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取向與策略

在文檔中 歷史科課程指引 (頁 52-62)

第四章 學與教

4.2 取向與策略

建構歷史知識 ,發展 歷史技能,培養正 面 價值觀和態度,均為本 課程的主要 宗旨。除了學 科技能 ,本課程還提供有意 義的學習情境,培養學 生的共通能 力,例如明辨 性思考 、創意,以及人文 素 養,如關愛他人和珍惜 歷史與文化 等。

學與教策略包 含不同 方法,例如直接傳 授 、探究和協作。教師應 該採取一系 列方法和策略 ,調適 學習內容和焦點, 以 回應學生的多元需要。 綜觀不同方 法,探究方式 在初中 歷史科學與教中最 為 合適。教師可以參考 課程框架中每 個課題的探究 問題及 建議導入問題,引 導 學生從回應問題出發, 建構歷史知 識並發展歷史技能。

4.2.1 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

作為一門學科 ,歷史 科可以透過探究式 學 習來協助學生理解個人 和群體與時 間的關係。學生需要 判定證據的信度和效 度, 來分析過去的人 物、事件和觀 點,以獲得更 全面的 理解。在此學習過 程 當中,學生 有機會成為 主動學習者,

運用歷史思考技能,進行明辨性思考及創意學習。

探究式學習方 式與直 接傳授方式截然不 同。前者較以學生為中 心,而後者則 傾向於內容為 本。與 單純學習史實相比 , 大多數學生會覺得為自 己想學的東 西尋找答案更 具趣味 性和挑戰性,例如 他 們 通過閱讀原始資料來 區分事實和 意見,提出問 題與建 構概念,亦可以同 儕 集體合作而非單獨完成,或 是可以 使用多種資源,而不 僅僅依賴課本。這 種 方式雖然較為耗時,但 就歷史學習 而言,這是有 意義的 學習活動。此外, 教 師亦可讓學生在探究學 習過程中撰 寫學習日誌或 其他培 養寫作或組織能力 的 課業,一方面讓他們 整理 及反思所 學,另一方面 亦可提 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 並促進自主學習。同時 ,教師可提 供機會讓學生 參考優 秀作品,促進同儕 互 學。在過程中,教師的 回饋和鼓勵 自是不能或缺 。有關 透過在歷史課堂撰 寫 學習日誌培養學生寫作 和自主學習 的例子,可參閱附錄二。

46

在歷史科的學 與教中 應用探究方式,教 師 和學生的角色分別是學 習的促進者 和主動的學習者。

作為學習的促進者,歷史科教師應能:

- 提供指引,協助學生發掘探究問題;

- 營造鼓勵參與學習的環境;

- 結合資源,促進彼此互動和自學;

- 引導學生探索更多資訊;

- 誘發思考並接受多種可能答案;

- 適時作出指導,並在探究學習完成後作總結;

- 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客觀持平和尊重史實的態度,以及 - 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好奇心和興趣。

在 探 究 式 學 習 的過 程 中 , 學 生 是 主 動 的 學 習 者 而 並非 單 純 的 資 訊 接 收 者,

他們應該:

- 應用他們已掌握的知識,回應探究問題;

- 主動投入學習;

- 提出問題並搜尋適當的學習工具;

- 與他人緊密合作;

- 與同儕分享學習經驗;以及

- 反思學習經驗及評估個人的學習進度。

探究方式可令 歷史學 習充滿趣味和新意 。 學生不是背誦零碎的史 實,而是應 該從歷史的角 度去思 考過去。例如,歐 洲 人為什麼更容易掌握多 國語言,如 法文、西班牙 文、德文和其他歐洲語言?今天的美國與 1776 年立國時相比,

其領土範圍有 何分別 ?今日哪些常見名字 來自希臘神話?以古埃 及當時的交 通和技術,金 字塔是 如何興建的?為什 麼 今天我們使用阿拉伯數 字和羅馬數 字?有歷史科教師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及其影響 ─『巴黎和會』及《凡 爾 賽 條 約 》」 為 題 目 設 計 探 究 式 學 習 活 動 , 安 排 學 生 分 組 代 入 不 同 國 家 , 討 論其於「巴黎 和會」 的訴求並匯報小組 內 的決定。該課堂鼓勵學 生參與探究 過程,讓學生 更積極 地提出問題並得出 結 果。歷史可以從新的角 度來重新探 究及研習,因 為與學 生日常生活和個人 經 驗有關的課題實在很多。教師應該

47

接受不同的問題和答 案,讚賞學生的好 奇心和想像力,這些都 是 探究式學習 所必需的。

有關透過探究方式學習歷史課題的例子,可參閱附錄三。

有些學校以探究方式 試教修訂課程。例 如 ,某學校的中一學生 需 要找出古羅 馬文明對我們今日世 界的影響。他們透 過 曆法、建築、法制、 文 字和政治制 度作今昔對比,以帶 出羅馬文明的文化 遺 產。另一所學校的中 一 學生善用原 始資料,例 如運用 1911 年香港政府統計局的數據報告及今日地政總署的地 圖,了解關於香港早 期的主要民系和宗 族 。此外,一位歷史科教 師以課程建 議的探究問題「人類 從兩次世界大戰中 汲 取了什麼教訓?」為 基 礎,於中三 進行了兩節關於「猶 太大屠殺」的課堂 ,要求學生在完成前測 任務、課堂討 論和課後練習之後, 填寫一個包含六個 元 素的組織圖(謂何、為 何、何時、

何人 、何 地 和如 何)( 圖表 4.1)。當課堂結束時,學生透過分組活動以鷹架 方式建構了知識,並反思如何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

相關教案和策略的更多詳情及例子,請 參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於 2019 年出 版的《教學新意念—初中歷史科修訂課程教學新資源 (第一輯)》。

圖表 4.1 關於「猶太大屠殺」課堂的組織圖

48

4.2.2 史料為本的歷史學習

在學生探究歷史課題的過程中,不同的歷史資料有助於學生多角度地呈現探 究問題的歷史脈絡和情境;學生分析歷史問題時,他們須掌握多元的歷史資 料,審慎查證不同的歷史證據是否可信,藉此加深對歷史課題的認識及建構 個人見解。因此,歷史資料成 為學生探究歷史問題及建立個人判斷的證據。

探究的學習方式配合多元的歷史資料有助於豐富學生對歷史的想像及認識、

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運用歷史資料成為學生探究歷史不可缺少的部份。

教師應設計學 生學習 活動,讓學生在探 究 的過程中運用歷史資料 解答問題。

教師可運用原 始資料 作為學與教策略的 具 體實例,如歷史事件中 當事人的書 信、日記、個 人敍述 、照片、回憶錄或 口 述歷史紀錄等;官方資 料如當時報 章、政府刊物 與紀錄 、演詞和法庭紀錄 等 ;文物如墓碑、建築 物、工具、家 居用品等。這 些原始 資料是相關歷史事 件 同期產生的資料,可以 加強學生學 習歷史的真實 感,並 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及 代入感。 教師亦應利用 第二手資料,

例如事後的報 章報導 、傳記、紀錄片、 評 論文章、百科全書等, 讓學生從相 關歷史事件發 生後的 資料中,建立對歷 史 事件或議題更全面的了 解及多角度 的詮釋。透過 教師的 指導,學生從閱讀 不 同的原始資料中探索歷 史事件中當 事人各種不同 的感受 及看法,可以發展 學 生設身處地看待歷史事 件的能力;

分析不同的第 二手資 料及詮釋亦有助於 學 生學會尊重不同觀點, 不偏不倚地 合理判斷歷史 問題的 能力。以史料為本 的 研習歷史方式有助於學 生建立歷史 概念並培養他們的歷史技能。

儘管如此,教 師選用 歷史資料時,應調 適 學與教策略,令學生從 歷史資料中 更有效地學習 。例如,在學習課題八 「香港直至19世紀末的成長與發展」時,

教師應先讓學 生學習19世紀末關於香港政府制度建立的基本史實,適當的前 設知識可幫助 學生理解19世紀末香港政府官方文件的內容。不少年代久遠的 歷史文件所採 用的語 言與今天的或有不同 ,教師應先教授適當的 閱讀技巧,

令學生能夠明 白該歷 史資料的內容。除 了 注意資料是否可用或是 否便於取用 外 , 教 師 還 應 考 慮 資 料 是 否 真 實 及 有 根 據 。 此 外 , 歷 史 資 料 亦 可 能 會 帶 有

「隱藏個人意 見」甚 至是「偏頗」的觀 點 。教師需要小心選取, 避免 採用可 能具冒犯性的 資料, 如含有種族主義、性 別 主義色彩的資料。 如 有需要,應

49

均衡地提供其 他資訊 和意見作補充,令 學 生能夠更客觀地認識 及評價歷史事 件。

4.2.3 電子學習

資訊科技正在 改變課 堂內外的學與教過 程 。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 發展,歷史 科教師已能善 用電腦 與互聯網,安排具 備 視聽效果的課堂。學 生 更可以透過 流動電子設備 ,觀看 紀錄片或相關短片 。 他們可按自己的學習步 伐重看那些 影 片 , 回 應 教 師 提 出 的 問 題 , 以 及 透 過 不 同 的 流 動 程 式 或/及 電子 學習 平台 與同儕分享交 流。資 訊科技可以透過多種 有效方法,推動互動學 習,但如果 只著重表面的 形式, 會阻礙學生相互之 間 的交流,影響學習成效 。例如,在 某些情況,歷 史科教 師發覺課堂鴉雀無 聲 ,原來學生正專注於自 己手中的個 人平板電腦, 而忽略 了與同儕的交流和 討 論。因此,採用電子學 習策略時,

教師須調適教 學策略 ,將單獨任務變成學 生間共同合作才能完 成的學習任務,

這樣才能更有效發揮電子學習的作用。

為 了 促 進 學 生 認 識 古 埃 及 的 宗 教 和 文 化 , 有 些 教 師 嘗 試 以 三 維 空 間 模 式

(3D) 將 圖坦卡門墳墓在課室呈現出來。學生配帶三維空間(3D) 眼鏡虛 擬 考 察 法 魯 王 墓 穴 , 然 後 回 應 以 擴 增 實 境 (AR) 科技設定的 問題,當 學生 進行探索並解 答所有 問題後,便可成功 開 啟圖坦卡門的棺蓋。這 教學創意是 融合歷史學習和電子學習的一個很好的嘗試。

除此之外,電子學習亦可以在課堂以外進行。有兩所學校試教「20 世紀香港 的成長與蛻變 」這個課題時攜手合作, 運 用電子學習平台的兩 種 功能,結合 電 子 學 習 和 實 地 考 察 。 第 一 項 是 應 用 虛 擬 實 境 (VR) 功能瀏 覽考察地 點,

以此作 為考 察前 的準 備;另 一項 是以 全球 定位系 統(GPS)定點完成任務的 方式進行實地 考察。 透過運用上述電子 學 習平台,學生能夠在香 港墳場找到 如何東和何啟等重要人物的墳墓,從而認識他們對 19 至 20 世紀初香港的貢 獻。學生完成 任務後 ,透過同一平台將 答 案、回饋提交教師。 黃 泥涌峽徑考 察 亦 是 另 一 次 很 好 的 嘗 試 。 學 生 於 上 課 期 間 以 三 維 空 間 (3D) 眼 鏡 先 進 行 虛擬實地考察 ,以此 作為考察前的準備, 思考其戰略重要性的問 題,然後將 相片和答案透 過電子 學習平台提交教師。 透過這種方式,教師 可以了 解學生 對日佔時期香港保衛戰的理解程度。

在文檔中 歷史科課程指引 (頁 52-6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