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台灣大眾時報》時期的「階級鬥爭」論述

第三節、 《台灣大眾時報》的「階級鬥爭」論述

《台灣大眾時報》是台灣文化協會 1927 年左右分裂後,由當代左翼團體 起而創辦的喉舌刊物,代表意義是台灣 1920-1927 年間反殖民運動團體在左右 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右派標榜自由民主、民族自決意識下的「民族主義」,創 辦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台灣民眾黨」,而左派則遵循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 爭」原則,強調「階級先於民族」的概念,企圖將文協轉向成為「台灣左翼反 殖民運動」的聯合指導機關。

以下,本文將先簡介台灣文化協會左傾的意識形態分歧與運動路線轉折、

在《台灣大眾時報》當中主要發言團體,進而討論《台灣大眾時報》如何論述

「民族主義」與「階級鬥爭」。

(一)、《台灣大眾時報》的「階級鬥爭」論述

《台灣大眾時報》在 1927 年創刊並出版,其中主要論述重點有二,第一,

確立台灣 1928 年前後左翼團體所標榜之「階級鬥爭」意識型態的正確性。第 二,基於台灣共產黨 1928 年對於台灣社會的判斷為「殘餘封建主義社會」,而 左翼反殖民運動必須成立大眾黨與中產階級合作成為聯合戰線,因此《台灣 大眾時報》中亦積極鋪陳「成立大眾黨」的論述。然而,「成立大眾黨」的運 動方針,卻顯示出《台灣大眾時報》的論述仍舊認可日本殖民政權的法政統 治,並企圖透過「與資產階級合作」、「成立大眾黨」、「訴求完全自治」路徑 進行日據台灣下的「體制內」法政改革。這樣的運動方針在《台灣大眾時報》

亟欲確立的「階級鬥爭」、「階級先於民族」意識型態論述,與右翼民族主義 路線所標榜的「民主代議制度」與「地方自治」意識型態相互混淆,進而形

55

成運動意識型態認同上的矛盾。

1、左翼反殖民意識形態的確認︰從「民族主義」走出「階級鬥爭」的路

《台灣大眾時報》的論述路線,第一個重點在於日據時期的台灣左翼運 動團體如何認知所謂殖民地的「民族主義運動」以及「階級運動」。更精確的 說,是日據時期台灣左翼運動團體,如何反省並批判「民族主義運動」的缺 陷,並於其中發展出左翼運動「階級鬥爭」之論述與運動路線。此可由《台 灣大眾時報》主要論述文章︰連溫卿的〈台灣社會運動概觀〉與黃石輝的〈改 造之改造〉二文中一窺端倪。

連溫卿〈台灣社會運動概觀〉與黃石輝〈改造之改造〉,皆企圖從台灣 1925-1927 年的社會結構中確立「階級」的存在,並藉由批判台灣右翼「民族 主義」運動對於「階級」問題的忽視,豎立左翼運動主張「階級先於民族」

的正確性。在〈台灣社會運動概觀〉一文中,連溫卿認為,台灣 1925 年後的 民族主義運動與階級鬥爭運動兩支派,立論分歧的關鍵在對於日據時期「台 灣資本主義的有無」有不同的見解。民族主義運動一派,認為台灣尚未存有 資本主義之經濟規模,認為「台灣雖沒有所謂資本家,那自然就沒有資本主 義的存在」(連溫卿,1928.3.24:15),因此台灣的社會運動,必須先使台灣資 本家發達起來,方能與日本資本家有所抗衡,而這個抗衡,則必須在政治體 制中取得台灣本土人士的發言位置。主張「民族主義」的台灣民眾黨的運動 論述方針,認為政治上台灣必須謀求地方自治,並在日本議會系統中取得台 灣本土代表的席次,意即以「修法、要求台灣地方自治」為主要訴求的台灣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連溫卿指出,如此「體制內」的「政治」運動路線,與 當時日府所倡議的「內地延長主義」相同,便利資產階級存在日本殖民體制 當中。就這點而言,不僅遭台灣左翼團體批判,更是台灣文化協會的左右派

56

分裂的緣由61

民族主義運動路線認為台灣尚未存有資本主義,因此提倡「台灣要預先 使台灣人的資本家發達起來,能夠到達和日本資本家對抗的地位」(連溫卿,

1928.3.24:15);相對右派主張「階級鬥爭」的左翼人士卻相反認為,台灣 資本家雖尚未發展到足以令台灣經濟資本化並獨立於日本,但台灣的資本主 義已經在日本帝國資本主義規模下發展,並已經鞏固了地緣,進而形成佔有 大多數人口的農奴階級(連溫卿,1928.3.24︰15)。因此,所謂日本的壓迫,並 不僅止壓縮了台灣資本家、台灣地主的政治空間;更強大而根本的壓迫,是 對於台灣農奴的經濟與勞動力壓榨62。因此,連溫卿認為,「解放台灣人」的 反殖民口號,若僅以民族主義運動「進入政治體系」作為運動目標,並不足 以解決底層農奴的壓迫問題;更根本的解決之道,在於倡議「階級解放」的

「階級鬥爭」運動。換句話說,前者「民族主義運動路線」,解放對象(得到利 益者)是台灣資產階級、地主;但後者「階級鬥爭」路線,卻是更廣大的農奴、

無產階級者。

〈台灣社會運動概觀〉一文,批判標榜民族主義路線的「台灣民眾黨」

是右派運動、是符合「資產階級、地主」的「少數人」利益,而非如左派「階 級鬥爭」路線是謀求「多數人」的利益。這樣的標示與釐清,反映的是 1927 年台灣左翼運動團體在反殖民運動上的認知基礎,同時更是左翼團體對於自 己運動路線的確認:台灣反殖民運動,必須由「民族主義」的範疇中作出「階 級」的區分,台灣民眾黨所標榜「民族主義運動」僅為台灣本土資本家與地 主謀求政治利益與政治位置,若欲為無產階級大眾謀求權利,台灣左翼運動 團體必須以「階級鬥爭」作為運動路線,解放台灣更廣大、更受壓迫的無產 階級。

61 連文指出,「因為有這個潮流(民族主義路線與階級鬥爭路線)磅礡了台灣,遂使台灣文化協會釀成了分裂的動機,

而使民族主義者總退卻,即結成勢力組織著『台灣民眾黨』,以和台灣文化協會對立。」(連溫卿,1928.3.24:16)。

62 連文指出,「台灣雖有資本家也沒有發展到能夠獨立的地位,因為在台灣的資本主義,已經鞏固了地盤的緣故,而 被壓迫、榨取的台灣人,不是只限於少數資本家及地主而已,此外還有最大多數的勞働者及農民的存在,所以欲解 放台灣人,應該要主張階級鬥爭。」(連溫卿,1928.3.24:15)。

57

為強調「階級先於民族」的正確性,黃石輝〈改造之改造〉,更進一步提 出了「階級」為何必須於反殖民運動的「民族主義」意識型態中獨立出來。

黃石輝提出三點「民族運動」與「階級運動」的不同之處︰第一,民族運動 的所能解放的對象是部份的,階級運動卻是全體的。第二,民族運動是階級 鬥爭的一部分,但階級鬥爭卻不是民族運動。第三,主張階級鬥爭的,不會 反對民族運動,但主張民族運動的卻會反對階級鬥爭(黃石輝,1928.7.9︰11)。

為何在日本殖民主義下的台灣左翼運動,選擇「階級鬥爭」而非「民族 主義」作為運動意識型態?黃石輝進一步釐清殖民地脈絡中的「階級」意義。

黃石輝認為,所謂「階級」,最籠統而言可分為「支配階級」與「被支配階級」,

兩階級的關係之所以對立,起因於私有財產制的發生,如古代的奴隸與領主 的關係就是最早的階級形式︰佔領土地,是土地佔領者將土地上的奴隸勞力 轉換成為土地利益,並成為這塊土地的利益所得者。換言之,土地的佔領就 是一種經濟榨取的形式,而其中的支配者就是土地的佔領者。當土地佔領者 在本國的榨取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利益所得,便會朝向外國佔領土地,形成

「殖民」關係。欲反抗帝國主義的殖民,左翼運動必須結合本國遭受土地佔 的「被支配階級」,也就是農工階級。

〈改造之改造〉將台灣的民族壓迫問題,轉向為「支配階級」對於「被 支配階級」的階級壓迫問題,並將日據台灣發展資本主義所造成的「支配」

與「被支配」關係所形成的利益分配,從民族關係轉向為農村經營產業化過 程所造成的土地所有關係。此呼應了古典馬克思理論對於社會生產關係的資 本轉換過程,亦呼應了列寧對於帝國主義的論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 最高階段」(柯志明,2003︰3)。據此,〈改造之改造〉提出,反帝國主義、反 殖民運動,實為一種「階級鬥爭」,而「民族鬥爭本來就是階級鬥爭的一部分,

民族解放就是階級解放」(黃石輝,1928.7.9︰12)。此顯示,左翼「階級鬥爭」

意識型態的構成,是對於 1920 以降台灣反殖民社會運動以「民族運動」作為

58

旗幟之意識型態的批判︰「民族主義」運動,實際上只成就了少數資本家的 政治庇護,並無助於整體民族的實質利益取得,而作為被支配者的工農大眾,

仍遭受支配者(日本政府、日本跨國資本、台灣資本家)的壓迫。

綜合連溫卿與黃石輝對於「民族主義」與「階級鬥爭」二運動路線的分 析可發現,台灣左翼已經確立「台灣存有資本主義」63,並認為,如欲根本抵 制日府對台灣的政治與經濟殖民,則必須結合台灣底層農奴、進行「階級鬥 爭」,如此,反殖民運動才能根本符合於「大眾的利益」。換句話說,右派「民 族主義」運動訴求進入日本政治與法律體系,實僅符合「少數人的利益」,因 此左翼運動必須從「民族主義」的範疇中進一步釐清台灣已存在的「階級」

問題,並致力於組織工農階級,向日、台共犯的資本結構進行鬥爭,為「大 眾」牟取利益。

對照前章節所討論的台灣 1920-1930 農村階級形構情況,台灣 1928 年的 確已經發展出帝國主義式的資本主義產業規模。換言之,台灣並非不存在「資 本主義」,而是日本政府以「現代化」為名,將台灣視為日本殖民母國的糖原 料與米糧來源,並配合台灣既存的封建陋習「地主—佃農制度」,控管著農產 數量與價格。在此關係中,台灣的「資本主義」發展實為剝削式資本開發,

而資本流通與外輸市場亦掌控於日本資本手中,台灣本土的地主、資本家,

則淪為日府的政治附庸,強化了殖民地台灣資本主義中的剝削結構。此即是

則淪為日府的政治附庸,強化了殖民地台灣資本主義中的剝削結構。此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