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反 芻類型與憂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乳癌患者的憂鬱情形

罹患乳癌與接受治療的過程為重大的壓力源,患者面臨各種挑戰,包括生 活的改變、經濟和職業的限制、身體意象的改變或自我概念之重建等問題,可能 進而發展出憂鬱症狀。根據 Qiu 等人(2012)的整理發現,有 1%到 53%的乳癌 患者具有憂鬱症狀。研究亦顯示,中國乳癌婦女中重鬱症的盛行率為 20.59%,

且術後一年內罹患重鬱症的風險為一年以上之患者的兩倍(Qiu et al., 2012)。換 言之,乳癌患者的憂鬱情形,可能在術後一年獲得減緩。然而,Qiu 等人(2012)

仍發現有 16%的乳癌婦女符合重鬱症之診斷,顯示有少部分的乳癌患者依舊長期 經歷身心適應之困難。儘管如此,癌症患者中憂鬱症之盛行率常是被低估的,因 某些憂鬱症狀被視為是罹癌的生理反應,如:疲勞、體重下降、食慾降低等

(Pasquini & Biondi, 2007)。此外,研究指出憂鬱症會影響癌症之預後,並且能 預測死亡率(Pasquini & Biondi, 2007; Satin, Linden,& Phillips, 2009),即患者的 身心困擾除了影響其整體生活品質外,更可能惡化疾病本身。故,乳癌患者之憂 鬱情形需被關注,並找出導致憂鬱之風險因子,以提供合適之介入方式,提升患 者之身心健康。

第二節 反芻類型與憂鬱

近二十年來,反芻成為瞭解憂鬱心情發展與維持的關鍵構念。目前已累積 相當數量的文獻在探討反芻的相關議題,反芻在憂鬱症中的角色亦在多數研究中 獲得一致的證據。根據 Nolen-Hoeksma(1991)的反應風格理論(response style theory,簡稱 RST)主張,反芻為一種面對憂鬱心情時的特質反應,具有跨情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一致性,為一種穩定的個體差異。RST 將反芻定義為對負向情緒的重複性思 考,特別聚焦在成因、後果及症狀上。在實驗的操作型定義中,反芻是讓個體聚 焦於當前的生理與情緒狀態,及自我評價。研究發現,反芻與長期和嚴重的憂鬱、

延遲復原、自殺意念的增加、問題解決的障礙、專注的困難有關(Nolen-Hoeksema, 2000; Miranda & Nolen-Hoeksema,2007; Donaldson & Lam, 2004; Lyubomirsky &

Tkach, 2003)。然而,並不是所有形式的反芻皆會導致不適應的結果。Watkins

(2008)的回顧裡整理了近期有關反芻與正向結果的研究,主要發現有四:(一)

協助個體從沮喪和創傷事件中復原;(二)協助個體策畫未來;(三)幫助個體走 出憂鬱;(四)促進健康行為。儘管研究反芻與適應性結果的文獻不如非適應性 結果多,但 Watkins(2008)的文獻開闢了另一條新的思考路徑:如果反芻是人 在面對負向心情下常具有的狀態,且此種反芻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那何種反 芻才能幫助個體成長、遠離痛苦?以下回顧了過去將反芻區分為適應性與不適應 性之文獻,以進一步探究不同反芻型態對憂鬱的影響。

其中一個區分反芻形式的層次是從「建構(construal)」著手。高程度或抽 象的建構(分析評價形式的反芻)主要聚焦在結果的可欲程度和重要性,著重在

「為什麼(Why)」的面向,如:「為什麼我無法將事情處理得更好?」;而低程 度或具體的建構(經驗感受形式的反芻)則聚焦在結果的可行性與計劃,著重於

「如何(How)」的面向,如:「我是如何有這種憂鬱感受的?」。研究結果發現,

分析評價形式的反芻與經驗感受形式的反芻,對憂鬱狀態(負向情緒與相關認知)

有顯著不同的效果。當個體使用較為抽象、評價性的反芻時,情緒較難從先前的 失敗經驗中恢復(Watkins, 2004),且接續的失敗經驗更容易引發負向情緒

(Moberly & Watkins, 2006)。在 Watkins(2004)的研究中,受試者被隨機分派 到不同的表達性書寫組,一組使用分析與評價式的方式,一組以具體與經驗式的 方式進行書寫。結果發現只有在使用分析式書寫的組別,仍繼續有著較高的負向 心情。Moberly 與 Watkins(2006)更發現,使用越多分析式思考回憶情緒事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個體,其正向心情越低。整體來說,分析評價式的反芻似乎會帶來較不適應的 結果;但是,經驗感受式的反芻是否較具適應性仍需進一步探討。

Trapnell 與 Campbell(1999)以五大人格的觀點來探討不同的自我思考型態,

建立了 RRQ(Rumination-Reflection Questionnaire, 簡稱 RRQ):(一)自我反芻

(self-rumination):聚焦在負向心情與問題;(二)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具 有對自我的好奇。他們發現自我反芻與神經質(neuroticism)有關,而自我反思 與對經驗的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有關,但同時亦與神經質有關。另 外,自我反芻與反思有顯著的關聯性,亦即這兩種自我思考型態是相互影響的。

研究發現,自我反芻與憂鬱症狀有正相關,而自我反思與憂鬱症狀並無關聯

(Siegle, Moore, & Thase,2004),此結果仍未能釐清自我反思是否具有適應性。

另一個區分反芻型態源自 Treynor 等人(2003)對反芻反應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簡稱 RRS,Nolen-Hoeksema & Morrow, 1993)之因素分析,為 釐清反芻為一個或兩個構念。Treynor 等人(2003)刪除與憂鬱量表(BDI)概 念重疊的項目後,發現 RRS 可分為:(一)苦惱自責式反芻(brooding):主要聚 焦在「為什麼是我」的抽象議題上及克服困難的障礙;(二)深思反省式反芻

(reflective pondering):具有解決問題的內涵,相對於苦惱自責式反芻為較具適 應性的自我思考型式。研究結果顯示,無論以短期或長期來看,苦惱自責式反芻 皆能預測較高的憂鬱症狀;反之,深思反省式反芻可能具有長期的適應效果。除 此之外,自殺意念與苦惱自責式反芻有正相關,而與深思反省式反芻則沒有關聯

(Surrence, Miranda, Marroquin, & Chan, 2009),亦有其他證據支持 Treynor 等人

(2003)的分類方式(如 Joorman et al., 2006; Burwell & Shirk, 2007)。簡言之,

苦惱自責式反芻與不適應結果之關聯性已被許多研究證實(顏妙倪,2012),而 深思反省式反芻的效果尚不清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將採用 Treynor 等人(2003)的分類方式,將反芻類型分為苦惱自責 式反芻與深思反省式反芻。主要原因在於,Watkins(2004)的分類受限於實驗 操弄,需要個體現場去經驗感受,本研究礙於醫療場所的場地限制與參與者於門 診時的參與意願,暫不採用此研究途徑。而 Trapnell & Campbell (1999)發展的 RRQ 共有 24 題,比起刪減後的 RRS(10 題)較不具臨床篩檢與評估的實用性,

且 RRS 為探討憂鬱病理現象最常被使用的量表,因此本研究將沿用 Treynor 等人

(2003)的反芻分類。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