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中國傳統戲曲概述

第三節 藝術特色

中國的傳統戲曲雖然只是許多戲劇形式中的一種,但與其他國家、民族的戲 劇,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差異,以下就分五個方面來敘述傳統戲曲上的藝術特色。

一、綜合性

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無論是歌劇、舞劇等,都會結合好幾種不同的藝 術形式。戲曲亦是集大成的藝術種類,包括文學、音樂、美術、表演等各種形式。

以文學方面來說,戲曲結合了詩、詞、民間歌曲、韻文白話等;音樂方面則有聲 樂與器樂;美術方面有圖案、服裝、雕塑、化妝、臉譜等;除此還有舞蹈、武術、

雜技等各方面的表演形式。同時,戲曲中的各種藝術形式之巧妙結合,例如器樂 與念白、唱腔、表演動作(做、打)之結合,戲曲亦講究演員的技術性,指的是:

唱、念、做、打(亦稱四功)和手、眼、身、法、步(亦稱五法),這些都必須 要經過長期且嚴謹的學習和訓練。

23

二、規範

中國戲曲的一大特色,便是在經過歷代文人與藝師的改革發展下,逐漸發展 出來的形式、規範與表現手法。無論是劇本創作或表演,甚至是從舞台布景、道 具到服裝、化妝、劇本創作、唱腔與器樂曲牌等各方面,都有一套基本模式。如 劇本創作,主要角色上場通常會先打引子,再念定場詩,接著便是自報家門與身 世;表演時各種身段也代表不同意義,音樂裡不同的情緒與角色有不同的板式與 腔調,板式之間的銜接也有一定規律。這樣的規範,可使戲曲及其音樂不至於在 傳承改革時,喪失原貌或失傳。

三、增與減

大多數的藝術形式為了加吸引觀眾的目光,在舞台上的演出都講求誇張。而 中國戲曲更是要求表演時的增與減。在表現角色的內在想法或情緒時,會將動 作、念白或是情節加以強調、誇張,使原本只有一剎那的想法,延長為一段完整 的情節,使觀眾更能清楚地了解原本所看不到的部分。與誇張相反的,則是精簡。

像是故事進行中非得呈現但卻不重要的情節,便簡略帶過,以免破壞劇情進行的 節奏。像這樣誇張與精簡的手法,都是為了要更精準地描寫故事中主要的情節與 段落,使演出內容不失焦。

四、虛擬

戲曲中,無法實際放上舞台呈現,但又必須表現出來的道具、佈景,則是以 虛擬的手法表現出來。例如舞台上並沒有任何的布景與道具,但要讓觀眾認為現 在是在屋內或是室外;燈光並沒有明暗之分,但要讓觀眾知道夜晚或白天;舞台 上空無一物,但要觀眾知道角色現在正在騎馬、搭轎或乘船,這些都需要透過虛 擬的手法。虛擬可以透過三種方式呈現,一是以象徵或代表性物品來表示,如以 馬鞭代表一匹馬,或是以轎夫來表示正在搭轎;二是以身段、舞蹈來表現過橋、

24

進門及出門等動作;三是直接以念白、唱詞來說明角色正在做的事。透過虛擬,

不僅能省略繁雜的布景道具,更可以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讓劇情變化上更加 自由。

五、行當

有別與其他國家的不同戲劇形式,「行當」是中國戲曲中特有的表演方式,

亦稱「角色行當」、「角色」、「部色」或「行」。戲曲行當中有生、旦、淨、末、

丑之分,但根據劇種不同,有些會將「末」分類在「生」行,因此有些則分為生、

旦、淨、丑。但主要還是根據角色性格特徵、性別、年齡、職業及表演特點來畫 分。宋元南戲是在民間小戲的生、旦、丑等角色之基礎上,再吸收元雜劇的角色 行當而形成生、旦、淨、末、丑、外、貼等七種,以生、旦為主體。以下就各角 色特徵作介紹:

(一)生:生為男主角,多是溫文儒雅的類型。在南戲中只有「生」一類,

傳奇則分為「生」與「小生」二種,小生便為次要男主角。在南管戲的小梨園中,

因多為愛情婚姻戲,並不特別分出「生」與「小生」,都是由一生擔任。

(二)旦:南管戲以年紀、身分地位來區分為大旦、小旦與老旦。「大旦」

的腳色特徵是端莊嫻淑,主要是飾演千金小姐、地位崇高或已婚的婦人;「小旦」

的特性則是活潑靈巧,多飾演小家碧玉或小姐身旁的主要婢女。「老旦」就是較 大旦年紀更為大的婦女。

(三)淨:宋南戲的淨是由雜劇的副淨演化而來,是喜劇角色,由淨角飾演 的人物並不特別規定男或女,還不是後世戲曲中的淨角。之後的淨角,個性多剛 強。

25

(四)末:末即副末,源於雜劇,南戲無正末,此種角色扮演劇中的次要男 角,多飾演中年男子或是僕役一類,亦擔當一劇的開場任務。

(五)丑:丑角主要在於插科打諢、滑稽戲耍,為喜劇角色,男女老少皆能 扮演,可隨意的穿插在劇情中增添趣味性。

(六)外:外主要是年長者的角色,人物特性可以是忠良的,也可以是奸詐 的,兩種正反面人物都可由外飾演。

(七)貼:貼即是貼旦,亦即旦外再貼一旦。小梨園中的貼,可以兼具小旦 與老旦兩種腳色。泉州梨園戲的「七子班」即稱此角色為「貼頭貼尾」,視為角 色的補充,主要扮演女婢的角色。

26

2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