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界定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六節,包括第一節研究動機及重要性、第二節研究目的、

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界定和第六節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放學後我還要去安親班」、「假日我喜歡打電動,但是媽媽要我 學鋼琴」。研究者服務於國小,經常聽到孩子述說課後的生活。相較於 從前,現代社會的學童生活型態,生活環境受到都市化的影響,居住空 間受到限制,日常生活、學習生活均以學科為主,課後以補習、才藝班 為重心,家庭生活則以看電視、漫畫書、打電動玩具為重心;多元學習,

及多樣化安排,卻多半是些靜態活動。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管制藥品管理局 等單位,於民國 94 年共同完成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臺灣地區 3 歲以上至未滿 12 歲兒童,平常非假日每天估計至少有 2/3 以上的時間不 是坐著,就是躺著,顯示靜態活動已成為我國 3 歲以上至未滿 12 歲兒 童主要之生活型態。

學校體育統計年報統計(教育部,2006)顯示,我國學生規律運動人

2

口的比率,國小生約為60%、國中生約為 52%、高中生約為 42%、大學 生約為24%,由數據顯示,規律運動的人口比率有隨著年齡之增加而降 低的現象,這也說明規律運動行為,並未在學童成長過程中養成習慣,

以至於在受到升學壓力或都市化的影響下,犧牲了動態的運動行為。而 兒童時期養成靜態生活型態,通常可持續至成人(Reynold et al., 1990),

因此學童時期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是未來運動行為建立的基石,其重 要性可見。

此外,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8)民國96年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

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仍名列我國十大死亡原因排行榜中,而心臟 病及腦血管等慢性疾病亦名列於青少年十大死因之中,顯示成年人身上 才看得到的疾病,已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久坐少動的生活型態,會衍生 各種慢性疾病。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及美國 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公布「最新的身 體活動指南」,文中就指出身體不活動會增加慢性疾病和早死的風險( 中 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2007a;ACSM, 2007),並且每年至少有五十萬人 因此而死亡(Manson & Amend, 2001/2002;卓俊辰,2004) 。

林三維、張思敏(2005)認為青少年是運動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最

好從兒童時期開始就能養成運動的習慣。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有利於生理

3

健康,可減少冠心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和死亡,並可改善血脂和控制血 糖,減少或防止高血壓,肥胖,壓力,促進健康和長壽(Pérez, 2008)。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07)也在研究中指出,

心血管疾病重要因素之一是身體活動,並建議要從事規律運動以減少血 管疾病的危險及發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規律運動可減少焦慮、憂鬱、

負向情緒及提高自尊、自覺,進而促進心理健康(Sharma, Madaan & Petty, 2006)。陳洸艟 (2005)則指出,規律的運動可緩和並控制情緒、改善心 境和自己對情緒的掌控。因此,養成學童規律運動行為,是維護學童健 康的重要課題。

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不僅影響學童身心健康,更是未來成年時的生 活型態及健康影響因素,對生涯整體健康影響至深。回顧國內對於國小 學童運動行為所作的研究仍少(呂昌明、李明憲、楊啟賢,1997;呂昌明、

卓俊辰、黃松元,2002),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 行為的情形及其相關因素,以作為學校當局,於擬訂學童規律運動指導 方案及措施時之參考、並期能喚起家庭、社會對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重 視。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個人背景因素(性別、年級、

家長教育程度、肥胖指標、運動性社團參與)與社會心理因素(運動自我 效能、運動享樂感、自覺運動障礙、運動社會支持)之間的關係,及這 些因素與其規律運動行為之間的關係,茲將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歸納於 下:

一、瞭解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分布情形。

二、瞭解研究對象的運動社會心理因素分布情形。

三、瞭解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之現況。

四、探討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社會心理因素之間的關係。

五、探討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間的關係。

六、探討研究對象的運動社會心理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間的關係。

七、探討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間的相對重要性。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分布情形為何?

二、研究對象的運動社會心理因素分布情形為何?

三、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現況為何?

四、研究對象的運動社會心理因素是否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差 異?

五、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是否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六、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是否因運動社會心理因素之不同而有差 異?

七、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問題,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一、研究對象之運動自我效能與其規律運動行為有顯著正向關係。

二、研究對象之運動享樂感與其規律運動行為有顯著正向關係。

三、研究對象之自覺運動障礙與其規律運動行為有顯著負向關係。

四、研究對象之運動社會支持與其規律運動行為有顯著正向關係。

6

第五節 名詞界定

與本研究有關的名詞界定如下:

一、肥胖指標

本研究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為肥胖指標,其 計算公式為,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 身高(公尺)²(引自張宏亮,

2004),用以評估研究對象肥胖情形,分為過輕、適中、過重三個程度。

二、運動社會心理因素

(一)運動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指個體主觀判斷在有阻礙或缺乏支援的特定情境中,對自己開始或 持續規律性的運動能力之把握程度。

(二)運動享樂感(Enjoyment for exercise)

指研究對象主觀判斷參與運動後所得的正向運動的經驗感受,如愉 悅感、有趣、成就及快樂等。

(三)自覺運動障礙(Perceived barriers of exercise)

指研究對象主觀判斷自己採取運動行為所可能遭遇到的障礙程度。

(四)運動社會支持(Exercise social support)

指個體主觀判斷,包括家人及同儕二方面對其規律運動行為的支持

7

程度,家人是指父母及兄弟姊妹,同儕是指同學及朋友。

三、規律運動行為(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指研究對象除體育課外的時間,運動頻率達到每週三次或三次以 上,從事相同或不同之運動項目,每次運動持續時間達三十分鐘或三十 分鐘以上,至少中等強度的運動,在運動中或運動剛結束時,感覺呼吸 喘並有流汗情形。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及設計上力求嚴謹完整,但因人力、物力、時間 與其他客觀因素之影響,仍有以下之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採立意取樣,又礙於受訪者對字意及所識國字的侷限,因此,

於問卷調查進行時,僅限於臺北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

致使研究結果只能推論至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該校高年級 之全體學童。

二、本研究屬橫斷性研究,無法提供變項間的因果關係。

三、資料收集採自陳式量表,受試者於回答時可能因當時的環境、身心 狀況、回答意願及回憶偏差等因素,而致結果可能有誤差。

8

四、運動行為受天氣季節變化的影響,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地區與 季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