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與者在主要變項之描述統計與相關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參與者在主要變項之描述統計與相關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參與者

本研究參與者來自某醫學中心乳房外科之初診斷乳癌患者,採立意取樣方 式,利用門診等候的時間徵求符合資格的參與者。收案期間從 2010 至 2014 年,

共取兩個時間點的測量,分別是乳癌手術後的一年(T1)及兩年(T2)。選取此 追蹤時間點之用意在於,乳癌患者在手術後一年內,患者的身體症狀及治療之副 作用與情緒困擾有顯著正相關(李靜文,2002;Tasmuth, Smitten & Kalsol, 1996)。 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期間,其生活品質與憂鬱狀態會受到疲勞、肩膀 功能受限、自覺外觀欠佳影響,但身體症狀會隨時間減輕(Byar, Berger, Bakken &

Melissa, 2006; Cheng et al., 2011),指出乳癌患者在術後治療期間,其憂鬱心情較 可能源自身體不適或其他醫療相關變項的影響。而放射或化學治療通常於術後一 年內結束,因此本研究以術後一年及兩年為時間點,探討乳癌患者的反芻對憂鬱 之影響。問卷回收後,統計有效樣本人數共 283 名。所有參與者皆符合以下篩選 準則:

1. 確診為各種期別的乳癌 2. 年齡介於 18 到 75 之間 3. 知道自己罹患乳癌

4. 意識清楚,且無精神或認知障礙 5. 能閱讀與瞭解問卷內容

6. 說明研究目的後,本人同意參與研究

Treynor 等人(2003)刪除 RRS(Nolen-Hoeksema & Morrow, 1993)中與憂 鬱症狀重疊之項目後,由原先編製的 22 題刪減為 10 題。因素萃取出兩因素,分 別為「苦惱自責式反芻」(題目內容如:想到「我做了什麼,而有如此下場?」) 與「深思反省式反芻」(題目內容如:寫下我在想什麼並分析它。),各為五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苦惱自責式反芻」之信度介於之間.62~.77,而「深思反省式反芻」介於.60~.72。

國內研究則發現,兩因素之組成題目與國外略有差異,「苦惱自責式反芻」為四 題(Cronbach’s α = .66),而「深思反省式反芻」為六題(Cronbach’s α = .71)(周 嘉娸,2008)。此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見下頁表 3-2),兩因素之內部一致性 係數分別為.81 與.85,整體量表為.88,顯示此量表具有良好信度。量表以李克特 氏四點量尺計分,參與者依項目內容的發生頻率做出「幾乎從不(1)」、「有時候 (2)」、「通常(3)」或「幾乎總是(4)」的判斷。

三、 憂鬱的測量(附錄三)

使用 Zigmon 與 Snaith(1983)發展的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主要用來篩選非精神疾病門診之病患的焦慮與憂鬱症狀。此量 表共 14 題,本研究僅採用其中 7 題測量憂鬱之項目(HAD-D)。此量表採四點 量尺評量,由「完全沒有(1)」到「完全有(4)」。中文版的信度介於.68 到.69 之間

(Wang, Tu, Liu, Yeh, & Hsu, 2013)。本研究時間點一 HAD-D 的信度為.76,時間 點二 HAD-D 的信度為.77,顯示此量表具有良好信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3-2 中文版反芻反應風格量表短版因素結構與內部一致性係數

本研究 周嘉娸(2008)

量表題目 苦惱自責 深思反省 苦惱自責 深思反省

8 想到「為何我有這些他人沒有的問題?」 .95 -.13 .80 -.22

9 想到「為何我無法將事情處理得更好?」 .67 .14 .74 -.03

1 想到「我做了什麼,而有如此下場?」 .62 .01 .47 .06

7 想到「當時的狀況如果可以變好就好了。」 .49 .25 .31 .15

3 分析最近的事件,試圖瞭解為何你為感到憂鬱。 -.02 .81 .07 .59

5 分析自己的個性,並試著了解自己為什麼憂鬱。 -.08 .78 .22 .48

4 想到「為何我總是用這樣的方式反應?」 .07 .73 .26 .52

6 自己一個人離開,並思考為何你會有這樣的感覺。 .12 .61 -.05 .63

2 寫下我在想什麼並分析它。 -.03 .60 -.15 .52

10 獨自去某些地方思考自己的感受。 .13 .50 -.10 .43

量表內部一致性係數(Cronbach’s α) .81 .85 .66 .71

整體內部一致性係數(Cronbach’s α) .88(n = 283) .74(n = 220)

參考資料:憂鬱反芻對工作記憶容量的影響之初探(28 頁),周嘉娸,2008,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在通過臨床研究倫理委員審查後,再開始進行資料收集。收案期間 從 2010 至 2014 年,共取兩個時間點的測量,分別是乳癌手術後的一年(T1)及 兩年(T2)。資料收集內容有:個人及疾病基本資料、兩個時間點的反芻分數、

兩個時間點的憂鬱分數。

在收案流程方面,透過醫院個案管理師得知已接受手術的乳癌患者,且患者 同意進一步與收案人員面談。向患者說明研究過程後,邀請填寫知情同意書,之 後進行問卷的評量。一年後,透過醫院追蹤患者何時複診,並進行第二次的測量。

第四節 統計分析

以 SPSS 套裝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Pearson 相關及階層迴歸分析,並以 LISREL 8.7 軟體(Jöreskog & Sörbom, 2004)進行路徑分析。程序如下:

1. 描述統計、相關分析:人口學變項分析,並計算各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及 量表分數間的相關。

2. 迴歸分析:使用階層迴歸分析,控制 T1 憂鬱症狀及相關人口學變項,分別 檢驗 T1 苦惱自責式反芻及 T1 深思反省式反芻(預測變項)對 T2 憂鬱(效 標變項)之預測力。

3. 路徑分析:採用路徑分析瞭解兩類反芻的相互作用關係如何影響憂鬱症狀。

首先,進行模型建構,將資料轉換為共變數矩陣(covariance matrix),所有 變項皆為觀察變項,包括:兩個時間點的苦惱自責式反芻及深思反思式反芻 及兩個時間點的憂鬱。根據研究問題之順序,分別檢驗模型之適配性,必要 時進行模型修正。模型適合度考驗以 Bollen(1989)提出之參考指標,包含:

χ2 、適合度考驗(GFI),均方殘差(RMSEA)等為主。

關(.177 與.275)顯著低於苦惱自責式反芻與憂鬱(.324 與.418)之關聯強度,

ZT1=-2.937(p = .003)、ZT2=-3.196(p = 0.001)(Steiger, 1980)。且 T1 深思反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