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所使用之一些重要觀念或變項,具體而明確加以界定,並 分述如下:

壹、個人背景變項

(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係指九十五學年度就讀於中部地區(台中市、台中 縣、彰化縣、南投縣)公立國民小學在學之四、五、六年級男女學童。

(二)家庭成員數

家庭成員數係指與本研究受試對象住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成員,包括 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或者是其他親戚朋友等。

(三)學前教育年數

本研究之學前教育係指學齡前兒童進入一般學前教育機構(公私立幼 稚園及托兒所)就讀,與其它幼兒共同學習的教育模式。因此學前教育年 數是指學齡前兒童進入幼托機構就讀的年數。

(四)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指在家庭中父母親藉由管教子女日常生活作息及行為表 現的策略與態度之下,父母親與子女之間的互動程度。本研究之親子關係 的測量係採用語意差別法的方式,以研究者自編的題目所測得的分數,作 為操作型定義,得分愈高,表示親子關係愈差。

貳、害羞

害羞(shyness)的形成乃是受到先天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交互影響而 成。具有此類特質的個體,在人際互動的社交過程中,由於過度在意他人 對於自己的看法與評價,因此容易產生焦慮與緊張不安的主觀經驗,並表 現出沉默、逃避社交活動等抑制行為,常伴隨著不舒服的生理現象,易有 負面情緒與消極自我評價的產生。

本研究對害羞的測量,係以研究者自編之「兒童生活感受量表」所測 得的分數,作為操作型定義。本量表可分為五個層面,分別為「陌生人」、

「團體」、「同學朋友」、「異性」以及「老師或長輩」等,目的在於了 解學童在面對哪些情境或人物時,最容易感到害羞。受試者在各層面及總 分上的得分愈高,表示愈害羞。

參、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是一種不真實、與事實不符、不客 觀的想法和態度,因此常出現不合理的想法而導致不合邏輯的錯誤推論,

對於自己以及事件容易給予負面的看法與解釋,常是誇大、過度類化的描 述與絕對性的思考,導致自我破壞的結果,因此容易擁有不合理的負向情 緒感受和行為反應,阻礙了個體的生存與快樂生活的目標。

本研究對非理性信念的測量,係以蕭見文(1996)根據 Ellis 所主張之 非理性信念的十種類型為理論架構所編製而成的「兒童信念量表」為工 具,共有十個分量表,包括「要求讚許」、「自我期許」、「責備傾向」、「挫 折反應」、「情緒控制」、「過度焦慮」、「逃避困難」、「依賴」、「無法改變」、

「完美」等十種。在各分量表及總分上的得分愈高,代表其非理性信念愈 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