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回溯個人研究所之前對人物形象的描寫,如《虛浮的困惑》(圖 18)一般,墨 色大片渲染、兼寫帶工的方式為捕捉的是人物的體感和形象上的精準。如今這份 研究論文所探討的已經不是人物的外貌形象,而是尋求生活在都會的男男女女心 境層面表述的方式。如何有所區隔?是筆者一開始就給自己的思考命題。

前面我們曾在第二章分別就筆者個人對現代都會的觀察表述、對文學家眼中 的現代都市小人物故事試著加入自己的觀點批判、甚至引用了社會學和哲學家對 現代社會整個社會架構之下共同遇到的問題拿來和自己的觀點和所見、所感作對 照。這些帶有故事性的、感受性質的分析如何被詮釋,筆者認為媒材的使用將扮 演個人對於詮釋上捕捉心境層面等較為抽象的層面相當大程度上的輔助。

對於使用媒材上的討論,在筆者創作中是不斷在自我內心辯證的。系列作品 的創作中對於水分和線條的追求,我一直不斷在調整和衡量兩者之間的比重。對 我而言,這兩種特性是極具生命力的。藉由毛筆的柔軟堅韌自筆端生發出的是不 斷蔓延有如植物生長發枝、可以剛毅、可以 Q 彈的靈活變化;筆腹側刷墨色接 觸紙面的乾擦或大塊墨色個具個性;自充沛滿盈、沾滿墨水的毛筆中甩出或碟子 倒下的各樣墨色隨紙張纖維恣意氾濫於畫面之中的痛快淋漓。這三種相異的美感 共同構築的是我對於此畫種的特殊愛好和情感,其背後皆直指「生命的感覺」。

水墨、膠彩都是在我眼中「極具生命」的展現繪畫種類,使用它們創作關乎 氣候,如生紙轉換熟紙的上膠礬動作在雨天容易因陰乾速率不均而失敗;使用它 們創作關乎歷練,如線條的質性我們可以看出初學者和大師老辣線條的區隔即便 使用同一支毛筆;墨色或彩的暈染和水分及濕度的掌控息息相關。我甚至感受等 待陰乾的紙張有如我熟睡的孩子在呼吸吐納中漸漸吸取日月精華逐漸成長,是我 灌注生命、也是媒材展現生命的經驗。運用這種本身極具生命的繪畫媒材進行創 作是我探討都會人生命樣態和其情感的最好選擇。

已經遭受現代社會結構強壓變形的都會人價值觀,在筆者刻意抽取現代科技 伴隨而生的視覺元素之下加以媒合。這已經使都會人形象具有強烈規準和模造的

樣態存在於世,假設今日筆者以印刷、3D 運算的方式進行此都會人心靈的探討,

那應該是對機械化社會更加靠攏的視覺呈現。而我要的則是呈現在這種規準畫模 造之下掙扎著的生命,他們陷入模稜兩可,不知道該在現代追求和個人生命主體 心靈之間如何抉擇的拔河之中。這樣的理念是支持我選擇以較為軟性、詩性的水 墨媒材追求呈現機械化數位視覺的具體用意。

這種被筆者視為極富生命的創作媒材中追求機械化視覺形象的衝突,亦反映 在創作過程採取的手法。在個人作品《看似光鮮的表層》(圖 20)以及《疏離的同 類》兩件作品中,筆者加入了更多數碼化的視覺元素和科技運用進入自己的創作 之中。近幾年智慧型手機的風行,使「時間範疇進入空間範疇」的走向更為明顯,

我們透過無線上網、雲端科技和更多新型的傳輸方式超越時間限制,展開空間的 轉換和不斷創造。QR 碼此種新式的二維條碼,比起傳統條碼可以承載更多的訊 息及扮演聯繫各關卡的鑰匙。我們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和上網功能的搭配,在預 先設定好的二維條碼(QR 碼)被掃描之後展開判讀和連結的動作。

■圖 26 《看似光鮮的表層 局部 3》筆者將各種不同的連結和文字 訊息製作成 QR Code 印章,以機械式蓋印在所創造的都會人形象,

隱身於碎塊並夾帶訊息。

■圖 27 掃描此 QR code 可得 「看似光鮮的表層」文字。

這些被筆者刻意隱身於所創作都會人形象碎塊中的 QR Code,是將都會人被 資本社會框架下規準化、生命主體被現代科技視覺輸出設備數碼化的具體落實。

此外,筆者還在以平筆乾刷墨塊的時候製造出類似商品上判讀產品和售價的條碼

痕跡感,雖然並非可以真實掃描,但其實在創作之初,本身不斷以平筆刷墨塊的 動作也視為是將社會現況和商品化、規準化落實於創作行為之中。這種具有不斷 將編碼過後的數碼附加在都會人形象的創作行為,呼應的就是我們生存於現代社 會被激發起無數對物質慾望的追求還有個體心靈被拆解成碎塊和符碼的歷程,也 是不同創作媒材(如版印原理的印章)介入造成具有意義且獨特的感受。

物質慾望的被挑起,是筆者對現代都會人觀察歸結的「表面」特質之一,這 種表面特質是對於利益和光鮮的追求。為了達到此訴求讓作品自身得以言說,使 用媒材的策略在此部分扮演重要的角色。筆者使用貴金屬之一的銀箔作為象徵都 市人追求光鮮表面的表象,這樣的表象具有外在上的亮麗光澤,實際上卻難以恆 久擁有。與此種媒材在創作中的應用得以呼應,銀箔是被覆貼在表層的一些碎 塊,這些碎塊除了有象徵「往臉上貼金、穿金戴銀」的通俗意涵之外,也可以從 媒材本身的屬性加以思考。

銀箔是具有氧化特性的一種貴金屬,這樣的氧化無法被還原,只要空氣中含 有硫化物就會持續變質,直到最後完全氧化成銀灰黑色。本研究系列創作中,進 行到最接近後期的創作作品如《看似光鮮的表層》就具有這種媒材特性的介入。

取其本身特質和社會對多金外表的意象加以擴充,使生活在都會中穿著時髦的男 男女女在心靈逐漸被拆解成碎片的同時,直指背後的元兇是對於物質利益的追 逐。

■圖 28、29 《看似光鮮的表層 局部 4、5》創作過程-銀箔燒灼之色澤變化

筆者在作品中附貼銀箔呈現光鮮筆層之意象,並用抹布浸泡於硫磺水和清水以 1:3 的高濃 度調和的液體,稍加擰乾後以電熨斗「燒箔」。這樣的燒灼行為會使銀箔在高熱之下受到硫 磺氣而加速氧化,隨著溫度的高低可以控制出不同色澤的變化。據筆者經驗,依溫度高低或

燒灼時間長短會產生的色澤變化依序為:橘黃→亮褐→赤貝色(紫紅)→青貝色(亮水藍色) → 灰藍色→灰黑色(不再變色)。

在此,拆解成碎片是對於原初價值觀的崩解,把科技視覺引進之外仍帶有一 些「人味」的墨韻表達,使的這些都會男女仍是具有部份具有自主意識之人。銀 箔媒材在此被作者再次以碎塊的形式複貼並非是真實人的形象,這裡的形式是一 種對於價值存有的想望,趨向於利益追逐、物慾滿足的消費型態價值觀使都會男 女追逐其中,他們無法自拔、甚至因此感到痛苦。這些光鮮的表層將隨著被解體 的個人逐漸分崩離析,而看似光鮮的價值最終也不再亮麗。這種對媒材的敏銳度 運用在作品之中,希望使作品不只是平面的呈現,加進時間的概念使作品本身「活 了起來」,雖然用膠礬水作了一層空氣的隔絕處理,但預料這些仍帶些許光澤的 銀箔終將氧化,視為對主體價值觀在社會體制牽引下逝去的一種哀悼形式。

■圖 30 《看似光鮮的表層 創作過程 蓋印章》

創作者在作品將完成之際再加上預先製作好的 QR Code 印章選擇性壓印,這樣的行為 本身具有為現代都會男女遭受社會體制強加灌輸資訊、同時訴說現代人被科技和其營 造出的美好幻象牽引價值,觀導向規準化的意義。而數位符碼的附加也是這些都會人 心靈被解構成碎片的再一次象徵。

第肆章 個別作品創作理念

■作品一 (圖 31)

陳瑞鴻,《生命二極體 複刻版》,水墨、MBM 紙,109x78 cm,2011。

以筆者的自畫像為探討對象,畫面主角姿態欲傳達的是一個思索、懷疑的心 境。本論述中常可見筆者提及從觀看的經驗轉而自我的反省,這件作品是其中的 一個例子。自畫像的存在不是對自我的愛戀或是想要證明自己存在的證明,我認 為在我創作系列中常可看見筆者形象的原因是把自我當作實驗對象的一個痕 跡。這個痕跡反映的是對生活事件的檢討、自省、自我勉勵…。

此件作品上展現了新穎的實驗精神,暫時不考慮水墨濃淡乾溼的變化,全以 較為燥、黑的線條運用疏密分布描寫人物形象。近看可被分割如網狀、遠觀卻又 成一完整人物的形象。刻意以乾燥的線條經營想呈現一種比較生硬的感覺,這樣 的感覺是其來有自、絕非偶然,必須先從特別表現手法的動機開始談起。

特殊的視覺感表現在人物形象上,源自發達的現代科技生活。生活中小自過 馬路的小綠人到演唱會大型 LED 看板都產生了現代特有的點狀或說點陣視覺特 徵,本篇論文即特別聚焦在這在現代都會生活領域尤為氾濫的視覺現象,企圖抓 住此專屬當代特有視覺作為水墨當代性的開拓與嘗試。

筆者企望藉由這樣的視覺形象和都會人物做一刻意的連結,這樣的連結雖源 自筆者主觀的感受和動機,但在論述中卻在文學家筆下對一城市漫遊者的心境描 寫有相似的呈現(請參見本論文第肆章第一節)。這種點陣視覺呈現具體形象的視 覺感受已經是多數人共同有的經驗,而且這種經驗是沒有語言隔閡、文化分野、

筆者企望藉由這樣的視覺形象和都會人物做一刻意的連結,這樣的連結雖源 自筆者主觀的感受和動機,但在論述中卻在文學家筆下對一城市漫遊者的心境描 寫有相似的呈現(請參見本論文第肆章第一節)。這種點陣視覺呈現具體形象的視 覺感受已經是多數人共同有的經驗,而且這種經驗是沒有語言隔閡、文化分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