念」上大致了解都市的形成是以商業為中心,優良的經濟條 件吸引人們到這個特定地點投入資金創業、付出勞力換取薪資。但都市的「理念」

為何,我們卻沒有辦法衍生一個絕對的意義或判斷,其概念牽涉到的人、事、時、

地、物十分廣泛,將因為任何一個因素的投入,產生不斷斷裂、變異或接近流動 的狀態,其概念已經不是隻字片語可以簡單涵蓋。於是藉由多個關注的主題、視 覺特質或事件來做為討論的對象,反而可以將多種概念逐步包圍核心。這是研究 現代都市特質,難以捉摸卻引人入勝之處。

5 Peter Berger,Brigitte Berger, Hansfried Kellner 等著,謝高橋教授校訂,陳耀成譯《漂泊的心靈 現 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年 8 月),頁 197。

談到這,筆者有義務先對上一段文字中提及都市的「概念」和「理念」暫且 作一個澄清:

[…]概念像一只死板的容器,任何東西擺進去,就實際上一個挨一 個的放著,從裏頭,除了你曾經放進去的(利用綜合的思維)以外,

再不能拿出其他什麼(利用綜合的判斷)。而另一方面,理念,在那 掌握住它的人心裏頭發揮了表象出來,比起同樣一個名義底下的概 念,他是新鮮生動的;它像有生命的有機組繼,自己發展,並孕含 了創造之力[…]6

藉由社會學或經濟學家,他們依專業的判斷並提出理論,可以在有科學化研究根 據之下對都市作一個定義和精準的判斷。這樣的判斷是有數據可以參照的,所以 是較生硬的對都市的「概念」;但「理念」上的都市,雖然和概念上的都市有雷 同之處,藉由掌握概念的人,對於現實的體驗和感受,他可以衍生有別於學者生 硬的判斷而獨立有認知和感覺。那樣對都市蘊含獨特的看法因人而異,但也可以 透過具體化的詮釋加以認知,好似理念上的都市能夠在認知的表皮層不斷演繹,

我們對這樣都市的看法提出「理念」。筆者在這個創作計畫和研究論文之中,亦 是根據較為廣義的「理念」著手提出自己的判斷和想像,並非奉行社會學家或經 濟學家對都市或都會的看法才加以落實。

所以,以社會學或地理中「都會」的概念作為關注的場域,以生活其中的「都 會人」作為現象和思想的載體,進而將其「價值觀和心境狀態」作為創作主要探 討的核心並找到得以對應的創作方法。這三方面—場域空間、對象、思想內涵,

在當下環境,共同交織的如何是現代化社會的普遍現象和觀察?我們僅能從中找 到共向,追求一個較為通論的大致走向。

套入筆者自身有限生命記憶加以應證,不足之處可以多方採取不同的生命個 體加以包覆、圈選,求取非單一的共象。這樣的現代社會就是我們生存環境邁向 現代化的產物,而現代化又該如何界定?

6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著,林建國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年),頁 294。

「現代化」必須密切的與經濟成長,特別是與近代技術所引發的特 定成長過程,一起來觀察。[…]我們把現代化看成是技術引發經濟 成長,隨著經濟成長,制度上所伴生的副產品(institutional con- comitants of technologically induced economic growth)。7

由此可知,進入工業化社會生產技術進步,觸發了社會經濟的向上提升。對 於成長,度量的方法可藉由國民生產毛額、個人生產及個人所得三項指標評斷社 會成長的幅度。透過經濟學家分析、社會學家推斷和歸納,我們可以在書籍中找 到前人對現代化或社會發展的研究成果。

但這些數據並非我們創作者所關心,筆者透過經濟學者或社會學家的結論,

得以應證社會發展狀態之下,「現代化」帶給人們的衝擊、價值觀改變、社會氛 圍…等。這些表露的現象,如何映照生活其中的人們調適和追求精神滿足的艱辛 旅程,才是筆者創作所關切的部分。

自上述針對創作對象的澄清,可以初步設想筆者將聚焦在都市人的生活面向 為主軸。所見形象是都市中的人,那「人」給予觀者的感受會是趨向什麼樣的狀 態?將是創作中務必要解決的切入點。對於「都會」給筆者帶來「視覺」的啟發,

這樣的視覺經驗得自於現代化的進程、都會生活中消費慾望的產物,預料會是主 導這都會人,心靈層面感受得以具體化實現的轉化過程。筆者將於第二章第一節 提及都會生活中,視覺經驗觀察的歷程和思考做初步交代;第四章創作方法與實 踐進一步加以闡述轉化和創作手法的歷程和其背後對應的意義。

雖然很難在台灣水墨藝術創作,找到和筆者同樣聚焦都市人「心靈層面的角 度」切入都市議題,但對於都市衍伸的流行文化、建築特徵、交通狀況的描寫確 是大有人在。這說明都市這個議題,在當下環境對人的影響和重要程度是具有相 當份量的,否則怎會有那麼多藝術家要把自己精神寄託和忙碌生活之餘的創作專 注力投注其中。而這些也都是筆者賴以借鏡,並從中得以歸納出都會人特質和關

7 Peter Berger,Brigitte Berger, Hansfried Kellner 等著,謝高橋教授校訂,陳耀成譯《漂泊的心靈 現 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年 8 月),頁 30~31。

心的事物,使筆者得以強化對都會人特質的掌握,進一步朝較為抽象的心境層面 探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