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疏離的同類― 從都會視覺形象談到現代人疏離感的創作提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疏離的同類― 從都會視覺形象談到現代人疏離感的創作提問"

Copied!
9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碩士班水墨創作組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莊連東教授. 疏離的同類― 從都會視覺形象談到現代人疏離感的創作提問 The alienation of Similar population― talking about the modern people’s sense of alienation and the visual of urban in Chinese Painting. 研究生:陳瑞鴻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2) 謝. 誌. 這篇論文是個人在碩士三年作為一個階段性的總結,進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 學系水墨組就讀,得到許多優秀教授、同儕和先進指導,讓學生在畢業離校之際 不抱遺憾且心懷感激,帶著三年所學和磨練邁向下一個階段,並勇於挑戰充實更 為精進的自己,持續在水墨創作和教育上立志盡心。 感謝三位論文口試委員,非常用心針對筆者的創作和論文進行嚴謹的檢視和 批判,讓學生在未來創作和寫作上經歷一次完整的磨練和檢驗,考試期間教授們 的苦心和建言,學生感受到也將銘記於心。林昌德教授對個人創作態度的讚揚, 並提醒學生要注意為文的立場不應過於偏頗,將個人意識投射確以為放諸四海而 皆準;王源東教授針對論文字句斟酌,甚至還給了幾段篇章配置上的建議,讓學 生這篇論文能更加完備、順暢;指導教授莊連東特別點出這篇論文是就所觀察的 現象進行探討,也提示學生在態度上的確帶有過多主觀情感成分,字句語氣之使 用應更加斟酌,感謝所有委員的建議,學生已進行全盤性的檢討。 碩士就學期間,第一門揭開序幕的是白適銘老師所開設的藝術論文寫作與分 析,據聞當初開設此門課程是時任美術系系主任的李振明教授為學生爭取。這門 課程奠定了瑞鴻在碩士班期間在學術嚴謹度、閱覽態度奠定基礎,是進入學術研 究大門的敲門磚;而由莊連東教授和洪顯超教授發起的水墨論壇,讓學生在碩一 即進行一篇具備學術嚴謹度要求的小論文發表,課堂和課餘更是不辭辛勞為學生 撰文所遭遇問題指點迷津,至今回想起來都感到格外珍貴和感念。 另外有幾位師長對瑞鴻的指導和鞭策是就讀碩士期間所特別感謝的。感謝已 退休的王友俊教授在求學期間對我的肯定和支持,也時常提及自省和調整創作步 伐、及早立定志向的勉勵;感謝白適銘教授在中美史理論和論文寫作上時常給予 無私指導和督促,擔任其計畫助理期間也得到許多寶貴經驗;感謝陳瑞文教授在 美學論述文字操作上的鼓勵,雖然學生不才,尚且達不到老師期望,但未來將於 此加倍努力。 碩士期間有幸擔任教育部強化臺灣特色課程之計畫撰寫人和助理,特別感謝 共同開課之主持人李振明院長、楊永源主任、陳淑華教授、白適銘教授、劉建成 教授願意給學生學習機會並體諒學生面臨論文撰寫壓力常給予鼓勵。感謝系辦公 室助教們斐莉、琦珊、芊含,常給我行政事務上的協助,私下也給我許多精神上 的支持。感謝我的摯友們,尤其是佑任、建穎、燕君、孟芳、品慈、宥鋅、賽八、 明仁、子賀、子超、維慈、英皇、巧紋、采倩、柏萱、煒雯、顗竹、映州、昱東… 是我在我臺北求學很大的精神支持和協助,論文撰述期間有你們的體諒和一起討. II.

(3) 論是碩士最棒的回憶。 特別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莊連東教授給了我很大的包容和空間發揮,大學期 間即曾在臺中教育大學接受莊教授的指導,這是我正式進入水墨創作的一個重要 轉折。莊教授是一位願意聆聽學生想法、重視啟發和討論過程的教授,在他引導 我進行自我追尋之下,我求的不只是水墨創作的精進和見識開拓,更在此磨練自 己提出精準觀點和追求突破的能力。學習的路還很漫長,我會秉持莊教授啟發我 的態度持續努力和盡自己能力分享所學、所見、所歷。 家人的全力支持是我最寶貴且重要的資產。感謝父親陳永豐、母親林翠英, 他們讓我全力去選擇、探索自己的喜好,即便在這樣的追尋過程中遭遇困難或是 迷惑,也給我充分的自主權和精神上的依靠。兩位妹妹還有我整個家族對我的鼓 勵和不同階段藝術發表的參與實在是檢討和前進的後援,我會繼續努力,做不愧 本心的所有決定。 謹以此論文獻給所有作品觀眾和我個人未來的某些時刻 反思 陳瑞鴻於台中自家書房 2013.02.25. III.

(4) 摘. 要. 本研究以生活在都會區的現代人為關注對象,思考人和城市之間的依存關 係,並檢視伴隨現代化社會體制而來,施加於人的種種壓力和不滿情緒。起因於 作者自身從鄉下到都市生活的環境變異,差異甚鉅的觀看經驗和生活習性,提供 作者得以自當下都會生活跳脫思考的基礎背景。. 現代人對光鮮亮麗的大都市有很多美好的想像,到大都會區生活打拼,是許 多人對未來和人生價值得以確立的期許。無奈,作者在台北都會區求學、生活的 期間,無法在追求光鮮表面的社會氛圍中找到自我信念的確立,反而感受到許多 都會人終日庸庸碌碌、追逐利益,就像是失去個人主體,沒有情感的機器。因此 展開對都會人內心層面的關注之下,發現生活其中的彼此,可能在有意無意間被 塑造成一群「疏離的同類」。. 創作是藝術家賴以和社會產生思想交流的方式之一,本研究中,作者企圖在 創作上探討都會人的抽象心靈於現代化社會體制產生變異的歷程。透過筆者對自 我和現況的反思、文學家筆下生活於都市中的小人物生命中的掙扎故事、社會學 和哲學家對現代資本社會的預言和批判,三方面的分別探討,共同形塑出的是不 同城市的現代居民,同時擁有的疏離感受,並具體為筆者詮釋而提出「碎塊」 、 「表 面」、以及「自我定位的模糊」三種對現代都會人的看法。. 有別於多數創作者自都會外貌上的描寫切入,筆者抽取了科技發展下,屬於 當代的視覺感受―LED 點陣視覺,作為詮釋隱身社會背後的操控者,對生活在都 會的現代人展開思想的牽引和掌控。這種得自科技,碎裂的視覺經驗近年來在大 都市甚為普及,在筆者的詮釋之下,將都市人對自我價值逸散成碎塊的同時,和 此視覺進行掛勾,在水墨創作的脈絡上展開對當代社會的提問。. 關鍵詞:都市群像、疏離感、碎塊、LED 點陣視覺、水墨創作. IV.

(5) Abstrac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people living in metropolitan areas, looking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cities and reviewing various pressures and discontent imposed on people because of the modern social system. The author’s observation and living experience in the quit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etwee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city have provided the author a background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from his current urban life.. People nowadays expect a lot for the colorful and vivid big cities. Working at big cities becomes an expectation of approving the future achievement and personal value. However, the experience of studying and living in Taipei city where fills with the atmosphere of trying to pursue the colorful appearance of life, does not help author to find the self-value but feels that metropolitans just care about the benefit, having lost their individuality and emotion in their mediocre life. Therefore, the author starts caring the spiritual level of metropolitans and find that some of them may have been categorized as the “alienated group.”. Creation is one of methods for artists to exchange ideas with the society. Author tries to discuss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metropolitans’ abstract spirit in the modern society in the research. The introspection of the author and the existing situation, stories written by litterateurs about people living in the street to strive for life and the prediction and criticism of sociologists and philosophers over modern capital society are the three aspects in the research to discover the same alienation happening among people living in the different cities. The research also brings thoughts of “fragment”, “appearance” and “obscure self-position” regarding to modern metropolitans for the author.. The author uses the technology – LED matrix vision – to represent the modern vision different from the measure of describing metropolitans’ thoughts from the aspect of V.

(6) city appearance in an attempt to act like a controller hiding behind the society to control and lead thoughts of people. The experience of fragmented vision thanks to technology has spread among big citie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The author tries to connect the vision with the fragmented self-value of metropolitans to raise questions for the modern society based on the ink paintings.. Keywords: urban group portrait,alienation,fragment,LED matrix vision,Chinese Painting. VI.

(7) 目. 第壹章. 前. 次. 緒論. 言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3 第二節 研究目的……………………………………………………………04 第三節 創作內容與範圍……………………………………………………06 第四節 研究限制……………………………………………………………09 第五節 名詞釋義……………………………………………………………13 第貳章. 疏離的同類—無盡追求的空虛. 第一節 城市漫遊—現代都會的觀看角度…………………………………17 第二節 崩壞之光—慾望中浮沉的都會人…………………………………23 第三節 心靈飄泊—價值觀變異的心靈牢籠………………………………32 第參章 都會人疏離感於創作中的脈絡與具體實踐. 第一節 都會的共感之歸納—碎塊、表面、個人定位的模糊……………39 第二節 視覺元素的抽取……………………………………………………46 第三節 創作手法分析………………………………………………………49 第四節 媒材自身和生活體察的呼應………………………………………60 第肆章. 個別作品創作理念 ……………………………………………………64. 第伍章. 結論 ……………………………………………………………………79. 參考書目 …………………………………………………………………………83. i.

(8) 圖. 次. 圖 01:筆者自行拍攝,《高鐵低頭族》,2012,頁 2。 圖 02:張振輝,《一夜情》,電腦繪圖、水墨,70x70cm,2004,頁 4。 圖 03:網路照片 daniel20219,《臺中新光三越及臺中大遠百夜拍建築外觀》, 2012-04-15 18:20 發表,頁 18。 圖 04:網路照片,《蔡依林 Myself 演唱會 LED 巨型鏡球螢幕和其 LED 舞台裝》, 頁 19。 圖 05:網路圖片,《中國蘇州工業園區時代廣場天幕》,頁 40。 圖 06:石田徹也,《燃料補給のような食事》,1996,頁 45。 圖 07:石田徹也,《回收》,1998,頁 45。 圖 08:陳瑞鴻,《戶外大型 LED 看板 1》,2012,頁 47。 圖 09:陳瑞鴻,《戶外大型 LED 看板 2》,2012,頁 48。 圖 10:陳瑞鴻,《生命二極體 複刻版局部圖》, 2011,頁 48。 圖 11:陳瑞鴻,《解構又建構了生命 局部圖》, 2010,頁 48。 圖 12:陳瑞鴻,《戶外大型 LED 看板 3》,2012,頁 48。 圖 13:陳瑞鴻,《作品參考資料原始個人照》,2009,頁 51。 圖 14:陳瑞鴻,《作品參考資料 半色調網屏》,2012,頁 51。 圖 15:陳瑞鴻,《作者半色調網屏繪圖軟體操作截圖》,2012,頁 52。 圖 16:網路圖片,《蔡依林最新英倫造型 Burberry 上身貴氣逼人》,頁 53。 圖 17:陳瑞鴻,《作品四 城市漫遊-高鐵台中站 小圖》,2012,頁 54。 圖 18:陳瑞鴻,《作品六 虛浮的困惑 小圖》,2012,頁 55。 圖 19:帕妥斯,《蒙娜麗莎早期數位複製影像的細部圖》,1965,頁 56。 圖 20:陳瑞鴻,《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 小圖》, 2012,頁 57。 圖 21:陳瑞鴻,《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 局部 1》,2012,頁 58。 圖 22:陳瑞鴻,《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 局部 2》, 2012,頁 58。 圖 23:陳瑞鴻,《作品八 疏離的同類 小圖》,2012-2013,頁 58。 圖 24:陳瑞鴻,《作品八 疏離的同類 局部 1》,2012-2013,頁 59。 圖 25:陳瑞鴻,《作品八 疏離的同類 局部 2》,2012-2013,頁 59。 圖 26:陳瑞鴻,《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 局部 3》, 2012,頁 61。 ii.

(9) 圖 27:陳瑞鴻,《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 QR Code》,2012,頁 61。 圖 28:陳瑞鴻,《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銀箔燒灼 局部 4》,2012,頁 62。 圖 29:陳瑞鴻,《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銀箔燒灼 局部 5》,2012,頁 62。 圖 30:陳瑞鴻,《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 創作過程 蓋印章》,2012,頁 63。 圖 31:陳瑞鴻, 《作品一 生命二極體複刻版》 ,水墨、MBM 紙,109x78 cm,2011, 頁 64。 圖 32:陳瑞鴻,《作品二 解構又建構了生命》,彩墨紙本,180x97 cm,2010, 頁 66。 圖 33:陳瑞鴻,《作品三 都會中的心象自然》,彩墨紙本、膠彩礦物、碳酸鈣, 上下 46x145cm、中 18x145 cm,2011,頁 68。 圖 34:陳瑞鴻, 《作品四 城市漫遊-高鐵臺中站》 ,水墨紙本,75x150cm,2012, 頁 70。 圖 35:陳瑞鴻, 《作品五 城市漫遊-東京街頭》 ,水墨紙本,50x90cm,2012,頁 72。 圖 36:陳瑞鴻, 《作品六 虛浮的困惑》 ,水墨紙本、銀箔,210x90cm,2012,頁 74。 圖 37:陳瑞鴻, 《作品七 看似光鮮的表層》 ,水墨紙本、銀箔、黑箔,240x450cm, 2012,頁 76。 圖 38:陳瑞鴻,《作品八 疏離的同類》,水墨紙本、膠彩礦物、銀箔、洋金箔、 黑箔,240x960cm, 2012-2013,頁 78。. iii.

(10) 第壹章 緒論 前言 這篇論文「可能」是一個求救的訊息。一個溺水者,即將失去他此生最後一 口新鮮空氣之下的緊繃、焦慮、絕望甚而坦然。這樣的訊息不見得表現得淒厲, 抽掉了聲音,溺水者掙扎著的影像在遠方沙灘上陷溺於愛情中的情侶餘光一撇, 或許是開心著手舞足蹈的表現?都會人在筆者眼中就如同掙扎中的溺水者,陷溺 在龐大的影像衝擊、消費刺激的觀念灌輸…等,但這景象在眾人眼中,卻漫不經 心地看待做「手舞足蹈」—有美好想像之下的誤讀(或根本未察覺)。實際上,影 像、媒體對於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人是影像,但對於那些活在當中身受其害的人 1. 卻是最迫切的現實 。—感慨於,人在當代都會環境已被餵養成冷漠、疏離,且 缺乏自我價值判斷的樣板,難道都會場域終日庸庸碌碌的人們,最終要抱著空乏 心靈,在價值觀的無主之地華麗死去?. 令人掙扎的是,筆者亦是趨之若鶩的一員,和多數抱持著滿腔熱血的青年一 樣,盼望到都會圈,得到更快更強的藝文刺激,更好的受教環境、更光鮮屬於青 壯年人的闖蕩生活。在都會圈生活,給人們的吸引力在於:標榜擁有豐富的資源、 更強的競爭力和更美好的未來。有一點能力的人,誰不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資源和 曝光機會;沒什麼能力的人,更想依附過去得到一些好處。這是筆者感受到的台 灣,或許也不僅止於台灣,是當今時代的共感,可以被察覺和歸納的現象。起初, 大家都對城市—有很多「美好的想像」。. 實際上,筆者在都會中的生活卻有被困住的感受,進而促使關切此感受產生 的背景。藝術圈同好間、投入職場工作的朋友、在大都市中求學的學生,對於這 高度發展的擁擠場域,直覺印象較多偏向負面的感受。如:拜金、冷漠、自私、 注重表面卻不充實根本、感到煩悶、壓迫、日復一日的無趣。歸結上述,形容不 滿於現狀,彷若自己從不會有滿足的一天;對人性感到失望,卻鮮少能有主動對 他人伸出援手的動機。日復一日的重複相似度極高、沒有什麼開創性的工作,還. 1. 蘇珊˙桑塔格,陳耀成譯, 《旁觀他人之痛苦》 (台北:麥田出版,2004 年 10 月),頁 8。蘇珊 ˙桑塔格原專指電視新聞傳達訊息,缺乏同理心的人卻把悲慘實況輕蔑的看做影像刺激的符碼。 1.

(11) 得不定時忍受老闆的怨懣。為了生存,似乎沒有人逃得掉,於是想自由的心靈被 困住了、有願景的靈魂四散了,失去了心中那人之所以生存下去的信念,成為名 符其實的行屍走肉…所幸我們還擁有每天穿著光鮮亮麗的樂趣、我們還想用年終 獎金買一台休旅車、企圖擁有都市低頭族必備單品的智慧型手機,幸好還有物質 欲望讓人生充滿了目標和動力。這是現代化都市的現況,真實在筆者生活周遭上 演。. ■圖 1:筆者自行拍攝, 《高鐵低頭族》 ,2012。現代人一有空閒就拿智慧型手機把玩使用,高鐵 列車上等待時間尤為常見。圖中四個乘客都手持智慧型手機把玩中。. 有感於美好的想像終究是想像,研究所在台北就讀的三年之中,筆者對於都 市人追求快速、明確、打扮體面,習於在壓迫環境通勤、喜歡嘗鮮的日常生活體 驗不少,卻自知無法在其中找到屬於人生真正價值信念的養分,感到空乏、甚至 挫折,因而自身產生反省。這些想像看來表面且不踏實,縱使它令人愉悅、興奮 難耐和可短暫得到自我滿足,但為何擁有的同時或之後,多數人可能會感到失 落,發出好像還缺少些什麼的念頭?在好幾個獨處的夜晚,不斷反問自己究竟要 的是什麼。筆者自在於舒適、展現自我真實大眾品味但偏向鮮豔的衣著,是不向 黑、白、灰高尚品味或奇裝異服妥協的自我樣態;也不追求如同文藝青年一有空 閒帶著筆電和書籍在咖啡館窩上一大半個夜晚的樂趣;更不同於舞池中扭動身 軀,卻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青年男女般揮霍青春享樂。並非要評斷如此行為的種種. 2.

(12) 不是,這些都是正當休閒和自我滿足的一部分。在此提及,僅是關切到在都市生 活的人們,在現代化影響下,對於價值的追求和尋求心靈慰藉的方式有很大的改 變,筆者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不是人與生俱來的追尋,很大的層面是受到灌輸或被 美式電影和一些資訊媒體的廣告行為所引導如何尋求快樂,而後所衍生的失落感 受。.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以生活在場的臺灣來談,接手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在發展的成果上付 出了很高的人文社會代價。我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蕭新煌曾在書中談 到—「漂泊的心靈」便是在現代化所需付出所有代價最明顯的一個:. 受現代化影響而生活在第三世界的人,開始對他們的生活意義及社 會的規範產生懷疑及不確定的感覺,感到自己無根,沒有歸宿。簡 單地說,現代化帶來的是一群漂泊的心靈,失落的個人。2. 這樣對生活在都會的人們,我們觀察到類似的特質。這特質已不僅僅是步調 快速、生活在擁擠冰冷水泥叢林、車水馬龍的街道,這樣表象的世界所能涵蓋的。 社會學家早已開始關注並大膽假設的是都會人的內心層面的變異,時至今日我們 也的確感受到人心似乎不古。嘗試設想和筆者同樣在此都會場域的所有人感受上 的異同、內心的狀態。當然,這樣的設想無法找到絕對值,但透過親身體驗和觀 察,尤其反映的是現代生活在場種種因物質欲望追求而起的心靈滿足,和多數人 所曾經經歷過的生活片刻相去不遠,就更能引起共鳴和回應,而不是純粹執著在 自我情緒的秘境。筆者對都會人這樣的心靈困境感到特別想付出關心,卻常感覺 無能為力。. 本身水墨膠彩創作的背景,促使筆者反思臺灣水墨創作上是否也同樣關注都 會人內心樣態、在心靈層面的表述。我們可以在文學上看到作家們對城市和生活 其中的人們有深刻的描述和內心觀察,但筆者在水墨創作的領域很難確切的舉出. 2. 蕭新煌, 〈關於「漂泊的心靈—現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這本書〉 , 《漂泊的心靈 現代化過程 中的意識變遷》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年 8 月),頁 13。 3.

(13) 一個明顯的例子。針對較為抽象的都市人內心層面探討,以此為核心關注的水墨 創作者,又能夠累積一定數量的作品和較有系統性探討的水墨創作者似乎不多。 這使我對這樣的創作角度和議題產生濃厚興趣。 現代的都會生活充斥追逐利益和名氣的氛圍濃厚,並非所有人都如同筆者所 觀察和探討的世故,但多數人很難否認身邊所見的人群和媒體導向的價值觀沒有 使現代人感到迷惘。這就是本研究所要針對探討和創作的現象觀察。我們身在其 中,「深不知處」沒有帶來浪漫,反而盡是惶恐和飄渺感受。這和筆者自詡積極 入世的性格無法對上頻率,無法等閒視之,也很難在其中適應得很好,因此希望 藉由關注、思考如何行動、落實我對社會應存在自主發聲的願望。我也只不過是 用自己的力量、訴說我的觀察避免社會落入一言堂,藉創作的行為和創作過程蒐 集資訊的研究態度,保有自主思辨能力。.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七、八年前,筆者曾經簡單訪談一位在臺中市文化局展出的藝術家,他以數 位彩墨的方式創作,輸出了趴地爆乳、回眸一笑的檳榔西施圖像。筆者思索藝術 家展出作品的同時,是否也須思考到或同時擔負社會責任?這裡的社會責任,指 的是藝術家提出作品的同時,是否擔負觀看者如何詮釋、能否接受、對心境的影 響、或是否被冠上假藉藝術滿足淫慾、敗壞風氣…的種種責任。帽子有點大,依 稀記得該名藝術家對筆者的提問表示認 同,但要談到社會責任: 「如果都要單靠 藝術家解決或設想,那許多創作的原創 性和思考角度就窒礙難行了。當然我並 不否認作品提出本身就是使人聚焦思考 的方式,但要怎麼去思考,似乎我管不 著。」這肯定是以藝術創作者的角度出 發,但由此回應也間接證實藝術作品的 公開展示,的確對觀看者的心靈或感知 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因此,藉由創作 ■圖 2:張振輝,《一夜情》,電腦繪圖、水墨 的發表,企圖引發觀眾思考、批判,就 3. ,70x70cm,2004。3. http://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03_plan/p01_02.asp?keyword=&id=630. (2012.05.06 搜 4.

(14) 是一種可行的假設,只是很難預期會達到什麼成效,何況也不是所有藝術創作者 都會這樣在乎。. 這樣對藝術作品之於社會的提問,得到答案會因各樣本出發點的相異而有不 同的顧慮。但既然展出作品將會在觀眾心中產生漣漪,這倒讓筆者認為是藝術創 作者用熟悉的創作模態影響社會、傳達思想的絕佳機會。中國繪畫歷史上,藝術 擔負「成教化,助人倫」的角色,從東漢墓室畫像磚、晉 顧愷之《女史箴圖》、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皆是顯著的例子。. 但教化人心並不是筆者創作的目的,只不過,在創作上還多寄託了一份使命 感—希望作品的提出不必力求改變當代人對世界的看法,只冀望能在不甚清新的 空氣中造成一點小小的擾動。雖然就讀師範大學,投身教育一直列在個人志向, 倒也沒設想藉由個人創作達端正風氣、推廣學習之效。創作很大的成分是筆者的 自省和同當代社會價值交流的管道,筆者也和許多藝術創作者一樣,渴望藉由在 自我創作園地的耕耘和自我靈魂的核心價值說話、對現況表達不滿、讚頌對生命 的熱愛或無助。誰能小看美麗蝴蝶拍動翅膀能造成的巨大影響呢?筆者和前述提 及的那位以清涼西施為題材的彩墨藝術創作家有類似的看法,我們都試圖用創作 者的眼光,設想著對這混雜社會再丟出些什麼。小小的共鳴感或全盤否定都好, 「引發觀者思索現狀、產生自我意識,是筆者創作背後不可忽視的動機和想要達 成的目的」。. 正因為有這樣的背景,關注的是當代臺灣社會多數人所生活的都會區,對於 社會現象的觀察就顯得重要。雖無法同社會學家或哲學家般洞悉事物萌發之初的 徵兆,並預知其後來發展結果那樣「知微知彰」。但筆者以臺灣都會生活的一線 在場者之身分,觀察人群特質和心境的走向,經過主觀認知和情感等複雜因素雜 揉過後的創作行為,產生的作品不是紀錄,而是現代都會人和筆者主觀感受的再 變異。整理與建立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方法與角度,是作品與世界溝通的第一步, 也是製作論述的理由。4筆者的創作作品是對社會的觀察再創作,視為對當代社. 4. 尋)。 吳宥鋅, 〈從文化研究到流行時尚的創作視域—吳宥鋅創作論述與實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藝術學院美術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11 年 6 月),頁 1。 5.

(15) 會特質的整理、也是對自我受當代都會生活模式影響下感性情緒的轉化手法。現 代之於我們,是強有力的一種夢想,充滿了想像,其中有的讓人興起喜悅的承諾 與保證,另外有的則具有不祥的威脅5。既然已無法將自我從現代化都會這樣的 背景作切割,在不安的情緒、受迫的精神狀態下又不甘於屈從。在創作這個得以 自我實現和追尋的可控場域之中,我「面對問題癥結」,是走向對抗最初的起心 動念。. 第三節 創作內容與範圍 自身在都會的生活體驗,是筆者持續創造新經驗的動態歷程,隨著生命不斷 向前,能夠觸目所及和經歷的無數關鍵時間點不可預期。論現代化的都市或都 會,是一個龐大的命題,它幾乎已涵括當代所有人的生活場域和生命經驗。以臺 灣為例,就算是生活在高山的原住民,也必須在現代社會發展之下自願或被迫接 受現代化的生活模式。就算平日不在其中生活,也很難逃脫任何的關聯性—政治 上你和都市的人口隸屬同一個國家、共同遵守同一部憲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們,其價值觀勢必牽動政府政策,必然也對遠在高山的居民產生影響;經濟上現 代化社會已無法自給自足,享受進步的生活,必須經由交易的產生換得所需、都 市人國民生產毛額的多寡可代表每個人為這國家賺了多少錢,所得的稅收用作社 會福利或建設,沒有生活在都市的人依然受其影響甚鉅。這是現代化社會之下, 每個居民和現代都市都不能抹滅的連動關係之舉例。. 我們可以在「概念」上大致了解都市的形成是以商業為中心,優良的經濟條 件吸引人們到這個特定地點投入資金創業、付出勞力換取薪資。但都市的「理念」 為何,我們卻沒有辦法衍生一個絕對的意義或判斷,其概念牽涉到的人、事、時、 地、物十分廣泛,將因為任何一個因素的投入,產生不斷斷裂、變異或接近流動 的狀態,其概念已經不是隻字片語可以簡單涵蓋。於是藉由多個關注的主題、視 覺特質或事件來做為討論的對象,反而可以將多種概念逐步包圍核心。這是研究 現代都市特質,難以捉摸卻引人入勝之處。. 5. Peter Berger,Brigitte Berger, Hansfried Kellner 等著,謝高橋教授校訂,陳耀成譯《漂泊的心靈 現 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年 8 月),頁 197。 6.

(16) 談到這,筆者有義務先對上一段文字中提及都市的「概念」和「理念」暫且 作一個澄清:. […]概念像一只死板的容器,任何東西擺進去,就實際上一個挨一 個的放著,從裏頭,除了你曾經放進去的(利用綜合的思維)以外, 再不能拿出其他什麼(利用綜合的判斷)。而另一方面,理念,在那 掌握住它的人心裏頭發揮了表象出來,比起同樣一個名義底下的概 念,他是新鮮生動的;它像有生命的有機組繼,自己發展,並孕含 了創造之力[…]6. 藉由社會學或經濟學家,他們依專業的判斷並提出理論,可以在有科學化研究根 據之下對都市作一個定義和精準的判斷。這樣的判斷是有數據可以參照的,所以 是較生硬的對都市的「概念」;但「理念」上的都市,雖然和概念上的都市有雷 同之處,藉由掌握概念的人,對於現實的體驗和感受,他可以衍生有別於學者生 硬的判斷而獨立有認知和感覺。那樣對都市蘊含獨特的看法因人而異,但也可以 透過具體化的詮釋加以認知,好似理念上的都市能夠在認知的表皮層不斷演繹, 我們對這樣都市的看法提出「理念」。筆者在這個創作計畫和研究論文之中,亦 是根據較為廣義的「理念」著手提出自己的判斷和想像,並非奉行社會學家或經 濟學家對都市或都會的看法才加以落實。. 所以,以社會學或地理中「都會」的概念作為關注的場域,以生活其中的「都 會人」作為現象和思想的載體,進而將其「價值觀和心境狀態」作為創作主要探 討的核心並找到得以對應的創作方法。這三方面—場域空間、對象、思想內涵, 在當下環境,共同交織的如何是現代化社會的普遍現象和觀察?我們僅能從中找 到共向,追求一個較為通論的大致走向。. 套入筆者自身有限生命記憶加以應證,不足之處可以多方採取不同的生命個 體加以包覆、圈選,求取非單一的共象。這樣的現代社會就是我們生存環境邁向 現代化的產物,而現代化又該如何界定?. 6.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著,林建國譯, 《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年),頁 294。 7.

(17) 「現代化」必須密切的與經濟成長,特別是與近代技術所引發的特 定成長過程,一起來觀察。[…]我們把現代化看成是技術引發經濟 成長,隨著經濟成長,制度上所伴生的副產品(institutional concomitants of technologically induced economic growth)。7. 由此可知,進入工業化社會生產技術進步,觸發了社會經濟的向上提升。對 於成長,度量的方法可藉由國民生產毛額、個人生產及個人所得三項指標評斷社 會成長的幅度。透過經濟學家分析、社會學家推斷和歸納,我們可以在書籍中找 到前人對現代化或社會發展的研究成果。. 但這些數據並非我們創作者所關心,筆者透過經濟學者或社會學家的結論, 得以應證社會發展狀態之下,「現代化」帶給人們的衝擊、價值觀改變、社會氛 圍…等。這些表露的現象,如何映照生活其中的人們調適和追求精神滿足的艱辛 旅程,才是筆者創作所關切的部分。. 自上述針對創作對象的澄清,可以初步設想筆者將聚焦在都市人的生活面向 為主軸。所見形象是都市中的人,那「人」給予觀者的感受會是趨向什麼樣的狀 態?將是創作中務必要解決的切入點。對於「都會」給筆者帶來「視覺」的啟發, 這樣的視覺經驗得自於現代化的進程、都會生活中消費慾望的產物,預料會是主 導這都會人,心靈層面感受得以具體化實現的轉化過程。筆者將於第二章第一節 提及都會生活中,視覺經驗觀察的歷程和思考做初步交代;第四章創作方法與實 踐進一步加以闡述轉化和創作手法的歷程和其背後對應的意義。. 雖然很難在台灣水墨藝術創作,找到和筆者同樣聚焦都市人「心靈層面的角 度」切入都市議題,但對於都市衍伸的流行文化、建築特徵、交通狀況的描寫確 是大有人在。這說明都市這個議題,在當下環境對人的影響和重要程度是具有相 當份量的,否則怎會有那麼多藝術家要把自己精神寄託和忙碌生活之餘的創作專 注力投注其中。而這些也都是筆者賴以借鏡,並從中得以歸納出都會人特質和關. 7. Peter Berger,Brigitte Berger, Hansfried Kellner 等著,謝高橋教授校訂,陳耀成譯《漂泊的心靈 現 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年 8 月),頁 30~31。 8.

(18) 心的事物,使筆者得以強化對都會人特質的掌握,進一步朝較為抽象的心境層面 探索。.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 以創作為核心 研究理論並介入創作是進一步深化的策略:. 本研究以個人創作動機為核心,先有藝術家對社會的自覺、接觸、試圖了解; 後有創作行為、討論、找尋資料。個人創作行為並不因理論導向受到牽制,起初 是直覺的反應和思考怎樣介入社會的動機,進一步整理和製作論述乃是因為和同 儕討論過後覺得有必要將感覺深化。藝術家的感覺直覺性的呈現畢竟是極為個人 且私密的行為,其實不見得必然開誠布公,但若要介入社會、探討的又是整個社 會共同面對的問題,那就不能固守自我心靈的小天地可以達成的了。這樣的想 法,我在同是水墨創作者的論述中找到相似看法:. 不管有沒有想要成為自己定義上的「藝術家」,作品要有時代性已 經是普世的價值,除非排斥這個觀點,要不然「認識自己所處的時 代」,對創作者而言應該是非常重要。8. 但畢竟本身並非社會學家和心理學者,本研究能夠探討的都會人心理之變異 畢竟仍是從主觀的感性為出發點的。為了「不要太過感情用事」,以達成創作動 機中筆者所欲針對普世價值之觀察提出問題的初衷,藉由他人之眼來求取共同交 集乃是作品發展進入核心之前必要之歷程。. 但本文在理論上的依據卻少有從自身文化的根基著眼,也並未針對畫論找到 得以呼應的所在,實在是因為所探討議題的時間斷點是現、當代,尤其刻意強調 的是受西方文化霸權影響下的現代東方社會。所以採取較多的立論點是得自於對 西方文藝批評理論或社會學的批判,可視為文學藝術創作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 概括,現當代西方批評理論是對二十世紀西方社會發展的歷史總結9。筆者採取 8. 9. 吳宥鋅, 〈從文化研究到流行時尚的創作視域—吳宥鋅創作論述與實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藝術學院美術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11 年 6 月),頁 302。 朱剛, 《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2002 年 7 月),頁 3。 9.

(19) 社會學或西方文藝批評理論的角度切入來談論創作,並非自創作的越界,概因探 討現、當代社會現象之時,必須照顧到的廣度也比須跟著開闊。當代批評理論的 特點即在於其兼容並蓄的人文思潮在各領域如…心理學、社會學、醫學上的思 考,其批判性和人及現實政治的關係越發密切。加以瞭解並引進談論較具立場的 當代水墨創作是一種態度上需求的權宜之計,也希望水墨創作更具時代意義和能 取得發語權。. 創作論述和創作作品的態度在這樣深化的歷程下勢必產生進化,但筆者的立 場並未有任何改變,依然期許自己是一個點出問題的提問者,將觀察現象藉由作 品提出,雖然將所觀察現象點出,但不過於說教的引導觀眾和本論文的閱讀者應 該怎樣看待筆者的作品和社會之於他們的關係。相反的,未來將進一步採取對觀 眾的觀察計畫,則不在此篇研究的範圍之內了。. 二、. 以都市和都會區作為探討人心的場域:. 筆者的創作將聚焦在我們所生活的都會圈之中。這個都會圈的概念是比單純 都市要更廣闊的。本篇論文中「都市」和「都會」這樣的詞語代表的是對探討場 域的不斷轉換,沿用地理學上面的概念,都市專指的是城市中的商業中心,是多 數上班族聚集辦公、經貿往來頻繁、商場娛樂事業發達的高度密集區塊;而都會 區(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都會區或都市圈)是指以城市為核心,向周 圍輻射構成城市的集合區域。都會區的特點,反映在城市之間經濟的緊密聯繫、 產業的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都市計畫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若以 台灣的台北市和新北市為例,都會區的概念指在同一區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 之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都市在社會、經濟上合為一體之市、鎮、鄉(稱 為衛星市鎮)所共同組成之地區,且其區內人口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10. 本國內政部網站上國土發展就考量國土空間規劃和區域均衡發展的整體需 要,行政院在 98 年 8 月 27 日核定「新北市」 、 「臺中市」 、 「臺南市」和「高雄市」 等將原縣市合併改制升格為直轄市,就是區域概念的通盤考量,整合資源和互. 10.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5%B8%82%E7%BE%A4 索). (2012.05.29 檢. 10.

(20) 補。11五大都會區以原本的市區為核心,上下班時間,縣市之間有明顯的人口移 動,這就是本研究所討論「都會區場域」的具體範圍。. 三、. 都會場域的抽象心靈感受是創作重點:. 不願意界定創作中都市的特定區塊,因為本創作中特定區塊的風土民情、城 市輪廓的樣貌是「暫時」被排除在外的。為了聚焦的是工業革命之後全球城市的 興起,都市發展下生存其中的人們面對種種生活壓力和心境產生變異的過程。這 樣的理念不是因為特定地區的某些建設和景物招致,聚焦的是類似社會背景下的 「共同感受」之抓取。未來則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心靈感受和心境的變異的確是抽象的,無法如同人的外觀胖、瘦可以一目了 然,就算從人的穿著打扮也不能窺見全貌,我們僅能從衣著抽取一部分的訊息, 反映的是該對象內心追求的理想為何,剩餘的部分僅能藉由漫遊者的眼光觀察。 本研究探討的並非以都會中可見面貌的總和來定義都市。換句話說,高樓大廈、 購物商場、建築工地、街道車潮…這些都不是筆者創作之時,形塑都市概念的策 略。在心境上的探討不易,因此在創作上的表現方式相對較為抽象且必須經過轉 化。創作之初給自己立定的方向,要從都會中具代表性且僅為現代化之下之產物 的視覺形象著手,以當代獨有的都市視覺特徵和都會人的心靈感受掛勾。創作方 法和依據將會在研究中第四章進行分析和討論。. 以關心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為出發,找到多數人必須面對的壓迫和痛苦。為了 避免落入創作者主觀的感受表現替代所有人的共同感受,研究中加入社會學者對 於大多數奉行資本主義社會的樣態和人性的觀察,尊重不同學科和領域的專業。 筆者在此方面資料的選用,主要根據自我概念和觀察的假設確立之後,往專業領 域尋找類似想法的著作加以佐證。不得不佩服社會學家和哲學家早在二、三十餘 年前就可以預見資本社會將對人性造成的扭曲和痛苦來源,這些文獻具有大膽假 設和推斷的特性,在西方國家或許當時已經是工業革命後社會運行的觀察,但東 方社會還未發展到相同程度,所以相較之下筆者所採用對社會資本社會的看法在 11. 中華民國內政部-國土發展 http://www.moi.gov.tw/chi/chi_ipmoi_note/ipmoi_note_detail.aspx?sn=39&pages=0 檢索). (2012.05.29. 11.

(21) 二、三十餘年前翻譯出版,是一種預見未來的姿態被我們所觀看。. 筆者在人文社會學知識背景先天條件的不足,在求取此方面理論知識的驗證 之餘,更想藉由實務的觀察來加以佐證。因此選擇了對現代化之後社會較為寫實 的文學作家或小說家之著作作品,採取較為貼近社會的觀察者角度提供我所未經 歷過台灣以外的高度發展都會視野,想加以對理論哲學部分被我視為預言的部分 找到求證的基礎。經由這些文學家筆下的主人翁帶領,我好似得到了穿越時空、 進入該場域的入場券,落實我對該都會場域的刻意觀看。扮演漫遊者的角度試圖 對生活現實給予具有距離感卻維護著自主意識的評價。擴充我對都會認識的立 基,求取現代化社會全人類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之共同感受。. 四、. 檢視自身於水墨創作的入世態度:. 以筆者自身觀察都會和感受性為核心出發的創作,其實立場上並未限定在以 水墨和彩墨為規範,筆者仍嘗試以多種媒材作為創作想法的不同角度詮釋。都市 的概念除了地理上範圍的劃分較為明確,其他諸如民情、建築風格、城市中人的 信仰和價值觀的差異,將使同樣探討都市和都會這個議題,必然隨著眾多變因的 加入而產生極多的切入點和觀看視角。所以在筆者內心所構想研究的範圍較為類 似以多個點狀核心、發散式的探討。. 此篇論文中,為了求取研究的完備和焦點的集中,暫且只進行概念下部分的 討論,並擬以水墨和膠彩媒材的介入,探討都會人的內心感受和特質,將個人此 次較為機械性的繪畫動作,搭配上具有較高度不可控制性的水墨墨暈特質,說明 水墨媒材和都市人心在制式中掙扎。第四章創作方法將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 由於此研究對於都會的觀察,擬以城市漫遊者的視角作逃避社會體制卻保有 主體思考的積極性介入,這樣對社會的態度較為趨向傳統水墨創作脈絡中,兩漢 時期具有勸誡畫特質的創作作品,是屬於入世並有警醒作用的。但具有教化特性 的這類作品並非筆者創作的目的,筆者的態度較為趨近入世觀的關照現實,運用 水墨和彩墨進行創作,求取重新定位及創作者身分認知的多重與複合。12 12. 李振明, 〈看見:台灣後文人彩墨〉 ,趙惠玲編, 《典範與風華:王秀雄教授藝術教學與研究成 12.

(22) 第五節 名詞釋義 一、. 崩壞之光:. 本詞彙乃出自日本文學家片山恭一的文學作品—「崩壞之光」。該本著作其 中一篇同名篇章,描述一名曾是體育賽事的攝影師—正臣,在被宣告患有不治之 症後,開始只對那些彷彿死亡已久,卻仍然留在世上的廢墟場景感興趣。仔細推 敲著光的樣貌,想留下迷離又稍縱即逝的瞬間感受,像是生命的畫面。. 筆者運用此文本,將「崩壞之光」進一步帶入我對生活於都市人處境具體化 的詮釋,以下為此進一步定義: (一)生命逐步衰敗的一瞬之光(生命): 筆者研究論文和同名展覽以此概念為出發,認為人的有限生命在宇宙中 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之光,而身為都市人的你我卻用這樣極為有限的生命耗 費在庸庸碌碌、追逐名利的人生趨向,甚至終其一生迷失在沒有自主意識的 價值體制之中,失去了對生存下來的信念。這樣生命的一瞬之光逐步衰敗, 是「崩壞之光」在此的第一層涵義。 (二)所見經過崩解又重新建立的過程(影像): 第二層涵義以都會中為數眾多的 LED 光點引發想法。點連成線、再成 面的視覺特徵為出發。這種利用發光二極體傳達的影像,是將我們的真實所 見透過體制者可操控的方式被重新編碼(Encoding)—文化產物意義產生;而 後再經由製造者生產的文化產物,以電子計算機或看板的形式,重新被人觀 看和詮釋,進行解碼(Decoding)。13換言之,我們所體認的真實,經過這樣編 碼和解碼的過程,已受影像的製造者變造,然後我們在他創造的體制下持續 接受灌輸。這種透過小光點灌輸的過程,就好像已將真實意義崩解掉又重新 建立起來,是筆者所認為已經崩壞的光芒(真理)。. 13. 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 年 9 月),頁 311-312。 瑪莉塔˙史特肯(Marita Sturken)、莉莎˙卡萊特(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譯, 《觀看的實踐—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臉譜,城邦文化出版,2009 年 11 月),頁 398-399。 13.

(23) (三)價值觀體系的崩盤難以維護主體性(信念): 追逐科技和消費社會創造出來的光,反映在身上衣著和活動場域的光鮮 表象刻意營造。那種不確定、片面又虛華的價值,拜科技和消費導向社會型 態「作法」之下,成為靈魂被侵蝕、裂解的根源。第三層意義的「崩壞之光」, 是價值觀體系的崩盤,現代人在這樣充斥慾望的場域中生存,已經很難保有 自我信念的完整性。. 二、. 都會人:. 本研究中對都會人之定義主要依據地理學對「都會區」(metropolitian area)之概念而劃定,其生產、消費行為主要發生在此特定範圍的人,筆者 稱之為「都會人」。都會區的型態因各個地方發展和本身先天地理條件有多 種不同的模式,筆者認為地理學的研究範疇深入與否,不影響本創作論文的 論述,擬以較為簡單的概念借用,作為探討此生活場域的代稱之功能。篇章 中會因為需要進一步有說明性的安排。. 「都會區」的概念採取台灣之定義:同一區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之 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都市在社會、經濟上合為一體之市、鎮、鄉 (稱為衛星市鎮)所共同組成之地區,且其區內人口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14。. 三、. 漫遊者:. 源自法語(Flâneur),最初是因十九世紀詩人波特萊爾使之流行起來, 後來由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等文化評論者予以理論化,用以指稱一個 人漫步在城市街道上,欣賞周遭景物,尤其是指消費者社會裡的那些人。換 言之,漫遊者是「櫥窗購物者」(window shopper)的一種,意指不論買不買 東西,觀看五花十色的商品文化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其快樂的來源之一。漫遊 者同時存在於消費主義的世界又從其周遭的都市風景中被剝除。最初,漫遊 者指的都是男性,因為女人無法享有像男人一樣的自由,可以獨自漫遊在城. 14.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5%B8%82%E7%BE%A4 索). (2012.05.29 檢. 14.

(24) 市街道之間。不過晚近的文化評論,例如在佛瑞柏格(Anne Friedberg)的作 品中,已試圖為「女性漫遊者」((Flâneuse)—漫步在城市誘人風景中的女 性—的概念進行理論化。15. 本篇研究中選用的德國文學家威廉˙格納齊諾之作品《一把雨傘給這天 用》,文中主人翁就是漫遊者的代表。藉由在街頭晃蕩的行徑,敘述他所意 識和觀看到的情景,且這樣的敘述帶有個人自主判斷下對主流的社會價值或 體制進行反省和對抗,真實的反應個人情緒和喜好。這樣的漫遊者對生活的 觀看以保有自主心靈的自由為驕傲,也因為同社會的體制對抗下常常以自我 嘲弄的態度或反諷看不慣的人、事、物為個人特質。. 本研究的漫遊者,尤其強調個人將自我從現實社會別人強加的體制中抽 離出來,且這樣街頭的晃蕩不帶目的性,有別於到陌生城市進行觀光遊的遊 客在街頭的漫步,也不是在街頭遊蕩觀看、接收影像卻無意引發思考判斷的 旁觀者。由於「自主意識」的強調,對於觀看事物的「反思」行為才是漫遊 者真正在趨向單一的社會中彌足珍貴的道理。. 四、. 疏離16:. 社會是一個抽象的圓,每個社會份子生活在一起、緊密的集結,在特定 的體系之下得以和諧的運作。但是當許多份子開始向外圍逸散時,它的功能 將逐漸喪失而走向崩潰,這樣向外圍逸散的過程就是「疏離」。. 疏離原是中外古今各種社會皆有的現象。從中國的竹林七賢,到十九世 紀歐洲的浪漫詩人、美國的湖畔詩人,到二十世紀的嬉皮,都是具有強烈疏 離感的人。疏離雖然沒有具體可以判斷的依據,它可以從行為和意識觀察出 一些跡象: (一)疏離的人,把他自己看成孤島,跟同伴隔離,不和人接近,跟人群. 15. 16. 瑪莉塔˙史特肯(Marita Sturken)、莉莎˙卡萊特(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譯, 《觀看的實踐—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臉譜,城邦文化出版,2009 年 11 月),頁 400。 本篇研究對疏離的定義主要依據,Ronald V. Urick 編,沙亦群譯《疏離感—個人問題?社會問 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4 年 12 月)。 15.

(25) 的聯繫少的可憐。 (二)感到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沒有什麼意義,日復一日重複著類似的 舉動,索然無味。 (三)對這社會的規範懷有消極的態度,他也和社會疏離了。 (四)對自己的命運感到無法掌控,這樣的無力感也是疏離的一部分。. 在此研究中,當今社會經濟地位衡量下無論成功或不成功,他們都會感 受到不同面向的空虛感受,這樣的空虛感受將造成追逐利益的變本加厲或是 對社會體制產生批判,無論哪一種面向,他們都是社會影響心理之疏離感生 成之實例。在此,筆者於本研究中主要探討都會中具有「疏離感受」的人, 暫且將範圍限制在以下兩種類型,是當今生活中你我身邊很容易觀察到:. (一)利益追求導向: 他們的價值觀是相對的,根本沒有自我的核心。他們賺錢的目的只 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迎取權力是為了追求更多的權力。他們太 現實了,如果他們停止現實,極端的空虛就會吞噬他們。本研究中 第二章第二節的單親媽媽故事,就屬於這類社會體制下,慾望誘惑 造成利益追逐的悲劇。. (二)自我實現追求導向: 他們敏感,通常較有天賦。他們希望生活具有某種意義,有一種為 了完成某種有價值的目的而活的感覺。但是他們在追尋過程中因侵 略性的自我而受到巨大的痛苦。得不到時,他們便失望了。於是被 推回失意的自我中,並開始面對極端空虛的感覺。本研究中第二章 第二節的高級皮鞋測試員之故事,就是較偏向此類為保有主體性、 得到自我實現,而採取與社會抗衡(不願流俗)的一個例子。. 16.

(26) 第貳章 疏離的同類—無盡追求的空虛 第二章,筆者將由自身體驗、文學作家和哲學或社會學家三方面的角度,各 自提供資訊,以對於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及人們生活樣態作輪廓性的勾勒。我們必 然不能夠如同社會學者或經濟學家研究般深入和精準,但透過三方面的說法,相 信可以包圍出都會人大致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第一節:筆者由自身從離島澎湖搬遷至臺灣第三大都會—臺中、再轉而至首 都臺北求學的歷程為奠基,將自我化身城市中的漫遊者,暫時跳脫且冷靜地以旁 觀者角度,訴說對都會人的看法;第二節:筆者選用日本作家石田衣良以及德國 著名文學家威廉˙格納齊諾兩人的文學作品,針對都市和在社會底層掙扎、與社 會體制對抗著的生命有驚醒夢中人的描述且引發筆者思考;第三節承接前兩節提 出的現象和觀察,筆者在哲學家、或社會學家的筆下找到早已預言和得到驗證的 說法,試圖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來透視現代化對個人意識層次的影響,並加以描 述「現代人」的特徵及其哲學和心理的困境,回去呼應前一節故事主人翁在當前 社會的心理感受。. 在都會圈生活的人類終日體驗忙碌、壅塞,心靈卻是貧乏的。這樣的觀察將 在這三方面的說法彼此連通,得以驗證筆者在創作時對現代都會人的觀察不致偏 頗,或過分趨向個人感受性的無病呻吟之情形。很遺憾的,對於這樣的創作動機 和目的,將直指你我必須面對 20 世紀以來日趨嚴重的公害—疏離感。. 第一節 城市漫遊—現代都會的觀看角度 我是出生於澎湖郊區的鄉下小孩,雖然和臺灣偏遠山區或離島小島嶼中的孩 子比較起來,我們已經是較有機會接觸到好一些的物質生活,但和從小就生長在 大都市中的孩子比較起來,我們的眼光應該還是有些許不同的吧!?一直到了國 小四年級,雙親為了家中三個孩子日後教育資源的問題,選擇舉家搬遷到臺中市 區,落腳第二個家。每年過年回去找以前的老同學,就會聽到又有誰在我轉學之 後也跟這父母到大城市生活了。現代社會就是這樣,大城市總是有比較豐沛的資 源、比較高的競爭力,相對於澎湖,外界物質環境的誘惑其實也大得多。. 17.

(27) 母親是雲林人,在還未搬遷到臺灣之前,我們每年本來就會到外婆家過暑 假。印象中的臺灣好玩的不得了,有許多新穎刺激的遊樂園、賣好多漂亮東西和 玩具的百貨公司、甚至還有只有在電視上看的到澎湖卻吃不到的各樣速食店…。 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都是資本社會下消費導向的產物,我們藉由這類消費的行為 買到快樂和滿足,是有別於天生為人,大自然所能夠帶給我們幸福感受的物慾滿 足。如果我沒有到大都市的經驗或透過媒體影像的傳達,我會感覺到澎湖的落後 和匱乏嗎?我相信是不會的!我和我朋友成天在鄉間道路騎著腳踏車、到海邊堆 沙堡、抓海星為有趣、在自家後院種菜…,是有別於都市生活的自在與自足。. 都市中可以獲得 的快樂媒介通常來自 於光鮮建築外表下妝 點的霓虹燈,一明一 滅在夜空中閃耀,深 深迷惑著原本不是都 市人的我。一直到現 在,得以到未曾去過 的城市或國家,我還 是最喜歡到高處看夜 景。霓虹閃耀,使黑 夜中的城市更加熱鬧. ■圖 3:網路照片 daniel20219, 《臺中新光三越及台中大遠百夜拍建 17. 築外觀》 ,2012.. ,這是消費力的象徵、是商人營造出即便黑夜,我們也能到其中得到滿足的幸福。 一直到了近十餘年 LED 的發明和廣泛運用,妝點城市夜晚的光已經以這種新型 態的科技產物所替代。這是古代社會不會有的照明方式、更環保省電的它有更多 變化和用途:大明星演唱會中的舞台巨型螢幕(圖 4)有它、都市交通要道的廣告 看板有它、新推建案夜空中光鮮閃耀的形象靠它、月台上將停靠哪一班列車看 它、馬路口誰可以走、誰該禮讓,看它…生活充斥它的身影,我們受到這些小圓 點光線的吸引、鼓舞、制約行為,我找到現代社會尤其都會區的主宰,這樣的光 線漂亮得不懷好意,我卻深深為它著迷,氾濫得滿街頭都有它的身影。沒有它, 17. 網路照片 daniel20219, 《台中新光三越及台中大遠百夜拍建築外觀》 ,2012-04-15 18:20 發表。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53/7079412207_28ef56d1ee_c.jpg 18.

(28) 我們可能會已經不知該走或看哪裡。我管這樣的現代視覺體驗和主宰,叫作—「崩 壞之光」18。. 這種「崩壞之光」映照下的都市,顯得光彩奪目。矗立在黑夜之中本該不帶 絲毫情感的建築物活躍了起來,它風情萬種,隨著色光的轉換誘惑著都會人的眼 和心靈;LED 螢幕傳達的畫面如此擬真,卻仍有距離感,熱情的迎向我們的目光, 表情下掩藏著一顆冰冷的心。這樣的影像是經過轉換出來的重新編碼19,再怎樣 擬真畢竟還是經過拆解、再重組的虛幻影像。空乏的心靈被這樣的光源慰藉了, 它提供我們部分來自於對都市的美好幻想,想像這世界一片前景大好、想像透過 消費擁有後就會是幸福的。可是在這樣的場域中,為什麼我們還是同時擁有了那 麼多的煩惱與痛苦?城市中消費力的彰顯和擁有、感官視覺上的愉悅滿足或許不 是餵養我們獲得真正幸福的食糧。這樣的假設之下,要找到人對生命的認同似乎 無法從表象或物質著眼,或許試著往內心層面去挖掘可以找到感受的源頭。. ■圖 4:網路照片, 《蔡 依林 Myself 演唱會 LED 巨型鏡球螢幕和 其 LED 舞台裝》 ,LED 螢幕在演唱會上的利 用,傳達影像的載具 亦是舞台硬體設計的 一部分,甚至歌手身 上穿的紅色發光服 裝,也是鑲上 LED 小 燈泡的運用。 18 19. 20. 20. 請參照第一章第五節名詞釋義。 瑪莉塔˙史特肯(Marita Sturken)、莉莎˙卡萊特(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譯, 《觀看的實踐—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臉譜,城邦文化出版,2009 年 11 月),頁 399。 在文化消費中,編碼指的是文化產物的意義生產。霍爾用編碼來描述文化生產者在為文化產 物(例如電視節目、影片、廣告等)編製優勢意義時所完成的工作,這些意義接著會由觀看者 進行解碼。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h/photo/12GqlOSTZ6BPOsSoZOwqWQ?feat=embedwebsite (2012.05.23 搜尋)。 19.

(29) 我們可以閱讀別人的表情、判斷別人的行徑,但是能夠翻閱他人的心靈嗎? 即使在這網路的時代,心靈的感覺仍如古代哲人所想像的,是一個內在的空 間…21,這樣的內在空間無法被清楚指涉確切位置和加以描述,我們只能夠透過 對人生活狀態、行為和言語的觀察,對心靈感覺做一個評估性質的看法。所以若 我們能夠自現代化的都會生活中暫時跳脫,以城市漫遊者自居,我們將可以發現 我們平日所未察覺之處。. 十九、二十世紀的法國巴黎,畫家康士坦丁、詩人波特萊爾和文化評論家班 雅明本人或筆下人物,多是「漫遊者」(Flâneur),在城市中踽踽獨行。22漫遊者 常常將自我放逐在都市的街頭,他們藉由街頭的遊盪,執行對社會的觀看政策, 觀察著他們企圖對抗的社會所發生的一切人、事、時、地、物。都市裡的漫遊者 無法,也不願意融合於被人所刻意建構的生活模態,他們和多數認份生活於都會 區的男男女女不同,不願意屈服於體制之下、對勞動分工的叛逃、對於享樂生活 和利益追逐嗤之以鼻,他們具有強烈的批判性格,以能夠保有個人的自覺感到驕 傲。在他們眼中,大多數都會人,就如同被洗腦的一群,失去自我心靈的人。. 對於他們執行對社會觀看策略的態度,意味著他們是刻意有意識地在街上閒 晃,或許不見得有目的地,但態度上是主動性的。這樣的城市漫遊者,筆者認為 相較我們一般服膺於體制下忙碌的現代人,更能貼近都會的面貌一探究竟。他們 就像在這個紛亂的場域中貼地流動的探索者,都市的概念和特質是會因為加入了 一個人、新創建了一個空間場域而產生質變的,城市漫遊者的貼地流動特性沒有 功利目的,因此他可以隨著這不斷變形、質變、流變的都市概念流動,產生思考。 不像人們在街頭為了到達目相異的目的地呈現慌張忙碌的狀態、也不為了滿足消 費欲望以求取心靈的釋放,上述兩種狀態之下,我們的眼中將無法接納所有的訊 息,反而會因忙碌或具有目的性而焦急搜索自己感到興趣或有用的影像,對這城 市或都會的觀看,在筆者判斷裡比起漫遊者是較受侷限區塊。. 而這樣的漫遊觀看策略也和旁觀者態度有蠻大的差異,不是自觀看的事件跳 脫或在街上閒晃就可以自詡為漫遊者,態度是很重要的關鍵: 21 22. 蘇珊˙桑塔格,陳耀成譯, 《旁觀他人之痛苦》 (台北:麥田出版,2004 年 10 月),頁 102。 賈克˙阿塔利著,梁志斐、周鐵山譯,《漫遊族辭典—給 21 世紀的世代導航》(新北市:八旗 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3。 20.

(30) 旁觀者是被動的,情緒化的,他關注的是現象本身,對現象的意義 毫無興趣,其視覺所收穫的東西絕不會輸送到心智中去;相反,遊 蕩者則是主動的,講求理智的,他看似漠然而慵懶的目光背後是異 於常人的清醒和警覺,他的闡釋總是包含著某種對所看之物的深邃 的辯證理解。23. 經由漫遊著的眼光,筆者也不斷在心中辯證和對社會提出評價,這樣的評價 具備感受性的特質,是屬於個人主觀信念的對照而產生,無法被精準具體化、甚 至量化,倒給了文字和藝術創作者很大的空間可以捕風捉影—文字操作者得以藉 由虛擬的情境、特殊的文體、艱澀拗口的文字反映其所觀察或感受到當代人的性 質或都市的性格;藝術創作者轉化過的形象、和關切狀態,得以相呼應的創作手 法、對於媒材性質的掌握也能夠在具體形象之外,找到類似當下時代的氣質,不 見得透過形象的建立而已。假定少數人的捕風捉影不像科學上在一定的樣本數下 產生代表性,但透過當代文學和藝術創作者的作品被推介、認識、散播並產生共 鳴,這樣連鎖反應下,可以圈選出什麼才是當代的特質和共同關切,不能一語道 破,但營造出來的氛圍已經相去不遠。於是筆者嘗試領著大夥兒一起進入文學、 小說家的角度,以他們的眼光來和筆者及真實在都會生活下的人們,試圖創造對 話的機會。. 筆者曾經有在街上不因任何目的行走的經驗,那是一個冬季夜晚在臺北西門 町一帶到後火車站的漫遊經驗。自離開臺北返鄉居住之後,在這個生活了將近三 年的城市中所曾未擁有的奇妙感受。熟悉的街道和景物、以及霓虹閃爍參雜著叫 賣招攬客人的聲音之中,此刻卻顯得距離遙遠而不那麼清晰了。我沒有想過,對 一個生活環境的認同感,是否隨著居住環境的改變而產生變化?離開臺北市、新 北市這個臺灣最大的雙核心都會區,感情上我只是再度來訪的過客,順應這個生 活步調和社會體制下生活的動機不再,我想是造成心境感受產生變化的主要原 因。. 當自身還在這雙核心都會生活、求學之時,每一次的外出都是為了滿足特定 23. 上官燕,〈巴黎城裡的遊盪者〉 ,《藝術時代》 ,增刊第 21 期(2011 年 5 月),頁 45。 21.

(31) 的目的性,像是上學、打工、購物…,在當時筆者的眼中,我就是這個社會體制 下的一員,並沒有什麼差異之處。邁出的步伐也和大家一樣快速、也趕在捷運門 關上的幾秒鐘之內想要擠上眼前已經擁擠不堪的這班列車、甚至在完成一份期中 報告之前和朋友相約到人滿為患的百貨公司周年慶中購物和換取來店禮,就像其 他在社會中生活的一份子,沒有什麼心境上的差異。. 如今舊地重遊,人潮依舊如海浪般一波波向我湧動、捷運站內行人依然熟練 又快速的找到自己將去的方向、黑夜中商圈建物在燈光照射下依然動人…如今的 筆者有如漫遊者,彷彿這些景象在面前快速切換之時,沒有感到一絲的不安和慌 張,和緊繃的都市人已經被劃開了距離。筆者注意到地下道乞討的流浪漢,有了 停下腳步矗立某處觀看的念頭,設想著,在這樣物質慾望如此興盛的環境感到自 身一無所有的感受一定不是很好受吧?購物的人潮、趕路的人潮和流浪漢形成對 照,在共同生存的場域中,你我感到的幸福似乎並非真正的幸福,反而帶有一點 諷刺的意味了,正因為這個社會環境帶給我們生活的感受逐步走向巨大的差異, 人和人之間因此漸漸產生了「疏離」。. 疏離的感受開始在這樣表面光鮮的場域之中蔓延,追逐利益的人追的辛苦、 永遠得不到滿足而感到失落、生活產生困難的人在物慾生活充斥的場域之中無法 擁有平等的對待、難以平衡的念頭也讓他們感到沮喪。社會是一個抽象的圓,每 個社會份子生活在一起、緊密的集結,在特定的體系之下得以和諧的運作。但是 當許多份子開始向外圍逸散時,它的功能將逐漸喪失而走向崩潰,這樣逸散的過 程就是「疏離」。24. 在這個都會區的人生活的並不真的快樂,這種疏離感覺的描述有幾種特徵:. 1、疏離的人,很可以把他自己看成孤島,跟同伴隔離,不和人接近,跟人 群的聯繫少的可憐。 2、感到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沒有什麼意義,日復一日重複著類似的舉動, 索然無味。. 24. Ronald V. Urick 編,沙亦群譯《疏離感—個人問題?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4 年 12 月),頁 1。 22.

(32) 3、對這社會的規範懷有消極的態度,他也和社會疏離了。 4、對自己的命運感到無法掌控,這樣的無力感也是疏離的一部分。25. 透過這舊地重返的漫遊經驗,彷彿自身得以超脫這些同樣也深切影響筆者的 社會體制和現況。沒有想過要跟體制做對抗,特殊的觀看方式和心態,讓筆者也 想起在這場域之中生活的從前,也常常感到迷惘和壓迫。如今走在街頭,腳下踩 著的是隨著大型 LED 看板明滅之間被打成似乎不成型的人影,對照整個社會, 個人的存在顯得相對渺小了許多。我們的自覺就隨著挑起物質慾望的七彩光芒逐 漸被抹去,當我們察覺到一絲的不情願或是想要反抗,痛苦的感受就更加強烈 26. 了—「疏離感」是具有個性的代價 。. 這些感受性的狀態特別難以具體被衡量或表達,疏離感並非一個絕對的有或 無的概念,牽涉到感覺和認知、和與社會的關係27,具有非常大的差異存在。所 以實際上「疏離感」是一個程度上和趨向的問題,無法被明確判定。我們也是藉 由幾項特質來探討和歸納生活在都會中的人們,這樣對人和人之間、自己和社會 體制之間,因疏離的感受而感到不快樂,這樣的不快樂促使我們尋求得以解放的 出口。筆者認為,在都會中對於慾望的追求除了社會框架下資本家強加灌輸的消 費概念之促進之外,某些程度也應反過來思考,就是為了排解內心的疏離感受才 以追逐慾望來填補心靈的空缺。於是乎,我們就在這樣的場域中陷入無限迴圈, 心靈始終是「漂泊的狀態」。. 第二節 崩壞之光28—慾望中浮沉的都會人 筆者以兩則故事,關切現代社會對於物質化的追求,成為多數人人生成功的 價值。但並非所有人都能一帆風順,無可避免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很自在的在利 益的追逐遊戲中無往不利。於是價值觀的灌輸和社會的氛圍會告訴所有人,還要. 25. 26. 27. 28. Ronald V. Urick 編,沙亦群譯《疏離感—個人問題?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4 年 12 月),頁 12-13。 Peter Berger,Brigitte Berger, Hansfried Kellner 等著,謝高橋教授校訂,陳耀成譯《漂泊的心靈 現 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年 8 月),頁 269。 Ronald V. Urick 編,沙亦群譯《疏離感—個人問題?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4 年 12 月),頁 13。 請參見第一章第五節名詞釋義。 23.

(33) 更努力、更出賣自己的靈魂,只為了盡其一生追求商人們告訴我們所謂成功的意 義,也引發炫富的風氣。更多的人在這價值觀扭曲的大時代中載浮載沉,漸漸忘 卻當初心中最想要追求的信念。究竟,什麼才是更好的生活?. 一、. 千川餘生媽媽—價值觀的扭曲,單親媽媽現實生活中的墜落狀態:. 作者筆下以第一人稱視點帶領觀眾穿梭的主角—阿誠,是一位和母親相依為 命,經營著東京都池袋站附近的一間小水果攤。由於出身單親家庭的辛苦和願為 人打抱不平、黑白兩道皆有淵源的背景,使他成為朋友和母親口中「麻煩解決 者」。. 單親媽媽大貫由維(22 歲)一天帶著她的兒子一志(3 歲)上街,一如往常,在 剛結束夜班的便利商店便當裝配工作之後,又得滿足一志上街玩耍散步的需求。 於是母子穿著無品牌的便宜運動外套、腰際繫上帶狗散步防止亂跑的牽引繩,呈 現的是疲憊毫無生氣的大人被精力充沛的小男孩拖著走的奇異畫面。看到熟悉的 身影,阿誠呼喊著母親告知他們的到來。母親也是經歷單親生活辛苦的過來人, 拿了塑膠袋把賣剩的水果裝進塑膠袋要送給這對生活並不好過的母子加菜。. 老媽和我說過,小由似乎是夜間工作的。白天他也想把孩子託給托 兒所,自己輕鬆一下,但附近的托兒所已經額滿了。當然,光靠媽 媽一個人的工作,也付不起托兒所的費用。據說他正在存錢,希望 明年可以讓一志上托兒所[…]29. 單親媽媽的辛苦不是大家都能夠體會、諒解的。尤其在這樣的都市中要生存 下來,也只能勉強在距離池袋在兩站的千川普通住宅區中落腳。年輕的小由必竟 還是和一般時下女性一樣渴望自由與享樂的生活,但為了獨自撫養這孩子,他已 經整整兩年沒有稍稍在生活上得到喘息的機會。好不容易有朋友邀請看免費的演 唱會,找不到人代為照顧之下,將熟睡的孩子獨留在家。未料,孩子爬上自家陽 台洗衣機上玩耍而意外自三樓墜下。所幸跌在人行道上的植栽上,只受到輕傷。. 29. 石田衣良(Ishada Ira)著,江裕真譯, 《池袋西口公園 8 非正規反抗》(台北縣:木馬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2010 年 9 月),頁 11。 24.

(34) 這事件引發媒體及社會大眾嚴厲批判和謾罵,卻未見有任何對這已然撐不下去的 家庭付出關心。這是已經毀壞,就被人當成穢物般隱藏起來的家庭故事。明明就 在那,卻無人注意;再怎麼發出慘叫,也沒有人願意傾聽30。除了阿誠和她母親…. 有一天事情有了巨大變化。小由帶著開朗的笑容,穿著金色迷你短裙和白色 褲襪、深 V 針織棉上衣,帶著臉上失去笑容的孩子,到水果攤指名要買最高級 的網紋香瓜,並送上一個 LV 小零錢包給平日對他們母子多加照顧的阿誠母親聊 表謝意。這樣巨大的衣著轉變和經濟力的改善引發水果攤母子關注和擔憂。小由 亦只是以「遇上了一點幸運的事」草草交代,掩藏不住的是內心的幸福感受。. 在母親的囑託下,阿誠動用自己的人脈,親自臥底跟監展開調查。不好的預 感得到了證實,小由被看到在身處柏青嫂店熟練得操作著遊戲機台,腳邊滿滿三 大箱的代幣,並有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陪伴著,由言談間的一舉一動似乎是年輕 媽媽陷入了熱戀。犧牲了深夜便當工作以外時間無法得到好好休息和給予孩子陪 伴和教養,有了愛情滋潤的小由,更得到許久未曾擁有金錢上、物質上的滿足, 物質的誘惑和渴望被照料的空虛心靈受到了蒙蔽,無法洞悉男子長沼信次(約 32 歲)背後其實隱藏著利用脆弱心靈的邪惡勾當。和小由分開後…. 他走進去的,是一棟位於池袋二丁目、全館都是店租用的特種行業 大樓。不過不同於其他客人,他是穿過員工專用的入口走進去的。 我回到正面,閱讀霓虹招牌。一樓是「樂園半套店 口交女孩」 ,二 樓是「角色扮演俱樂部 大人的托兒所」,三樓是「人妻半套店 母 親大人」。讀到這裡,我心中有譜,知道那個男的所做的買賣,以 及他接近小由的真正原因了。31. 日本東京都社會邊緣人小由,一位單親媽媽的困境和難以翻身,現實的壓迫 使他成為有心人士趁虛而入拐騙的對象。愛情騙子藉由接近這類姿色頗佳卻生活 中充滿許多無可奈何的社會邊緣女子,以金錢滿足物慾、給予愛情滋潤使之卸下. 30. 31. 石田衣良(Ishada Ira)著,江裕真譯, 《池袋西口公園 8 非正規反抗》(台北縣:木馬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2010 年 9 月),頁 7。 石田衣良(Ishada Ira)著,江裕真譯, 《池袋西口公園 8 非正規反抗》(台北縣:木馬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2010 年 9 月),頁 33。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We do it by reducing the first order system to a vectorial Schr¨ odinger type equation containing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in matrix potential coefficient as in [3], [13] and us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