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西洋民間故事的繪畫表現性

第三章 民間故事的繪畫表現性

第三節 西洋民間故事的繪畫表現性

西方以民間故事為主題的繪畫,大致上可分為希臘羅馬神話、北歐神話、聖 經故事和文學著作等等,在上一章中我們討論過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之間的區 別,理論上應將神話及文學作品排除在外,但這些故事的界線通常是模糊的,一 個民族深信不疑的神話對於另一個民族來說可能只是一般的民間故事罷了,因此 直接選用常見的希臘羅馬神話,已足以體現本節所要探討的重點。另外,由於本 次創作主要以象徵主義風格為主,所以本節探討內容會特別側重於象徵主義畫家 的表現性。

一、 維納斯的誕生(Birth of Venus)

(一)故事摘要

根據古希臘傳說,泰坦族的克羅諾斯把他父親的生殖器切下並丟入海洋,

卻幻化成白色的泡沫,於是從泡沫中便誕生了曠世美女維納斯。當她玫瑰色的

11 2014 年 5 月 1 日,徐悲鴻《愚公移山圖》賞析,宜興徐悲鴻紀念館官方網站,

http://www.yxxbh.com/ThemeInfo.asp?ThemeID=280。

33 Chassériau,1819-1856) 的《海中的維納 斯》(Vénus marine dite Vénus Anadyomène)

(圖 3-10)是受到法國詩人戈蒂葉

(Theophile Gautier, 1881-1872)的一首詩的 啟迪,女性形象的浪漫主義構思則源自其老 師安格爾的古典主義,但比其老師的格調更 富有魅力些,它充滿著幻想性13

安格爾的《水中站起的維納斯》(Venus Anadyomene)(圖 3-11)一作,則參考自波 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維納 斯的誕生》(圖 3-12)(The Birth of Venus),

1838,油彩畫布,65.5 x 55cm,巴黎羅 浮宮。

圖 3- 11 安格爾,〈水中站起的維納 斯〉,1808-1848,油彩畫布,162.5 x 91.4cm,Condé Museum, Chantilly

34

14。縱觀兩者的差別,首先是夏瑟里奧省略了丘比特,也捨棄了流動的海浪,

使得觀者的目光更集中在維納斯身上,卻也產生一種靜謐的孤寂感。另外,維 納斯的側臉由於逆光的關係,無法看清其臉孔,更增添了其夢境般的神秘性。

圖 3- 12 波提且利,〈維納斯的誕生〉,約 1486,蛋彩畫布,172.5 x 278.9cm,Uffizi, Florence

二、 伊底帕斯與人面獅身(Oedipus and the Sphynx)

(一)故事摘要

伊底帕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悲劇主角之一,太陽神阿波羅(Apollo)預言他 將殺害自己的父親,娶自己的生母為妻,並生下可惡的子孫流傳在世上,很不 幸地這些預言都實現了。伊底帕斯另一個有名的故事,是他流浪到底比斯城時,

遇見了人面獅身的怪物。這個怪物喜歡出謎題考驗行人,行人若是答不出來,

就會被人面獅身吃掉。然而伊底帕斯居然解開了這個怪物的謎題,以至於人面 獅身因失敗而感到羞愧,氣得從懸崖跳下摔死。15

(二)繪畫上的表現性

14 ,《世界名畫家全集-安格爾》,頁177-178

15 黃晨淳,《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台北: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1,頁 212-213。

35

牟侯發表於 1864 年法國沙龍的《伊底帕斯與人面獅身》(Oedipus und die Sphinx)(圖 3-13)是牟侯的代表作之一,出自於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與人面 獅身怪物對決的故事,與之相對的是 1808 年古典主義巨匠安格爾的作品《伊 底帕斯與人面獅身》(Oedipus and the Sphynx)(圖 3-14),牟侯一方面像是向 大師挑戰,一方面又像是向其致敬。不同於安格爾注重理性秩序、強調人體美 感的古典式風格,牟侯捨去了受到驚嚇而逃走的侍從,轉而強調伊底帕斯與人 面獅身的情感關係。在原本的故事中,人面獅身因為被伊底帕斯猜出謎語,情 緒由自信轉向愕然,再由愕然轉向憤怒與羞愧,跳崖自殺而死。然而牟侯卻跳 脫了原本的框架,讓伊底帕斯與人面獅身有了身體的接觸,人面獅身並不像安 格爾畫中那樣兇惡,在她臉上反而呈現出安祥柔和的表情,與其說是驚訝,倒 不如說像是突然陷入愛河的少女般的可愛表情。同時牟侯亦安排兩人互相凝視,

彷彿兩人不是敵人而是情人,在眼神交會之間,時間與空間凝結了,觀賞者的 思緒也得到解脫。

圖 3- 13 牟侯,〈伊底帕斯與 人面獅身〉,1864,油彩畫布,

206 x 104cm,紐約大都會美術 館。

圖 3- 14 安格爾,〈伊底帕斯和人面獅身〉,

1808-1825,油彩畫布,189 x 144cm,巴黎羅浮宮。

36

(Annibale Carracci, 1560-1609)所 作《獨眼巨人攻擊阿惜思與卡拉 蝶》(Polyphemus Attacking Acis and Galatea)(圖 3-15),可以很明

17 古斯塔夫.史瓦希(Gustav Schwab)著,陳德中譯,《希臘神話故事》,台中:好讀出版,2004 年再版,頁 268。

圖 3- 3 阿尼巴爾.卡拉齊,〈獨眼巨人〉,

1595-1605,溼壁畫,羅馬法泥澤別墅。

37 1840-1916)在 1898 年所作《獨眼 巨人》(The Cyclops)(圖 3-17)與上

64 x 51cm,Museum Kroller-Mueller,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38

在一起,造成一種幻想與現實的交錯感。

朱伯雄在《拉斐爾前派與象徵主義美術》一書中對於此畫有如下描述:「獨 眼巨人正從地下爬起,目光注視著深埋在地層裡的一個裸女的形象。這個形象 是歡樂的象徵,但尚未甦醒。這幅畫所體現的象徵意涵,界乎真實與虛幻之間,

是一種比較晦澀的歌誦性欲與生命的寓意」18。由以上所述可知朱氏認為這幅 畫是在描寫獨眼巨人被父親烏拉諾斯關到地底後,被其母親釋放出來的場景,

然而依據原本故事的情節,此時巨人應是充滿仇恨,拿著鎌刀準備向其父親復 仇,但此類劇情本身就已經不是象徵主義會使用的類型,故事本身也未提到少 女,畫作中的巨人也不是從地底冒出的姿態,故畫作內容應與朱氏的理解有所 出入。反觀此畫整體構圖、人物姿態與牟侯的《卡拉蝶》(圖 3-16)幾乎如出 一轍,故筆者認為此畫應該是基於獨眼巨人與卡拉蝶的故事而創作。由此可見,

若觀者沒有徹底理解故事內容,或是畫家沒有正確使用指示性符號,畫作就無 法傳達出正確的寓意。

四、 小結

一個古老的民間故事,本身就是極度具有民族風格的題材,而畫家在表現民 間故事時,又會隨著目的、形式、個人風格等因素,以不同的構圖、色調、技法 來呈現出不同的樣貌,所以民間故事並不是一個過時的題材,一幅畫作是否具有 藝術價值,最終還是取決於創作者本身。畫家亦能夠利用圖像、象徵物以及人物 姿態的選用,除了正確傳遞故事情節外,亦能讓作品充滿寓意。

在表現形式方面,中國畫家的運用方式較為獨特,主要著重於理解而不強調 物象再現,例如移動視點、同時性以及蒙太奇的觀念,雖然不符合視覺經驗,但 卻具有較強的敘事性,也大大提高創作的可能性。西方的畫家在傳統上是以線性

18 朱伯雄,《拉斐爾前派與象徵主義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 年 3 月初版,頁 191-194。

39

透視法為主,大多注重色調與姿態的創新,以及畫中物體的象徵性,如此一來畫 家也比較容易建立出個人的風格。

最後,很明顯地當觀眾在欣賞敘事性繪畫時,如果不能對畫作所描述的故事 或文化背景有正確的認識,不但會對畫作內容難以理解,也難以對畫作產生情感 上的共鳴,最後導致畫作的失敗。反過來說,畫家也必須能夠正確地運用故事裡 的元素,才能在不影響故事性的前提下,完美的演繹出個人的風格。

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