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目的有以下:(1)探討智慧資本各構面與財務績效之關聯性;

與(2)以多階段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臺灣生技產業經營績效。

由第二章相關研究探討,本研究將智慧資本分成:(1)人力資本;(2)

結構資本;與(3)顧客資本等三構面,並輔以平衡計分卡構面具先後因 果關聯(吳安妮,2005),探討各構面關聯性,本研究第一階段各探討:(1)

人力資本對結構資本關聯性,以人力資本指標(薪資費用率、人力資本蓄 積能力、員工人數與每人營業利益)為自變項,以結構資本指標(固定資 產、商譽與無形資產)為依變項;(2)結構資本對顧客資本之關聯性,以 結構資本指標(固定資產、商譽、無形資產與研發生產力)為自變項,以 顧客資本3指標(產品接受率、應收帳款率與存貨周轉率)為依變項;與(3)

各以人力資本指標、結構資本指標與顧客資本指標為自變項,以財務指標

(每股淨值、股東權益總額、稅後淨利、股東權益報酬率、資產報酬率、

淨值報酬率、營業毛利率、銷貨毛利率、營業毛利率與稅後淨利率)為依 變項,探討智慧資本三構面對財務指標之關聯性。

本研究第二階段接續本研究第一階段篩選智慧資本三構面與財務構        

3 本研究之顧客資本屬於文獻探討中之關係資本,為使研究更為精確,故選取關係資本中之顧客

面適當指標,以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各構面效率情形,說明如下:(1)以 人力資本指標(薪資費用率、人力資本蓄積能力、員工人數與每人營業利 益)作為投入項,以結構資本指標(固定資產、商譽、無形資產與研發生 產力)為產出項,探討其效率情形;(2)以結構資本指標(固定資產、商 譽、無形資產與研發生產力)為投入項,以顧客資本指標(產品接受率、

應收帳款率、存貨周轉率)為產出項,探討其效率情形;(3)各以人力資 本指標、結構資本指標與顧客資本指標為投入項,以財務指標(每股淨值、

股東權益總額、稅後淨利、股東權益報酬率、資產報酬率、淨值報酬率、

營業毛利率、銷貨毛利率與稅後淨利率)為依變項產出項,探討其效率情 形。綜合本研究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其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其各構 面所對應之指標如表 3-2 所示,而圖 3-2 為本研究流程圖。

圖 3-1 研究架構圖

表 3-1

本研究構面與對應指標

構面 選取指標

人力資本 薪資費用率

人力資本蓄積能力 員工人數

每人營業利益

結構資本 固定資產

商譽 無形資產 研發生產力 關係資本(顧客資本) 產品接受率 應收帳款率 存貨周轉率 財務資本(經營績效) 每股淨值

股東權益總額 稅後淨利

股東權益報酬率 資產報酬率 淨值報酬率 營業毛利率 銷貨毛利率 稅後淨利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 3-2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訂定研究計畫 研究背景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假設 研究限制 名詞釋義

文獻探討 智慧資本

各構面理論

指標選取與篩選 皮爾森相關

多元迴歸

資料包絡分析法

資料處理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撰寫研究報告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以智慧資本觀點探討臺灣生技產業之經營績效。由 第二章文獻探討經營績效部分,多位學者使用資料包絡分析法進行產業績 效探討,本節為資料包絡分析法之介紹。

壹、Farrell 效率觀念

效率之基本概念係用來描述資源使用之特徵。以投入與產出要素觀點 而言,效率可視為將一組投入因素轉換成產出過程之績效;以資源分配與 產品組合觀點而言,效率指於既定產出水準下追求最少之成本收入,抑或 是於既定成本下追求極大化產出水準。Farrel(1957)提出以「非預設生產 函數」代替「預設函數」預估效率值,奠定資料包絡分析法的理論基礎。

Farrell 利用實際被評估單位與效率前緣的相對關係,求取被評估單位 的相對效率性,此效率稱為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 TE)。技術效率 係指該評估單位於現有技術上,以一定投入水準所能創造的最大可能產出。

落在生產前緣線上的被評單位稱為有效率單位,效率值為 1。而價格效率

(price efficiency, PE)為另外加入成本函數之項目價格比,價格效率係指 在既定價格比率與技術效率下,投入項目的成本為所有組合中最低者。總 效率(overall efficiency, OE)為技術效率與價格效率二者乘積。

Farrel(1957)以邊界生產函數(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衡量廠 商於現有技術水準下,與既定之要素組合,衡量其生產效率水準,若生產 達到潛在最大化產出水準則屬最有效率之生產點,連接各個最具效率之生 產點為生產邊界;反之則將發生生產無效率之情形。

Farrel(1957)將效率分類如下:(1)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

與(2)分配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技術效率係指廠商於既定技術水 準下有效運用既定投入要素以達到最大產出能力;而分配效率係指廠商於

既定技術水準與要素價格下,使生產要素投入數量之比例分配為最適以達 成本最小。

Charnes, Coopers, and Rhodes(1978)結合 Farrell and Fieldhouse(1962)

的包絡線理論與 Farrell(1957)確定性無參數法,建立一般化數學模型,

命名為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此方法是以生 產邊界(product frontier)作為衡量效率的基礎,用以評估多投入與多產出 之相對效率值。

貳、 資料包絡法特性

資料包絡分析法屬於前緣推論法的一種,此方法特性如下:(1)可同 時處理重投入與產出項,容納不同計量單位產出與投入項;(2)資料包絡 分析法係求得效率前緣,非平均值,其結果為一綜合指標,可評估不同環 境下之決策單位之效率;(3)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效率值為一單一綜合相對 效率指標,可以瞭解單位資源使用狀況;(4)投入產出加權值由線性規劃 產生,不受人為主觀因素影響,對每個決策單位能符合公平原則;(5)可 同時處理定性與定量因素;(6)不須設定投入與產出函數關係;(7)不用 事先設定投入與產出的權數,因此不受人為主觀因素影響;(8)可因應決 策單位中不可控制因素而做調整;與(9)可處理模式中之類別變數

(categorical variable)存在問題。

參、分數規劃模式

分數規劃模式假設固定經濟規模報酬。假設有一生產可能集合

(production possibility set, P),其中 P 有 n 個同質性(homogeneous)的決 策單位(DMU),每個 DMUj(j=1,…,n)使用 m 項投入 xi(i=1,…,m),生 產 s 項 yr(r=1,…,s)。以投入產出比率評估地 k 個 DMU 的效率值 h 如下所 示。

∑ 第 r 個產出項數量;

第 r 個產出項權數;

第 i 個投入項數量;

第 i 個投入項權數;

將此一觀念應用到同時 n 個決策單位(DMU)之比較上,Charnes 等 人(1978)以分數規劃模式(fractional programming),估計一個 DMUo之 效率值:

Max ∑

∑ s. t.∑

∑ 1; 1, … , (2.1)

, ε

1, … , ; 1, … , 目標 DMU 效率值;

第 j 個 DMU 之 r 個產出項數量;

第 j 個 DMU 之 i 個產出項數量;

第 r 個產出項權數;

第 i 個投入項權數;

ε 非阿基米德常數(non archimedean constant),為極小正數,

目的在使所有 , 均為正。

式(2.1)中限制是每一個 DMU 的實際產出與實際投入比值介於[0,1]之 間, , 最佳值由式(2.1)式估計各 DMU 之效率值中所獲得;

參、線性規劃模式

線性規劃模型將式(2.1)之分數規劃模型非線性模型轉換為線性規劃模

型,模型如下:

Max

s. t. 0 2.2

1

, ε

式(2.2)為 Charnes 等人(1985)以經濟學角度說明目標追求最大實際 產出,受限於實際投入,且實際投入不超過實際產出之條件,最大效率值 增加,可藉由某些投入向數量增加或某些產出量減少而得,此為柏拉圖

(Pareto)最適化條件。

肆、對偶模型

對偶模型為 Boussofiane 等人(1991)將式(2.2)轉換為對偶模型,

將原來限制式個數(n+s+m+1)減少為(s+m),使之小於等於變數個數(s+m),

於計算更具效率,該模型如下所示:

Min θ ε

s. t. 0 θ 2.3

, , 0, 1, … , ; 1, … , ; 1, … , 第 i 個投入項之差額變數

第 r 個產出項之差額變數

第 j 個決策單位之權數,目的使被評估決策單位提供所有產出項

得上界限制與所有投入項的下界限制;

θ 所有投入量等比率所減之尺度 第 j 個 DMU 之 r 個產出項數量;

第 j 個 DMU 之 i 個產出項數量;

受評估決策單位之 CCR 效率可能出現下列情形:(1)θ 1,則該決 策單位無 CCR 效率;(2)θ 1,且 或 不為 0,則該決策單位具發散 效率(radial efficiency)或稱弱效率(weak efficiency),不具 CCR 效率;

與(3)θ 1,且 與 為 0,此時該決策單位具 CCR 效率,即稱

Pareto-Koopmans 效率係指一個有效率之決策單位改善其任一投入或產出,

不會使某些投入或產出變得更差。若僅改變投入項(或產出)比例,便可 達到有效率,則稱該決策單位技術無效率,不僅改變投入項(或產出項)

比例,尚需減少部分投入項數量或增加不分產出項數量,才能達到 CCR 效率,則稱該決策單位具混合無效率(mixed inefficiency)。

一、 CCR 產出導向模型

在使用現有投入水準下,其模型目標在追求產出極大化,CCR 產出導 向分數規劃模型如下:

Min ∑

∑ s. t.∑

∑ 1; 1, … , 2.13 , ε

1, … , ; 1, … , 式(2.13)式之線性規劃模型為:

Min

s. t. 0 2.14

1

, ε 式(2.14)之對偶問題如式(2.15)所示

Max θ ε

s. t. 0 θ 2.15

, , 0, 1, … , ; 1, … , ; 1, … , 第 i 個投入項之差額變數

第 r 個產出項之差額變數

第 j 個決策單位之權數,目的使被評估決策單位提供所有產出項 得上界限制與所有投入項的下界限制;

θ 所有投入量等比率所減之尺度 第 j 個 DMU 之 r 個產出項數量;

第 j 個 DMU 之 i 個產出項數量;

二、投入導向 BCC 模型

Banker 等人(1984)提出 BCC 模型,假設變動規模報酬(variable return to scale, VRS),意即部份投入增加,不會使得產出項亦有相對一部份增加,

此模型可計算各決策單位之純技術效率(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規模效 率(scale efficiency)與規模報酬(returns to scale)。BCC 投入導向分數規 劃如:

Max ∑

s. t.∑

∑ 1, 1, … , 3.1 , ε

1, … , ; 1, … , 式(3.1)轉成線式規劃模型如下

Max

s. t. 0 3.2

1

, ε 式(3.2)轉成對偶模型如下

Min θ ε

s. t. 0 θ 3.3

1

若θ 1且差額變數 與 均為 0 情況下,則該決策單位具 BCC 效 率。

對於無 BCC 效率之決策單位可經由與有效率之參考集合(reference set)

進行比較,得知其無效率原因。

三、產出導向 BCC 模型

Min ∑

∑ s. t.∑

∑ 1; 1, … , (3.13)

, ε

1, … , ; 1, … , 式(3.13)轉成線式規劃模型如下

Max

s. t. 0 3.14

1

, ε 式(3.14)轉成對偶模型模型如下

, ε 式(3.14)轉成對偶模型模型如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