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品德教育之意涵

對於品德教育之意涵綜說紛紜,故本節參考相關研究探究品德教育之意涵、

品德教育之理論基礎與其核心價值以及品德教育相關研究,以釐清本研究中所欲 探討之品德教育意涵。

一、品德教育之意涵

品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在我國「德、智、體、群、美」之教育宗旨 上,屬於「德育」的一環。有關於品德教育之定義眾說紛紜,最常見的乃是名詞 翻譯上與實質範疇上之差異。在國外,品德教育係以英文「character education」

一詞代表,然而在國內因為翻譯之不同,有學者稱之為「品德教育」,亦有學者 稱之為「品格教育」。對於「品德」或「品格」何者範圍較大也有不同之看法,

如吳清基(2009)將品德教育納為品格教育之一環,指出:「品格教育」包括三 部份:一是屬於品德教育,講究個人私德領域;二是屬於公民教育,講求民主 素養、民主價值;三是屬於品格發展,強調個人品格的涵育。但亦有學者採取

「品德教育」之用語,如李琪明(2008)品德教育係兼具知善、樂善、行善等面 向的教育歷程,並包含私領域和公領域的是非善惡判斷,引導學生從他律發展至 自律過程中不斷反省思考的批判歷程;除此之外,我國教育部在官方政策方案 上,設有「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而在 2011 年公告的「中華民國教育報 告書」,其中「發展多元現代公民素養」面向中認為現代公民素養之培育,需聚 焦於幾項議題,其中一項即是「生命與品德教育」。本研究對於「character

education」一詞的解釋上,採用「品德教育」一說,原因有二,第一在於研究者 係以教育部品德績優學校為研究對象,其二係以符應我國教育部官方政策用 語,故在本研究中爰將相關國外翻譯用語統一以「品德教育」說明之,而國內學 者之文章用詞則以忠於原著之方式引用之。

(一)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之定義,依據吳清山、林天佑(2005)認為係指用來陶冶學生 良好的社會行為與個性,使學生能夠知道並實踐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問題 的教學與學習活動。黃政傑(2008)指出,品德教育的內涵包含了性格及德性兩 部分,性格是個人與眾不同之特性的所有品質或特質;而德性則指合乎道德倫 理規範的行為舉止。而就英文字義上而言,王金國(2009a)指出係原自於希臘 文「charassein」,本義是在蠟藥丸、玉石或金屬表面刻劃。吳清基(2009)將 品德教育納為品格教育之一環,指出:「品格教育」包括三部份:一是屬於品德 教育,講究個人私德領域;二是屬於公民教育,講求民主素養、民主價值;三 是屬於品格發展,強調個人品格的涵育。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10)指出在 界定定義時,應參考我國固有道德文化以及西方品格教育的雙方面優點,更新 品格教育的意涵,其包括品格發展、品德教育、公民教育。Jones,Ryan,&Bohlin

(1997)則指出品德教育是指教師用以協助學生發展善良價值與品格特質之活 動。Otten(2000)以傘為品德教育的具體象徵,用以形容個人在性格發展上的 多元化,並認為品德教育應包含道德教育與認知發展、健康教育、社會與情緒 學習、生活技能、衝突解決等,是個人經由教育的陶冶在成長學習的過程。另 外,教育部(2007)也提出了「德育」所關切的範疇包含了個人品德修養的提升、

培養職場上的專業倫理(或職業道德)以及公共領域的道德基礎,也因此包含了 在私領域中培養人成為「好人」,在公共領域中追求「好公民」以及在專業(或

規範來回應外在情境的內在氣質,必須包括道德的認知、情意、行為等三個層 面。綜合李琪明(2008) 、王金國(2009a)對於 Lickona 所提出三層面的觀點內 容綜合如下:

1.認知(知善)層面-理性思辯與批判反省為基礎,有正確的道德判斷能 力、解在不同情境中表現不同的道德價值、角色取替、道德推理能力以及道德 判斷能力。

2.情意(好善)層面-展現正向情感,表達良知、自尊、同理心、愛善、自 我控制和謙遜。

3.行為(行善)層面-結合了認知和情意層面,包含道德實踐能力,懂得做 出合適的反應動作。

歸納綜合眾學者對於品德教育之定義,研究者發現多數學者對於品德教育 定義有一致性的看法,多數認為係發展個人性格的道德價質與規範、社會層次 的道德行為與培養,最後發展為國家層次的公民素質與精神,其彙整如下表 2-1。

表 2-1

品德教育定義一覽表

學者 品德教育定義

Lickona (1991)

品德是個人以符合道德規範來回應外在情境 的內在氣質,必須包括道德的認知、情意、

行為。

Jones、Ryan&Bohlin

(1997)

至人與人間的相處,甚至是職業倫理道德上之展現,以從過往個人的生活教 育,擴展到整體的社會教育。也因此,品德教育包含了「個人面」的修養品行、

人格、思想及價值觀等,以及「社會面」上的公共道德、公共關懷以及行動實踐 之展現。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在教育的意涵上,品德教育包括了品格發展、公 民教育與道德價值等三層次,臚列於下:

(一)品格發展

品格的發展如一張白紙,從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開始描繪藍圖,透過教育 的技巧培養學生的正確觀念與行為,教導學生修養自身品行與人格,並輔以正確 道德價值、改善其錯誤的行為,展現全人的品格發展。

(二)公民教育

公民在我國國民中學階段是一專門學科,在國小則融入至各科教學當中,

透過概念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瞭解國家、社會、個體的相互依存關係。公民 教育是國家的基本教育,主要藉由教育培養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對社會的責 任感、對自我的道德感,引導學生思考公民本身的應有的正確態度,於行為上 真正的學以致用、從心出發,實行善念,培養具備智慧、善念與公共實踐之公 民。

(三)道德價值

在我國於 1934 年推行的新生活運動綱要中言明,禮是行為的表現、義是行 為的實踐、廉是行為的嚮導、恥是行為的動機(黃建一,1989)。禮義廉恥是我 國根深蒂固的主要道德價值觀念,好的道德,形成了人們所認定並自行遵守的 價值,追尋適當的人生價值觀、正確的思想過程、明辨品德核心觀念的目標,

因此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操守、良善的道德價值是教育主要的目標。

三、品德教育相關研究

近年來由於層出不窮的學生品德淪喪事件,教育主管機關之重視、相關專家 學者的研究論述以及社會大眾的關注下,國內越來越多學者及研究主題投入品格 教育或品德教育的相關研究,在近五年(99 年-103 年)有 202 篇品德教育之論 文研究,顯示品德教育之研究受到研究者關注。

品德教育之相關研究除包括以廣義層面探討以國民小學品德教育的內涵與 實施之研究,並探究品德教育的基本概念意涵、國民小學教師在品德教育上所扮 演的角色(蔡孟錡,2005);或是以學習階段別或各縣市辦理成效作為調查研究 主軸;亦或有以不同課程與教學方式融入品德教育;或探究不同領域課程及教科 書融入品德教育之情形等相關研究。爰此,藉由前述文獻探討的過程,並配合本 研究主軸,欲瞭解品德教育績優學校之品德教育原則與策略,以及轉化品德核心 價值於具體實施上,故在相關研究分析上將區分為「研究領域與主題」、「研究對 象」、「研究範圍」以及「品德教育之運用情形」四方面探討之,並藉以區別本研 究主題與相關研究之差異性與價值。

(一)相關研究之分析 1.研究領域與主題

在品德教育主要的研究領域與主題上,除如蔡孟錡(2005)廣義的探討品德 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在課程與教學之教學現場上之影響;林慈(2012)探討品德 教育政策認知與執行成效,亦相當著重國民小學各學習領域或中學階段的各科科 目融入品格教育的情形,如融入藝術與人文課程、英語課程、視覺藝術課程(汪 開容,2011;童鈺琳,2011;陳麗娟,2010)。

在品德教育課程研究方面,張宜婷(2012)針對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與教學

研究進行探討,以 Dick、Carey 和 Carey 系統化教學設計發展出一套合適的「國 小品德教育課程」,研究指出國小品德教育課程之設計可運用系統化教學的九個 階段進行。此外,也有學者針對不同領域或科目的教科書之品德教育內容進行,

如葉文美(2012)針對國小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品德教育內容分析、蔡孟 樺(2012)針對高職國文科融入品德教育教學之研究、徐淑芳(2011)也是將品 德教育融入國中國文教學、袁崇敏(2006)針對七年級數學科融入品德教育進行 研究等。

2.研究對象

有關品格教育的實徵研究中,研究對象多半包括學生、教師、學校,涵蓋的 範圍十分廣泛,但主要都是以對品德教育的認知與實踐情形、實施現況、實施成 效居多。研究對象的年齡層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職到成人,如白家琦(2012)

研究臺中市幼稚園品格教育;林素芬(2007)研究國小中年級學生,以品格的核 心價值規劃六個單元的品德教育課程方案,首先推出的單元是「專注」,接著是

「順服」、「誠實」、「感恩」、「井然有序」最後以「誠懇」作為結束,完成一完整 的品格教育課程方案。透過「品德教育課程」的實施,學生在生活上的品德實踐 與自己相較有所進步;范曉倩(2012)對學生有幫助百分比最高的品德教育實施 策略為重視我們表現出的好品行、辦理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活動及讓班級內 充滿關懷與關心的氣氛;呂建範(2010)研究品德教育績優學校於品德教育實施 策略係與家長社區建立夥伴關係是個案國小推動品德教育核心策略、採高關懷、

高授權、創造感動的行政領導策略以及成立品德教育推行專案小組;王金國

高授權、創造感動的行政領導策略以及成立品德教育推行專案小組;王金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