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4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認知心理相結合。此外,我們認為若能藉由人類的認知心理來研究動補結構「V 到」的語義變化,了解背後認知運作的過程,相信在華語教學上也是具有正面影 響的。

2.4 小結

由以上討論我們發現,動後成分「到」在臺灣地區已發展出不同於普通話的 使用模式,傳統上對「V 到」的結構分析已不足以解釋臺灣地區的語言情況。同 時,經由語法化,動後成分「到」的語義內涵已具有相當多樣性的呈現。

前人的研究已證實動後成分「到」的語義十分複雜,但是對於「到」與前方 動詞的搭配關係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對於兩者之間的語義互動,整個「V 到」語 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台灣華語「V 到」的句法表現是本研究之焦點所在。我們合 理的推測動後成分「到」的語義之間應存在某些關係,「V 到」之間的結合也並 非是毫無規則可言的,因此我們企圖從人類認知層面的角度來探索其豐富的語言 現象,並期望藉此獲得某些啟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認知語言學提出另外一種視角看待語言,認為語言能力不可和其他認知能力 切割,對語言的描述和理解涉及人類的認知過程。石毓智(2000)指出「語言系統 就是認知能力和認知對象相互作用的產物」這也就是付表,語言的產生和理解,

受到我們本身認知能力與外在世界經驗法則的影響。

我們之所以選擇認知語言學為研究方法,是因認知語言學是以語義為中心,

認為意義與認知有密不可分之關係。束定芳(2008: 76)「認知語言學的詞義研究更 加注重認知方式和認知過程對詞義構成和詞義變化的影響。」這恰好符合本研究 對於「V 到」所感興趣之處,也就是動後成分「到」與前方動詞互動的語義產生 過程。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認知心理學中的框架語義學、意象圖式、概念合成 理論和隱喻概念為主。

3.1 框架語義學 (Frame Semantics)

框架語義學(Fillmore 1982)是對詞義描寫的一種方式,認為一個詞語並非是孤 立的結點,其意義的理解必頇包括其背後所涉及的整個網絡。框架語義學認為僅 用詞典是無法理解詞語的語義,一個詞語必頇通過其背後的知識結構,也就是語 義框架來理解。

框架語義學認為我們在理解語義之前,便已先具備了理解社會活動、身體經 驗的知識結構,而我們正是以此來理解和組織句子的。一個詞語的輸入,可以使 人們自然而然地激發詞語背後的背景知識,並進而利用這些背景知識來理解詞 義。舉例來說,當我們談到「商業交易框架」,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在腦中激發「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家、賣家、商品、金錢」等相關詞彙與概念。另一方面來說,我們不可能脫離「商 業交易框架」來理解「賣」這個動作。因此,我們詴圖利用語義框架來描述與「到」

搭配的各類動詞,並以此來觀察與「到」之互動。

3.2 意象圖式 (image schema)

根據Lakoff (1987),人類的概念是有結構的,這些結構的意義與我們的身體 經驗相關,而意象圖式(image schema)反映了我們與外在世界不斷反覆出現的身體 經驗,是形成概念的具體方式。曹逢甫(1991: 110)「用自己身體的經驗去理解或 傳達其他的經驗是非常合乎經濟效益原則的」。

意象圖式是通過身體來理解的,舉例來說「前、後」這樣的空間概念就是出 自於我們的肉體,以身體當作參照點,因此概念依賴於身體,如果肉體不存在,

概念就缺乏根基。意象圖式提供我們具體的概念,為映射到其他概念領域提供了 基礎,並以此理解更抽象複雜的認知模式。趙艷芳(2000: 197)便指出:「漢語是更 重視意義而缺乏形態的語言,其句法結構更加依賴概念和圖式結構。」

Lakoff (1987)提出了多種意象圖式:如容器圖式、連結圖式、部分-整體圖式、

源頭-路徑-目標圖式等。本研究將以「源頭-路徑-目標圖式」表示「到」,因「到」

的基本意義為物體從一個地點移動到另一個地點,而其中更涉及了起點、終點、

路徑等成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概念合成理論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Fauconnier & Turner (2002)的概念合成理論(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在 Lakoff & Johnson (1980)概念隱喻理論(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和 Fauconnier (1994)心理空間理論(Mental Spaces)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發展而成。

心理空間是我們理解和組織話語時所建構的概念空間,人類在交談中以此來 理解話語的心理結構。但心理空間未能完善地解決語言理解和創造的複雜程序,

故Fauconnier & Turner (2002)利用空間之間連結和映射等關係,提出概念合成理 論,作為描述意義整合過程的理論框架。根據概念合成理論,在隱喻的過程中,

除了源頭域(source domain)和目標域(target domain)之外,還將產生一個融合上述 兩者而成的新空間,並在此產生新的概念和理解。

概念合成理論為語言理解的認知活動提出架構,解釋不同的心理空間如何產 生關聯,並藉此在新空間中生成合理的理解和推斷。Talmy (1985)也提出類似的概 念,他認為經由人類普遍的認知手段,能將兩個複合的事件以一個語言形式來呈 現,而這種過程他稱之為“conceptual conflation of events”。Liu (1997)在研究漢 語動補結構時也指出,動補結構是一個前後結合並相互影響的複雜結構,前後兩 者之間的互動影響了整個結構的語義變化。劉美君(2010)在探討「V 下來」的多 義現象時,也利用概念合成理論來呈現「V」與「下來」的互動。

因此,我們認為在「V 到」結構中,前方動詞和「到」的結合並非只是簡單 的詞義相加,而是藉由某些認知原則,使前後兩者之間的意義獲得整合,並在此 基礎下進一步地產生新的概念與理解,因此我們將以下圖為基礎,利用概念合成 理論來解釋「V 到」意義的生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V+到」的概念合成圖

3.4 隱喻 (metaphor)

傳統上來說,隱喻被認為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段,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隱喻並非僅僅是語言的表達方式,更是人類認知發展的結果。Lakoff & Johnson (1980)主張以隱喻的認知觀,取付隱喻的修辭觀,認為隱喻並非僅僅是一種修辭 手段,而是人類理解世界的普遍方式。一般來說,隱喻是人類為了表達的需要,

使用較為基本、具體且熟悉的事物來表示較為抽象的概念。隱喻的過程是藉由源 頭域映射(mapping)到目標域,兩個概念之間的映射並非是無規律的,而是以我們 的身體經驗和日常知識為基礎。

【圖 2】隱喻映射過程圖

V 到

V 到

源頭域 目標域

映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當我們說「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艱澀,我無法完全消化」、「囫圇吞棗」、「這 段文字值得我們細細品嘗」等話語時,我們使用了「消化、吞、品嚐」這些跟食 物域相關的詞語,雖然「書的內容、思想以及文字」並非食物,但我們卻都很自 然地接受並使用這樣的句子,所依據的就是「思想是食物」這個隱喻。此隱喻的 映射過程如下:

【圖 3】「思想是食物」映射圖

如圖所示,我們以具體的「食物」來譬喻抽象的「思想」,藉此巧妙地表達 非實體的概念。隱喻表現了語言的彈性和創造性,豐富了我們的語言內涵,認知 語言學也證明隱喻與人類思維的關係極為密切,在本研究中,我們也將以隱喻來 解釋動後成分「到」之意義。

源頭域 目標域

映射

食物 思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V 到」語義分析

4.1 「到」的意象圖式

意象圖式是由Johnson (1987)與 Lakoff (1987)所提出的概念。所謂的意象圖式 是基於人類與外在環境的重複互動中,所形成的基本身體經驗結構。Lakoff (1987) 列舉數種意象圖示,如:容器圖式、部分-整體圖式等,其中與「到」最為相關 的概念為「源頭-路徑-目標」的路徑圖式。

Lakoff (1994: 388-389)分析「源頭-路徑-目標」圖式的身體經驗為:當我們每 次的移動,總有一個起點,一個終點,一系列連接起點和終點的相鄰位置,和一 個方向。而當我們指稱一個明確的空間終點為目標時,我們便使用「目的地」這 一詞語。因此,當我們自身移動,或是看見某物體移動時,我們就會以「源頭-路徑-目標」圖式來理解這個運動,並進行與其相對應的推理。

而在「源頭-路徑-目標」圖式的結構成分裡,包含了源頭(起點)、目的地(終 點)、路徑和朝向目的地的方向。根據 Lakoff (1987)認知語法理論,對照「到」的 路徑圖式,可了解「到」的意象圖式主要有拋射物(trajector, TR)、起點(source)、

地標(landmark, LM)與路徑(path)四個要素。拋射物為意象圖式中從起點移動的物 體,起點為拋射物移動前的位置,地標為參照點,而拋射物從起點移動到地標之 間的各點連接起來則為路徑。

在眾多辭典當中,「到」的核心語義皆為「到達」。《現付漢語八百詞》便將 動詞「到」解釋為「達到」或「向、往、朝」某處所之義。故我們認為「到」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核心語義可用「源頭-路徑-目標」圖式來表示:

【圖 4】「到」的路徑圖式

根據「到」的路徑圖式,拋射物(TR)從起點(source)的位置位移至終點的位 置(LM),我們以【圖四】表達其到達之語義。

在下一節當中,我們將觀察「到」的意象圖式和前方動詞語義的互動情形,

詴圖解釋前方動詞的語義框架與「到」的意象圖式之間語義的發展過程。

4.2 前方動詞與動後成分「到」之互動

在4.1 小節中,我們已經對「到」的意象圖式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在這節 當中,我們將分析前方動詞和「到」兩者間語義互動的情形。本節我們將分三部 分來呈現兩者之間語義產生的情形。

4.2.1

從4.1 中【圖 4】「到」的路徑圖式可知,「到」的空間位移義是其最基本的

TR

LM

sourc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圖5】不同的地方在於,藉由「搬」這個動作而位移的物體不僅僅為主 語,更包括了客體,也就是書本。在【圖六】中,拋射物(TR)變成了書本,書本 因「搬」這個動作改變了原先的位置。

認知語言學許多文獻都已證明,在進行語言活動時,為了達到溝通的目的,

人類往往習慣用具體的物體隱喻抽象的事物。我們在「到」的路徑圖式中也能找 到相對應的概念,從語料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源頭-路徑-目標」圖式中的「起 點、終點」也往往並非是具體的空間位置。請看例句(31):

(31) 我原本跟店員說要買這雙鞋,但是一說到是要用提貨券來買,他的臉色好

(31) 我原本跟店員說要買這雙鞋,但是一說到是要用提貨券來買,他的臉色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