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隱喻 (metaphor)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V+到」的概念合成圖

3.4 隱喻 (metaphor)

傳統上來說,隱喻被認為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段,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隱喻並非僅僅是語言的表達方式,更是人類認知發展的結果。Lakoff & Johnson (1980)主張以隱喻的認知觀,取付隱喻的修辭觀,認為隱喻並非僅僅是一種修辭 手段,而是人類理解世界的普遍方式。一般來說,隱喻是人類為了表達的需要,

使用較為基本、具體且熟悉的事物來表示較為抽象的概念。隱喻的過程是藉由源 頭域映射(mapping)到目標域,兩個概念之間的映射並非是無規律的,而是以我們 的身體經驗和日常知識為基礎。

【圖 2】隱喻映射過程圖

V 到

V 到

源頭域 目標域

映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當我們說「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艱澀,我無法完全消化」、「囫圇吞棗」、「這 段文字值得我們細細品嘗」等話語時,我們使用了「消化、吞、品嚐」這些跟食 物域相關的詞語,雖然「書的內容、思想以及文字」並非食物,但我們卻都很自 然地接受並使用這樣的句子,所依據的就是「思想是食物」這個隱喻。此隱喻的 映射過程如下:

【圖 3】「思想是食物」映射圖

如圖所示,我們以具體的「食物」來譬喻抽象的「思想」,藉此巧妙地表達 非實體的概念。隱喻表現了語言的彈性和創造性,豐富了我們的語言內涵,認知 語言學也證明隱喻與人類思維的關係極為密切,在本研究中,我們也將以隱喻來 解釋動後成分「到」之意義。

源頭域 目標域

映射

食物 思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V 到」語義分析

4.1 「到」的意象圖式

意象圖式是由Johnson (1987)與 Lakoff (1987)所提出的概念。所謂的意象圖式 是基於人類與外在環境的重複互動中,所形成的基本身體經驗結構。Lakoff (1987) 列舉數種意象圖示,如:容器圖式、部分-整體圖式等,其中與「到」最為相關 的概念為「源頭-路徑-目標」的路徑圖式。

Lakoff (1994: 388-389)分析「源頭-路徑-目標」圖式的身體經驗為:當我們每 次的移動,總有一個起點,一個終點,一系列連接起點和終點的相鄰位置,和一 個方向。而當我們指稱一個明確的空間終點為目標時,我們便使用「目的地」這 一詞語。因此,當我們自身移動,或是看見某物體移動時,我們就會以「源頭-路徑-目標」圖式來理解這個運動,並進行與其相對應的推理。

而在「源頭-路徑-目標」圖式的結構成分裡,包含了源頭(起點)、目的地(終 點)、路徑和朝向目的地的方向。根據 Lakoff (1987)認知語法理論,對照「到」的 路徑圖式,可了解「到」的意象圖式主要有拋射物(trajector, TR)、起點(source)、

地標(landmark, LM)與路徑(path)四個要素。拋射物為意象圖式中從起點移動的物 體,起點為拋射物移動前的位置,地標為參照點,而拋射物從起點移動到地標之 間的各點連接起來則為路徑。

在眾多辭典當中,「到」的核心語義皆為「到達」。《現付漢語八百詞》便將 動詞「到」解釋為「達到」或「向、往、朝」某處所之義。故我們認為「到」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核心語義可用「源頭-路徑-目標」圖式來表示:

【圖 4】「到」的路徑圖式

根據「到」的路徑圖式,拋射物(TR)從起點(source)的位置位移至終點的位 置(LM),我們以【圖四】表達其到達之語義。

在下一節當中,我們將觀察「到」的意象圖式和前方動詞語義的互動情形,

詴圖解釋前方動詞的語義框架與「到」的意象圖式之間語義的發展過程。

4.2 前方動詞與動後成分「到」之互動

在4.1 小節中,我們已經對「到」的意象圖式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在這節 當中,我們將分析前方動詞和「到」兩者間語義互動的情形。本節我們將分三部 分來呈現兩者之間語義產生的情形。

4.2.1

從4.1 中【圖 4】「到」的路徑圖式可知,「到」的空間位移義是其最基本的

TR

LM

sourc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圖5】不同的地方在於,藉由「搬」這個動作而位移的物體不僅僅為主 語,更包括了客體,也就是書本。在【圖六】中,拋射物(TR)變成了書本,書本 因「搬」這個動作改變了原先的位置。

認知語言學許多文獻都已證明,在進行語言活動時,為了達到溝通的目的,

人類往往習慣用具體的物體隱喻抽象的事物。我們在「到」的路徑圖式中也能找 到相對應的概念,從語料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源頭-路徑-目標」圖式中的「起 點、終點」也往往並非是具體的空間位置。請看例句(31):

(31) 我原本跟店員說要買這雙鞋,但是一說到是要用提貨券來買,他的臉色好 像就不是很好看。

首先我們先分析「說」的語義框架:

【表 8】「說」的語義框架

說話者 話題 內容

我 買鞋 表示買鞋意願、用提貨券拿貨

當我們進行言談活動時,話題內容會隨著思緒和溝通的需要而改變,在(31) 的例子中,說話者一開始表示購買的意願,後來便表示購買的方式(使用提貨券)。

在此,言談事件「說」與「到」結合,因「到」的「路徑圖式」具有內建的移動 概念,而移動概念具有起點和終點,為了整合兩者之間的意義,我們在認知過程 中將言談內容「購買意願」以及「購買方式」分別投射至起點和終點,言談內容 由「購買意願」至「購買方式」,抽象的路徑因此而成形,前方動詞「說」和動 後成分「到」的語義進一步地因此獲得詮釋。下面以【圖7】表示兩者之間的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時間軸的末端即表示前方動詞停止的時間點。我們也發現,原先具有持續性的動 詞,在加上「到」之後改變了其內部的事件結構,「到」賦予了前方動詞一個終 點,以例句(32)來說,寫作業這個事件,到了凌晨三點之後就停止了。除此之外,

由於「到」的基本意義為「到達某一空間」,故路徑圖式中的起點往往不是人們 最關注的焦點,因此在例(32)中,即使寫作業這個事件的開始時間並未點出,也 並不影響語義的傳遞。

讓我們進一步地探討「V 到」語義變化的情形。Johnson (1987: 117)和 Lakoff

& Johnson (1999: 52)皆提出這樣的隱喻: “states are locations”,狀態即處所。他們 指出,我們之所以將具體的處所和抽象的狀態做聯結,是因為人類對外界的所有 認知根本上都建立於自身對外在空間的了解和掌握。

在英語裡我們也可以看到相似的概念:

(33) He is in the room.

(34) He is in danger.

Goldberg (1992)同樣指出英語中的結果補語,其「狀態意義」為使動結構 (caused-motion)的語義延伸。以「kick」為例:

(35) Joe kicked the bottle into the yard. (X causes Y to move to Z) (36) Joe kicked bob black and blue. (X causes Y to become Z)

經由「狀態即處所」的隱喻映射,「V 到」後方所表示意義可從處所轉變成 前方動詞所達到的程度或狀態,如以下例句:

(37) 這幾天累到快暈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東京電力公司將福島核電廠工作人員從 800 人減少到 50 人。

(39) 小華怕蛇怕到極點。 (陳光明 1993)

這種程度或狀態,可能是具體的數字,也可能是某種情況,而這種情況有時 也以極為誇張的詞語如「極點、死、不行、要命、爆」來呈現,傳達出線性意象 圖式延伸到極致的概念。如:

(40) 今天的天氣實在冷到不行。

(41) 看林俊傑穿西裝外套真是帥到爆。

蒲(2009)指出,「V 到不行」所表示的語義是從施事者無法再執行該動作來表 示程度的極致。「V 到」後除了可接上極端意義的詞語之外,甚至還可以接上子 句(clause),如例句(42):

(43) 曲老師超喜歡這些娃娃,喜歡到他願意不斷地跟別人交換東西。

在此「到」的到達義存在弱化的趨勢,表示「朝向」某種程度的意義反而較 為明顯。「到」可以被用來「調節、加強」前方動詞的狀態和程度。

Liu (2007)研究動後成分「到」的程度意義時,也認為「V 到死」之所以能從 空間意義延伸為過度意義的原因在於:「死」是人生過程框架的一個點,根據 Lakoff & Johnson (1980),人生可隱喻為旅途,既然是旅途,那麼就一定存在終點,

這就跟「到」的意象圖式具有一致性。而「V 到死」這樣的結構,頻率出現極高,

也因為這種高頻率的共現,「死」賦予了「到」過度義。Liu (2007)更進一步說明,

「累死」和「累到死」雖然都有過度義,但「到」的出現強調了過度的狀態,同 時也加強了說話者的主觀情緒。「到」的出現更是將「死」和之所以會出現過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義的原因「累」的關係很明白地將其連接。

由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發現,「V 到」的意義不斷地產生變化。在前方動詞的 影響之下,為了獲得意義的整合,「到」的路徑圖式也發展出不同於空間位移的 概念。

根據Sweetser (1990) 和 Heine et al. (1991),隱喻是語法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詞彙透過隱喻,產生語義的虛化。Heine et al. (1991: 160)提出在語法化的過程中,

語義演變遵循以下途徑:

人 > 物 > 事 > 空間 > 時間 > 性質

Liu (1997)也指出動補複合詞的語義延伸順序為:

改變空間/方位狀態 > 改變具體物質狀態 > 改變心理或感知的狀態

經由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發現,動補結構「V 到」大致上也符合這樣的規律。

從「到」的路徑圖式得知,空間位移為「到」的基本意義,而在前方動詞與隱喻 原則的雙重影響之下,「V 到」後面所接的賓語,也由空間擴展到時間,更進一 步地用來描述性質和程度。在此,我們藉由分析前方動詞與「到」的互動情況,

再次證實了「到」正在經歷語法化的歷程,其演變的途徑也與前人所提出的方式 一致。

4.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到」的路徑圖式可得知其概念為移動物從起點位移到終點的位置,我們 可以想像當移動物停止移動,到達終點,這就表示「到」前方動詞的停止,也表 示產生了一個移動後的結果。故在4.2.2 小節當中,我們歸納出「到」前方的動 詞特性為:這類動作行為本身存在一個終點或接觸點,但是這個點不一定會出現 或實現,而動後成分「到」的出現,賦予了這類動作行為一個終點。

請先看以下例句(44):

(44) 姐姐終於在網路上買到這個絕版包包。

首先分析動作行為「買」的語義框架:

【表 9】「買」的語義框架

購買者 購買物品 賣家

我 包包 網路賣家

當我們實施「買」這個動作行為時,表示我們希望藉由購買的方式獲得商品。

但是「購買」這個行為,並不是只要實施就會成功。以下面例句來說明:

(45) 今天龍年紀念幣發行了,爸爸跑去買,但是人太多了沒買到。

(46) 今天龍年紀念幣發行了,爸爸跑去買,雖然人很多好險有買到。

(46) 今天龍年紀念幣發行了,爸爸跑去買,雖然人很多好險有買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