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應用理論

一、知識-態度-行為模式

教育界傳統的想法,認為知識可以影響個人的態度,而態度再轉 而產生行為。其模式如圖 2-3-1 所示:

知識 態度

圖 2-3-1 知識-態度-行為模式(引自楊冠政,1992)

行為

若是將此模式套用在環境行為上,即傳授學生有關環境的知識,

就可以改變學生的行為,並改變環境的品質。Ramsay & Rickson

(1976)針對高中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的研究,發現若增加學生有關 污染性質與原因的知識時,可引發學生對防治污染更積極的態度。

Hines 等人(1986)研究發現知識與環境行為之間為正相關;周義國

(1997)的研究也指出環境知識與態度間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亦即 知識越高,其態度越正向。

二、Hines 的環境行為模式

Hines 等人(1986)利用 Mata-analysis 的方式,分析 128 篇環境 行為相關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環境行為模式,如圖 2-3-2。由

此模式中可以知道環境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於個人具有採取行動 的意圖,而此意圖又為若干變項所操縱。

情境因素

態度

負責的環境行為 行動意圖

行動技能

行動策略的知識

問題的知識

個性因素

個人的責任感 內外控信念

圖 2-3-2 Hines 環境行為模式(Hines 等人,1986)

模式中指出,當個人具有行動意圖之前必先認清問題的存在,因 此有關問題的知識成為行動的先決條件。另一個影響的變項就是行動 的技能,而行動技能的產生則需要相關的知識。聯合問題的知識、行 動策略的知識、行動的技能,使個人具有能力採取行動。

僅有能力尚不足以產生行動,個人的行動受個性因素的影響,這 些因素包括態度、內外控信念、個人的責任感。亦即如果個人對環境 行動有積極的態度、內控的信念高,且認為個人採取某些行動能有助 於解決某環境問題,則針對環境問題就能表達出較高的行動意圖。

三、Hungerford & Volk 公民環境行為模式

Ownership variables

Empowerment variables

Entry-level variables

圖 2-3-3 公民環境行為模式(Hungerford 等人,1990)

1980 年代關於環境行為預測的研究越來越多(Hines et al., 1986;1987 ; Marcinkowski, 1988 ; Sia et al., 1985;1986; Sivek &

Hungerford, 1989;1990),Hungerford & Volk(1990)將這些文獻回 顧後,發表了環境公民行為模式(如圖2-3-3),整理出三大類的變 項影響著環境行為,依發展過程先後,順序為(1)Entry-levelvariables,

包括了對環境敏感度、生態學知識、雙性人格,與對於污染、科技及 經濟的態度。(2)Ownership variables,包括了對環境議題的深入了 解、個人對環境議題的興趣、對於採取環境行為所產生後果的知識、

與個人對解決環境議題的承諾。(3)Empowerment variables,包括了 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技能、控制觀、與採取環境行動的意圖。

Hungerford等並提醒三大類變項雖是有次序的發展,各變項間仍存有 複雜的交互作用,需要更多環境行為研究投入,來了解各變項間、或 各變項與負責任環境行為間的關係。這個重要的環境公民行為模式,

對1990 年代以後的北美環境行為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環境素養模式

1985 年 Hugerford & Tomera 為了預測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提出 環境素養模式(Environmental literacy model),模式主要由八個要素 組成,如圖 2-3-4。此八個要素之間具有互動的作用,以促使個體成 Action   

Strategies 

環境素養 Environmental literacy 

圖 2‐3‐4    環境素養模式(引自楊冠政,1993) 

五、理性行動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理性行動論 結果的信念 結果的評估

重要他人對行為 態度的信念 順從重要他人的 動機

行為態度

主觀規範

行為意圖 行為

圖 2‐3‐5    理性行動論模式(Ajzen et al., 1980)

(Ajzen & Fishbein, 1980)目的在瞭解及預測個人的行為,其理 論假設人們是有理性的,因此在他們決定是否採行某項行為之前,會 先考慮他們的行動。此理論的兩個基本假設如下:

(一)人們大部分的行為表現是在自己的意志控制下,而且合乎理性。

(二)人們是否採行某項行為的意圖,是該行為發生與否的立即決定 因子;行為意圖是指個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主觀機率或可能性。

其影響行為意圖的因素又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影響個人從事該行 為的主觀規範和個人對從事該行為的態度,其詳細理論模式如圖 2-3-5。

許多學者利用此模式研究環境行為中的意圖,例如:能源使用、

商品購買、能源政策投票、能源保育、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紙張回

收行為等(Gill,Crosby & Taylor,1986;Marcinkowski,1988;Jones,

1990;葉國樑,1996、1997;柯惠珍,1998;張雅慧,2001)。也證 實意圖為行為的預測者。

個人對行為的態度界定為,個人認為採行該行為是好或壞的一種 判定,而數個態度又可形成少數的價值,而成為價值態度系統,也就 是所稱的價值觀(楊冠政,1990)。而一般來說,當態度越正向時,

即價值觀越正向,則行為意圖會越強。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方式,收集台北市某高中學生環境永續 發展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資料。本章共分為五節,分別說明「研 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步驟」及「資料處理與分 析」。

根據本研究之目的,以及國內外環境永續行為意圖相關文獻探討 過程,結果發現環境永續發展行為意圖與性別、年級、家長教育程度、

家長職業類別、家庭社經地位等社會人口學變項、知識、態度、技能 及價值觀有密切關聯性。因此本研究將此模式套入環境永續發展之 中,擬定之研究架構(圖 3-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