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 以創作為核心 研究理論並介入創作是進一步深化的策略:

本研究以個人創作動機為核心,先有藝術家對社會的自覺、接觸、試圖了解;

後有創作行為、討論、找尋資料。個人創作行為並不因理論導向受到牽制,起初 是直覺的反應和思考怎樣介入社會的動機,進一步整理和製作論述乃是因為和同 儕討論過後覺得有必要將感覺深化。藝術家的感覺直覺性的呈現畢竟是極為個人 且私密的行為,其實不見得必然開誠布公,但若要介入社會、探討的又是整個社 會共同面對的問題,那就不能固守自我心靈的小天地可以達成的了。這樣的想 法,我在同是水墨創作者的論述中找到相似看法:

不管有沒有想要成為自己定義上的「藝術家」,作品要有時代性已 經是普世的價值,除非排斥這個觀點,要不然「認識自己所處的時 代」,對創作者而言應該是非常重要。8

但畢竟本身並非社會學家和心理學者,本研究能夠探討的都會人心理之變異 畢竟仍是從主觀的感性為出發點的。為了「不要太過感情用事」,以達成創作動 機中筆者所欲針對普世價值之觀察提出問題的初衷,藉由他人之眼來求取共同交 集乃是作品發展進入核心之前必要之歷程。

但本文在理論上的依據卻少有從自身文化的根基著眼,也並未針對畫論找到 得以呼應的所在,實在是因為所探討議題的時間斷點是現、當代,尤其刻意強調 的是受西方文化霸權影響下的現代東方社會。所以採取較多的立論點是得自於對 西方文藝批評理論或社會學的批判,可視為文學藝術創作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 概括,現當代西方批評理論是對二十世紀西方社會發展的歷史總結9。筆者採取

8 吳宥鋅,〈從文化研究到流行時尚的創作視域—吳宥鋅創作論述與實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藝術學院美術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11 年 6 月),頁 302。

9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2002 年 7 月),頁 3。

社會學或西方文藝批評理論的角度切入來談論創作,並非自創作的越界,概因探 討現、當代社會現象之時,必須照顧到的廣度也比須跟著開闊。當代批評理論的 特點即在於其兼容並蓄的人文思潮在各領域如…心理學、社會學、醫學上的思 考,其批判性和人及現實政治的關係越發密切。加以瞭解並引進談論較具立場的 當代水墨創作是一種態度上需求的權宜之計,也希望水墨創作更具時代意義和能 取得發語權。

創作論述和創作作品的態度在這樣深化的歷程下勢必產生進化,但筆者的立 場並未有任何改變,依然期許自己是一個點出問題的提問者,將觀察現象藉由作 品提出,雖然將所觀察現象點出,但不過於說教的引導觀眾和本論文的閱讀者應 該怎樣看待筆者的作品和社會之於他們的關係。相反的,未來將進一步採取對觀 眾的觀察計畫,則不在此篇研究的範圍之內了。

二、 以都市和都會區作為探討人心的場域:

筆者的創作將聚焦在我們所生活的都會圈之中。這個都會圈的概念是比單純 都市要更廣闊的。本篇論文中「都市」和「都會」這樣的詞語代表的是對探討場 域的不斷轉換,沿用地理學上面的概念,都市專指的是城市中的商業中心,是多 數上班族聚集辦公、經貿往來頻繁、商場娛樂事業發達的高度密集區塊;而都會 區(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都會區或都市圈)是指以城市為核心,向周 圍輻射構成城市的集合區域。都會區的特點,反映在城市之間經濟的緊密聯繫、

產業的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都市計畫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若以 台灣的台北市和新北市為例,都會區的概念指在同一區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 之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都市在社會、經濟上合為一體之市、鎮、鄉(稱 為衛星市鎮)所共同組成之地區,且其區內人口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10

本國內政部網站上國土發展就考量國土空間規劃和區域均衡發展的整體需 要,行政院在 98 年 8 月 27 日核定「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和「高雄市」

等將原縣市合併改制升格為直轄市,就是區域概念的通盤考量,整合資源和互

10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5%B8%82%E7%BE%A4 (2012.05.29 檢 索)

補。11五大都會區以原本的市區為核心,上下班時間,縣市之間有明顯的人口移

http://www.moi.gov.tw/chi/chi_ipmoi_note/ipmoi_note_detail.aspx?sn=39&pages=0 (2012.05.29 檢索)

二、三十餘年前翻譯出版,是一種預見未來的姿態被我們所觀看。

筆者在人文社會學知識背景先天條件的不足,在求取此方面理論知識的驗證 之餘,更想藉由實務的觀察來加以佐證。因此選擇了對現代化之後社會較為寫實 的文學作家或小說家之著作作品,採取較為貼近社會的觀察者角度提供我所未經 歷過台灣以外的高度發展都會視野,想加以對理論哲學部分被我視為預言的部分 找到求證的基礎。經由這些文學家筆下的主人翁帶領,我好似得到了穿越時空、

進入該場域的入場券,落實我對該都會場域的刻意觀看。扮演漫遊者的角度試圖 對生活現實給予具有距離感卻維護著自主意識的評價。擴充我對都會認識的立 基,求取現代化社會全人類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之共同感受。

四、 檢視自身於水墨創作的入世態度:

以筆者自身觀察都會和感受性為核心出發的創作,其實立場上並未限定在以 水墨和彩墨為規範,筆者仍嘗試以多種媒材作為創作想法的不同角度詮釋。都市 的概念除了地理上範圍的劃分較為明確,其他諸如民情、建築風格、城市中人的 信仰和價值觀的差異,將使同樣探討都市和都會這個議題,必然隨著眾多變因的 加入而產生極多的切入點和觀看視角。所以在筆者內心所構想研究的範圍較為類 似以多個點狀核心、發散式的探討。

此篇論文中,為了求取研究的完備和焦點的集中,暫且只進行概念下部分的 討論,並擬以水墨和膠彩媒材的介入,探討都會人的內心感受和特質,將個人此 次較為機械性的繪畫動作,搭配上具有較高度不可控制性的水墨墨暈特質,說明 水墨媒材和都市人心在制式中掙扎。第四章創作方法將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

由於此研究對於都會的觀察,擬以城市漫遊者的視角作逃避社會體制卻保有 主體思考的積極性介入,這樣對社會的態度較為趨向傳統水墨創作脈絡中,兩漢 時期具有勸誡畫特質的創作作品,是屬於入世並有警醒作用的。但具有教化特性 的這類作品並非筆者創作的目的,筆者的態度較為趨近入世觀的關照現實,運用 水墨和彩墨進行創作,求取重新定位及創作者身分認知的多重與複合。12

12 李振明,〈看見:台灣後文人彩墨〉,趙惠玲編,《典範與風華:王秀雄教授藝術教學與研究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