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的緣起與歷史意義 18

第一章、 緣起

第三節、 《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的緣起與歷史意義 18

《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是台灣日據時期左翼團體藉以宣 傳思想、深化在地組織、引介世界左派潮流與論述的喉舌刊物,此二份刊物 的生成與論述,與台灣日據時期的社會階級形構、左翼運動方針密不可分。

本章欲先簡介《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的生成背景,而後討 論《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兩份刊物的歷史意義與重要性。

(一)、《台灣大眾時報》簡介

1927 年台灣文化協會分裂,蔡培火、蔣渭水離開文協組織台灣民眾黨,

並發表刊物《台灣民報》作為右翼民族主義運動的喉舌刊物17。分裂後的新文 協以「階級鬥爭」為口號,積極鋪展「階級先於民族」的左翼運動意識型態,

是為台灣當代左翼反殖民運動的核心組織。1928 年,台灣左翼團體成立「株 式會社台灣大眾時報社」創辦《台灣大眾時報》,此份刊物成為日據時期左翼 陣營用以發表、鋪陳左翼論述與思想,並批判右翼「民族主義」運動路線的 論述媒介。

《台灣大眾時報》印刷編輯部設於東京,刊物在東京編印完成後輸入島 內,而《台灣大眾時報》的總支部則設於臺北、台中、台南三處(陳芳明,1998:

199),前後共發行十期,而負責人與印刷者則以蘇新掛名。《台灣大眾時報》

的主要組織成員如王敏川、賴和、連溫卿、翁澤生、蘇新等,都是當時台灣 主要的左翼思想者,更是《台灣大眾時報》當中的主要寫手與記者,而創刊 號的諸多致賀團體,也都為當時台、日的左翼組織與工農團體,可見《台灣

17 據蘇新回憶,「1927 年春天台灣文化協會的左右派鬥爭表面化,右派退出了文協。但右派份子佔領了從前文協的機 關報《台灣民報》。因此,左派雖然爭取了文協,卻失去了宣傳工具,所以不得不另創機關報。」(蘇新,1993:42),

此為左翼份子對於右派退出文協並創辦《台灣民報》的看法。

19

大眾時報》足以代表台灣 1928 年代左翼運動論述機關。

概觀 1928 年左翼陣營於《台灣大眾時報》所發表的論述,可大致分為前 後兩期;前三期在舖述並建立共產主義、階級鬥爭思想的「論述」,標示出左 翼知識份子政治主張,而後七期則以「報導」為主,內容多為當時台灣、中 國、與日本等地的左翼運動概況(陳芳明,1998:200)。以下,本文將簡單介 紹《台灣大眾時報》的刊物內容。

《台灣大眾時報》為週刊,共出版十期18,除了創刊號、第二號、與第五 號為特刊外,《台灣大眾時報》週刊內容可分為社說、評論、時事、論壇四個 部分。社說與評論撰寫主體為「台灣大眾時報社」,每期發刊皆有社說與評論 兩專欄,內容主要為當時左翼運動主張;時事部分為報導,報導內容為各地 大小相關農、工議題與事件;而論壇部份則為特約撰稿,撰稿者為蔡孝乾、

楊貴、洪石柱、連溫卿、黃石輝、簡吉、莊泗川等人,這些人或為左傾文化 協會成員,或為台灣農民組合成員,在《台灣大眾時報》的論壇中皆以本名 發表文章。

《台灣大眾時報》時期的社論、論壇、以及時事報導,宗旨在於成為「日 本殖民統治下受壓迫的台灣人民」的喉舌,宣揚「台灣解放」的左翼運動理 念(台灣大眾時報,1928.3.24︰2),並積極將 1928 年前由台灣「士紳階級」所 領導的「民族主義」運動,朝向以「大眾利益」為優先的「階級解放」運動 邁進。因此,《台灣大眾時報》的論述策略,除了批判右派民眾黨的「民族主 義運動」、樹立左翼「階級鬥爭」運動的正當性,另外就是致力於報導日本殖 民政權對台灣造成的社會壓迫問題(工、農運動為主)以集結台灣左翼運動力 量。

在《台灣大眾時報》創刊團體為台灣大眾時報社,從台灣大眾時報社的

18 包括創刊號(1928 年 3 月 24 日)、第二號五一紀念特別號(1928 年 5 月 10 日)、第三號(1928 年 5 月 18 日)、第四號五 一爭報號(1928 年 5 月 21 日)、第五號(1928 年 5 月 28 日)、第六號(1928 年 6 月 4 日)、第七號(1928 年 6 月 11 日)、第 八號(1928 年 6 月 25 日)、第九號(1928 年 7 月 2 日)、第十號(1928 年 7 月 9 日)。

20

組織人員看來,《台灣大眾時報》的主要論述者是 1927 年左傾後的台灣文化協 會,而文協中諸多成員則與 1928 年成立的台灣共產黨成員身分相互重疊,可 見台灣文化協會、台灣共產黨成員為《台灣大眾時報》的論述主導者。在《台 灣大眾時報》時期,並無以台灣農民組合為發文團體的文章刊登於《台灣大 眾時報》中。

《台灣大眾時報》僅為期一年,在 1928 年 7 月 9 日發表第十期之後,《台 灣大眾時報》即遭日本政府查禁導致停刊。直到 1931 年「台灣大眾時報社」

方再度創辦《新台灣大眾時報》,繼續台灣 1930 年的台灣左翼運動論述。

(二)、《新台灣大眾時報》簡介

《台灣大眾時報》於 1928 年發行,卻在同年 7 月遭台灣總督府「嚴加取 締、絕對不允許輸入台灣島」19,導致出刊 10 期後休刊。1930 年底「台灣大 眾時報社」再度研擬《台灣大眾時報》復刊,並於 1930 年 12 月以《新台灣大 眾時報》為名重新出刊。只是,1931 年日本政府積極防堵台灣左翼思想的蔓 延,並於 1931 年底強力掃蕩全台共產黨與左翼組織,《新台灣大眾時報》在日 府掃蕩下再度休刊。

《新台灣大眾時報》是月刊,於 1930 年 12 月發行創刊號,地點仍設在東 京「株式會社台灣大眾時報社」,前後僅發行了五期20。《新台灣大眾時報》與

《台灣大眾時報》的相異點有二,第一,《新台灣大眾時報》中論述文章的內 容與篇幅明顯增加許多21,而對於左翼活動的報導對象,則更擴大到世界無產

19 「在一九二八年,東京曾發行著我們被壓迫大眾的武器大眾時報,被台灣官憲,藉台灣特別新聞紙令的取締,不 許設定取次人及發行,嚴加以極端干涉,絕對禁止輸入台灣,竟陷於休刊的窮境了。但是我們無產大眾,仍是不撓 不屈的鬥爭,而急切地熱烈要求我們時報能得再建,是以這次再有新大眾時報的出現。」(新台灣大眾時報,1930a.12.︰

2)。

20 包括創刊號(1930 年 12 月)、三月號第二卷第一號(1931 年 3 月)、五月號第二卷第二號(1931 年 5 月)、六月號第二卷 第三號(1931 年 6 月)、以及七月號第二卷第四號(1931 年 7 月)。

21 《台灣大眾時報》的篇幅一期約 15~20 頁,但《新台灣大眾時報》單期篇幅卻增加到 70~120 頁不等,除了文章數 目明顯增多,文張篇幅亦增長許多。原因之一是《新台灣大眾時報》是月刊,而《台灣大眾時報》則是週刊,因此 月刊較週刊之刊物內容較多。

21

階級運動。第二,《新台灣大眾時報》當中所有作者名字皆為筆名,但以團體 名義發表論述的,除了台灣文化協會,還增加了台灣農民組合,且農民組合 所刊登文章、宣言的份量相當重。

此兩點轉變,顯示出 1930 年後的台灣左翼團體結盟狀態。由第一項轉變,

可見《新台灣大眾時報》的論述走向,深受 1928 年成立的台灣共產黨影響。

1929 年世界經濟大恐慌,國際左翼革命思潮大興,台灣共產黨在第三國際的 革命論述洗禮下,判定台灣左翼運動於 1930 年後必需以「武裝革命」的方式 進行「階級鬥爭」。此直接造就《新台灣大眾時報》當中多篇文章重申世界資 本主義已面臨崩盤,積極發表論述引介蘇俄、世界殖民地、無產階級運動的 革命狀態,並認為台灣的「解放運動是國際的,是要和世界無產階級握手」(新 台灣大眾時報,1930.12︰2)。

第二點則顯示,台灣農民組合在 1930 年後左翼運動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 團體之一。《台灣大眾時報》中論述者皆為個人,其餘則是以「台灣大眾時報 社」、台灣文化協會作為發表主體的社論與社說。然而《新台灣大眾時報》中,

台灣農民組合正式以團體名義發表文章與宣言,顯示《新台灣大眾時報》不 再是文協專屬機關報,而更像是一個左翼運動團體共有的論述平台。此暗示,

台灣文化協會於 1930 年前後已不再是台灣左翼運動論述主導機關,而當時台 灣左翼運動方針,則是傾向與農民運動更進一步的結合。

(三)、小結

《台灣大眾時報》到《新台灣大眾時報》所論述「階級鬥爭」的「階級 主體」與「鬥爭對象」,並非固化而一層不變的。《台灣大眾時報》以「批右 派、團結左派」作為論述路線,而其中批鬥的對象是從文協分裂出去的右派 民眾黨政治運動,但相對而言,「左派」的運動主體並未明確標示,而台灣農 民組合亦未於《台灣大眾時報》中以團體名義發表論述。

22

《新台灣大眾時報》是 1930 年「台灣大眾時報社」所出的刊物,其「階 級鬥爭」概念的定義與內涵,較《台灣大眾時報》清晰許多,同時,台灣農 民組合開始加入《新台灣大眾時報》論述團體的行列,顯示《新台灣大眾時 報》時期,台灣農民組合的位置於台日據時期組左翼運動團體的結盟壯派中,

漸趨重要,更顯示出,台灣農民、農工階級已確立成為左翼團體所認知之「階 級鬥爭」運動的主體之一,。

日據時期左翼運動的「階級鬥爭」論述,從《台灣大眾時報》到《新台 灣大眾時報》,是經由「民族主義」轉向「階級鬥爭」的,更是一個經由「民 族先於階級」轉化到「階級先於民族」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所指向的台灣左 翼團體結盟狀態是什麼?具體影響左翼團體結盟狀態與運動論述的日據台灣 社會情境又是什麼? 本文認為,討論台灣抗日時期的民族反抗運動論述,不 該忽略台灣左派運動之發展軌跡,而這個軌跡,需以台灣日據時期左翼團體

「如何論述階級鬥爭」作為討論核心,觀察當代左翼對於「階級」概念的定 義轉化,以了解台灣日據時期左翼份子如何理解並討論台灣的殖民社會。

23

第二章、理論脈絡與分析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