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管戲在臺灣的發展

第三章 敘說南管戲

第二節 南管戲在臺灣的發展

臺灣民間素好看戲,如成書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高拱乾的《臺灣府志》

卷七〈風土志〉所載,即已指出此種情形:

40 見吳捷秋,前引文。

41 在中國歷史上,各民族各地區常因災荒、瘟疫、戰亂等而發生移民現象,移民中有戲曲藝人 在內,自然而然地將家鄉戲曲傳播到新的落籍地。見馮光鈺,前引書,頁18-20。

35

間或侈靡成風……與夫信鬼神、惑浮屠、好戲劇、競賭博,為世道人心之 玷、所宜亟變者亦有之。

音樂學者呂錘寬將流傳在臺灣的傳統戲曲分為「人戲」與「偶戲」等兩大系 統。其中,人戲包括南管戲、交加戲(另稱為高甲戲、九甲戲)、白字戲、北管 戲、四平戲和歌子戲(即歌仔戲)等。其中,南管戲在福建泉州地區通稱為「梨 園戲」,是一種以泉州方言演唱的古典戲曲,是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劇種。

在臺灣最早出現的南管戲相關文獻,見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間。當時 浙江仁和人郁永河自臺南鹿耳門登陸,再北上至雞籠(基隆)、淡水一帶採礦。

他在一首名為〈臺海竹枝詞〉中曾提到在臺南看到梨園戲的表演情形:

肩披鬒髮耳垂璫,粉面紅唇似女郎;馬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42

郁永河在詩中除了描述他在臺灣所見到以下南腔演唱的戲曲之外,還在詩後加上 註解:「梨園子弟,垂髻穴耳,傅粉施朱,儼然女子。土人稱天妃神曰『媽祖』,

稱廟曰宮;天妃廟近赤崁樓,海舶多於此演戲酧願。閩以漳泉二郡為下南,下南 腔亦閩中聲律之一種也。」以上可見,擔綱演戲之「梨園子弟」係男童伶,邀演 性質在於民間為許願、還願所做之酬神表演。詩中所指之「下南」,係福建泉州 人對外之自稱。因此,「下南腔」是指以泉州音演唱的地方聲腔。且由於,在臺 灣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媽祖地位崇高,安排在媽祖宮前上演的戲須具有一定的藝 術性,當年郁永河乃能在媽祖宮前見到以泉州腔演出的梨園戲。而在清代初期在 臺灣即已見到梨園戲之演出,亦可見當時此戲曲之盛行。雍正九年(1731),時 任巡臺御史滿州鑲黃旗人六十七之〈使署閒情〉載有「劇演南腔聲調澀」的詩句;

續任的范咸在〈臺江雜詠〉中載有「語學侏離海上伶」的詩句。倆人所指均為梨 園戲的演戲情形。再據清乾隆年間吳國翰〈東寧竹枝詞〉中亦寫道:「第一時行

42見郁永河,《裨海紀遊》卷上,第15 頁。

36

七子班」,可見七子班在當時之風行情況。43於乾隆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之間

(1769-1771)擔任鹿耳門海防同知的湖南武陵人朱景英在《海東札記》卷三「記 氣習」中曾描述梨園戲的演出情景:

神祠里巷,靡日不演戲,鼓樂喧闐,相續於道。演唱多土班小部,發聲詰屈不 可解,譜以絲竹,別有宮商,名曰「下南腔」。

無論是郁永河和范咸所指形容蠻夷之語的「侏離」、六十七所謂之「聲調澀」或 朱景英所指之「詰屈不可解」等語詞,雖可觀見這些人士由於不熟悉泉州方言之 故,而對於以泉州土腔演唱戲曲產生隔閡感,但亦顯見此種戲曲於清乾隆年間在 臺南府城活躍的情形。直至清中葉,始出現北管戲曲之演出記載。如咸豐八年臺 南天公壇之演戲公約,已見「二月初二日,應辦福德爺千秋,(對日演官音壹臺,

按銀陸元。)」之記載,其中所指之「官音」即是演北管戲曲。但是,以泉州籍 居民為主的地區,包括臺南、鹿港及澎湖等地,南管戲曲的聲勢還是較北管戲曲 大。

據一八九九年一月二十一日《臺灣日日新報》「一班老戲」一則所載:

天下間令人目不轉睛者。惟此邪色之一途耳。雖兩足佇立。絕無倦怠之勢。

唯特風流客受其所迷。即素非醉生夢死者。當此亦誠難為精。如蹈津曩從廈 島來一班老戲。凡做出風流事。旦丑頗解人頤。以故近日在合興門口搬演。

每夜來觀者男女數以千計。惹得一群戲豬如蝶穿花。……

報導中所見之「老戲」,據戲劇學者邱坤良指出,為梨園戲中由成年演員組班之 大梨園的俗稱。然則,以郁永河等人在臺灣泉州人聚集的城市所見之梨園戲,卻 皆為小梨園之七子班。至清朝中葉以後,亂彈戲、布袋戲以及京劇等劇種紛紛興

43 見吳國翰《潭餘吟草》〈東寧竹枝詞〉,載於林慶熙〈臺灣戲曲與祖國大陸的血緣關係〉,《南 戲遺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頁 235。

37

38

香山的「小錦雲」。一九一八年農曆七月,「小錦雲」戲班曾由宜蘭巡演至臺北「新 舞臺」,可見於當時該班的一則公告文字:「啟者敝團七子班,此番由宜蘭到貴地,

在元淡水戲館開演,蒙諸紳商十分賞鑒,雖遇雨天,亦皆惠臨觀覽,座客為之滿,

敝班不勝感激,乃決定演至農曆七月十三日止……。」雖然,在日治時期仍有七 子戲的活動紀錄,惟在一九二八年臺灣總督府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當時戲班數 最多的劇種是布袋戲、亂彈、歌仔戲、四平、正音、九甲和傀儡戲等,卻未見大 梨園和七子班。其中,九甲戲或稱高甲戲則與南管方面的劇種有緊密的關係,係 七子戲為求生存而以白字戲、高甲戲等形式謀求生路所致。前述之新竹「小錦雲」

戲班,在臺北新舞臺公演時,在戲單上曾標以:「特排看瓊花,特別改良大好戲,

新排孝婦奉姑,特別改良,與別班不同大好戲。」即可見此種戲班為求生存,戮 力進行戲劇改良之實例。「小錦雲」之後曾改變班名為「泉郡錦上花」,並改由臺 中后里人王包所經營。王包又名王清河、王少敏,為七子班童伶出身,精通梨園 戲之前後場。當他買下「小錦雲」之後,發現七子班的營業狀況不佳,而著手進 行變革,包括招收女童學戲、武場增加大鑼和北鼓(單皮鼓)等北管樂器、增加 武戲、戲劇節奏加快。王包雖仍以南管戲自稱此種改良戲,但有人將之稱為「九 甲戲」、聲腔較通俗活潑。據呂訴上所述,王包的「泉郡錦上花」曾於一九二四 年六月六日在臺北永樂座公演《狸貓換太子》、《血書牙痕記》等劇碼。除「泉郡 錦上花」之外,其餘如「新錦珠」、「新麗園」、「勝錦珠」、「新麗珠」、「韶英社」、

「錦樂天」和「光明珠」皆是一九五○年代活躍的九甲戲班。50一九五七、一九 五九年,彰化伸港的「勝錦珠」、「新麗園」等戲班,曾分別聘請小梨園師傅陳進 祿、徐祥前來教戲,演出《陳三五娘》、《呂蒙正》、《李三娘》等南管七子戲劇目。

顯然,九甲戲業者為求更佳的戲劇演出效果,又曾再向母戲汲取戲劇養分。

以「下南腔」演唱的泉州梨園戲曲,在新修《文化資產保存法》中係以「南

50 見呂訴上,〈臺灣南管略史〉,收於氏著《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市:銀華出版部,1961),

頁187-194。

39 絕跡卻少見。透過南管戲藝師李祥石(1912-2003)56的傳藝活動,維繫了臺灣七

40

41

委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辦理,中心主任邱坤良擔任製作人,李祥石 擔任導演,戲劇學者汪其楣擔任藝術顧問,林吳素霞擔任演員及排練指導。甄選 了施瑞樓、黃珠玲、黃瑤慧、趙靖夏、謝淑玲、陳念萱、陳靜琪、周玉蘭、江武 昌、楊宗陶、劉淑英、吳立妍、汪碧芬、李芳玲、游郁芬、林月香、黃資婷、黃 秀錦、李若梅、鄭黛瓊、趙婉成等學員,每週日在國際青年活動中心進行排練,

期程長達十個月。所演出的場次與內容為: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九、三十日及七 月三日,分別假臺北縣蘆洲保和宮、宜蘭林氏家廟,演出《陳三五娘》之〈邀朋〉

和〈看燈〉等二折;十月八、九日,假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由學員與林吳素霞 合演《陳三五娘》之〈賞燈〉和〈留傘〉等二折;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三、十四日,

假國家戲劇院,分別演出《陳三五娘》、《白兔記》。59

一九八九年三月,李祥石榮獲第一屆國家重要民族藝師,一九九二年九月開 始進行「南管戲李祥石藝師傳藝計畫」,一九九五年六月結束課程,同年十二月 二十三日辦理藝生評鑑。研習學員包括前場部分:林佳蓉、陳蔓菁、童瓊玲、謝 淑玲、劉美芳、曾韻清、吳曉雯;後場學員則有:黃子銘(黃建銘)、黃瑤慧、

張芷蓉(張慧玲)、吳含章、陳曉雰、陳淑嬌、曾國星和王鴻仕等人,另再聘請 弦管老師傅蔡添木,以及臺灣的林吳素霞和陳美娥、泉州的潘愛治和姚貽權以及 南洋來的卓聖翔和林聖梅等人從旁協助教戲。曾演出之劇齣包括:《陳三五娘》

之〈留傘〉和〈賞燈〉;《高文舉》之〈玉真行〉、〈周婆告〉、〈過溫府〉、〈審李直〉、

〈冷房會〉、〈打冷房〉;《桃花過渡》;《陳三五娘》之〈跳牆〉、〈繡孤鸞〉;《朱弁》

之〈棄子扶姑〉、〈過玉樓〉、〈裁衣〉、〈花嬌報〉和〈公主別〉。60

綜上所述,臺灣一般所指稱之「南管戲」,即是以所謂「泉腔」之泉州方言 演唱的梨園戲。可以分為大、小梨園戲,並有以「老戲」和「戲仔」來區分之。

臺灣的南管戲同樣包括「上路」、「下南」和「七子班」等系統,亦即由成年演員

59 劉美芳,前引文。

60 劉美芳,前引文。

42

搬演之大梨園以及由童伶搬演之小梨園。現在所稱之另一支南管戲——高甲戲

(九甲戲),係為後來新興之劇種,觀其強調丑角之表演特色,應與以「淨、末、

外、丑」粗角表演起家的「下南」老戲有直接淵源。若以演出腳色方面而言,則 有「七腳戲」或「七子班」之謂。而目前由國家文化單位所指定之南管戲保存者 林吳素霞所傳承之南管戲,乃是臺灣民間所稱之「戲仔」,亦即源自「七子班」

之小梨園戲系統。

目前在臺灣南管戲的演出,分為傳統與創新兩大方面。傳承方面係由林吳素 霞領導的「合和藝苑」以及於一九九八年重新復團的「南管新錦珠劇團」為主,

但後者係以高甲戲傳承為主力。創新方面,主要有陳美娥帶領的「漢唐樂府」、 王心心的「心心南管樂坊」以及周逸昌的「江之翠劇場南管梨園劇團」。由國家

但後者係以高甲戲傳承為主力。創新方面,主要有陳美娥帶領的「漢唐樂府」、 王心心的「心心南管樂坊」以及周逸昌的「江之翠劇場南管梨園劇團」。由國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