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族幼兒數學能力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原住民族幼兒數學能力

族群,是指國家內部有一群人,在他們身上可以客觀觀察發現一些相同的特 色,包含了血緣、語言、宗教、文化或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有著主觀且共同 的記憶、經驗與歷史(歐正峰,2010)。從許多研究文獻都顯示原住民族和非原住 民族幼兒數學能力上皆有差別,因此,原住民族幼兒數學能力之相關文獻研究者 整理如下:

陳順利(2001)的研究發現造成原住民族和漢人平均學業成績差異的原因是,原 住民族學生父母教育參與(社會資本)較少,教育物質資源(財務資本)較缺乏,父母 教育程度比漢人低,雙親比例比漢人低,單親和無親比例比漢人高(家庭完整性),

手足數目比較漢人多。

李文益、黃毅志(2004)研究可知,家庭社經地位越高,越有能力提供各種教育 資源,越能激勵子女學習動機,以幫助子女學習,進而有利於子女的教育取得。

徐右任 (2001)從原住民族學童玩數學中以探究數學遊戲和數學態度的質性研究,

由研究中的現象觀察得知,個案的特質除了直接影響在遊戲教學中學童數學態 外,另外也對「同儕互動」、「教師態度」二個因素有關。而「情境層面」中「不 同環境」以及「班級氣氛」二個方面,皆與學童數學態度皆有所關聯。

李鴻章(2006)臺東縣不同族群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影響模式之探討,原漢族群學 童數學學業成就差異大,其中女生的數學成績會比男生高。在漢族中,以臺灣閩 南和外省族群成績較好,在原住民族群中以布農族的數學學業成績較高。對漢族 學童而言,父親教育程度、家中有無兄弟、父母有無參與子女功課,以及學童有 無學科補習是其與原住民學童影響因素不同處;反觀之,家庭收入、家中溝通語 官為國語,以及有無參加音樂性社團等是影響原住民學童數學學業成就異於漢族 學童之處。

34

林文慶(2006)原住民兒童珠心算學習之實驗研究,原住民兒童珠心算學習態度 有顯著差異存在,整體而言,原住民兒童珠心算學習成效有顯著的差異,實驗組 原住民兒童數學成就高於控制組的原住民兒童。 原住民兒童珠心算學習成效直接 影響數學成就,珠心算學習態度與數學成就直接影響不顯著。父母親經濟狀況高 的原住民兒童珠心算學習態度比較積極。原住民兒童不論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職 業、與誰同住、有否讀過幼兒園、有無學過珠心算、有無參加數學補習等背景因 素對珠心算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皆有相同程度。

譚志遠(2007)我愛數學─兩位排灣族學童的數學世界,個案喜歡數學及數學成 就表現優異的主要原因,分別是個案本身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以及家庭有支持 系統。1.強烈的學習動機,來自於:成功的學習經驗和主動學習的態度。2.良好的 家庭支持系統,包括:(1)學童的教育由幼兒開始;(2)陪伴孩子習寫作業;(3)物理 環境的支持─書籍、書桌;(4)親子關係密切;(5)自我教育不足,但盡力協助子女 學習。

蔡孟恂(2007) 阿美族幼兒學習數學經驗之研究,阿美族幼兒在學習數學中所 面對的困難,包括:自信心的不足是潛藏的危機、阿美族的家庭教育是深層的危 機、教學資源缺乏是外在的危機。其研究對象中2位個案幼兒認為數學是很簡單,

都視數學為有趣事情,有兩個特質:其一是動態經驗,其二是自己動手做的活動,

幼兒在數學學習中的知覺都與實際操作的教具畫上等號。

蔡馨儀(2008)原住民族幼兒數概念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在研究「幼兒數學能力 測驗」表現上一般幼兒之數概念表現優於原住民族幼兒不管整體表現之總分、非 正式數概念及正統數概念,但原住民族幼兒已達到幼兒園課程標準所訂定數量概 念範圍;與美國常模相比較,一般幼兒與原住民族幼兒數學商數在中等以上的表 現優於美國常模。再者一般幼兒數概念之表現優於非部落與部落原住民族幼兒,

非部落原住民族幼兒與部落原住民族幼兒之間則無顯著差異。蔡馨儀(2008)一般幼 兒與原住民族幼兒數概念錯誤題型相較,在10以內銅板加算、10以內的心算數線、

35

讀20以內阿拉伯數字、讀100以內阿拉伯數字、50以內末尾數字接龍、比較二位數 的心算數線,原住民族幼兒表現較不佳。蔡馨儀(2008)就不同家庭學習環境、教師 教學時間、幼兒數學學習興趣、父親職業、母親職業、母親教育程度等背景的原 住民族幼兒,在數概念之表現有顯著差異。蔡馨儀(2008)族群變項與「父親職業」、

「母親教育程度」二變項在幼兒數概念上具有交互作用,「父親職業」與「母親 教育程度」層次較高之幼兒,其數概念表現較好,且一般幼兒優於原住民族幼兒。

蔡馨儀(2008)父親職業、族群、幼兒數學學習興趣、母親教育程度等四個變項對幼 兒的數概念具有預測力。

陳音茵(2010)原住民族幼兒數概念學習動機之探究研究中發現一、 運用操作 性的教具,能有助於原住民族幼兒提升數學的學習動機。二、 使用數學遊戲與生 活情境結合的方式進行數學概念的教學,能提升原住民族幼兒對於數學的學習動 機。三、 以故事作為教學前的引導,能有效讓原住民族幼兒進入教學狀況並提升 學習興趣。原住民族學習數學時,受到混齡學習、生活經驗、家庭社經地位與教 具教材內容等因素的影響。

黃千真(2013)原住民族家長參與班級學習活動對幼兒數學能力表現之影響,原 住民族地區幼兒的數學能力表現相較於一般地區幼兒的數學能力顯得較低落。在 班級中實施家長參與教學活動對幼兒數學能力表現的影響是不明確的。在實施家 長參與教學活動後對家庭環境有顯著差異與影響。原住民族家庭幼兒的家庭環境 與數學能力表現之間沒有明顯關係。原住民族家長在母親年齡、父親教育程度、

母親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父親職業、母親職業、父母婚姻狀況對數學能力表 現無顯著差異。幼兒年齡對數學能力表現有顯著差著差異,但幼兒性別、幼兒家 庭型態對數學能力表現則無顯著差異。

高昱昕(2014)一所原住民族幼兒園幼兒數學教學歷程探究--以三位幼兒為例,

進行研究前透過研究工具的測試,瞭解三位原住民族幼兒的數學能力表現,在「計 數與基數」、「數的合成與分解」、「心算」、「讀寫數字」等數能力 上,確實

36

較低落。三位原住民族幼兒對於教師所進行的數學活動,都能感到興趣並愉悅的 參與,尤其是對遊戲、大肢體活動、可操作性等學習形式,幼兒學習的意願更高。

經由教師進行各項「數學」領域的教學引導後,三位原住民族幼兒在數能力的表 現上都有明顯的進步,能更親近數學,進而喜歡數學。

廖婉伶(2015) 大班原住民族幼兒與一般幼兒之數學能力探究~以桃園市復興 區及鄰近地區為例,大班幼兒數學能力屬上等程度,在計數、簡易加減、認識形 狀及方位、辨識型式及序列的能力均已具備,除了在發展中的左右方位及抽象思 考的能力外,大部分幼兒並都已達到暫行課程大綱學習指標之標準。原住民族及 平地一般幼兒在數與量、幾何與空間的能力上無顯著差異,但原住民族幼兒在邏 輯與推理中辨識特徵的能力顯著高於平地一般幼兒。這表示原住民族幼兒比平地 一般幼兒有較好的觀察敏銳度。

從上面眾多的研究發現多,影響原住民族親子數學能力相關的因素有性別、

家庭結構因素,社經地位、父母教育程度等整體會影響幼兒學習李鴻章(2006);陳 音茵(2010);李文益、黃毅志(2004);陳順利(2001); 蔡馨儀(2008)。但這和黃千真 (2013)原住民族家長在母親年齡、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父 親職業、母親職業、父母婚姻狀況對數學能力表現無顯著差異,是不同之發現,

因此本研究將幼兒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家長教育程度和家長職業來探究。

黃千真(2013)不論是原住民族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或者是原住民族學童本 身的教育期望,原住民族不僅教育現況處於落後地位,對於子女的教育期望亦低 於其他族群,指出原漢族群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差異大,研究均顯示原住民族均低 於漢民族,但從廖婉伶(2015)研究發現原住民族幼兒在邏輯與推理中辨識特徵的能 力顯著高於平地一般幼兒。這表示原住民族幼兒比平地一般幼兒有較好的觀察敏 銳度。高昱昕(2014)學者提出原住民族幼兒只要在家長陪伴、生活情境中共同超作 相關數學活動能提升幼兒的數學能力,所以希望原住民族的家長能主動參與學校 的教學活動,以了解幼童在學習上真正的需求與支持方式。透過這些研究文獻引

37

起研究者更希望透過研究引導原住民族幼兒家長和孩子共同找到屬於自己的家庭 數學活動的樂趣。

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