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崩壞之光:

本詞彙乃出自日本文學家片山恭一的文學作品—「崩壞之光」。該本著作其 中一篇同名篇章,描述一名曾是體育賽事的攝影師—正臣,在被宣告患有不治之 症後,開始只對那些彷彿死亡已久,卻仍然留在世上的廢墟場景感興趣。仔細推 敲著光的樣貌,想留下迷離又稍縱即逝的瞬間感受,像是生命的畫面。

筆者運用此文本,將「崩壞之光」進一步帶入我對生活於都市人處境具體化 的詮釋,以下為此進一步定義:

(一)生命逐步衰敗的一瞬之光(生命):

筆者研究論文和同名展覽以此概念為出發,認為人的有限生命在宇宙中 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之光,而身為都市人的你我卻用這樣極為有限的生命耗 費在庸庸碌碌、追逐名利的人生趨向,甚至終其一生迷失在沒有自主意識的 價值體制之中,失去了對生存下來的信念。這樣生命的一瞬之光逐步衰敗,

是「崩壞之光」在此的第一層涵義。

(二)所見經過崩解又重新建立的過程(影像):

第二層涵義以都會中為數眾多的 LED 光點引發想法。點連成線、再成 面的視覺特徵為出發。這種利用發光二極體傳達的影像,是將我們的真實所 見透過體制者可操控的方式被重新編碼(Encoding)—文化產物意義產生;而 後再經由製造者生產的文化產物,以電子計算機或看板的形式,重新被人觀 看和詮釋,進行解碼(Decoding)。13換言之,我們所體認的真實,經過這樣編 碼和解碼的過程,已受影像的製造者變造,然後我們在他創造的體制下持續 接受灌輸。這種透過小光點灌輸的過程,就好像已將真實意義崩解掉又重新 建立起來,是筆者所認為已經崩壞的光芒(真理)。

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 年 9 月),頁 311-312。

13 瑪莉塔˙史特肯(Marita Sturken)、莉莎˙卡萊特(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譯,《觀看的實踐—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臉譜,城邦文化出版,2009 年 11 月),頁 398-399。

(三)價值觀體系的崩盤難以維護主體性(信念):

追逐科技和消費社會創造出來的光,反映在身上衣著和活動場域的光鮮 表象刻意營造。那種不確定、片面又虛華的價值,拜科技和消費導向社會型 態「作法」之下,成為靈魂被侵蝕、裂解的根源。第三層意義的「崩壞之光」,

是價值觀體系的崩盤,現代人在這樣充斥慾望的場域中生存,已經很難保有 自我信念的完整性。

二、 都會人:

本研究中對都會人之定義主要依據地理學對「都會區」(metropolitian area)之概念而劃定,其生產、消費行為主要發生在此特定範圍的人,筆者 稱之為「都會人」。都會區的型態因各個地方發展和本身先天地理條件有多 種不同的模式,筆者認為地理學的研究範疇深入與否,不影響本創作論文的 論述,擬以較為簡單的概念借用,作為探討此生活場域的代稱之功能。篇章 中會因為需要進一步有說明性的安排。

「都會區」的概念採取台灣之定義:同一區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之 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都市在社會、經濟上合為一體之市、鎮、鄉

(稱為衛星市鎮)所共同組成之地區,且其區內人口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14

三、 漫遊者:

源自法語(Flâneur),最初是因十九世紀詩人波特萊爾使之流行起來,

後來由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等文化評論者予以理論化,用以指稱一個 人漫步在城市街道上,欣賞周遭景物,尤其是指消費者社會裡的那些人。換 言之,漫遊者是「櫥窗購物者」(window shopper)的一種,意指不論買不買 東西,觀看五花十色的商品文化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其快樂的來源之一。漫遊 者同時存在於消費主義的世界又從其周遭的都市風景中被剝除。最初,漫遊 者指的都是男性,因為女人無法享有像男人一樣的自由,可以獨自漫遊在城

14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5%B8%82%E7%BE%A4 (2012.05.29 檢 索)

市街道之間。不過晚近的文化評論,例如在佛瑞柏格(Anne Friedberg)的作 品中,已試圖為「女性漫遊者」((Flâneuse)—漫步在城市誘人風景中的女 性—的概念進行理論化。15

本篇研究中選用的德國文學家威廉˙格納齊諾之作品《一把雨傘給這天 用》,文中主人翁就是漫遊者的代表。藉由在街頭晃蕩的行徑,敘述他所意 識和觀看到的情景,且這樣的敘述帶有個人自主判斷下對主流的社會價值或 體制進行反省和對抗,真實的反應個人情緒和喜好。這樣的漫遊者對生活的 觀看以保有自主心靈的自由為驕傲,也因為同社會的體制對抗下常常以自我 嘲弄的態度或反諷看不慣的人、事、物為個人特質。

本研究的漫遊者,尤其強調個人將自我從現實社會別人強加的體制中抽 離出來,且這樣街頭的晃蕩不帶目的性,有別於到陌生城市進行觀光遊的遊 客在街頭的漫步,也不是在街頭遊蕩觀看、接收影像卻無意引發思考判斷的 旁觀者。由於「自主意識」的強調,對於觀看事物的「反思」行為才是漫遊 者真正在趨向單一的社會中彌足珍貴的道理。

四、 疏離16

社會是一個抽象的圓,每個社會份子生活在一起、緊密的集結,在特定 的體系之下得以和諧的運作。但是當許多份子開始向外圍逸散時,它的功能 將逐漸喪失而走向崩潰,這樣向外圍逸散的過程就是「疏離」。

疏離原是中外古今各種社會皆有的現象。從中國的竹林七賢,到十九世 紀歐洲的浪漫詩人、美國的湖畔詩人,到二十世紀的嬉皮,都是具有強烈疏 離感的人。疏離雖然沒有具體可以判斷的依據,它可以從行為和意識觀察出 一些跡象:

(一)疏離的人,把他自己看成孤島,跟同伴隔離,不和人接近,跟人群

15 瑪莉塔˙史特肯(Marita Sturken)、莉莎˙卡萊特(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譯,《觀看的實踐—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臉譜,城邦文化出版,2009 年 11 月),頁 400。

16 本篇研究對疏離的定義主要依據,Ronald V. Urick 編,沙亦群譯《疏離感—個人問題?社會問 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4 年 12 月)。

的聯繫少的可憐。

(二)感到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沒有什麼意義,日復一日重複著類似的 舉動,索然無味。

(三)對這社會的規範懷有消極的態度,他也和社會疏離了。

(四)對自己的命運感到無法掌控,這樣的無力感也是疏離的一部分。

在此研究中,當今社會經濟地位衡量下無論成功或不成功,他們都會感 受到不同面向的空虛感受,這樣的空虛感受將造成追逐利益的變本加厲或是 對社會體制產生批判,無論哪一種面向,他們都是社會影響心理之疏離感生 成之實例。在此,筆者於本研究中主要探討都會中具有「疏離感受」的人,

暫且將範圍限制在以下兩種類型,是當今生活中你我身邊很容易觀察到:

(一)利益追求導向:

他們的價值觀是相對的,根本沒有自我的核心。他們賺錢的目的只 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迎取權力是為了追求更多的權力。他們太 現實了,如果他們停止現實,極端的空虛就會吞噬他們。本研究中 第二章第二節的單親媽媽故事,就屬於這類社會體制下,慾望誘惑 造成利益追逐的悲劇。

(二)自我實現追求導向:

他們敏感,通常較有天賦。他們希望生活具有某種意義,有一種為 了完成某種有價值的目的而活的感覺。但是他們在追尋過程中因侵 略性的自我而受到巨大的痛苦。得不到時,他們便失望了。於是被 推回失意的自我中,並開始面對極端空虛的感覺。本研究中第二章 第二節的高級皮鞋測試員之故事,就是較偏向此類為保有主體性、

得到自我實現,而採取與社會抗衡(不願流俗)的一個例子。

第貳章 疏離的同類—無盡追求的空虛

第二章,筆者將由自身體驗、文學作家和哲學或社會學家三方面的角度,各 自提供資訊,以對於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及人們生活樣態作輪廓性的勾勒。我們必 然不能夠如同社會學者或經濟學家研究般深入和精準,但透過三方面的說法,相 信可以包圍出都會人大致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第一節:筆者由自身從離島澎湖搬遷至臺灣第三大都會—臺中、再轉而至首 都臺北求學的歷程為奠基,將自我化身城市中的漫遊者,暫時跳脫且冷靜地以旁 觀者角度,訴說對都會人的看法;第二節:筆者選用日本作家石田衣良以及德國 著名文學家威廉˙格納齊諾兩人的文學作品,針對都市和在社會底層掙扎、與社 會體制對抗著的生命有驚醒夢中人的描述且引發筆者思考;第三節承接前兩節提 出的現象和觀察,筆者在哲學家、或社會學家的筆下找到早已預言和得到驗證的 說法,試圖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來透視現代化對個人意識層次的影響,並加以描 述「現代人」的特徵及其哲學和心理的困境,回去呼應前一節故事主人翁在當前 社會的心理感受。

在都會圈生活的人類終日體驗忙碌、壅塞,心靈卻是貧乏的。這樣的觀察將 在這三方面的說法彼此連通,得以驗證筆者在創作時對現代都會人的觀察不致偏 頗,或過分趨向個人感受性的無病呻吟之情形。很遺憾的,對於這樣的創作動機 和目的,將直指你我必須面對 20 世紀以來日趨嚴重的公害—疏離感。

第一節 城市漫遊—現代都會的觀看角度

我是出生於澎湖郊區的鄉下小孩,雖然和臺灣偏遠山區或離島小島嶼中的孩 子比較起來,我們已經是較有機會接觸到好一些的物質生活,但和從小就生長在 大都市中的孩子比較起來,我們的眼光應該還是有些許不同的吧!?一直到了國 小四年級,雙親為了家中三個孩子日後教育資源的問題,選擇舉家搬遷到臺中市 區,落腳第二個家。每年過年回去找以前的老同學,就會聽到又有誰在我轉學之 後也跟這父母到大城市生活了。現代社會就是這樣,大城市總是有比較豐沛的資 源、比較高的競爭力,相對於澎湖,外界物質環境的誘惑其實也大得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