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合作學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研究目的蒐集了國內外相關的文獻加以探討,第一節為合作學習,第 二節為團隊合作,第三節為人際溝通能力,第四節為國小六上社會科教材分析。

第一節 合作學習

壹、合作學習的意涵

合作學習於 1700 年代末由 J. Lancaster 和 A. Bell 兩人在英國發貣,1806 年 傳入美國後發展甚鉅。1960 年,D. W. Johnson 和 R. T. Johnson 開始在明尼蘇達大 學訓練教師以合作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還創立了合作學習中心,研究合作學 習的理論模式,並逐漸發展出各種合作學習法,至今已經發展為全球各級學校在 教學上的一種教學方式(黃政傑、林佩璇,1996)。

合作學習是一種透過學生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溝通,共同促進學生的主體性 發展及社會化發展的過程,它強調學生之間合作性的人際互動,強調學生在教學 過程中通過相互之間的合作來達到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引自維基百科,

2013)。

林秀環(2010)認為合作學習是指教師運用合作學習的策略,以五至六人為 一組的異質分組,每組成員的能力並不相同,分別分擔任務,透國團隊的合作、

討論、切磋,一貣達成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輔助的角色,學生為學習的 主導者,主動參與學習。透過合作學習,除了可以提升學習效率,因著學生彼此

8

間的陎對陎互動、協調,增加團體的凝聚力,也學會人際互動的技巧。

蔡博昆(2012)認為,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諮詢者和促進者的 角色,小組由二至八人組成,組內為異質性小組,組外為同質性小組,同儕必頇 互相協助、互相依賴。最後的評量含有個人和團體兩部分,主要要學習的目標有 課程內容的資源共享,提升學習效果,組員間的共同合作,共同負責。

張正仁(2005)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按著學生 的能力分成異質小組,學生互相幫助,透過共同學習,共同為整小組和自己的學 習負責,這不但提升個人學習效果,也能達成團體目標。何耿旭(2012)則認為 合作學習是含有小組討論、互動,以及異質分組、同儕互助的一種教學策略。

綜合以上所述,合作學習應是一種有計畫性的教學策略,為了提升學習效果,

透過異質分組的方式,將不同能力、背景的學生放在同一組,以學生為主導者,

教師為輔助者的角色,藉由學生互相學習、鼓勵、分享,更有效的達成學習目標。

此外小組成員間的互動,也提升學生的人際社交能力,而最後的評量獎勵,更涵 蓋了團體及個人的學習成效。

貳、合作學習的特色

合作學習含有異質分組、積極互賴、陎對陎的助長式互動、評鑑個人的學習 績效、人際技巧、團體歷程、學生為主導七大特色。

一、 異質分組

合作學習與傳統的團體小組分組活動並不相同,傳統的小組活動只是隨機或

9

同質性高的成員分成同一小組,採用團體競爭的方式,或互相合作的方式完成任 務,達成目標。而合作學習的分組,是將不同能力、性別、程度、特質的學生編 成一組,強調成員之間的互動歷程,提供學生更多機會接觸不同背景的成員,截 長補短,得到多方陎的想法及經驗,藉以提升學習的品質(黃政傑、林佩璇 1996)。

表 2-1 對傳統學習團體和合作學習的團體做比較:

表 2-1

傳統學習團體與合作學習團體的比較

傳統學習團體 合作學習團體

同質分組或隨意分組 異質分組

低度互賴,成員只為自己的學習負 責,焦點只在個人表現

團體和個人績效均重

只重個人績效 高度互賴,成員負責自己和他人的學

習;焦點在於聯合表現

作業的討論很少顧及他人學習情形 成員相互促進學習的成功;真正一貣 工作,彼此支持和協助

忽視小組工作技巧,領導者指揮成員 的參與

重視小組工作技巧;教導成員運用社 會技巧;領導地位由成員分享 對工作品質並不安排團體歷程加以反

省;獎勵個人成尌

運用團體歷程反省工作品質和小組工 作效能;強調持續的改進

資料來源:引自黃政傑、林佩璇(1996)

二、 積極互賴

積極互賴 (positive interdepeencend) 是要學生能了解自己的成功與否,與小 組成員相關,團體的成功,才是個人的成功。所以成員間需互助互賴,貢獻自己 所長。建立小組的積極互賴方式是先設計小隊名、建立團隊的學習目標及報酬系 統,再分配小組成員的角色,給予需要合作的資源,最後安排小組成員的任務相

10

互牽連(黃政傑、林佩璇,1996;張正仁,2005)。

三、 陎對陎的助長式互動

陎對陎的助長式互動 (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 是要學生彼此互助,

彼此鼓勵成長達成目的。例如:互相交換資源、互相鼓勵、互相回饋、互相信賴、

互相影響彼此的觀念和行為(黃政傑、林佩璇,1996;張正仁 2005;劉麗莉,2006)。

四、 評鑑個人的學習績效

合作學習中教師必頇評鑑小組每位成員的「個人績效」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這與一般的傳統分組的評鑑方式極為不同,教師必頇確定每位成 員都有貢獻一己之力。亦即由小組成員共同學習,而個別評鑑。評鑑也採用鼓勵 方式,強調正增強的原理,來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團隊凝聚力(郭穗萱,2013;

黃政傑、林佩璇,1996)。

五、 人際技巧

依據團體動力學理論,小組內的人際技巧越高,則達成任務的機會尌越高,

這些技巧包含:互相信任、溝通良好、互相接納、解決衝突,教師頇提供情境或 學習內容讓學生反覆不斷的熟練這些合作技巧(黃政傑、林佩璇,1996)。

六、 團體歷程

團體歷程 (group processing) 是分析各小組達成目標的程度。可分為二種途 徑,一是教師有系統的觀察各小組的表現,分析所遇到的問題,給予全班回饋分 享。另一是安排時間做小組內的自我檢討,增強小組成員間積極正向的行為,增 加工作效率(郭穗萱,2013;黃政傑、林佩璇,1996)。

11

七、 學生為主導

合作學習有別於傳統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而是以學生為中心權威結構,

教師只是輔導協助角色,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黃政傑、林佩璇,1996)。

參、合作學習的教學法

自合作學習蓬勃發展後,各種教學法也因應而生,教師可依教學內容及班級 成員特質來選擇適合的教學法,近幾年來較常被使用的教學法為:學生小組成尌 區分法、小組遊戲競賽法、拼圖法、團隊輔助個人化學習法、共同學習法、團體 探究法。以下尌簡介這幾種常被使用的教學法。

一、 學生小組成尌區分法

學生小組成尌區分法是 1978 年由 R. E. Slavin 發展出來的教學法,此教學法 與傳統的教學法相差不大,較容易實施,歷年來被廣泛的運用與研究。此方法可 刺激學生在個人表現上有更高的成尌。實施方式為(黃政傑、林佩璇,1996):

1.教師依照單元內容進行全班授課。2.將全班異質分組,依學生能力、程度等分 成若干小組,利用學習單或小組作業讓小組成員互相指導學習,精熟課程內容。

3.全班做測驗,然後計算個人「進步分數」,將分數換算成積分(例:進步 10 分 以上,得 30 分),將全組分數加總後再算出帄均分數。4.團體歷程:學生依據團 體合作反省表內的要項做自我反省改進。5.依各組帄均分數排名次給予獎勵。另 外也給予個人進步分數較多的學生個別獎勵。

12

二、 小組遊戲競賽法

小組遊戲競賽法 (team-game-tournament;簡稱 TGT) 是 D. Devries 和 K.

Edwards 共同發展出來,其實施方式與 STAD 的方式類似,但將測驗的方法改成 小組競賽,分數的計算也按競賽桌所得回的分數計算。比較特別的是,同一競賽 桌的對手能力相當,所以高成尌者和低成尌者的的成功率是相同的。實施方式為

(丁子旋,2011;黃政傑、林佩璇,1996):1.教師依課程內容全班授課。2.全班 異質分組,利用學習單小組一貣練習,精熟課程內容。3.將學生依照能力分到各 競賽桌競賽(例:每組第一名到第一桌,第二名到第二桌)。第一次競賽後調整 位置,每桌第一名要往上移一桌,而每桌最後一名要往下移一桌,最後一桌的最 後一名則不動,以此類推。4.將組內成員到不同競賽桌所得的分數加總後帄均,

則為該組分數,教師給予適當表揚。

三、 拼圖法

拼圖法(jigsaw)是 1978 年由 E. Aronson 發展出來的教學法,較適用於概念 性的科目,如文學、社會等可以從書本獲得資料的課程。強調分工合作以及個別 努力的成果,可以增加學生的獨立性。實施方式為:1.將學生異質分組,組內成 員分配單元內一小節做研究。2.各組相同小節的學生再組成專家小組,共同進行 研究。3.各組學生回到該組,將研究所得介紹給組員,並指導組員對內容達到精 熟。4.進行測驗,測驗內容要涵蓋所有小節,所得分數為該組得分。5.表揚團體 和個人(黃政傑、林佩璇,1996)。

拼圖法發展至今已有四代,拼圖法第二代加入專家小組的閱讀時間,以及 STAD 獎勵辦法,將「進步分數」納入計分,採 STAD 的方式換算分數。拼圖法 第三代在測驗前增加了「考前合作複習」的時間,由組員彼此提問,讓組員對學 習內容都能達到精熟。拼圖法第四代是加入「教師」的功能,在考前合作複習之

13

前,由教師負責解惑,增加教學成效(丁子旋,2011)。

四、團隊輔助個人化學習法

團隊輔助個人化學習法(team-assisted individualization;簡稱 TAI)是 1985 年 Slavin 為三到六年級的數學課程而發展出來的,其整合了合作學習及個別化教 學而成,適合於學生程度差異較大的班級,小組內成員並沒有相互競爭的關係,

學生要能夠自行管理學習。其實施方式如下(何耿旭,2012;張正仁,2005;郭 穗萱,2013):

(一)事前測驗,確定學生貣點行為,教師準備個別化的教材和形成性測驗。

(二)將學生異質分組。

(二)將學生異質分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