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口頭文學的起源與分類

第二章 台灣民間故事分析

第一節 口頭文學的起源與分類

第二章 臺灣民間故事分析

本章探討民間故事的定義,臺灣民間故事對於民俗、宗教、教育等社會文化 的影響,以及當民間故事應用在文學、繪畫或其他藝術創作時,經常面臨到的改 編、再創作等等問題。綜觀目前關於台灣民間故事的文學作品,會發現同一故事 在不同地區其內容多少有些出入,不同敘述者與不同的講法,都可能產生不同的 意義,甚至出版業者為了增加故事可看性,會對故事內容作出大幅度的修改,這 些修改對於故事的原創與失真衍生出的種種問題,都會在本章作出分析與探討。

最後,筆者以概略的方式回顧臺灣目前以民間故事為主題創作的藝術創作,例如 繪畫、音樂、動畫以及電影等。

第一節 口頭文學的起源與分類

研究各民族的文字發明與發展的歷史,就不難看出文字是由繪畫演變而來,

例如象形文字,最初的時候文字數量很少,並且大多以圖案的形式存在,不但難 以使用,就算是用來寫一篇簡短的文章以記錄事件也很不夠。所以在早期發展的 各民族中,最初的歷史總是用口頭傳承的方法流傳下來的,經過了數千數百年,

文字逐漸增多,才能用簡單的文字來記錄重要事件。至於一些零散的事件,史前 人類沒有能力記錄下來,因為文字的發展遠遠的落後於語言的發展。1

然而,在口頭傳承的過程中,傳承者未必能將事件完整無缺地轉述給另一個 人,又或者是為了種種理由,例如族群利益,而添加偽造的事實,例如巴勒斯坦 首都耶路撒冷(Jerusalem)同時被猶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當成聖都,三大 宗教各有其傳說故事,但事件的細節與真偽至今仍無法確認。甚至,傳承者並未 分辨事件的真偽,直接把虛構的事件當作是真實的事件傳承下去,種種難以避免 的狀況,導致一個民族發展到文字可以記錄語言的階段後,就會發現神話和傳說 經常穿插在人與人的語言之中,後人不但無法判斷這些事件的真偽,甚至還會將

1 鐘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年 12 月初版,頁 241-252。

7

某些毫無根據的神話和傳說當作是「歷史」(History)來看待,這些沒有真憑實 據的事件敘述,便通稱為「口頭文學」(Oral Literature)。有趣的是,本研究的重 點並非探討「真實」的事件,反而是在探討「不真實」的事件,因為它們明顯地

8

9

另外,玉皇大帝,媽祖,七爺八爺,觀世音菩薩等等民間信仰,雖然也是在 描述神明的故事,但這些故事由於發生的時間段較近,不是從史前時代流傳下來,

所以不能算是「神話」。以真實性來說,這些故事的主角,亦難以對應到真實存 在的人物,所以也無法歸類到「傳說」,故筆者認為應歸類到「民間故事」。 整體來說,本篇研究採用的全部都是無法考據切確時間、人物的虛構事件,

在這些故事裡,分類比較模稜兩可的就是鄭成功的斬妖除魔事蹟。因為鄭成功是 一位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照理來說應該被歸類為「傳說」,但〈劍潭〉、〈鶯歌 石〉等故事明顯屬於虛構,故事的傳承者只是借用鄭成功的形象加以發揮,所以 仍應算是「民間故事」。

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就是媽祖的故事。許多文獻都提到媽祖的生平,例如《東 西洋考》一書提到:「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嶼,五代閩王林愿之第六女,母王氏。

妃生於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變紫,有祥光,異香。幼時有異能、通 悟秘法,預談休咎無不奇中。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4但眾說紛紜,唯一對 於媽祖生平的共通點只有「姓林,生於湄州嶼,自幼有異能」這些模糊不清的敘 述。再者,媽祖的事蹟不外乎顯靈、降妖伏魔等等神蹟,實在難以歸類為「傳說」, 所以筆者仍然將它視為「民間故事」。

四、 寓言(Fable)

寓言或者寓言故事通常是一篇含有道德教育或警世智慧的短篇故事,通常以 簡潔有趣的故事呈現,常隱含作者對人生的觀察和體驗,例如《伊索寓言》、《莊 子.寓言篇》。傳承者對於神話、傳說的態度,必須是信以為真的,然而若傳承 者自己也知道這是一則虛構的故事,則被稱為「寓言」。臺灣民間故事往往隱含 許多「寓言性」,也就是說故事裡包含了許多道德教化的意味,這些現象將於本 章第三節作深入探討。

4 張燮,《東西洋考》,1617 年(明萬曆四十五年)。

10

五、 小結

定義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寓言這幾個概念,只是為了把民間故事歸類,

讓本研究的目標更為明確。在許多文化中,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之間不一定有 明確界限,有些文化只把傳統故事分為兩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甚至神話和 民間故事也不能完全區分開,一個民族認為是虛構的故事,可能被另一個民族當 成史實,例如基督教的聖經故事。事實上,當一個神話失去其宗教地位後,就會 被當成民間故事,例如北歐神話中的的巨人、仙女和人類英雄帶有神性,在基督 教傳播開後全被當成民間故事。

口頭文學是大眾的語言藝術,運用口頭語言,充分發揮豐富的表現功能和概 括能力,創造各種藝術形象,展示瑰麗的想像,這是口頭文學的藝術特性。從遠 古時代起,口頭文學就伴隨著人民的生產勞動、宗教和其他民俗活動而產生、發 展,並成為人民生活中各種知識的寶庫,進行教育和文化娛樂的重要形式。原始 時代的口頭文學是整個民族文藝的源頭,對於文人作家在保存和發展文化藝術方 面也起到很大作用。5

回顧百年來台灣民間文學的發展歷程,可說是相當的曲折,基本上有系統的 研究和整理,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日本人對原住民與漢人族群的調查,無非是 為了加強對殖民地人民的了解,以達到統治的目的。近年來,學界對台灣民間文 學的觀念與內涵,透過辨證,逐漸清楚,各縣市的田野調查,成果斐然,例如民 間故事、歌謠、諺語…一套套文學作品的推出,足以見證民間文學的豐饒,而學 者的研究與整理,既提升民間文學的學術地位,也為台灣文學史提供新視野,更 詮釋了庶民的集體意識。

5 鐘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年 12 月初版,頁 240。

11

6 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所作《哈姆雷特》(Hamlet),又名《王 子復仇記》,是莎士比亞的一部悲劇作品,是他最負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劇本之一。

7 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頁 2,2002 年 10 月 1 版。

8 AT 故事分類法(Aarne-Thompson classification system)是一套童話分類的方法。這套分類法先 是由芬蘭民俗學者 Antti Aarne(1867-1925)在芬蘭學者 Julius Krohn(1835-1888)和 Kaarle

Krohn(1863-1933)的「歷史-地理法」(historic-geographic method)基礎上發展而來,後又被美國 民俗學者 Stith Thompson(1885-1976)加以改進,故以兩人之名命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