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研究者提出下列幾項建議,以提供國小教師、家 長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對教師的建議

一、營造和諧包容的班級氣氛

從研究結果中發現,男女生在面對「團體」與「同學朋友」等情境人 物時,女生會比男生害羞,表示女生在眾人或是在班上同學面前,比較不 敢表現自己,害怕表現不好而丟臉,因此教師在其班級經營管理上,應該 營造出一種包容、允許犯錯的班級氣氛,而不是嚴肅、競爭的班級氣氛。

對於害羞或者是不善表達的同學,願意多給一點等待的時間,則害羞兒童 在這樣的情境中也會感覺到較安全、願意表現出自己。此外,在教學中教 師也能多多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巧妙地安排組別,讓孩子能以自己較專

長的部份,獲得較大的成就感,並協助害羞者發展人際互動技巧,有助於 增強其與同儕互動的成功經驗。

二、重視個別差異及輔導技巧的運用

由研究結果得知,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在面對不同情境人物時的害羞表 現,其所持有的非理性信念不大相同,在面對陌生人時擁有較多「依賴」

的非理性信念,面對團體或同學朋友時擁有較多「逃避困難」的非理性信 念,而在老師長輩面前,擁有較多「要求讚許」的非理性信念,針對此現 象,除了讓教師瞭解學童害羞的原因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情意教 育與輔導方面的技巧適時地融入各科教學課程中,並設計一些適合害羞學 童的輔導活動,同時也可對全班的同學進行教育。如:閱讀治療、社交技 巧訓練、如何與人應對進退的技巧等訓練課程。

貳、對家長的建議

一、協助孩子建立友伴關係

由研究結果得知,接受學前教育對於學童的社會化是有幫助的,由於 兒童缺乏獨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經驗,在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陌生人的時 候,會產生焦慮,因此建議父母親應盡量讓兒童接受學前教育,除了能幫 助兒童提早適應團體生活,更能藉由與同儕的互動下而獲得更廣泛的社交 技巧。除此之外,父母親應鼓勵孩子多和同學接觸,可以邀請同學到家裡 來玩,或是鼓勵孩子參加團康活動,例如夏令營等,提供了一個建立友誼 的機會,讓孩子能夠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從而認識許多好朋友。

二、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的好壞對於其害羞的情形 會特別表現在「團體」與「同學朋友」上,由此可知親子關系是否融洽對 孩子的人格發展有重要的作用。若欲建立良好親子關系,重要的是父母要 理解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父母親不能過度限制孩子

的行為。父母欲理解孩子則須暢通親子溝通管道,積極聆聽與關注,讓父 母親成為孩子的心靈導師,了解孩子們在學校與同學朋友相處的情形,父 母親則以過來人的身分,適時地開導與提供意見,協助孩子解決問題及提 升其社交能力。

三、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本研究顯示非理性信念中的「過度焦慮」能預測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在 各分量表以及整體的害羞表現,而且也發現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在面對不同 情境人物時的害羞表現,其所持有的非理性信念不大相同,特別是在老師 長輩面前,擁有較多「要求讚許」的非理性信念,因此顯示出父母親對於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相當重要的,孩子若對自己的能力不信任,則無法勇 於表現自己,需要更多的肯定與讚許。若父母親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容易 導致孩子的挫敗感,對自己能力的懷疑,自信心缺乏,以致於不願做任何 的嘗試;如父母親又過度地保護,也容易讓孩子養成被動和依賴的習慣,

缺乏獨立處理環境挑戰的能力。因此以鼓勵代替責罰,以關心代替溺愛,

並且多多鼓勵孩子與同儕互動,多多給予孩子表現的機會,無論表現好壞 皆能給予適當的肯定。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基於時間與人力的限制,僅以中部地區(台中市、台中縣、彰 化縣、南投縣)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未能遍及全台灣省各縣市 之國小學童,形成推論上之限制。因此未來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可以擴 展至其他地區,而在年級方面除可繼續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外,亦可以 青年或成人為研究對象,以瞭解在不同年齡層害羞的情形,使研究結果更 具推論性。

二、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僅針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性別、年級、家庭成員數、學前教 育年數、親子關係等背景變項以及非理性信念,來探討兒童害羞的害羞情 形,然而影響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害羞之因素甚多,在本研究中未能全數 加以探討,故而在未來研究中可以針對其他相關因素進行探討,例如:獨 生子女、隔代教養的學童或是單親家庭的小孩等;同時須重視害羞情境的 特殊性,亦即兒童是否表現害羞會因為情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因此 未來探討害羞時應考量情境的不同而分別討論,不能當作一籠統的人格特 質來討論。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所使用的「兒童信念量表」包含十個分量表,從研究結果中發 現其中「過度焦慮」分量表與害羞的各分量表皆有顯著相關,且皆能有效 預測害羞的各個層面,因此研究者認為是否「過度焦慮」所測量的特質與 害羞的特質的相似性,才會造成此種現象,因此可以推論說該量表所測量 的不只是非理性信念本身,它也包含了非理性信念所導致的焦慮,故將來 研究需進一步考慮量表的適用性問題。

四、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採以問卷調查法,雖能以較快速的方式大量取得 資料,但卻難以針對研究變項進行深入探究,因此為了能對於國小中高年 級學童的害羞情形有更深入的認識,獲得更接近事實的結果,研究者建議 未來之研究除了量化研究資料外,亦可增加實地觀察、深度訪談等質化研 究,以補充量化研究之不足,並且有助於得到更真實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介文(譯)(1997)。 F. Schneier & L. Welkowitz 著。把害羞藏起 來。台北:平安文化。

王淑俐(1984)。理性-情緒治療法的理論架構及其應用。訓育研究,

22(4),30-34。

王朝茂(1994)。教師非理性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松林(1990)。我國青少年非理性觀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靜吉(1997)。害羞、寂寞、愛。台北:遠流。

吳麗娟(1989)。讓我們更快樂-理性情緒教育課程。台北:心理。

李淑貞(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害羞、自我對話、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南大學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雅芬(2002)。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靜瑤(譯)(1999)。 F. J. Bruno 著。誰都不須害羞。台北:精美。

林正文(1993)。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行為治療的輔導取向。台北:五 南。

林珍妃(1998)。資優生與普通生親子間非理性信念與學生生活適應之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靜雯(1996)。 國中學生害羞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武自珍(譯)(1997)。 A. Ellis 著。理性情緒心理學入門。台北:心 理。

金磊(譯)(1994)。 P. G. Zimbardo 著。如何幫助害羞的孩子。台北:

遠流。

周泰安(2002)。害羞的內隱與外顯測量。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

徐春蓉(2000)。國小學童的自尊、內外控、父母管教方式與害羞關係之 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屏東。

許文明(1988)。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仁榮(1992)。高中生的非理性觀念、認知風格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芳全(1999)。簡介「害羞量表」及其應用。學生輔導,63 期,頁50-59。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愛卿(2002)。國中生生活適應與害羞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柔蓁(2004)。北台灣地區國小兒童依附關係、自我效能、害羞與人際 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

梁培勇(1985)。孺子可教。台北:大洋。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張老師。

黃淑苓(1991)。兒童期的社交能力。嘉義師院學報,5,357-377 。 黃德祥(1989)。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

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璧如(2005)。高雄市高中職學生非理性信念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平蘭(1997)。幼兒在幼稚園內害羞行為改變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政玲(2001)。國小高年級兒童害羞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私立靜宜 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銘津(1999)。青年學生的寂寞與害羞心境之調查研究。樹德科技學報,

1,209-228。

歐淑芬(1980)。大學生之害羞與生涯發展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

歐淑芬(1980)。大學生之害羞與生涯發展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