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與非理性信念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與非理性信念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

Copied!
1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指導教授:歐滄和 博士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與非理性信念之相關研

究-以中部地區為例

研究生:羅淑婷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2)

II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與非理性信念之相關研究 -以中部地區為例」。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中部地區四縣市(包含台中 市、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目前就讀公立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的學生 為對象,總計發出樣本數為861份,實得有效問卷 728 份,回收率達 85%。 利用「兒童生活感受量表」與「兒童信念量表」為研究工具,再將所得資料 以描述統計、多因子共變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 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害羞與背景變項之關係 (一)在不同的背景變項(性別、年級、親子關係、家庭成員數及學前 教育年數)方面,僅有不同學前教育年數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 其害羞程度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的背景變項(性別、年級、親子關係、家庭成員數及學前教 育年數)對於引起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害羞的情境人物的表現上, 會因其性別、親子關係以及學前教育年數的不同而有差異、 二、害羞與非理性信念有顯著正相關。 三、非理性信念能有效預測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表現。在面對 「陌生人」時,非理性信念中的「依賴」具有預測作用;在面對「團 體」或「同學朋友」時,其非理性信念中的「逃避困難」也具有預 測作用;在「老師長輩」面前,非理性信念中的「要求讚許」也同 樣具有預測作用。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分別對老師、家長與未來研究 提出各項建議。 關鍵字:害羞、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方式、社交技巧

(3)

III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rrational beliefs and Shyn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mid-Taiwa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 variables(gender, grad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amily members, the years of preschool), irrational beliefs and shy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fulfill the purpose, the data survey collected 728 students of the fourth to sixth grade from 9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mid-Taiwan.

Data gathered from the samples were then analyzed through

descriptive-Statistics, ANC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listed below: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yness and personal variables

(1)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hynes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years of preschool.

(2)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hyness arose from people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the years of preschool.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yness and irrational beliefs.

3.The irrational beliefs can make a predictability on the shynes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ions are made respectively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further research.

(4)

IV

目 錄

目錄………Ⅰ

表次………Ⅲ

圖次………Ⅴ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害羞的定義與分類………11 第二節 害羞的理論基礎………16 第三節 害羞的相關研究………26 第四節 非理性信念之理論研究………31 第五節 非理性信念與害羞之相關研究………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48 第四節 實施程序………57 第五節 資料收集及處理………59

(5)

V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樣本資料分析………61 第二節 國小中高年級害羞之現況與討論………66 第三節 害羞與非理性信念之關係………75 第四節 國小中高年級兒童背景變項與非理性信念 對害羞情形的預測作用………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3 第二節 建議………8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89 西文部份 ………92

附錄

附錄一 「兒童生活感受量表」預試施測說明………98 附錄二 兒童生活感受量表(預試版)………99 附錄三 兒童生活感受量表(正式版)………103 附錄四 兒童信念量表(正式版)………107 附錄五 兒童信念量表同意書………111

(6)

VI

表 次

表 2-1 非理性信念的特質………34 表 3-1 本研究之預試樣本………47 表 3-2 本研究之預計受試樣本………48 表 3-3 「兒童生活感受量表」項目分析結果………51 表 3-4 「兒童生活感受量表」內部一致性分析表………54 表 3-5 「兒童生活感受量表」的內部相關係數………55 表 4-1 性別與年級交叉表………62 表 4-2 家庭成員數與年級之交叉表………62 表 4-3 家庭成員數與性別之交叉表………63 表 4-4 學前教育年數與年級之交叉表………63 表 4-5 學前教育年數與性別之交叉表………64 表 4-6 不同年級與性別在親子關係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64 表 4-7 非理性信念之描述統計表………65 表 4-8 不同年級與性別在「陌生人」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66 表 4-9 「陌生人」分量表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7 表 4-10 不同年級與性別在「團體」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7 表 4-11「團體」分量表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8 表 4-12 不同年級與性別在「同學朋友」分量表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8 表 4-13「同學朋友」分量表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9 表 4-14 不同年級與性別在「異性」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9 表 4-15 「異性」分量表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0

(7)

VII 表 4-16 不同年級與性別在「老師長輩」分量表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70 表 4-17 「老師長輩」分量表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1 表 4-18 不同年級與性別在總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71 表 4-19 害羞總量表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 4-20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非理性信念與害羞之相關 ………75 表 4-21 「陌生人」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77 表 4-22 「團體」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77 表 4-23 「同學朋友」迴歸分析摘要表 ………78 表 4-24 「異性」迴歸分析摘要表 ………78 表 4-25 「老師長輩」迴歸分析摘要表 ………79 表 4-26 背景變項及非理性信念在害羞總分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81

(8)

VIII

圖 次

圖 2-1 「害羞與自我表現」的模式………23 圖 2-2 害羞的惡性循環………25 圖 2-3

ABCDE

理論模式………41 圖 3-1 研究架構圖………46 圖 3-2 本研究流程圖………58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與非理性信念之相關研究 -以中部地區為例」,本章將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 題與假設,以及名詞釋義等提出說明,茲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社會就像是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扮演著多重的角色,因此常常會有 很多機會必須在大家的面前介紹自己、表現自己,甚至推銷自己,相信大 家也都曾有過這些經驗,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從容應付這種場面,可以 發現的是有些人可以侃侃而談,表現的落落大方、應對得宜,但是也有些 人在面對這種情況時無法泰然處之,變得緊張焦慮、說話結巴亦或沉默以 對,甚至會盡量避免社交場合等逃避行為。因此在人與人的互動相處過程 中,可看出每個人表現出來的氣質與性格皆不同,有些人熱情開朗,較容 易與人親近、善於交際,也有些人則容易顯現出不友善、冷漠的一面。 相信許多人在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說自己的個性是外向活潑或者是 內向害羞等,一般來說,人的性格最基本的面向,便是內向性和外向性, 但是難道說個性外向的人一定不會害羞嗎?而內向的個性就一定會和害 羞畫上等號嗎?內向是指對於社交活動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上的表現多為 沉默寡言,但內向的人可以是有自信的,喜歡獨自行動與解決問題,頗能 獨自樂在其中,只是不會想主動向外接觸;而害羞者卻是有意想向外接 觸,但是不會或是不敢如此,意即是害羞者具有很想要與他人接近、但同 時也會有強烈地想避免與他人互動的趨避衝突傾向。因此內向與害羞還是 有些差距的,內向的人不一定感到害羞,但害羞的人卻具有內向的特質, 兩者是不同的概念,是可以被區分的(蘇素美,2001;Briggs, 1988)。 Zimbardo(1986)曾提出「模擬監獄」的研究,他形容害羞的人是因

(10)

為在其心中同時存在著守衛與犯人,當個體有能力並想要去做某件事情

時,個體心中的守衛便會開始限制他,使他不敢貿然行動,因此Zimbardo 稱之為「害羞的沈默犯人」(The silent prisoner of shyness)。相信大部分

的人都曾有過害羞經驗,倘若一個人心中的守衛與犯人一直存在著,其社 交活動與人際交往互動方面便會受到影響,慢慢地退縮於自我的空間中。

害羞者會出現憂鬱的傾向,同時會經驗到較高的寂寞感與較低的幸福感 (Booth, Bartlett & Bohnsack, 1992; Kamath & Kanekar, 1994)。

有研究指出害羞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情形,無論是國外 或者是國內的研究結果,都發現一生當中從未有過害羞經驗的人,所佔的 比例非常低。Zimbardo(1977) 曾針對八個國家進行跨國性的調查研究,結 果顯示八個國家中任何一個國家的學生自認為害羞的比例超過75%,也覺 得害羞對他們造成困擾。Lazarus(1982)的研究結果均發現無論成人、青 少年、或是兒童,其害羞情形均相當的普遍,皆高達40%以上。吳靜吉 (1997)也針對國內的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只有7%的大學生從未感到害 羞。另外,Asendorpf (1992)的研究中則指出從學齡前時期一直到成人 時期,害羞具有很強的持續性與穩定性。 由此看來個體經驗到害羞的現象可以說相當普遍,而且具有持續影響 的結果。害羞對於個體在人際交往以及個人適應方面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也帶來困擾,因此個體會認為害羞是一項個人問題,而不想成為害羞的 人。蘇素美(1996)的研究中發現,有高達89.6%的大學生願意嘗試去克 服自己的害羞,這顯示出害羞為個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高於它的好處。 關於兒童的害羞問題,許多研究大部分都是針對青少年或成年人作為 研究對象,再加上害羞兒童在父母或是學校老師眼中,通常是屬於乖寶寶 型,乖巧文靜,不具侵略性、很少闖禍,因而使得害羞的問題很容易被忽 略。林正文(1993)曾綜合學者的調查指出,若單從出現率而言,害羞可 說是兒童行為問題中出現較多的一種,而且害羞具有持續性與穩定性的特

(11)

徵。所以,研究者認為國小學童的害羞情形值得作更深入的探討。 人格心理學家認為一種特質影響個體行為的程度,會因所處情境的差 異而有所不同(Cheek & Briggs, 1990)。一般來說,某種情境通常會激 起某些特質,但在另一種情境之下又不易產生,因此並不是全部的刺激所 帶來的效果都相同,所以情境因素對於在探討個體的害羞問題時有其必要 性。Zimbardo(1977)曾以48位大學生為對象,調查其引起害羞的情境與 人物,結果顯示最容易引起害羞的情境前三名分別是:「在群體中成為眾 目睽睽的焦點」、「在大團體中」以及「我的地位較低時」;而在引起害 羞的人物排名中,占前三名的分別是:「陌生人」、「異性」及「權威人 士」。 而在國內,蘇素美(1995)與吳靜吉(1997)也以大學生為對象,研 究結果也與Zimbardo的研究大致相同,最易引起害羞的情境為:「當情境 對自己不利時」、「成為大團體注目的焦點」以及「被他人評價的情境」; 最易引起害羞的人物則為:「權威人士」、「異性」及「陌生人」。總言 之,個體並非隨時隨地都處於害羞的狀態下,而是會受到當時所處情境或 所面對的人物之影響,因此研究者欲針對國小學童,探討在其不同背景變 項之下,引起國小學童害羞的情境與人物是否有所差異。 在一般的刻板印象中都認為女生比男生來得害羞,但是許多研究卻也 出現不同的結果。有些研究支持傳統的觀念,女生比男生害羞(李淑貞, 2004;林靜雯,1996;徐春蓉,2000;張愛卿,2002;Ishiyama, 1984;

Lazarus, 1982)。也有研究指出男生的害羞程度高於女生(Booth et al., 1992;Bruch & Phillips, 1988;Pilkonis, 1977)。更有些研究認為男女 生的害羞並沒有差異(陳柔蓁,2004;蔡政玲,2001;歐淑芬,1980;蘇

素美,1996;Cheek & Buss, 1981;Miller, 1995)。因此本研究想了解 國小學童男女生的害羞情形是否有差異。

(12)

母親對於子女若採用不適當的管教方式及態度,對於個體日後的人格發 展、人際關係與行為都有著長久且深遠的影響。許多研究的結果都指出, 父母若採用「開明權威型」的管教方式,較能建立子女的自信心與安全感, 並以支持和接納的態度對待子女,其子女的害羞程度較低(徐春蓉,2000; 蔡政玲,2001;蘇素美,1996;Eastburg &Johnson, 1990)。有國外的研 究顯示父母透過其管教方式所傳遞之信念與價值觀,進一步傳遞給子女, 兒童藉由觀察學習的方式,間接地影響其行為表現(Kauffman, 2001)。 由此可知,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態度與親子間的關係,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發 展,因此研究者欲進一步探討國小學童與父母的關係對學童害羞的影響為 何。 家庭可以說是一個小團體,兒童常與父母、兄弟姊妹的互動之下,能 夠學習並練習各種正向的社會技巧。有研究指出擁有較多兄弟姊妹的小 孩,能獲得較多的人際技巧和較佳的自我控制(引自DeKeukelaere, 2004)。那麼是否表示家庭成員數愈多,兒童的人際互動經驗也較豐富, 所以較不會出現害羞的問題?由於國內外的研究大部分都針對家庭結構 (雙親或單親家庭等)與害羞之間的關係來做探討,因此研究者欲從家庭 成員數的多寡,來了解此變項與害羞之間的相關。 此外,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除了家庭之外,同儕互動對兒童的行為 發展,亦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許多父母都會在兒童就讀國小之前, 讓他們提早接受學前教育,注重兒童的早期教育和發展,同時也藉由與同 儕的互動,可讓他們掌握基本的社交技巧。因此研究者好奇是否兒童愈早 接受學前教育,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愈多,較不易出現害羞的問題。國內 外相關研究鮮少針對兒童學前教育的年數來探討其害羞情形,因此本研究 欲了解兒童學前教育的年數多寡,對於兒童害羞情形的影響力如何。 個體本身所持的信念與其行為表現關係非常密切,Beck 和 Emery (1979)則指出一些害羞者經常出現的扭曲想法和認知,如:1.別人會瞧

(13)

不起我;2.別人可以很容易看出我的焦慮;3.在相同的社會情境中,別人 不會焦慮;4.自己的社交技巧是不足的;5.別人會拒絕自己;6.他人的讚 美對提升自我價值感很重要。因此害羞者在社交情境上會花很多時間在監 控自己的感覺和行為上,將焦點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並且擔心他們給別人 的印象,因此變得非常焦慮不安。 研究信念系統著名的學者Ellis(1994)指出個體信念的形成多是受到 許多因素交互影響而來,例如生理、家庭、社會及文化等。個體普遍存有 的信念有兩種形式:理性信念(rational belief)與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理性的信念能帶來健康的情緒及有助於目標達成的行為;而非理 性的信念則可能導致個人焦慮、敵對、罪惡等較不健康的負向情緒,同時 會伴隨著不利於個體目標達成的不良行為。Ellis也指出害羞者的非理性 信念主要有兩點:1.被別人拒絕是很可怕的事,因為證明了自己沒有用; 2.一個人必須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完美。 Loxley(1978)則指出非理性思考乃是造成個體害羞的原因。

Deffenbacher, Zwemer, Whisman, Hill 和 Sloan(1986)的研究顯示,害羞 者和四種非理性信念有顯著相關:要求讚許、高自我期許、過度焦慮、以 及無法改變。蘇素美(1996)所做的研究中,也和上述的調查結果一致。

由於目前國內的研究並沒有針對以國小學童為對象,探討其害羞與非理性 信念之間的關係,所以此二者間的關係也成為本研究的探討重點。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壹、了解不同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親子關係、 家庭成員數、學前教育年數)的害羞情形。 貳、了解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親子關係、家庭成員數、學前 教育年數)對引起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害羞的情境人物的差異情形。 參、探討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與非理性信念之間的相關情形。 肆、考驗背景變項與非理性信念之間,對於學童的害羞程度之預測作用。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探討之研究問題,茲敘述如下: 一、在不同的個人背景變項下,對於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情形為 何? 二、不同的個人背景變項下,對於引起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害羞的情境人 物是否有差異? 三、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與非理性信念之間的相關為何? 四、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背景變項(親子關係、家庭成員數、學前教育 年數) 與非理性信念,對於學童的害羞程度是否具有預測作用? 貳、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設,茲敘述如下: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其害羞程度有差異。 1-1:不同性別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其害羞程度有差異。 1-2:不同年級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其害羞程度有差異。 1-3:不同親子關係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其害羞程度有差異。

(15)

1-4:不同家庭成員數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其害羞程度有差異。 1-5:不同學前教育年數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其害羞程度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對於引起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害羞的情境人物有差異 存在。 2-1:不同性別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於引起害羞的情境人物有差異。 2-2:不同年級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於引起害羞的情境人物有差異。 2-3:不同親子關係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於引起害羞的情境人物有 差異。 2-4:不同家庭成員數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於引起害羞的情境人物 有差異。 2-5:不同學前教育年數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於引起害羞的情境人 物有差異。 假設三: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與非理性信念有顯著相關。 假設四:在學童的背景變項(性別、年級、親子關係、家庭成員數、學前 教育年數) 與非理性信念,有一些變項能有效預測學童害羞的程 度。

第四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所使用之一些重要觀念或變項,具體而明確加以界定,並 分述如下: 壹、個人背景變項 (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係指九十五學年度就讀於中部地區(台中市、台中 縣、彰化縣、南投縣)公立國民小學在學之四、五、六年級男女學童。

(16)

(二)家庭成員數 家庭成員數係指與本研究受試對象住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成員,包括 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或者是其他親戚朋友等。 (三)學前教育年數 本研究之學前教育係指學齡前兒童進入一般學前教育機構(公私立幼 稚園及托兒所)就讀,與其它幼兒共同學習的教育模式。因此學前教育年 數是指學齡前兒童進入幼托機構就讀的年數。 (四)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指在家庭中父母親藉由管教子女日常生活作息及行為表 現的策略與態度之下,父母親與子女之間的互動程度。本研究之親子關係 的測量係採用語意差別法的方式,以研究者自編的題目所測得的分數,作 為操作型定義,得分愈高,表示親子關係愈差。 貳、害羞 害羞(shyness)的形成乃是受到先天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交互影響而 成。具有此類特質的個體,在人際互動的社交過程中,由於過度在意他人 對於自己的看法與評價,因此容易產生焦慮與緊張不安的主觀經驗,並表 現出沉默、逃避社交活動等抑制行為,常伴隨著不舒服的生理現象,易有 負面情緒與消極自我評價的產生。 本研究對害羞的測量,係以研究者自編之「兒童生活感受量表」所測 得的分數,作為操作型定義。本量表可分為五個層面,分別為「陌生人」、 「團體」、「同學朋友」、「異性」以及「老師或長輩」等,目的在於了 解學童在面對哪些情境或人物時,最容易感到害羞。受試者在各層面及總 分上的得分愈高,表示愈害羞。 參、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是一種不真實、與事實不符、不客 觀的想法和態度,因此常出現不合理的想法而導致不合邏輯的錯誤推論,

(17)

對於自己以及事件容易給予負面的看法與解釋,常是誇大、過度類化的描 述與絕對性的思考,導致自我破壞的結果,因此容易擁有不合理的負向情 緒感受和行為反應,阻礙了個體的生存與快樂生活的目標。 本研究對非理性信念的測量,係以蕭見文(1996)根據 Ellis 所主張之 非理性信念的十種類型為理論架構所編製而成的「兒童信念量表」為工 具,共有十個分量表,包括「要求讚許」、「自我期許」、「責備傾向」、「挫 折反應」、「情緒控制」、「過度焦慮」、「逃避困難」、「依賴」、「無法改變」、 「完美」等十種。在各分量表及總分上的得分愈高,代表其非理性信念愈 強。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介紹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理論與研究,全章共分為五節, 第一節介紹害羞的定義與分類;第二節說明害羞的理論基礎;第三節為害 羞的相關研究;第四節是非理性信念之理論;第五節則是害羞與非理性信 念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害羞的定義與分類

壹、害羞的定義 害羞是一種相當複雜的心理狀態,相信每個人都了解什麼是害羞,多 多少少也都曾經有過害羞的經驗,都會有一些固定的形容詞來描述這種感 覺,像是感到緊張、不安、害怕、焦慮等。 有關害羞的研究發展,就概念以及方法論上的區別,大約可以分成三 個時期(Briggs, Cheek, & Jones, 1986):

第一時期:敘述分析階段。起先是由於醫學專家及心理學者,在治療 一些患有社會心理問題的個案時,以非正式的臨床觀察為基礎,對害羞做 了概略性的描述分析。 第二時期:普及盛行階段。由於當時社會的快速變遷,人與人之間長 期關係的維持出現了問題,例如離婚率上升、家庭支持系統的瓦解等問 題,因此人們要比以往更需要靠他們自己去培養與發展新的人際關係。對 此,「害羞」似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害羞的問題也開始引人注意。因此 大約在1970 年代中晚期,開始出現一些教導人們克服害羞的專書。學者 Zimbardo是第一位有系統的研究害羞的學者,開始在此階段持續地進行對 該主題的臨床研究。 第三時期:實證研究階段。在最近二十多年來,已有許多學者開始針 對「害羞」進行實證研究,對於害羞的定義與說明更加清楚明確,同時也

(19)

探討害羞的相關問題,包括:害羞的概念定義、症狀特徵、測量方法、害 羞的起源與結果,以及害羞的治療方法。 從過去到現在,對於害羞所做出的定義至少有十四種以上,多位學者 對於害羞的定義有著不同的見解,也許是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觀點來描述害 羞,因此便可以針對過去許多學者所做的研究結果進行深入的探討與說 明。 Plomin 和 Daniels(1986)指出個體的害羞行為,遺傳扮演著重要的 角色。許多人與生俱來便擁有某種程度上的害羞,而「害羞」也經常出現 在社交活動等公開場合的情境之中。Zimbardo(1977)指出,害羞是一個 模糊的概念,看得愈仔細,愈會發現它的多樣性;害羞是一種複雜的狀態, 對個體的影響是連續的,不能截然劃分的,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對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 Buss(1980)認為害羞是社會焦慮的一種表現,而且常伴隨著觀眾焦 慮(audience anxiety)、困窘(embarrassment)和羞愧(shame)等現象。 Zimbardo 和 Radle(1981)將害羞定義為「極端地關心別人對他的看 法的一種心理態度,並且避免社交場合,無法正常地參與社交活動,以及 在人際互動中容易感到焦慮、苦惱和沉重負擔的傾向」。 縱使各種定義不完全相同,但學者Leary(1986)曾依據多位學者所作 的害羞定義,按照其相似特徵加以分類,可歸納成三大類,分列如下: 一、害羞是一種主觀體驗: 害羞是個體在人際互動的情境中產生憂慮、焦躁、不安的一種主觀上 的體驗。此概念就如同一般所說的「感到害羞」(feel shy),強調個體主觀 上的認知。依此定義來看,害羞是社會焦慮的一種特殊形式。 二、害羞是一種行為形態: 害羞是指在社交情境中,個體表現出沈默、自我抑制或社交逃避等行 為舉止,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互動。當個體表現出沉默或社交逃避的態度

(20)

時,即會被形容是「表現害羞」(acting shy)。 三、害羞是一種心理症狀: 害羞是一種包含主觀的社會焦慮狀態及行為上的社會抑制等綜合心 理症狀。當人們感到害羞時,不只主觀上感覺到害羞,在態度舉止方面, 也會出現社會抑制的行為。 Leary認為害羞是個體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而出現社會焦慮與抑制行 為等,所以主張第三類的定義較為嚴謹。同時他強調雖然害羞會引起焦慮 和抑制行為,但是當個體感到焦慮或是出現抑制行為時,並不表示個體正 感到害羞,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個體是否感受到人際間的評價。 綜合上述文獻可得知,學者對於害羞的定義意見不一,但是從中可 發現害羞的成分不止一種,也就是當個體經驗到害羞時,其所產生的害羞 反應包含了認知、情緒、生理和行為等四部份。以下便針對這四部份作進 一步的探討,有助於更能了解害羞的定義: 一、認知方面 害羞者容易出現負面的自我評價與自我貶抑的傾向,過度在乎他人對 自己的看法,會擔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或者是否喜歡自己,較不了解別人

對自己的看法,自我意識高但卻低自尊(Asendorpf, 1989;Briggs et al., 1986)。

二、情緒方面

害羞者容易出現的情緒反應有:寂寞、憂鬱、焦慮、膽怯、溝通恐懼、 羞愧困窘以及疏離感等(吳靜吉,1997;Briggs et al., 1986;Traub, 1983)。 三、生理方面

害羞者其產生的生理反應有臉紅、心跳加快,口乾、顫抖、聲音發抖、

冒汗、感覺暈眩、胃部快速蠕動等(吳靜吉,1997;Briggs et al., 1986)。 四、行為方面

(21)

避免眼神的接觸、較少的臉部表情、說話音量小、回答簡短或語無倫次等 特徵(Briggs et al., 1986)。 因此,本研究將害羞定義為:「害羞的形成乃是受到先天遺傳因素與 後天環境交互影響而成。具有此類特質的個體,在人際互動的社交過程 中,由於過度在意他人對於自己的看法與評價,因此容易產生焦慮與緊張 不安的主觀經驗,並表現出沉默、逃避社交活動等抑制行為,常伴隨著不 舒服的生理現象,易有負面情緒與消極自我評價的產生。」 貳、害羞的分類 由於許多學者對於害羞的解釋與定義,多從不同的觀點切入,因此對 於害羞的類型也有不同的看法。 Zimbardo(1977)對於害羞的類型,區分成兩種,情境引發的害羞與 持續出現的害羞。情境引發的害羞是指個體在人際往來的社交場合中,容 易感到不自在、緊張不安,一旦脫離此情境,便又恢復正常。持續出現的 害羞即是個體只要與他人接觸互動,就會焦慮不安,感到不舒服。 Zimbardo 和 Radle(1981)將害羞者的行為表現,也區分成兩種類型: 內向的害羞者與外向的害羞者。內向的害羞者,顧名思義,是指害羞者其 內心的恐懼焦慮和其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一致。而外向的害羞者則善於將自 己的害羞隱藏而扮演著不害羞的角色,但卻也擁有與內向害羞者相同的感 受與恐懼。 Eysenck於1956年時將害羞區分為兩種類型:內向型害羞(introverted shyness)和神經型害羞(neurotic shyness)。內向型害羞者,較少社交活 動、喜歡獨處、但還是能夠與他人有效的互動。神經型害羞者,在與他人 接觸時會感到焦慮,行為上會有些笨拙,無法適切地表現自己(引自Briggs et al.,1986)。 Buss(1986)則依害羞的起因與反應的不同,將害羞區分成害怕型害

(22)

明如下: 一、害怕型害羞:主要是指一歲到一歲半之間的嬰兒在面對不熟悉的 人時,所產生的反應,稱為陌生人焦慮(stranger anxiety)。此類型的害羞 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只有少數的兒童會一直持續到成人的階 段,通常會以語言和行為上的抑制來表現。 二、自我意識型害羞:在成長過程中,兒童會逐漸社會化,開始形成 社會我(social self),也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社會的主體(social object)。

因此自我意識型害羞的產生乃在於個體覺得自己成為被注意的焦點、過度 在意他人評價、知覺到自我的獨特性及與眾不同,以及隱私權被侵犯等因 素,因而產生了逃避社會情境的心態。 Pilkonis還將害羞區分成四類,包括:內向性的社會害羞、神經質的社 會害羞、公開害羞以及隱私害羞。內向性的社會害羞:喜歡獨處,但是在 社交中有良好的行為。神經質的社會害羞:因自己感受到孤單或無法表達 感受。公開害羞:在社交上無法順利的與人交往,也就是說社交是失敗的。 隱私害羞:個體主觀的不舒服及恐懼(引自張芳全,1999)。 上述多位學者對於害羞的分類方式,不外乎是從害羞的起因,如情境 因素,以及個體本身的害羞特質,來加以區分討論。學者Zimbardo是從社 會情境出發;Eysenck、Zimbardo 和 Radle對於害羞的分類大致上是相同 的,都是以個體本身的害羞特質而定;而學者Buss則是從個體社會化的發 展過程來做區分;最後學者Pilkonis更是綜合情境因素與個人害羞特質將其 區分為四類。由此可知,害羞對個體的影響是連續的,劃分的愈仔細,愈 會發現它的多樣性。

(23)

第二節 害羞的理論基礎

本節先介紹害羞的起因,再從特質論、行為學派、精神分析學派、社 會學、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以及認知社會學習論的等各學派的觀點來探討 害羞的理論。 壹、害羞的起因 個體的人格特質與氣質乃是受到先天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交互影響 而形成的。容易害羞的孩子,在天生氣質向度上,其趨避性有「退縮害怕」 的情緒特質。而在什麼情境之下,個體最容易感到害羞?以下茲就文獻資 料歸納整理,將害羞的起因分為內在身心特質與外在環境因素兩部分。 一、內在身心特質 有些孩子從小害羞怕見陌生人,在陌生的地方容易怯場。在他們之中 有的成年後會變得外向,但有學者在研究中發現,即使是這些克服了害羞 的人,其大腦特定區域在功能上仍然與從小性格就外向的人有明顯不同。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Kagan指出害羞是最具長久性的氣質之一,這類小孩 在小時候就容易恐懼而且被抑制,是因為遺傳了一種「生物學的因子」 (biological predisposition),會造成恐懼反應的腦部區域,如杏仁核,在 行為壓抑的兒童身上可能比較活躍;另外有些非常膽小的嬰兒則是因為在 懷孕期中受到母親身體上與心理上的壓力所造成的(Kagan &Reznick, 1986;金磊譯,1994)。 Kagan也與其他發展心理學家針對學齡前兒童所作研究,指出在幼童 階段,害羞通常是自發性的反應,害羞的兒童通常到了青少年,甚至成人 時也難改害羞的個性(李靜瑤譯,1999)。 Zimbardo 和 Radle(1981)則認為遺傳是害羞間接的、非決定的因 素。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Schwartz等人在一項進行中的「害羞與兒童發 展研究」的最後結果指出,人的性格之所以有害羞和外向之分,與腦扁桃

(24)

體功能上的差別存在著關聯。研究小組也強調,雖然害羞等性格也許具有

一定遺傳性,但後天環境因素和個人成長經歷對性格的塑造會產生重要影 響(Schwartz, Wright, Shin, Kagan,& Rauch, 2003)。

由上述文獻可得知,一個人害羞或壓抑的性情,反映出容易被陌生場 合或不熟悉的人事物而啟動的神經系統之遺傳傾向。然而,即使害羞具有 明顯的遺傳或生理要素,但是它仍舊會受到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 二、外在環境因素 (一)父母親的態度 害羞雖然有一個很強的遺傳因素或生理條件,但是還是會受到童年經 驗所影響。一項研究針對三十九個德國家庭所進行的長期調查發現,在她 們的女兒出生後兩年半內意志消沉或是過度保護孩子的母親,較有可能撫 育出害羞的女孩(王介文譯,1997)。 心理學家Baumrind將大多數父母親對子女的管教方式分成三大類:專 制型、威信型以及放任型(張春興,1991)。這三種管教方式,其中以威 信型的父母最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因此乃是克服害羞最有效的 管教方式。而放任型的父母不太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這種父母對任何事 都不關心,他們不在意嬰兒的哭叫,無法為孩子的行為建立準則;專制型 父母也會疏忽情感與關懷。這兩種類型皆會造成孩子過份的依賴,父母親 不關心孩子的後果,會造就孩子變成害羞和靦腆的個性。這些孩子會對於 自己的表現沒有信心,並缺乏自我價值感,亦不敢接觸社交情境(梁培勇, 1985;Zimbardo & Radle, 1981)。 除了父母的管教方式外,父母親的示範也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發展。有 研究發現,兒童的害羞和母親的害羞成正相關,而與母親的社交性和外向 性成負相關(Daniels & Plomin, 1985)。 父母親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容易導致孩子的挫敗感,對自己能力的懷 疑,自信心缺乏,以致於不願做任何的嘗試;而父母親的過度保護,也容

(25)

易讓孩子養成被動和依賴的習慣,因此缺乏獨立處理環境挑戰的能力,容 易演變成對自己的能力不信任(梁培勇,1985)。 將孩子標籤化會增強孩子害羞的行為(Berman, 1999)。許多父母當 孩子在公開的社交場合表現出退縮行為時,總是會替孩子貼上標籤,並告 訴別人:「他個性比較內向,是個害羞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內 在化這個訊息,強化他的害羞行為。 (二)社會情境因素 Zimbardo(1977)提到最容易引起害羞的情境前三名分別是:「在群 體中成為眾目睽睽的焦點」占73%;「在大群體中」占68%;「個體的地 位較低時」占56%。而在引起害羞的人物百分比排名中,占前三名的分別 是:「陌生人」占70%;「異性」占64%;「權威人士」占55%。 Buss(1980)提出引起害羞的三個因素:新奇事物(novelty)、在他 人面前(the presence of others)以及他人的行為(the action of others)等。

新奇事物包括不熟悉的環境、陌生人等;在他人面前是指見重要人物或是 權威人士;而他人的行為包括覺得過度地被注意或是被忽略,或者是覺得 被干涉,例如被問及一些較私人的問題等。 Crozier(1986)認為令人害羞的主要情境為: 1.在權威人士面前,對害羞者來說,這些人的地位比自己高,並感 覺這些人正在評價自己。 2.新奇的情境,例如與陌生人打交道或與人初次相識。 3.當被要求採取主動時,例如和一些異性相處,而需做引導及 表達意見時。 4.在一些人或一群觀眾面前。

Russell, Cutrona, 和 Jones(1986)指出引起害羞的情境前三名如下: 陌生人(78.6%)、與權威人士或專家對談(78.6%),並列第一;公開

(26)

Asendorpf(1989)指出,容易引起害羞的兩個情境如下: 1.不熟悉的情境,例如在陌生的團體中或是與未曾謀面的人第一次 見面。 2.當他認為自己正在被評估的時候,如在眾人之前演講、參加口試 與權威人士接觸時。 由上述可得知,引起害羞的社會情境大致上可以歸納成兩個部分:(1) 情境,如在不熟悉的環境、公開場合的表演以及認為自己正處於被評估的 情境。(2)人物,如陌生人、權威人士以及異性等。 造成害羞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的身心特質以及後天環境所致,如父母 的管教、不當的示範或貼標籤、社會文化或情境等因素。一個人的害羞性 格,可能是單一的原因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不單純。 因此想要了解個體害羞的問題,必須要從多方面去探討。 貳、各學派的觀點 一、特質論 特質論認為遺傳是所有害羞的直接影響因素,害羞是天生的,而且所 有病態的害羞者(morbidly shy person)都具有神經質的氣質傾向。例如,

Kagan 和 Reznick (1986)指出害羞者遺傳了一種「生物學的因子」 (biological predisposition),因此從小就容易恐懼而且被抑制。Molen (1990)指出害羞者天生容易激動,具有高度敏感的神經系統,並且傾向 於避免衝突和威脅的情境。 因此Zimbardo(1977)認為特質論者的說法否定了任何可以改善害羞 情形的方法,對於個體的害羞抱持著較悲觀的態度。 二、行為學派 行為學派認為人類所有的反應與行為都是受到環境影響而經過學習 獲得的,因此他們相信害羞並非是天生的,並不是一種持續性的人格特

(27)

質,此論點正好與特質論相反。個體之所以會害羞乃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正 確獲得如何有效地與他人相處的社交技巧,對於社交情境反而習得了一種 恐懼性的反應(Molen, 1990)。 蘇素美(2001)認為此種習得的恐懼反應可能是下列事件的產物: 一、曾經經歷與他人互動的負面經驗。 二、未學習到正確的社會技巧。 三、預期自己會表現不好,因而持續對自己的行為表現感到不安。 四、學習到「為自己的無能而貶損自己」的做法—如「我很害羞」、「我 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因此行為學派對於害羞抱持著樂觀的看法,認為害羞是經過後天而習 得的,倘若害羞者能透過成功的社會技巧訓練,包括:社會焦慮的降低、 自尊的提昇、以及對個體的非理性信念偏見之探索等方法,便可加以改善 害羞情形。(許文明,1988﹔楊平蘭,1997;Molen, 1990﹔Zimbardo, 1977)。 三、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論者認為人的行為,大部分受決定於生物性的性本能,而且 性格或思想,主要決定於我們的潛意識,因此人類行為主要是受到潛意識 歷程所決定的。個體的組成,有三個部分,分別稱為本我(id)、自我(ego) 和超我(superego),在不同時間內,彼此交互影響,對個體行為產生不同 的支配作用。本我(id)是生物性的自我滿足趨力,而超我(superego)的 存在就是為了去克制、壓抑此種自我滿足趨力,而自我(ego)則是要在本 我(id)和超我(superego)兩者之間衝突的協調。當自我滿足趨力被克制, 自然就會衍生出衝突,而衝突會帶來焦慮。 此學派認為害羞是因為本我(id)的原始慾望被超我(superego)壓抑 的一種反應,他們主張將害羞為潛意識衝突的一種表徵症狀,無意識的會 在各個不同的情境中表達出來,認為嚴重的害羞情形是因為自我(ego)功 能不彰,而造成個體無法適應現實社會的結果(許文明,1988;Zimbardo,

(28)

1977)。 由此可知,精神分析論者的看法讓人了解到害羞不單只是一種行為的 表現,更包含了其行為背後所隱藏的非理性信念以及意識的部份。 四、社會學 Zimbardo(1977)曾針對八個國家所做的害羞調查中,其中以日本(57 ﹪)的害羞狀況最普遍;其次是台灣(55﹪),而以色列(31﹪)則是害 羞情形最不普遍的國家。這樣的結果顯現出和其國家的文化有很大的關 係。他也提出十項造成害羞的文化因素:(1)重視個人主義;(2)重視 自我;(3)將失敗視為一種羞恥;(4)對成功的無限設定,標準不一; (5)不重視情緒的管理與分享;(6)很少重視兩性的正常發展;(7) 有條件的以個體的表現作為接受他人的標準;(8)強調過去及未來,否 認當下經驗的重要性;(9)社會結構的不穩定(如:遷徙、離婚或失業); (10)破壞社會的信仰等因素。 綜合上述,社會學家認為害羞是社會文化因素所造成的結果,由於不 同文化對害羞會有不同的評價,西方社會重視獨立果決以及個人的自我肯 定行為,但是東方文化則認為害羞為一種美德,因此只有在該文化規範和 評價認為害羞不好時,害羞才會成為個人的問題(Molen, 1990)。 五、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個體的不當歸因與標籤化是導致害羞的主要因 素,而害羞者和非害羞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自我評價」。許多研究曾 針對害羞者和非害羞者的歸因進行問卷調查,其研究結果顯示害羞者會將 害羞的行為歸因到自己的身上,認為是內在自我的因素,易有自我貶抑的 傾向;非害羞者則是將他們的害羞歸因到外在事件,認為是外在的情境因

素才會導致他們的害羞(Alm & Lindberg, 1999;Buss, 1980;Crozier, 1986;)。

(29)

的模式(a self-presentation model),認為害羞源自於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 中,想要給予他人深刻的印象,過度關注於自我表現,以及在互動中沒有 能力控制他人的反應。Arkin(1981)認為自我表現(self-presentation)有 兩種型態,一種是「渴望性自我表現」(acquisitive self-presentation),是 指當個體面臨挑戰時,會盡可能表現出最好的一面,積極尋求社會性支 持;另一種是「防禦性自我表現」(protection self-presentation),是指在 同樣的情況下,個體只會試著去製造一個”安全”的印象,避免不被支持 的安全策略(而非尋求支持),也就是說只要自己不會讓別人留下不好的 印象即可。 害羞者通常希望能夠給別人一個很好的印象,但同時害羞者卻開始懷 疑自我表現的能力,因此導致害羞者反而採取防禦性的自我表現,保護自 己免於自我懷疑(self-doubts)的驗證,避免社會評價造成對自我價值懷疑的 不確定感。有研究指出只有當害羞者擁有高度自信可以成功的情形之下, 才會採取渴望性的自我表現。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使得害羞者幾乎沒有機會 了解真正的自我價值,造成害羞者產生自我懷疑與不明確的自我價值之特

(30)

害羞者 非害羞者 損失vs 酬賞傾向 情境特徵 防禦性和 渴望性 自我表現 的結果 社會焦慮 的調節 社會增強 圖2-1 「害羞與自我表現」的模式

資料來源:Artin, Lake, 和 Baumgardner, 1986, p.198

模糊、不確定的 偶然、可覺察的 對社交能力的自我懷疑 和控制情境的不確定感 社交能力和強烈的自我價值感 可能不具 支持性 可能產生 支持性 對成功缺乏自信 對成功充滿自信 防禦性自我表現(如謙遜、 中立、沉默等) 渴望性自我表現(如堅持己 見、正向的自我描述、好社交 等) 中立、模糊或輕微的負面人 際評價 自我表現逐漸 消弱的訊息 評估階段 自我表現效能 社交能力和強烈的自我價值感 社交能力和強烈的自我價值感

(31)

六、認知社會學習論 認知社會學習論者相信認知因素比直接增強因素更能決定人們的行 為反應,認為人類的行為乃是奠基於個體與主要環境互動之下的結果,並 且相信人格是學習來的,而且是具穩定性但又可改變的。個體之所以會害 羞,不單只是個體本身的因素,同時也應該將情境因素納入考量。Molen (1990)以認知社會學習論為基礎,認為無論個體是從直接或者是間接觀 察學習得來的經驗,若個體覺察到其社交行為的結果能夠為自己帶來自信 心,那麼便相信自己行為的有效力,因而能表現出適當的社交行為;反之, 個體若經驗到自身行為所帶來的負面效果後,便開始對自己的社交行為失 去信心,個體一旦面對社交情境時,便會表現出不合宜的社交舉止,以及 害怕恐懼、冷漠以及失落感等症狀。 因此Molen(1990)提出了個體產生害羞的惡性循環過程,如圖2-2。 害羞者在社會情境中表現出笨拙的行為時,會對自我產生負面的評價,這 種負面的想法和自我評價將伴隨著負面的感覺,生理上也會產生各種緊 張,使個體以緊張的心情去預期其人際的互動,因而產生恐懼,而想逃避 社交情境,這樣也導致個體沒有機會在社交場合中去練習社交技巧,因而 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32)

圖2-2 害羞的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Molen, 1990, p.269 綜觀而言,各個派別的理論對於害羞的詮釋也大不相同。特質論認為 害羞是天性;行為學派否定特質論先天的說法,強調害羞是後天學習而來 的;精神分析則認為害羞乃是意識或潛意識衝突的彰顯;社會學家偏重在 社會文化因素對個體社會化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家則指出害羞乃是個體不 當歸因、標籤化及自我表現的焦慮所產生的結果;認知社會學習論則兼顧 引起害羞的個人內在認知及外在情境因素。 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並非全是來自於先天的基因遺傳,後天環境的影響 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若欲探討個體害羞的情形,則應該考量個人內在 特質以及外在情境兩方面,有助於對害羞整體現象的了解。 社會技巧不足 缺乏勇氣/害怕 害羞 負面自我評價 負面的感覺:緊 張、生理的症狀 逃避社會情境 缺少機會練習技巧 技巧很少獲得增強 感到緊張

(33)

第三節 害羞的相關研究

壹、害羞與性別之關係 一般傳統的觀念裡會認為女生比男生害羞,女孩子羞答答的被認為是 一項優點,甚至是一種美德,相較之下,男生應該是勇敢的,對於男孩子 的害羞會認為是「不好」、「要不得」。然而,這純粹只是社會上的一種 價值觀,吳靜吉(1997)認為社會對於男女的害羞持有不同的態度是一種 迷思,女生不一定比男生害羞,男生也不一定就不會害羞。究竟害羞情形 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從文獻上的歸納整理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女生比男生害羞 Lazarus(1982)以396 名五年級學童為受試對象,結果發現有1/4 的 男孩自認為害羞,而女孩卻有1/2 自認為害羞。Ishiyama(1984)以96 位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為對象,也發現女生比男生更自認為害羞。 同樣在國內的研究發現,林靜雯(1996)與張愛卿(2002)分別都以 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結果也顯示女性自覺比男性較為害羞。徐春蓉(2000) 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結果也是顯示女生自覺比男生害羞;李淑 貞(2004)則是調查全台各地區1387名國小高年級學童,也得到相同結果。 二、男生比女生害羞 Pilkonis(1977)以293名史丹佛大學生為受試對象,研究發現在男學 生中有46.4%認為自己是害羞,而女學生認為自己害羞的卻只有33%,此 結果顯示出男生自覺比女生要來得害羞;Bruch 和 Phillips(1988),以 及Booth et al.(1992)分別以151名和55名大學生為受試對象,亦得到相同 結果,顯示男生的害羞程度比女生高。 三、男生女生在害羞上沒有差異 Cheek 和 Buss(1981)以912名男女大學生為對象,以自編的害羞和 社交量表為工具進行測量,發現性別之間與害羞並無顯著性的差異。Miller

(34)

(1995)調查310名大學生,也發現害羞情形並不因性別差異而有所不同。 在國內,歐淑芬(1980)以851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出男 女生在害羞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同樣的,蘇素美(1996)也以506名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得出相同的結果。蔡政玲(2001)和陳柔蓁(2004)則 是以國小學童為對象,其結果也是男女生在害羞上的差異未達顯著。 由上述文獻可得知,害羞情形在性別的差異上,許多研究目前尚未產 生一致的結論,以國外的研究來說,若研究對象是國小學童或是高中生, 結果皆是女生比男生害羞;若是以大學生為對象,則出現兩種結果,分別 是男生比女生害羞,或是男女生無差異,也就是說大學女生沒有比男生害 羞;而國內的研究不論是哪個學習階段,皆會出現兩種結果,女生比男生 害羞,或是男女生無差異。因此研究者希望能將性別這一個因素加入至害 羞的因素中做討論,希望可以了解國小學童其害羞在性別上是否會有所差 異。 貳、害羞與年級之關係 Asendorpf(1992)的研究中則指出從學齡前時期一直到成人時期,害 羞是具有很強的持續性與穩定性。也就是說個體在兒童時期出現害羞的情 形,那麼直到成人時期也會同樣有害羞的狀況。 Rubin 和 Asendorph(1993)的長期研究調查,發現兒童的害羞問題 會隨著年齡而增長,且易造成其生活適應上的困難。 在國內研究方面,蔡銘津(1999)以高中生為對象,研究發現高中不 同年級在害羞問題上沒有顯著的不同。 徐春蓉(2000)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童的害羞表現在「行為層面」、「認 知層面」、「情緒反應層面」、以及「害羞整體面」上,因年級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六年級學童比五年級學童害羞。 張愛卿(2002)以國中生為對象,發現在「整體層面」、「認知層面」、 「情緒層面」上,年級對害羞感有顯著的交互作用。特別是在「認知層面」

(35)

上,國三學生比國一及國二學生害羞。 陳柔蓁(2004)以國小中高年級的學童為對象,結果發現國小中高年 級學童的害羞不因年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由上可知,害羞在年級上是否有所差異,並無產生一致性的結論,在 國小高年級階段及國中階段,似乎研究都指出愈高年級愈害羞,但也有研 究指出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不因年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陳柔蓁, 2004)。因此本研究欲以國小中高年級的兒童為對象,進一步探討兩者之 間的關係。 參、害羞與家庭成員數之關係 一個人的社會互動經驗最早來自於家庭,個體在家庭中有較多的機會 常與父母、兄弟姊妹互動,因此能夠學習並練習各種正向的社會技巧。 Molen(1990)認為個體之所以會害羞,乃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正確獲得如 何有效地與他人相處的社交技巧,對於社交情境反而習得了一種恐懼性的 反應。 美國社會學家Downey 和 Condron針對兩萬名幼稚園學童的社交技巧 進行分析發現:有較多兄弟姊妹的小孩,擁有較多的人際技巧和較佳的自 我控制(引自DeKeukelaere, 2004)。 但是在國內研究方面,不同兄弟姊妹數的兒童的社交技巧並沒有顯著 不同(李雅芬,2002;黃德祥,1989)。 在社交技巧上有關家庭成員方面的研究,多以兄弟姊妹數為變項來探 討,但卻出現不同的結論;再加上由於現今社會少子化的趨勢,每個人的 兄弟姊妹數並無太大的差異,因此研究者欲擴大以家庭成員數為個人背景 變項來探討其與害羞之間的關係。 肆、害羞與學前教育年數之關係 由於社會的變遷,雙薪家庭日漸普遍,幼兒有大部份時間,都必須在 幼托機構渡過,因此團體的生活,已成為幼兒生活的大部份,幼兒與同儕

(36)

間的互動關係,在其成長階段,自然就顯得格外重要。鍾鳳嬌(1999)指出 「同儕關係」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關鍵,且是進入社會化的必要步驟。而 且對於正處於學習社交技巧期的幼兒,如果能有較多的機會與同儕進行互 動,就比較有可能獲得更廣泛的社交技巧。 有研究指出兒童有較多托兒所經驗者比較少經驗者有較佳的社交能 力(黃淑苓,1991)。國內外的研究鮮少探討學前教育年數與害羞之關係, 因此值得進一步探討兩者的相關情形。 伍、害羞與親子關係 個體的人格、行為、情感與認知發展的養成,父母親扮演著相當重要 的角色,父母的角色與功能關係到子女的成長。父母不僅在家庭中是兒童 生活上接觸最密切的主要照顧者,也是行為上的指導員、訓練者,更是兒 童最重要的社會化者。 Eastburg 和 Johnson(1990)以56位女大學生為對象,研究其知覺父母 行為和自陳害羞之間的關係,發現這些自陳害羞的大學生認為母親的管教 方式比父親的管教方式有較大的影響力,也發現當知覺到父母是接納和支 持性的態度時,害羞的程度會降低。 在國內研究方面,大多以父母管教方式來探討其與害羞之間的關係 (蘇素美,1996;林靜雯,1996;徐春蓉,2000;蔡政玲,2001)。但研 究者認為利用父母管教量表將父母親的管教方式大致分成四種:「專制權 威」、「寬鬆放任」、「開明權威」以及「忽視冷漠」等四類型,來探討 與其子女害羞的情形,研究結果只能說明這四種管教類型與害羞之間的差 異情形,且量表題目多屬於父母管教子女生活作息及表現行為的策略與態 度,與造成害羞的原因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例如:父母對孩子多是以鼓勵 的態度,還是限制的?父母是否能給予孩子溫暖或是可信賴的感覺?因此 研究者欲以語意差別法來測量學童對其父母的主觀感受為何,瞭解學童知 覺到的父母是接納和支持性的態度較多或是較少時,對於學童的害羞情形

(37)

有無不同。 陸、引起害羞的情境人物 Zimbardo(1977)曾以48位大學生為對象,調查其引起害羞的情境與 人物,結果顯示最容易引起害羞的情境前三名分別是:「在群體中成為眾 目睽睽的焦點」、「在大團體中」以及「我的地位較低時」;而在引起害 羞的人物排名中,占前三名的分別是:「陌生人」、「異性」及「權威人 士」。Russell, Cutrona, 和 Jones(1986)指出引起害羞的情境前三名如下:

陌生人(78.6%)、與權威人士或專家對談(78.6%),並列第一;公開 場合的表演(46.4%);見重要人物(39.3%);困窘、說錯話(37.5%)。 國內研究方面,蘇素美(1995)與吳靜吉(1997)也以大學生為對象, 研究結果也與 Zimbardo 的研究大致相同,最易引起害羞的情境為:「當情 境對自己不利時」、「成為大團體注目的焦點」以及「被他人評價的情境」; 最易引起害羞的人物則為:「權威人士」、「異性」及「陌生人」。 由上可知,最容易引起害羞的情境大致為在團體中、被人評價時或是 當情境自己不利時,而容易引起害羞的人物中,大多是陌生人、異性或是 在權威人物面前等,因此本研究則以「陌生人」、「團體」與「異性」, 加上以「老師長輩」來代替權威人物,以及國小學童最常接近的人物「同 學朋友」等五種情境人物作為探討變項。 由於上述研究多以大學生為對象,再加上這些研究並無針對個人的背 景變項做深入探討,例如男生與女生對於容易引起害羞的情境人物會是否 有所不同,「權威人士」較容易引起男生的害羞情形,而女生比較怕生, 所以「陌生人」比較容易引起女生的害羞,還是男女生沒有差異;年齡愈 長的,在「權威人士」面前也較容易感到害羞,還是不同的年齡層對於引 起害羞的情境與人物沒有差異,況且每個人的成長背景都不相同,家庭成 員的多寡以及是否曾接受學前教育也會影響學童社會化的程度,因此對於 引起個體害羞的情境與人物是否也會有所不同;是故研究者欲以國小中高

(38)

年級學童為對象,探討個人不同的背景變項對於最容易引起國小學童害羞

的情境人物是否有所差異。

第四節 非理性信念之理論研究

壹、非理性信念的內涵 一、信念的概念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 REBT) 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Albert Ellis 所提倡,此理論的核心概念主要是在探討 「信念」。Ellis(1994)認為信念是指凡是會使個體產生或引起功能失調 的情緒和行為結果的思考特質或觀點,個體信念是否合理,即是影響個體 情緒及行為結果之重要因素。 Bernard 和 Joyce(1984)則認為信念就像是一種廣泛假設所建構的 視野,人們所持有的許多主要信念對其日常生活中所觀察到關於自己、他 人和周遭事物,作出評價性的結論,其包含了三種認知成分: (一)個體對引發的反應事件所作的覺察與思考。 (二)個體對引發的反應事件所作的一種非立即性但事後可覺察的思 考。 (三)個體常持有的一般性抽象的信念。 王朝茂(1994)認為信念是一種抽象的思考方式,它會對發生在自己、 他人或者是外在的事件作成結論。這些抽象信念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但 卻會影響個體產生某種情緒或行為結果,以及對現實世界的解釋。 由此可知,信念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對個體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不 但指引著個體對周遭事物的決策方向,同時也主導著個體的思維模式,據 以對現實世界加以解釋並採取行動。

(39)

二、非理性信念的定義 Ellis在其理論中以ABC模式來解釋信念對個體生活的影響(Ellis, 1994)。此模式假設當個體的目標(people’s goals;簡稱G)受到引發事 件(activating events;簡稱A)所阻礙時,個體本身持有的信念系統(beliefs system;簡稱B)則會影響其選擇被困擾或不被困擾的結果(consequences; 簡稱C)。Ellis認為信念系統可區分成兩種,一為理性信念(rational belief), 另一種為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兩者都是對事實具有評價性。 理性信念是指符合現實、客觀、合理、合邏輯的態度和想法,它能保 護個人生存,減少妨礙個人快樂,增進個人愉快生活和幸福者,可以幫助 個體達到目標的態度或哲學信念,即便遭遇挫折,也能出現合理的負向情 緒反應,如感覺失望、挫折或惋惜等。 相較於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是指個體在面對事情時,容易出現不符 合現實,不客觀、不合理、不合邏輯的想法和態度,因而使得原本不太重 大的傷害事件,產生了不正常的負向情緒感受和不合理的行為反應等結 果,例如:憂鬱、焦慮、敵視、罪惡感以及憤怒等感受與反應。 另外也可從一些如「必須」(must)與「應該」(should)等關鍵字 眼來辨別非理性信念,同時這些字眼也必須含有「強求」的意思,常與邏 輯、事實不符,容易造成個體心理困擾。因此非理性信念係指任何足以導 致個體自我挫敗或自我破壞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其主要特徵有:誇大、 過度類化、不合邏輯、錯誤的理論以及絕對性的看法,因此會嚴重地阻礙 個體的生存與快樂(Bernard & Joyce, 1984;Ellis & Grieger, 1977)。

Walen等人指出非理性信念背後,隱藏著焦慮、憂鬱、罪惡感及生氣 等四種負面情緒,同時也包含了三種核心特質:自貶的人生觀、責備或非

議他人、以及忍受挫折的無力感,種種容易造成個體生活上的困擾及不適 應。他們更提出了界定非理性信念的標準,分述如下(Walen , Diguiseppe,

(40)

(一)非理性信念不是事實,常是誇大與過度類化的描述,而導致不 正確的推論。 (二)非理性信念是一種命令,是一種絕對而非相對的概念。 (三)非理性信念常導致令人困擾的情緒;如:焦慮、生氣、罪惡感、 憂鬱等。 (四)非理性信念無法支持個體去達成目標。 Dryden(1994)認為一般人對於「理性」與「非理性」的用法與定義 非常的混亂與模糊。「理性」一詞可用來表示個體對於自身以及周遭一切 事物的健康想法和信念,而他認為非理性信念則具有四種與理性信念相反 的明顯特徵: (一)固執且不知變通的 個體無法隨著生活情境的變動而做改變,其所持的信念是固執、不可 變通的,因此一旦面臨壓力情境時,個體無法做到隨機應變,反應缺乏彈 性,不能有效地適應壓力情境,反而一直強迫事實改變以合乎其所持的信 念。 (二)不合邏輯 非理性信念是由於個體對於理性信念所做的不合理的推論,例如個體 會理性地相信得到他人的讚賞是愉快的,但也非理性地認為如此的讚賞是 絕對必要的。 (三)與事實不符 非理性信念常以一種不正確的想法而導致不合理的推論,例如當個體 認定「我是失敗的人」,那就代表個體所做過的每一件事從來沒有成功過, 此種信念很清楚地顯示出與事實不符合。 (四)妨礙個體心理健康以及目標的追尋 個體的信念具有評價性,可對於周遭事件做出判斷評估或是賦予某種 價值。然而非理性信念容易使個體產生不正常的負向情緒感受和不合理的

(41)

表 2-1 非理性信念的特質 實際狀況 扭曲後的情形 行為反應,種種自我破壞的想法阻礙了積極性目標的達成以及造成個體的 心理困擾。 而在國內研究方面,王淑俐(1984)則是根據文獻,將個體面對事情 的實際狀況與扭曲後的各種情形一一列出,整理歸納出11種特質如表 2-1,以便能更清楚了解非理性信念的想法,以及可當作區辨非理性信念 的參考。 1.我喜歡如此 我應該如此 2.很難 沒辦法 3.也許 一定 4.有時候 總是 5.某些 所有的 6.可惜 遭透了 7.我表現不好 我不好 8.我煩惱 他使我煩惱 9.好像是如此 確實是如此 10.到目前為止如此 必然永遠如此 11.許多人有這種想法 這種想法必定是正確的, 因為每個人都有這種想法 資料來源:”理性-情緒治療法的理論架構及其應用”,王淑俐,1984, 訓育研究,22(4),32。 由表2-1可知,對照實際狀況與扭曲後的情形,可以明顯比較出非理 性信念的特徵,不難發現扭曲後的情況都具有誇大、過度類化以及自我破 壞等絕對信念與錯誤的邏輯推論。 吳麗娟(1989)指出任何不切實際、不合理、缺乏清楚思考、以及容 易導致負向情緒的荒謬想法,即是所謂的非理性信念。王朝茂(1994)認 為非理性信念是無事實根據的思考歷程,包含不正確的資訊處理以及錯誤

(42)

的邏輯推理。 黃惠惠(2002)認為非理性信念具有下列七點特色: (一)絕對性:非理性的想法是絕對的、沒有例外、僵化、缺乏彈性 的,最常以「我一定要….」、「絕對會….」等型態出現。 (二)極端化:非理性的想法常是極端化的,即兩極化或二分法,將 事情區分成好-壞、對-錯、成-敗、有-無等極端的對立形式,做強制 而不合理的區分。 (三)不合邏輯:非理性信念通常是不合邏輯的,也就是所謂的不按 牌理出牌或是無事實根據的錯誤推論。 (四)誇張性:具有誇張的性質,即容易過度誇大負向的結果預期, 或是強調負向事件的重要性或影響力。 (五)個人化:非理性想法具有個人中心化的傾向,個體常將外界現 象或事件與自己產生關聯,亦即是對於周遭事件經常會以自我中心或是主 觀的觀點來作解釋,無法客觀地看待。 (六)以偏概全:個體常以偏概全,將偶然發生或有限的資料來概括 全部的事物。 (七)阻礙目標達成:非理性信念不具實用價值,易阻礙目標的達成。 例如自己某件事做不好,就對自己說「我真沒用,什麼都不會」,有此想 法,會容易放棄自己,什麼都不想做,自然容易阻礙目標的達成。 因此根據上述國內外的文獻,研究者認為非理性信念是一種不真實、 與事實不符、不客觀的想法和態度,因此常出現不合理的想法而導致不合 邏輯的錯誤推論,對於自己以及事件容易給予負面的看法與解釋,常是誇 大、過度類化的描述與絕對性的思考,導致自我破壞的結果,因此容易擁 有不合理的負向情緒感受和行為反應,阻礙了個體的生存與快樂生活的目 標。

(43)

三、非理性信念的類型 從Ellis的理性情緒行為治療理論中可發現,理性信念或非理性信念 皆會影響個體的情緒、行動傾向和行為的產生。個體受到非理性信念的影 響,常作出扭曲實際情況的解釋,並且深信不已,因而導致自我價值低落 且產生破壞性的負面情緒。Ellis根據其臨床經驗,提出了十種常見的非 理性信念類型,因此本研究乃採用此分類進行研究,茲將整理說明如下 (Ellis, 1973, 1994): (一)要求讚許 當一個人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所有重要人士的認可與喜愛,無形之中已 給自己設下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即使得到了喜愛與讚許,又會開始計較 多寡,欲求不滿。因此愈是努力去迎合、取悅他人,愈會失去自我,導致 過度在乎他人看法,缺乏自主性以及害怕被拒絕等結果。 (二)自我期許 一個人必須在各方面都具有充分的能力與成就,這樣才是有價值的 人。這種觀念完全是把個體的價值以能力和成就來衡量,認為沒有成就, 就是沒有價值的人。這種人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敗,擔心受到他人的輕視, 因此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導致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與失敗恐懼感、自我 價值低落,以及得失心過重等困擾。 (三)責備傾向 世界上並無絕對的對錯與好壞標準,再加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如果做錯事,就認為自己是壞人,將「做錯事」與「壞人」混為一談,那 麼這種以偏概全的想法將帶來強烈的罪惡感,對於個體的傷害性太大。因 此Ellis認為對於那些不對或不好的行為,應當盡力改善、糾正錯誤,而 非一昧地責備或懲罰,這些責備或懲罰對於行為的改善並沒有任何幫助, 有時反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44)

(四)挫折反應 每個人都希望事情都能依照自己的期望或是既定的步驟進行,但人生 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當事情出現了變化,事與願違時,很多人無法接受, 甚至感到苦惱挫折。抱持著這種信念的人,太過自我中心、過度理想化、 要求事事必順如其意,而且難以忍受不公平的待遇 (五)情緒控制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的不快樂或痛苦是外在因素所引起的,例如他 人的言語或行為使你感到難過,下雨天讓你心情鬱悶,然而這些外在因素 並不會傷害人,端視個體的認知如何去看待或解釋。因此個體若存有此種 非理性信念,往往容易忽略自我改變的能力,無法了解情緒困擾乃是來自 於自身的內在想法,而非外界事物所導致。 (六)過度焦慮 Ellis認為會去注意並避免危險可怕的事情發生,此種危機意識乃人 之天性,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但是如果過度地杞人憂天,無時無刻 都在擔憂、煩惱,對於不必要的事物過度恐懼,誇大其嚴重性,不但容易 讓自己變得憂鬱,也無法對於其他事情作出客觀的判斷與思考,更不能有 效應變,有礙於事情發生後的處理。因此個體必須知道有些事情的發生乃 是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是無可避免的。 (七)逃避困難 有些人面臨困難與挑戰時,會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問題,雖然得 到了解脫,但這只是暫時的,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甚至因延誤反而帶來 更多的困擾。擁有此信念的人,總是希望能不勞而獲、投機取巧,害怕面 對現實,害怕失敗,挫折容忍度低,通常只在乎結果而不重視過程,只求 目前的舒適愉快。 (八)依賴 人類過著群居生活,彼此互相幫助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過度地依賴

數據

表 2-1 非理性信念的特質 實際狀況  扭曲後的情形 行為反應,種種自我破壞的想法阻礙了積極性目標的達成以及造成個體的心理困擾。  而在國內研究方面,王淑俐(1984)則是根據文獻,將個體面對事情的實際狀況與扭曲後的各種情形一一列出,整理歸納出11種特質如表2-1,以便能更清楚了解非理性信念的想法,以及可當作區辨非理性信念的參考。
表 3-3 「兒童生活感受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36、37、53、54、56等17題。經刪除試題後形成本量表的正式試題,五個層面共43題。見表3-3。  層 面  原題號  平均 數  標準 差  偏  態 相  關 該題  刪題後 α係數  備 註  陌    生    人 1.我很想跟別人做朋友,但是覺得別人會拒絕我  2.69  1.36  -.14  .19*    .802*  刪 3.當我和不熟悉的人相處時,我會感到害怕 3.22 1.47 -.21 .33*   .795* 刪 10.與不熟悉的
表 4-1 性別與年級交叉表          男  女  總計  四年級  132  106  238  32.8%  五年級  121  113  234  32.2%  六年級  133  121  254  35%  總計  386  53.2%  340  46.8%  726  100%  由表 4-1 可知,在性別方面,整體來說男生比女生多,若從每個年級 的男女性別來看,也是男生多於女生。在年級的部分,每個年級的人數分 佈比例相差無幾,可以說相當平均,但整體而言六年級的人數略多餘其他 年級。
表 4-3 家庭成員數與性別之交叉表      由表 4-2、表 4-3 可知,學生的家庭成員數大多集中在四到五位,家 庭成員數人數最少的為一位,有可能是因為單親家庭又是家中獨子的原因 所致。而家庭成員數為四位的比例佔多數(31.7%),其次為五位(25.9 %),這也顯示在現代社會家庭的組織結構,已不如以往所盛行的大家庭 了,大多還是以核心家庭(小家庭)或者是折衷家庭(三代同堂)為主, 大家庭佔少數。  參、學前教育年數      在學生的學前教育年數方面,有效樣本數為 710 位,學童的學前教育 年數為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1. Based on the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