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含光學活性香蕉型分子 BC7R、BC7S、BCRR 及 BC7SS 之合成研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3.1 彎角型液晶分子之合成

3.1.3 含光學活性香蕉型分子 BC7R、BC7S、BCRR 及 BC7SS 之合成研

研究

1996年Niori 等發表了香蕉型(banana-shaped)非光性液晶分子 具鐵電性液晶相,從此香蕉型分子在液晶材料中引起一陣研究熱潮。

香蕉形液晶一般由中心環向外連接兩側臂環。液晶相的產生受立體效 應與極性兩者所限制,僅有特殊分子結構的物質才能呈現液晶相。為 了順利產生液晶相,連接基必須保持核心的線形,且能與其餘的結構 互容。傳統上,連接基用以擴張分子核心長度及極化率異向性,以致 生成較寬廣的液晶相溫度範圍。就物理性質而言,連接基的影響並非

均有利於液晶相的性質;例如在大部分的例子中,酯基為連接基會增 加黏度導致液晶應答時間趨緩,但其所產生的極性卻能幫助層狀堆疊 與生成層列型液晶。在末端基的影響方面,長鏈的烷基或烷氧基鏈在 硬的中心結構上加入了撓曲性,有助於液晶相的存在。理論上,增加 鏈長由於撓取性的提高,可降低熔點,但當鏈變的很長時,過大的分 子間凡得瓦爾力(van der waals force)反而會使熔點提高。另外,鏈 分叉對液晶的表現亦具有明顯的影響,側鏈分叉會破壞分子堆疊,通 常會降低熔點及減少液晶相穩定度;當分叉愈靠近核心位置,會提高 堆疊被破壞程度,導致更低的熔點。2005年Watanabe曾發表了光學活 性中心在彎角型分子末端碳鏈的奇偶效應,並合成一系列含光學活性 的彎角型分子,在電場下探討其鐵電性與碳鏈關係[138]

其中提到改變光學中心在末端碳鏈中的奇偶數位置可以由於立 體位向不同進而影響液晶分子堆疊,並且也影響了鐵電性質。以上得 到結論酯基為連接基是最容易形成香蕉型液晶的結構,於是我們便合 成了酯基為連接基的液晶BC7及BC11。另外光學活性基團越靠近分 子硬端可以破壞堆疊,對液晶影響最大,而引進光學活性中心的方法

接近分子硬端的位置。

1967 年 Mitsunobu 利用 triaryl-或 trialkylphosphine 和 dialkyl azo- dicarboxylate 進行一組氧化還原反應,使得 triaryl-或 trialkylphosphine 氧化成triaryl-或 trialkylphosphine oxide 而 dialkyl azodicarboxylate 還 原成 hydrazine[139]。在這組氧化還原過程中,將分子間或分子內帶有 正端及負端的部分加以結合而成。Mitsunobu reaction 中 H-Nu 部分常 見的有oxygen nucleophiles、nitrogen nucleophiles、sulfur nucleophiles 及carbon nucleophiles 類化合物,如 carboxylic acid、phenol、imide、

thiol、thioamide 和 β-ketoester 等。所以其反應常見於形成 phenyl ethers 或者thioether 等的化合物的立體位向合成。而另一正端的部分(R-OH) 一般使用醇類化合物為主,此時R-OH 限制反應於一級或二級醇,三 級醇的反應不並不容易進行,故其例子相當的少。常用試劑方面 triaryl-或 trialkylphosphine 的部分,早期使用三苯基膦 (triphenyl- phosphine, TPP)為主,近年來也有與鹵素化合物搭配使用的例子,如 加入carbon tetrachloride、iodomethane 及 N-halosuccinimide 等搭配使 用。另外 dialkyl azodicarboxylate 部分常見的有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diethyl azodicarboxylate, DEAD)及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diisopropyl azodicarboxylate, DIAD)兩種。其反應機構如圖 3-4 所示,首先 PPh3

與DIAD 試劑先形成含磷錯合物,錯合物很快的與醇類氧原子上的電

子反應而形成了具有離去基效應的結構。此時反應中的carboxylate,

mercaptyl,或者其他的 nucleophile,可以進行取代反應。此反應的過

程完全將將氧原子位置的光學活性結構逆轉得到相反位向的光學活 性中心。

圖3-4 Mitsunobu reaction 反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