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界定

為使研究所使用的名詞意義明確,茲將重要名詞加以界定如下:

一、環境永續發展:

「環境永續發展」是一種利用環境與資源的過程,1987 年「世 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1987)的《the Brundtland Report》定義永續發 展「滿足當代需要,而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永續發 展主要包含經濟、社會、環境等三種目標,本研究主要界定為永續發 展之環境目標,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基礎,且要與資源和環境的負荷力 相協調。因此,在追求永續發展的同時必須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包 括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品質、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保護生物多 樣性、保證以永續的方式使用再生性資源,使人類的發展維持在地球 環境負荷能力之內。

二、環境永續發展行為意圖:

依據Ajzen & Fishbein(1980)的看法,意圖是指個人從事某行 為的主觀機率或可能,應用於研究上,是指個人對於未來從事環境永 續發展行為可能性的主觀判斷。本研究所指之環境永續發展行為意圖 是以「說服」、「消費者主義」、「生態管理」、「環保行動意圖」等層面

進行分析。

三、環境永續發展知識:

指對有關環境永續發展的正確認識程度。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

主要界定為「環境永續發展概念」、「水污染以及水資源」、「垃圾問 題」、「空氣污染問題」、「核能污染問題」、「噪音污染問題」、「綠色消 費概念」等七個層面進行探討(陳珮英,2004;葉國樑,2008)。

四、環境永續發展態度:

態度是指個體對人、事及周圍世界所持的一種持久性與一致性之 傾向(張春興,1996)。「環境態度」為對環境中之特殊情況、整個 環境或環境直接有關的人或物之信仰的組合。這些組合包括整體的評 估:贊成或反對、喜好或厭惡(李永展,1991)。「環境永續發展態度」

是個人對於環境永續發展的致力支持程度。

五、環境永續發展價值觀:

價值是個人或團體所持有的,對欲求事物明確的或隱含的概念,

對現有的方式、手段和行動目標的選擇具有影響。「環境永續發展價 值觀」指對環境永續發展的觀念與關心的程度(楊冠政,1990)。本 研究以「人與環境的關係」、「環境正義的範圍」、「現代文明的內涵」

三個層面進行探討。

五、環境永續發展技能

Hines(1986)環境行為模式指出,影響個人將知識轉為行動的 另一因素為技能。所謂環境永續發展技能是指運用環境策略的技巧,

達到環境永續發展行為的能力。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因考慮人力、時間及經費問題,故在研究上有下列限制:

ㄧ、研究內容

環境永續發展的範圍很廣,而影響環境永續發展行為的因素也很 多。所以本研究以環境永續發展行為意圖為主,並依文獻探討的結 果,只擬出影響環境永續發展行為意圖之重要變項,來形成研究架 構,故研究範圍僅限於研究架構中之變項。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為調查研究法,資料收集的工具為自編 之自填式問卷,因此受試者是否有依照實際情形作答、填答時的認真 程度或者作答情形是否受到其當時的情緒、身體狀況、情境等因素的 影響而導致研究結果有偏差,都是研究者比較無法掌控的部分。

三、推論範圍

本研究的母群體為台北市某高中之一、二年級學生,故研究結果 的解釋及推論僅適用於台北市某高中的學生,無法推論到全國所有高 中生。不過,研究結果還是可以作為其他研究之參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