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十節 動態評量的設計

本研究使用 Adobe Dreamweaver 和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軟體,建置 一個網路化(Web-based)系統的電腦化微積分動態評量系統。本系統規劃的 主要功能分為詴題管理模組、帳密管理模組與線上測驗模組三部分。

詴題管理模組包含測驗歷程分析與學生成績分析。帳密管理模組包括 帳號密碼管理與資料庫維護。線上測驗模組包含線上測驗、個人測驗歷程 查詢、個人成績查詢、班級成績查詢與某日成績查詢等。教師可利用詴題 管理模組、帳密管理模組與線上測驗模組來線上出題、組合詴題、上傳詴 題、觀看個別學生答題歷程與得分情形、全班答題歷程與得分情形。學生 可以參與線上評量、在接受動態評量時可紀錄學生每題的答題歷程、答題 時間及所用提示次數等。

動態評量管理的架構如圖 3-16:

教師

學生 詴題管理模組

線上測驗模組 帳密管理模組

個人測驗歷程 查詢 學生成績分析 測驗歷程分析

線上測驗

個人成績 查詢 帳號密碼管理

資料庫維護

班級成績 查詢

某日成績 查詢

動態評 量題庫

做答歷程 資料庫

學生 資料庫

圖 3-16 動態評量管理的架構

本研究的電腦化動態評量進入畫面參見圖 3-17,註冊畫面參見圖 3-18,而 詴題的畫面參見圖 3-19。

圖 3-17 進入畫面

圖 3-18 註冊畫面

圖 3-19 詴題的畫面

本研究所用的有相同提示的動態評量(DASH)、根據選項給提示的動態評量 (DAHO)與基於適性選題策略的動態評量(KSADA)三類動態評量分別敘述 於下。

壹、 相同提示的動態評量(DASH) 設計

Campione 及 Brown(1985)提出的動態評量系統,在學生學習過程中,

逐步出現提示;也就是說,當學生遇到瓶頸,及時提供愈來愈明確的提示,

這是種循環的模式,即 “測驗 1---提示 1---測驗 2---提示 2---測驗 3---直接 教學”。

系統隨機顯示測驗題目, 某位學生針對被給予的題組之 b 小題所做的 畫面(參見圖 3-20)。

圖 3-20 學生做 DASH 詴題的畫面

而關於一個題目,當他做出一個正確的回答,他得到了該題最高的分 數;否則,他將得到有關該題目的一個標準化的提示 1 為「答錯了」(參 見圖 3-21)。

圖 3-21 DASH 的第一個提示(正確或錯誤的反饋)

閱讀完提示後,他可以再回答該題,而做出另一種選擇;如果他給出 一個正確的答案,則他得到次高的分數;否則,他將得到一個標準化的提 示 2 為「告知可能的主要錯誤」(參見圖 3-22)。

圖 3-22 DASH 的第二個提示

然後,他可以做出另一種選擇。如果有關這個題目,他給出了一個正 確的答案,他得到的較少的分數。否則,他將得到一個標準化的提示 3,

即「直接教學」(參見圖 3-23)。

圖 3-23 DASH 的第三個提示

最後,系統將判斷是否他已經完成了整個測驗,否則他將進入下一個詴題。

DASH 顯示的流程如圖 3-24:

作答反應

答對 ? 計分

No 提示 m

直接教學

Yes

m= 選項數減1 ? m = m+1

Yes No

m=1

作答

下一題 某一題

圖 3-24 DASH 的流程

貳、 根據選項給提示的動態評量(DAHO)設計

本研究中,DAHO 預先設定答題的選項數為 4,學生針對給予的某一 題組之 b 小題,直接在線上進行測驗所得到的畫面(參見圖 3-25)。

圖 3-25 學生做 DAHO 詴題的畫面

此種動態評量,根據學生所做的不同作答的反應,提供了不同的提示。

關於這個題目,當學生做出一個正確的回答,他就得到較高的分數;否則,

系統會根據考生反應的錯誤選項,提供考生一個適當的提示 1 為「告知選 項有關的主要迷思概念」(參見圖 3-26)。

圖 3-26 DAHO 的第一個提示

學生閱讀完提示 1 後,他可以作出另一種反應(參見圖 3-27)。

圖 3-27 學生做 DAHO 詴題第二次的畫面

如果他選擇了正確的選擇,他可以得到次高的一個分數;否則,他會 得到一個更清晰的提示 2 為「告知選項的主要迷思概念」(參見圖 3-28)。

圖 3-28 DAHO 的第二個提示 然後,他可以做出另一種選擇(參見圖 3-29)。

圖 3-29 學生做 DAHO 詴題第三次的畫面

如果有關這個題目,他給出了一個正確的答案,他得到一個較少的分 數;否則,他將獲得一個易於理解的提示 3,即「直接教學」(參見圖 3-30)。

圖 3-30 DAHO 的第三個提示

最後,他會接著做下一個題目,直到系統判斷他已經完成了整個測驗。

DAHO 的流程(參見圖3-31)。

作答反應

答對 ? 計分

No

第n類錯的提示 m

直接教學

Yes

m= 選項數減1 ? m = m+1

Yes No

m=1

作答

下一題 某一題

第n類錯,n=1,2,…,s-1

圖 3-31 DAHO 的流程

學生直接線上測驗,當每次作答之後,馬上有效精準辨識出學生之迷 思概念或錯誤類型,藉由偵測出之錯誤類型,及缺乏之技能、概念,進而 及時進行有效之補救教學。本研究之測驗每題都提供三次提示,每一次提 示都比前一次提示更詳細明確地指出錯誤之處。首先當一位學生進入測詴

時,隨機地出現題目,但選到的題目,都先出現 a 小題、再出現 b 小題,

當他答對此小題,就計分;否則就進入該小題的提示 1,閱讀完提示 1,

再選答一次,若他答對此題,就計分;否則就進入提示 2,根據他所選的 答案分別給予提示,接著再選答一次,若現在答對此題,就計分;否則就 進入提示 3,根據他錯誤的地方直接教學;再進入下一題。電腦再依據學 生答題的結果,再給他下一道題目,直到系統適性判斷他合理地做完詴題。

動態評量讓學生在測驗過程中,藉由各提示的協助,了解自己錯誤的 迷思地方,並隨時彈性逐步加以訂正,DASH and DAHO 的記分規則如表 3-9:

表 3-9 DASH 與 DAHO 的記分規則

題號 1(a)-9(a) 1(b)-8(b) 9(b)

不需提示 4 7 8

答對 歷經第一提示 3 6 7

歷經第二提示 2 5 6

註:a: a 小題,b: b 小題

在第一題的 a 小題至第九題的 a 小題,當學生不需提示就答對時,

可得 4 分;需歷經第一提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3 分;需歷經第二提示後才 答對者,可得 2 分。在第一題的 b 小題至第九題的 b 小題,當學生不需提 示就答對時,可得 7 分;需歷經第一提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6 分;需歷經 第二提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5 分。在第九題的 b 小題,當學生不需提示就 答對時,可得 8 分;需歷經第一提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7 分;需歷經第二 提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6 分。

叁、 基於適性選題策略的動態評量(KSADA)設計

本研究想結合上述的 DAHO 與電腦化適性測驗的優點而成為「微積分 適性動態評量系統」,因為適性評量會根據估計學生的知識能力選擇出現

驗長度。某個學生針對給的最上位的一題所做結果的畫面(參見圖 3-32)。

圖 3-32 學生做 KSADA 第 9 題b 小題的畫面

這名學生做第 9 題b 小題第一次的選擇,如果回答錯了,系統給此題相關 的圖形題即a 小題(參見圖 3-33)。

圖 3-33 學生做 KSADA 第 9 題a 小題的畫面

這名學生做第 9 題a 小題第一次的選擇,如果回答錯了,系統給第一個提 示(參見圖 3-34)。

圖 3-34 KSADA 第 9 題a 小題提示一的畫面

這名學生做第 9 題a 小題第二次的選擇(參見圖 3-35)。

圖 3-35 學生做 KSADA 第 9 題a 小題第二次的畫面

這名學生做第 9 題a 小題第二次的選擇,如果回答錯了,系統提供提示二 (參見圖 3-36)。

圖 3-36 KSADA 第 9 題a 小題提示二的畫面

這名學生做第 9 題a 小題第三次的選擇(參見圖 3-37)。

圖 3-37 學生做 KSADA 第 9 題a 小題第三次的畫面

這名學生如果回答對了,系統回到此題 a 小題的複本題(參見圖 3-38)。

這名學生做對了第 9 題a 小題的複本題,系統就針對該名學生最先所做第 一次 b 小題,給予適當第一次提示(參見圖 3-39)。

圖 3-39 KSADA第 9 題 b 小題的第一個提示

系統出現 KSADA 該詴題b 小題,讓該名學生做第二次(參見圖3-40)。

圖 3-40 學生做 KSADA 第 9 題b 小題第二次的畫面

如果這名學生答錯了第二次的選擇,系統給第二個提示(參見圖3-41)。

圖 3-41 KSADA第 9 題b 小題的第二個提示 這名學生做第三次的選擇的結果畫面(參見圖3-42)。

這名學生做第三次的選擇,如果回答錯了,系統給第三個提示,即直接教 學(參見圖3-43)。

圖 3-43 KSADA 的第三個提示

這名學生做錯最上位的題目,系統自動出現下位的第 8 題(參見圖3-44)。

圖 3-44 出現KSADA 下一道詴題的畫面

學生由最上位節點的題目做起,學生作答情形的流程(參見圖 3-45)。

以第 9 題為例簡述流程的情形(參見表 3-10)。

表 3-10 第 9 題的流程簡表

9b

R W

繼續做完其 他題目

9a

W R

9aDA R 9a 複本題

W R

9bDA

W R

9b 複本題

W R

8b 註:a: a 小題,b: b 小題,R:答對 W:答錯

我們的KSADA流程如圖3-45與表3-12,首先施測最上位的第九題的b 小題,若學生答對,就計分,因我們想進行適性全測,所以再繼續做完其 他題目;如果學生詴題答錯,不計分;下一步需要施測第九題的a小題繪 圖題,看學生第九題的b小題做錯是否因為繪圖錯誤的原因,如果第九題 的a小題答對,則進行第九題的b小題的動態評量,以瞭解何者為學生真正 的迷思概念,接著再施測第九題的b小題第二次;如果第九題的a小題答 錯,則進行第九題的a小題的動態評量,接著再施測第九題的a小題第二 次;接著再施測第八題的b小題;如此適性地進行直到答對或沒題目可施 測為止,預期如此可兼具適性與動態評量的功能;此適性動態評量的記分 規則如表3-11。

表 3-11 KSADA 的記分規則

題號 1(a)-9(a) 1(b)-8(b) 9(b)

答對

不需提示 4 7 8 DA 中經第一提示 2 3 4 歷經第一提示後

複本題

1 2 3 DA 中經第二提示 1 1 2 歷經第二提示後

複本題

1 1 1 註:a: a 小題,b: b 小題

在第一題的 a 小題至第九題的 a 小題,當學生不需提示就答對時,可 得 4 分;在動態評量中,需歷經第一提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2 分;歷經第 一提示後,做複本題才答對者,可得 1 分;在動態評量中,需歷經第二提 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1 分;歷經第二提示後,做複本題才答對者,可得 1 分。

在第一題的 b 小題至第八題的 b 小題,當學生不需提示就答對時,可 得 7 分;在動態評量中,需歷經第一提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3 分;歷經第 一提示後,做複本題才答對者,可得 2 分;在動態評量中,需歷經第二提 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1 分;歷經第二提示後,做複本題才答對者,可得 1 分。

在第九題的 b 小題,當學生不需提示就答對時,可得 8 分;在動態評 量中,需歷經第一提示後才答對者,可得 4 分;歷經第一提示後,做複本 題才答對者,可得 3 分;在動態評量中,需歷經第二提示後才答對者,可 得 2 分;歷經第二提示後,做複本題才答對者,可得 1 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