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口腔衛生行為

學童的齲齒狀況,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學童生長發育與學習效果。在 致齲過程中,環境因素(飲食及口腔清潔)、致病因素(細菌等微生物)、

宿主因素(易感的牙齒、唾液及免疫力)及時間因素是四個重要因子。

所以,預防齲齒可以從改變飲食狀況、抑制口腔細菌、改善宿主及時間 因素著手(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a)。

姚振華(2001)主編之「牙科公共衛生學」中,將齲齒的預防方法 分為五個部分:(一)定期口腔檢查、(二)均衡飲食、(三)潔牙、(四)氟化物 使用、(五)牙面及溝裂封填。其中潔牙包刮刷牙、牙線使用、漱口水應用 以及其他輔助性口腔清潔工具之使用,主要目的在於用機械化或化學性 的方法來清除牙菌斑、食物殘渣等有害牙齒健康的物質,以達到預防齲 齒、恢復牙齒及口腔正常功能的目的。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1998)提出許多齲齒的預防方法,說明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餐後潔牙,而 且刷牙最好時機是餐後及睡前。目前世界推行的口腔衛生工作均以預防 策略為重,尤其齲齒,可藉由少吃甜食、營養的補充、氟化物之補充、

注意口腔衛生、定期牙齒檢查及正確清潔方法等措施來預防齲齒的發生

(葉日貴、陳佳蕙、陳玉昆,2003)。此外許多研究亦顯示,學童每天刷 牙次數及立即刷牙習慣與學童的齲齒狀態有顯著的相關性(邱啟潤,1986;

張怡民,2003;余慧容等,2008)。本研究將口腔衛生行為分為刷牙行為、

18

使用牙線行為、使用氟化物行為、定期口腔健康檢查,茲分述如下:

(一) 刷牙行為

目前衛生及教育相關單位推行「潔牙 333」活動,包含三餐飯後刷牙、

每次刷牙三分鐘及餐後三分鐘內刷牙(行政院衛生署,1990;臺北市政 府教育局,2008)。依據卜婷芳(2006)研究結果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 每天平均刷牙次數 2.53 次,有餐後潔牙習慣者 68.75%,沒有餐後潔牙 習慣者有 31.25%;而餐後潔牙方面:三餐飯後及吃完點心後的潔牙行為 表現不理想(Levin et al., 2004;Zhu et al., 2003;周志銜等,2002;游尚霖,

2001)。胡益進、姚振華等(2007)於「96 年學校口腔健康促進推廣模式 探討研究成果」中指出,學童在學校吃完午飯後會去刷牙的比例是 48%、

在家裡吃完飯後會去刷牙的比例為 19%、會用貝氏刷牙法刷牙的比例為 38%。洪文綺、黃淑貞(2007)曾經針對台灣公私立國小學童口腔衛生行 為相關因素研究中發現,學童口腔衛生行為上表現較好的是每天起床及 睡前刷牙。此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原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 台灣地區 6-18 歲兒童及青少年口腔狀況調查結果:學童每天刷牙 2 次 57.66%,主要是早晨起床後與晚上睡覺前刷牙;在學校吃完午餐後,學 童潔牙以 58.25%有刷牙,沒有使用牙線為最多,學童在學校午餐後刷牙,

有老師指導佔 60.34%(陳弘森等,2006)。余慧蓉等(2008)調查東部地 區兒童及青少年所作之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刷牙次數以兩次佔最多,刷

19

牙時機以起床後與睡覺前比例最高佔 64.07%;學童刷牙次數方面,每天 刷牙一次比每天刷牙 3 次及 3 次以上者的齲齒數及齲齒經驗指數高,而 口腔清潔習慣與齲齒有顯著相關性。Al-Dlaigan, Shaw&Smith(2002)曾經 針對在英國伯明罕十四歲中學生口腔衛生研究發現,一天刷牙兩次比率 佔 60%,一天刷牙一次比率佔 25%,餐後潔牙率佔 28%,每三個月更換 牙刷的比率佔 56%。de Almeida, Petersen, Andre, and Toscano (2003)針對 葡萄牙六歲和十二歲學童的口腔保健行為調查,結果發現十二歲學童一 天刷牙兩次的比率佔 55.60%,有 90%的學童缺乏口腔保健。許多研究發 現青少年刷牙次數也是維持一天兩次(Maes , Vereecken , Vanobbergen, &

Honkala, 2006;Levin & Currie , 2009)。由上述研究結果發現,國內外學 童以起床及睡前刷牙比率較高,但對於餐後潔牙的比率皆不高,且以一 天刷牙兩次者最多,餐後潔牙習慣待改善。

(二)使用牙線行為

牙 菌 斑 容 易生長 於接 近牙 齦的 牙面 ,尤 其在 牙縫 面 (Axelsson P, Nyström B & Lindhe J. 2004)。而在鄰接面由於牙面內縮,牙刷從凸出的 頰、舌面越過,無法進入牙齒相鄰之凹處,幾乎清不到牙縫面。若不刻 意清潔此處,牙菌斑可在此堆積一輩子,這也可解釋為何齲齒常發生於 牙縫處。故在此,僅針對適用於兒童時期之牙縫面清潔工具為牙線與牙 線棒之優劣點說明。牙線是特殊的尼龍線,繃緊時像刀刃一樣,可把牙

20

菌班刮下來,就工具而言,牙線最簡單、便宜、用途也最廣;但操作須 做些練習,多數人不易接受。牙線棒在臺灣極為普遍,坊間最容易看到 牙縫清潔用品,看似好用,但有缺點,如清潔效果不佳;塑膠柄上無法 繃緊,且無法像牙線有效地把牙菌斑刮下來;牙齦退縮較多處,它的弓 會被牙冠卡住,無法下到底;很少人勤於汰換已沾牙菌斑的牙線棒,因 此一般牙醫師仍多建議使用牙線清潔為宜(賴弘明,2011)。呂佩霖(2005)

曾經對台灣地區12-19歲青少年口腔保健行為研究當中發現,其中18.80%

有使用牙線潔牙習慣。孫曼漪(2006)台灣國小學童6-13歲的研究結果顯 示,未曾使用牙線或牙線棒者有39.82%。根據陳弘森等(2006)調查台 灣地區6-18歲人口口腔狀況研究指出,不論是國小兒童或國高中青少年每 天有使用牙線1次比例為12.49%;學童學會使用牙線此項潔牙工具,有 47.00%是家人教的,其次24.20%為學校單位教的。洪文綺、黃淑貞(2007)

針對台灣國小學童口腔衛生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口腔衛生行為上表現最 差的為每天至少一次使用牙線清潔牙齒19.80﹪。蔡芷榆(2009)在生活 技能教學方案對學童口腔保健之成效研究顯示,學童有44.1%於吃完飯後 使用牙線清潔牙齒,但吃完東西後從未使用牙線有6%的學童,深入了解 後多數學童表示不會使用牙線或家裡沒有牙線。洪羚孆(2010)研究發 現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每 天 使 用 牙 線 為 21.60 ﹪ 。 Kassak,Dagher & Doughan(2001)針對黎巴嫩大學新生的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缺乏使用牙線

21

的習慣。由上述研究結果發現,不論國內外學童、青少年甚至大學生在 採取的口腔衛生行為中使用牙線習慣者比率偏低,顯示牙線的使用並不 普遍。

(三) 使用氟化物

預防齲齒最常用的方法有口腔衛生習慣的建立、刷牙、飲食控制、

溝隙封填劑使用及氟化物應用等多方面進行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而使 用氟化物及溝隙封填劑是目前臨床上認為最有效且積極預防齲齒的方法

(陳瓊芬、施文宇,2004)。根據黃耀慧、姚振華(2009)漱口水的臨床 運用有三方面:1.輔助控制牙菌斑、2.預防齲齒發生(主要是利用漱口水,

作為攜帶氟化物之介質)、3.去除口腔異味。歐美、日本在學校系統推行 含氟漱口水的計畫已行之有年,於臨床文獻證實具有齲齒預防效果達 30

~50%以上(Adair,1989;Doherty , BrunelleA, Miller & Li ,1984)。孫曼漪

(2006)調查台灣地區國小學童氟化物使用結果顯示,學童對含氟牙膏 並不陌生,使用比率有 88.58%;至於含氟漱口水則由於學校推行,有高 達 85.17%的使用比率。因此,含氟漱口水尤其是在學校氟漱口水計畫是 一簡便經濟之齲齒預防措施。

(四)定期口腔檢查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台灣地區6-18 歲兒童及青少年口腔 狀況調查結果指出,國小學童有 97.34%的兒童有看過牙醫的經驗;而國

22

小學童有33.23%會3-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定期檢查,沒定期口腔檢查的兒 童齲齒率為61.09%,較高於有定期檢查的兒童;在此全國性的調查中也 發現沒看過牙醫的兒童與青少年有著較高的齲齒齒數、面數(陳弘森,

2006)。此與David, Astrom & Kuriakose(2005)探討印度12歲的學童齲齒 及相關因素結果顯示有60%的孩童不曾看過牙醫,其發生齲齒風險較高結 果接近。國小學童在就醫方面,多數學童有就醫經驗佔91.8%,但有71.33%

不定期、頻率以間隔半年至一年為最多佔45.34%(劉貴雲、晏涵文1989),

呂佩霖(2005)於台灣地區青少年口腔保健行為探討中發現國內外的青 少年口腔保健行為使用牙醫門診的部分,結果為曾經使用過牙醫門診服 務的不到50%在過去的半年至一年內(Levin et al., 2004;黃純德,2004;

Almeida et al., 2003;Zhu et al., 2003)。兒童對於牙醫師的恐懼與兒童負 向行為的關係,結果顯示有20%的兒童在治療期間曾經出現害怕,而有 21%兒童出現負向的行為,若兒童害怕牙醫有較大機會出現負向的行為 (Baier,Milgrom,Russell,Mancl& Yoshida ,2004)。余慧容等(2008)曾經對 東部地區兒童及青少年所作研究結果顯示,少數人有定期看牙醫的行為 佔14.77%,會痛才去就醫者佔33.09%;不需要、不知道者佔最多為39.00

%;黃琳婷、楊奕馨、張雀鳳(2009)針對高雄縣某公立國小3-6年級國 小學童自覺口腔問題與影響日常生活表現研究發現牙痛、口臭、口內流 血、口腔發炎紅腫等問題仍是造成學童在日常生活相當多的影響。由上

23

述研究結果發現,學童採取口腔定期健康檢查的比例不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