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經營績效

Tseng 等人(2009)認為績效評估之選擇將影響該企業之成敗,面臨 充滿競爭力之環境與資源有限之情況下,績效衡量管理於企業中扮演重要 之角色(Amado 等人,2011),因此經營績效(performance measurement)

係目前企業經營管理領域中重要議題之一(Melnyk 等人,2004;Leeuw 等 人,2011),且極富重要性。最佳之績效衡量可幫助企業管理核心目標。

本節從經營衡量之意義、針對各學者對績效所衡量之構面作一說明,並彙 整生技產業績效之相關研究。

壹、 經營績效

經營績效(performance)係屬於範疇廣大之名詞,依其探討層面不同 定義因而有所不同(Otley, 1999);Kast(1979)認為績效係指企業或組織 欲達成策略目標之程度,含括效能、效率與滿意度;Szilagyi(1981)認為 績效系組織活動之結果,由效率與效能組成;Drucker(1990)認為績效係 企業組織成員執行各項作業之成果;Duqrette 與 Stowe(1993)定義績效 係指專注於計畫目標與目標水準之指標;Lebas(1995)認為績效係一未來 價值,該學者定義績效係為達成企業所設定目標所必須執行之行動;

Laitinen(2002)定義績效(performance)可視為一藉由預先選定之衡量結 果顯示其目標之達成能力;Hult 等人(2004)定義企業績效(business performance)為組織目標之達成與銷售成長、市占率之利益與廠商整體目 標間之關聯性;Oztaysi(2009)認為績效衡量(performance measurement)

係定期管理程序中之一部份,以確保特定程序或活動品質與成功之程序。

傳統之財務績效衡量指標如廠商收益(reveune)、市場佔有率(market share)或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雖能顯示企業短期結果,

但隨環境日趨競爭,與愈趨複雜之環境變化,傳統財務績效指標已不適用

於企業績效衡量(Tseng 等人,2009)。

Dalton 等人(1980)將績效可分為:(1)硬性績效(hard performance)

與(2)軟性績效(soft performance)硬性績效係指量化性之衡量如銷售金 額、毛利與生產數量等;軟性績效係指質性衡量,如主管對競爭對手之評 估與自我知覺。李元墩與吳濟民(2004)認為企業經營績效之提升源自於 企業所行使之各種策略。Campi(1992)與 Najafi 等人(2009)亦認為現 今之績效評估系統須協助企業達成所制定目標為首要目的。Chakravarthy

(1986)指出影響公司績效非單一因素,隨後遂有諸多學者提出以非財務 指 標 衡 量 企 業 之 績 效 尤 其 又 認 為 企 業 績 效 與 策 略 極 具 關 連 性 , 如 Venkatraman 與 Ramanujam(1986)認為策略與績效之關聯性為一重要研 究議題,並進一步將績效衡量區分成三種範疇:(1)財務績效;(2)事業 績效;與(3)組織效能,財務績效意指企業之經濟目標,如營業收入、

獲利率或每股盈餘等;事業績效指財務績效與營運績效,營運績效指非財 務性績效;組織效能;Kim、Park 與 Yoon(1997)介紹之比較整合績效衡 量(comparative-integrate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CIPM)中所衡量之多 元績效指標為企業活動之效率、完成時間、開始時間與品質;王志封(1999)

將績效評估指標區分成:(1)量性與質性指標;(2)財務性與非財務性;

(3)衡量過程與衡量結果之指標。

Kennerley 與 Neely(2003)經由七個個案歸納企業績效衡量需要考量 因素如下:(1)流程;(2)人員;(3)系統;與(4)文化。Kennerley 與 Neely(2003)指出一有效之績效衡量須有效檢視流程與人員之審視;系統 有效率之資料蒐集;並與組織文化有相關性。

Pike 等人(2005)以資源基礎理論(resource-based view)探討研究發 展(research & development, R&D)流程,彙整出影響研發型廠商發展有以 下資源:(1)人力資本;(2)組織資本;(3)關係資本;(4)有形資本;

與(5)財務資本。績效一詞主要是現在或過去的活動表現之觀察與衡量,

Szilagyi(1981) 績效系組織活動之結果,由效率與效能組成 Dalton 等人(1980) 將績效分成硬性績效(hard performance)與

軟性績效(soft performance)

Venkatraman 與 Ramanujam

(1986)

績效可分為財務績效、事業績效與組織效能 Drucker(1990) 績效係企業組織成員執行各項作業之成果 Duqrette 與 Stowe(1993) 績效係指專注於計畫目標與目標水準之指

Lebas(1995) 績效係一未來價值,為達成企業所設定目標 所必須執行之行動

王志封(1999) 績效可分為量性與質性指標、財務性與非財 務性與衡量過程與衡量結果之指標

Laitinen(2002) 績效可視為一藉由預先選定之衡量結果顯 示其目標之達成能力

Kennerley 與 Neely(2003) 將績效分為流程、人員、系統與文化

Hult 等人(2004) 企業績效為組織目標之達成與銷售成長、市

Oztaysi(2009) 績效衡量係定期管理程序中之一部份,以確 保特定程序或活動品質與成功之程序

Campi(1992)與 Najafi 等 人(2009)

現今之績效評估系統須協助企業達成所制 定目標為首要目的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貳、 績效衡量方法相關文獻

一、 國外績效相關文獻

Zhu(2000)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衡量美國 500 家企業之績效,該學者利用 Fortune 雜誌所列企業之八項衡 量指標:(1)稅收(revenue);(2)收益(profit);(3)員工人數;(4)股 東權益(stockholders’ equity);(5)市場價值;(6)每股盈餘(earning per share, EPS);與(7)投資報酬率(total return to investors, TRI),進行三階 段資料包絡分析法模型進行評估,第一階段欲評估企業之收益績效,並以 企業員工人數、資產與股東權益當作投入變數,稅收與收益當作產出變數;

第二階段欲評估企業之銷售績效,以稅收與收益當作主要投入變數,以市 場價值、總投資報酬率與每股盈餘當作產出變數;第三階段欲評估企業整 體績效,以企業員工人數、資產與股東權益當作投入變數,市場價值、總 投資報酬率與每股盈餘當作產出變數,結果顯示該研究所選取公司大部分 屬於規模報酬遞減公司。

Laitinen ( 2002 ) 藉 由 所 發 展 出 之 績 效 衡 量 整 合 系 統 ( integrate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IPMS),該整合系統衡量分為:(1)內部 因素;與(2)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中並分為基本成本結構、產品因素、

行動效能、產品財產與消費者效益;外部因素分為競爭力與財務績效。並 針對 96 家芬蘭小型科技公司進行問卷調查,顯示這些公司可分為:(1)

強調非財務資訊之公司;(2)顧客導向公司;與(3)財務資訊中強調員 工導向與行動力導向之公司。

Banker 等人(2004)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以具效率前緣之財務績效 指標 - 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 ROA)與三項非財務性指標–數量

(access lines per employee);比率(digital access lines);廠商進入家數

(business access lines)並以美國 15 家電信產業公司之五年度資料作為依 據探究個指標之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出資產報酬率與廠商進入家數具正 向關聯。

Pike 等人(2005)以資源基礎理論(resource-based view)探討研究發 展(research & development, R&D)流程,經由文獻彙整出影響研發型廠商 發展有以下資源,並進一步以個案驗證:(1)人力資本;(2)組織資本;

(3)關係資本;(4)有形資本;與(5)財務資本,並說明如下。人力資 本(human capital)被視為研發型廠商核心資產之一,員工教育程度、技 術能力、經驗、知識與人力資產具相關性(Barney, 1991a);Pike 等人認為 企業之組織資產(organizational capital)包含品牌、智慧財產、策略、公 司文化;關係資本(relational capital)係指企業之供應商與外部資源;有 形資產(physical capital)在該研究指包含土地、廠房、資訊技術、設備與 原料等;財務資產(monetary capital)於研發型公司裡屬任何金融資產,

現金流量藉由潛在研發活動產生。

Eilat 等人(2006)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與平衡計分卡(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balanced scorecard, DEA-BSC)評估不同專案投資組合之績效,此 DEA-BSC 模型係指將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構面所選取 指標數量化,再行資料包絡分析法,該研究分別將個別專案與替代專案投 資組合作一評估比較,提供業界或政府專案投資組合評估方式。

Tseng 等人(2009)利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approach, DEA)與模糊多準則決策(multi-criteria approach)衡量臺灣 TFT-LCD 廠商之經營績效,所建構績效衡量構面如下:

(1)廠商競爭力(competition);(2)財務(financial);(3)廠商製造能 力(manufacturing capability);(4)創新能力(innovation);與(5)供應 鏈關係(supply-chain relationships)。藉由五家具指標性之臺灣 TFT-LCD

廠商之年報資料並經由上述三種方法顯示這些廠商較著重競爭力與財務 績效,並強調研發與專利之重要性。

Liu 與 Lu(2010)利用二階段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臺灣研究與發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績效,第一階段之投入變數選取資金、

傑出之人力資源、基本人力資源與專案時間;而以報告數、研究報告數與 專利數作為產出報告數探討臺灣科技發展;第二階段便以報告數、研究報 告數與專利數作為投入變數,以授權費用或權利金、產業服務與產品投資 作為產出變數,該研究可替企業評估研發專案之績效評估。

Amado 等人(2012)整合資料包絡分析法與平衡計分卡提升績效管理,

首先針對平衡計分卡領先指標至落後指標先後依序為學習與成長構面、內 部流程構面、顧客構面與財務構面;以員工成本與技術成本做為學習與成 長構面之投入變數、以訓練時間與有效工作時數作為學習與成長構面之產 出變數;以訓練時間與有效工作時數作為內部流程構面之投入變數,以設 備故障報告數與閒置時間作為內部流程構面之產出變數;以設備故障報告 數與閒置時間作為顧客構面之投入變數,以顧客忠誠度與顧客滿意度作為 顧客構面之產出變數;最後以顧客忠誠度與顧客滿意度作為財務構面之投 入變數,以盈餘作為財務績效之產出變數,並以一個案公司進行探討,以 作為未來企業績效評估之依據。

二、 國內績效相關文獻

李昭琦(2003)探討影響臺灣高科技廠商之內部變數與外部變數,並 以最小評方法進行實證分析,以研發投入經費、國際景氣影響(美股之高 科技股指數與日經 225 指數)、匯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與新台幣對日元 匯率)、海外投資規模(臺灣上市上櫃電子業對中國大陸投資額)、主要競

李昭琦(2003)探討影響臺灣高科技廠商之內部變數與外部變數,並 以最小評方法進行實證分析,以研發投入經費、國際景氣影響(美股之高 科技股指數與日經 225 指數)、匯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與新台幣對日元 匯率)、海外投資規模(臺灣上市上櫃電子業對中國大陸投資額)、主要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