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古典文獻回顧與探討

診脈的操作內容,是一個已被大致了解而缺乏精緻實踐的議題,

然而任何一項操作,在其正確度與精緻度確立之前,所得結果仍存有 很大的討論空間;為了驗證脈診的理論並承接於學習與應用,確立診 脈操作標準,應為首要的問題,因此先從相關古典文獻進行溯源探討。

第一項 診脈操作

診脈操作之內容,包括診脈部位、診脈手法兩大部分,本節將循 此二主軸進行回顧探討。

一、診脈部位獨取寸口

目前教學、研究與臨床常用的診脈部位以寸口為主,然而寸口 的概念由何而來?診脈部位為何確立於寸口?回答這些問題將有助 延續並深入脈診在這三大方面的應用。

診脈部位確立於寸口處,是從《難經》強調「獨取寸口」開始。

《難經》「獨取寸口」的觀念是由《內經》的「遍診法」承接而來,

而在承接時創造了此理論。黃維三教授在《難經知要》一書中提到:

「《內經》診脈係全身遍診之法,至越人強調獨取寸口動脈作為診脈 之標準部位。此一難蓋引《靈樞》營衛生會,五十營等篇,營衛周 行全身經脈而大會於手太陰之說,以申明獨取寸口之脈學原理。」1 可知《難經》「獨取寸口」的理論是立足於《內經》論述的生理學基 礎之上。

黃維三教授認為:「《內經》三部九候係分診頭部、手、足之動

使到了現代,「獨取寸口」仍是建築於理論之上的診脈方法,雖然全

道理。尺為尺中的意思,是在關後朝向尺澤穴的地方,寸則在關的 前面朝向魚際穴的地方。」5可知在第二難中,尺寸共計一寸九分長,

而實際只有二部(寸尺)與一界(關)而已。本間祥白也解釋了第 二難對於「關」的敍述,認為「關」是指:「尺寸,一寸與九分的交 接處;六部定位的關上,六分之間。」5

第十八難云:「三部者,寸關尺也。」寸關尺為三部的說法,到

《難經》第十八難才得以確立。黃維三教授提到:「千金方對寸關尺 三部脈位的修訂,為從寸口入卻行六分為關分,從關分又入行六分 為尺分。」6也就是說,在《難經》論述三部時,並沒有將寸關尺三 部的長度明示出來,即使此時的關己自成一部而非一界而已。直到 唐朝,孫思邈才將三部的長度定量化。黃維三教授在《難經發揮》

一書中,提到「此難(第二難)的尺寸一寸九分的論法,發展到十 八難的三部九候論時,便把它分為寸、關、尺三部。這時就要以寸 與尺之間的關為中心點,而從寸取三,分尺取三,分合計六分作為 關上部。經如此區分之後,則以寸口六分,關上六分,尺中七分的 比例計算。」6因此,若定魚際到尺澤的長度為一尺,寸關尺三部的 長度分別為六分、六分、七分,這樣的比例得以確立。

九候是指三部的三種深度,也就是浮部、中部、沈部。黃維三 教授在《難經發揮》中提到:『寸關尺三部是將寸口部位作平面劃分,

浮中沈九候是將寸口部位作立體劃分,據第十八難云:「三部者,寸、

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沈也。」是先將寸口部位劃分為寸、

關、尺三部,每部又分浮、中、沈三候,三而三之,共計九候。』7 基本上,浮中沈三候,屬於理論性的劃分,在《難經》中,並無交 待三候的比例為何;但三候的「候」,不僅有層次的意思,還有操作 取法的含義,既然兼具「脈位」與「取法」的意義,那麼如何定位 各候更顯得重要,否則在客觀操作上將遭遇困難。

在《難經》中,對於脈位的說法,有許多種,本間祥白在《難

脈位的敍述,以上述的文獻資料而言,是相當清楚的,然而隨

二、由脈位看診脈操作手法

是那一品種?一菽有多重?和現在的大豆(或小豆)重量相仿嗎?

由於這個難題不易解套,現代的研究者將操作型定義放得更為

對於《難經》的脈診而言,「脈位」與「操作」,是一體兩面,缺一 則不能深入了解其全面意義。

以脈位來看診脈操作,與《難經》觀點類似的方法,還有「舉、

按、尋」三法。「舉、按、尋」的說法,最早由元末明初滑伯仁提出。

清代《脈訣匯辨》一書,解釋舉按尋指法:「布指輕重,各自不同;

曰舉按尋,消息從容。看脈惟在指法之巧。大法輕手循之曰舉,重 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極須體認。如舉必先按之,

按則必先舉之,以舉物必自下而上,按物必自上而下也。則舉中有 按,按中有舉,抑揚反覆,而尋之義盡見矣。」19對於診脈操作的舉 按尋三字,進行字義上的說明。雖然滑伯仁本人對於《難經》將脈 位分為五層,依照菽之重量來取脈的方法,認為是《難經》自創,

非由《內經》而來,而較持保留態度,但他所所提出的「舉、按、

尋」三法,在實際操作上,與《難經》在脈位上進行浮取、中取、

沈取三法,是很接近的。

雖然「舉按尋」指法在操作上,與「九候」之法意義相近,但 就操作的定義而言,較於《難經》就不是那麼清楚精確,相對地留 下彈性操作的空間。因此,在意義上,雖與《難經》不相違背,但 就精緻度而言,難免淪為粗糙。對於脈位的探究而言,其操作定義 是不夠明確的。

綜觀脈診發展中的操作:「取脈輕重五段診法」、「浮中沈」取法、

「舉、按、尋」指法後,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從脈位來看診脈 的操作手法時,不是操作理論非常精緻,精緻到難以實踐,就是較 為粗糙而不易達到客觀標準性或一致性,在脈診試圖標準化的現 代,實為一大困境,如何化解這樣的困境,使操作的手法既精緻又 可行,值得深入研究。

三、與診脈操作手法相關的變數

周學海在《重訂診家直訣》提到:「脈有單診總按不同者,或單 診強,總按弱也,或單診弱,總按強也,或單診細,總按大也,或 單診,大總按細也,凡單按弱總按強者,此必其脈弦滑,一指單按,

氣行自暢,無所搏激,三指總按,則所按之部位大,氣行不暢,而 搏激矣。此脈本強,而總按更強於單按也,單按強,總按弱者,此 必其脈氣本弱,但食指較靈,單指按下較顯,名中二指較木。」20 指出診脈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之間,靈敏度不盡相同的問題;

因為對於脈位的探尋,常運用三指同時操作,故三指間靈敏度的差 異,成為必須考慮的變數。

操作手法也需因應個體差異而做變化。個體差異性變數包括身 高、體重、腕部皮下脂肪厚度、腕徑(腕寬、腕高)、中指同身寸、

臂長、尺膚長等。脈診的操作需因應個體差異而做調整,如在《脈 理求真》一書中所說:「如病人長,則下指宜疏﹔病人短,則下指宜 密。」21就是因應身高而做的調整。

而脈道異常當然也屬於個體差異之一,清代張璐所著之《診宗 三昧》云:「昔人所云反關之脈,但言脈位之異,未審所見之脈,與 平常之人可例推乎?抑別有所異乎?答曰:凡脈之反關者,皆由脈 道阻礙,故易位而見,自不能條暢如平常之脈也。其反關之因,各 有不同,而反關之狀,亦自不一。有平時正取側取俱無,覆手取之 而得者;有因病而正取無脈,覆手診之乃得者。」22診取反關脈之操 作方法,自然也需根據其特性適當調整。

第二項 小結

經回顧相關古典文獻,可知診脈操作方式自《內經》以降,《難 經》發微,再由全身遍診濃縮於獨取寸口,再由獨取寸口精緻為三 部九候,診脈操作方式的演進,皆與中醫生理理論緊密結合,並展

現中醫診斷方法的定性(以五種脈位分配五臟)與定量(以下指輕 重指導操作手法)思維。若論從思維落實到實際操作,則因古典文 獻內容,對診脈操作尚未標準化與規範化,使歷代醫家在闡述與發 揮的同時,創造許多模糊空間,故從診脈操作之定性與定量著眼,

診脈操作之標準化與客觀化,仍有值得努力的空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