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題意識:如來藏思想基本困難與嘗試的解決辦法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節 問題意識:如來藏思想基本困難與嘗試的解決辦法

and their root is perfectly pure as being grounded in the firm Compassion and Superior Intention.參見 TLB:Takasaki.p. 204-205.

5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 1〈7 為何義說品〉:「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

實性,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T31, no. 1611, p. 816, a27-b1)

梵文:līnaṃ cittaṃ hīnasattveṣv avajñābhūtagrāho bhūtadharmāpavādaḥ ātmasnehaś cādhikaḥ pañca doṣā yeṣāṃ teṣāṃ tatprahāṇārtham uktam || 157 ||參見 TLB:Johnston.p. 77,16-19. 英文翻譯:There are defects [caused by the previous teaching]: The depressed mind, contempt against those who are inferior, Clinging to things unreal, speaking ill of Truth, And besides, affection for one’s self. [The teaching about Essence of the Buddha] has been taught In order that those who are possessed of these defects Might get rid of their defects. || 157 ||參見 TLB:Takasaki.p. 305-306.

6 誠如《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云:「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佛與眾生無異」,表示眾生與佛都具有相同的真如、法身、佛性的意思,然而,

就著大乘佛教追求的實現目標,我們又不可能說「目前眾生完全是佛如來」。基 於上述兩點理由,如來藏思想有其基本的困難:其一、眾生與佛具有「一致性」

來成立如來藏思想,其二、還需要考量眾生現在與佛的「差異性」。

要同時回答「一致性」與「差異性」這兩方面的困難,就必須同時考慮「所 纏與出纏」的兩個面向,也就是以「所纏、出纏」的角度來解決彼此的相同與相 異性。

在此的「一致性」也就是經論透過「如來藏三義」(如來藏的三種想法、三 種理由)去解釋如來藏思想是一事、一樣的看法,表示眾生與佛都具有真如、法 身、佛性這樣的一致性。

而所謂的「差異性」,則是需要從佛與眾生在「所纏、出纏」的差異處去了 解。也就是要探討如來藏三義:真如、法身、佛性的「所纏、出纏」之兩種面向,

如此就會有六種概念的劃分:法身、色身、真如、後得智、本性住種姓、習所成 種姓,透過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來進一步討論,我們才能了解佛與眾生的差異 性。

二、「如來藏三義」的貢獻

上述我們提到,眾生都有清淨的「真如、法身、佛性」,這就是所謂的「如 來藏三義」,誠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卷3〈5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表示:

佛法身遍滿,真如無差別,皆實有佛性,是故說常有。8

8 (T31, no. 1611, p. 828, a28-29)。梵文:saṃbuddhakāyaspharaṇāt tathatāvyatibhedāt |gotrataś ca sadā sarve buddhagarbhāḥ śarīriṇaḥ || 28 ||參見 TLB:Johnston.p. 26,5-6. 英文翻譯:[What is shown by this śloka?] The Buddha’s Body penetrates everywhere, Reality is of undifferentiated nature, And the Germ [of the Buddha] exists [in the living beings]. Therefore, all living beings are always

possessed of the Matrix of the Buddha. || 28 || 參見 TLB:Takasaki. p. 197.《大正藏》的校訂中,宋、

元、明、宮四版本提到:「法身遍無差」,並於校註說等同「佛法身遍滿」,而且四本都是「常

有如來藏」,並非「是故說常有」。更令人動容的是,在印老《如來藏之研究》提到四版本的完

整偈頌,並以此回答為什麼說眾生有如來藏:「由於如來藏說,與印度外道的神我說類似,在(初

期)大乘佛教界,多少會發生疑問:到底依佛法的什麼意義,而說眾生有如來藏呢?『寶性論』

的佛界──如來藏章,可說就是為了解答這一問題,如『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上──中)

說:『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根據文中之後述,印老所引,

乃是參考宋 延壽集《宗鏡錄》卷 82:「究竟一乘寶性論偈云: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 說眾生,常有如來藏,此偈明何義?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 等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眾生心識,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平等無

差別,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等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T48, no. 2016,

p. 871, b2-9)。參見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 1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基本上,如來藏三義是為了解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而被提出的,透過圍 繞在「如來藏三義」的問題去詮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的思想,也就是《寶性 論》所認為的:「需要透過三種『實體』(自性,svabhāva)去表達『一切眾生 有如來藏』」的基本命題,「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與「如來藏三義」彼此之間是 有「前提與結論」的關係,前者的「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作為結論,後者的「如 來藏三義」作為前提,在如來藏與如來藏三義有結論與前提關係,我們可以肯定 的說,了解如來藏三義就可以了解如來藏思想,並且,不探討如來藏三義也無法 了解如來藏思想。

筆者認為,「如來藏三義」是值得投入更多研究與繼續討論的課題,這是由 於如來藏三義:法身、真如、佛性,已經可以充分解釋「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

即如來藏三義表達一事,也無需過多「如來藏相關術語」,包含:自性清淨心、

法界、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等等。從「差異性」來說,由於「如來藏三義」透 過九種譬喻去劃分「無為法」(asaṃskṛta-dharma)、「有為法」(saṃskṛta-dharma),

9從「有為法、為法法」明顯的兩種區分,使得如來藏三義可區分為「六種概念」, 我們透過六種概念的討論,才可以同時照顧如來藏表達一事,也同時照顧眾生與 佛的差別。

總而言之,同時站在「如來藏三義」一致性與差異性的分析,我們才可以清 楚了解如來藏的思想,這也就是如來藏三義的貢獻之處。

9 耿晴教授認為:《寶性論》區分無為法與有為法兩種概念,而在《大乘起信論》則打破無為法

與有為法的區分。參考〈論如來藏思想在解脫學上的根本困難—以《寶性論》為中心的探討〉,

頁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1-1 如來藏思想的一致性與差異性

三、如來藏三義是否比對《佛說不增不減經》的三法以及《佛性論》的三種應 知?

(一)《佛說不增不減經》的「三法」是否比對《寶性論》的「三義」

既然《寶性論》說明如來藏「三義」,是否也與《佛說不增不減經》的「三 法」以及《佛性論》的「三種應知」是相對應的關係?

誠如《佛說不增不減經》卷1云提到三法的討論:

眾生界中亦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 體及清淨法、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三者如來藏未 來際平等恒及有法。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者,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

智慧清淨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舍利弗!

我依此清淨真如法界,為眾生故說為不可思議法自性清淨心。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者,此本際來離脫

如來藏

﹙一致性﹚

法身

﹙無為、有為﹚

法身 色身

真如

﹙無為、有為﹚

真如+真如智 後得智

種姓

﹙有為、無為﹚

本姓住得法身 習所成得色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相應煩惱所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舍利弗!我依此煩 惱所纏不相應不思議法界。為眾生故說為客塵煩惱所染,自性清淨心不可 思議法。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 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真實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攝一切法。10 上述《不增不減經》以「三法」來詮釋如來藏思想,第一法表示如來藏的「清 淨法」意涵,其次,第二法的「如來藏是客塵所染時的清淨」強調眾生的「煩惱」

部分,第三義表示「如來藏平等」的意涵,但上述內容並沒有清楚表示《不增不 減經》是比對《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思想。

(二)《佛性論》在「所攝藏、隱覆藏、能攝藏」的看法

《佛性論》也從三種角度(三種應知)來探討,有意總結「如來藏」思想的 意涵,誠如《佛性論》卷2〈3 如來藏品〉云:

復次如來藏義有三種應知,何者為三: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

能攝藏。一、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 藏。言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言來 者,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是名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得果名,

至得其體不,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為違二空故起無明,而為煩惱所 雜故名染濁,雖未即顯,必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

無復惑累,煩惱不染,說名為清,果已顯現故名至得……所言藏者,

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 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復 次藏有三種:一顯正境無比,離如如境,無別一境出此境故。二顯正 行無比,離此智外,無別勝智過此智故。三為現正果無比,無別一果 過此果故,故曰無比,由此果能攝藏一切眾生故,說眾生為如來藏。

二、隱覆為藏者:如來自隱不現,故名為藏。言如來者,有二義,一 者現如不顛倒義,由妄想故,名為顛倒,不妄想故,名之為如。二者 現常住義,此如性從住自性性來至至得,如體不變異故是常義,如來 性住道前時,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三、能攝為藏者:謂 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盡故,若至果時方 言得性者,此性便是無常,何以故?非始得故,故知本有,是故言常。

10 《佛說不增不減經》,T16, no. 668, p. 467, b20-c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底線為筆者所加)

由上述可知,在第一種「所攝藏」包含在因義與果義,因義有煩惱染而果義 不為煩惱染此兩種特性,進一步來說,「因義」表示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在 內,「果義」表示能夠包含、攝藏於一切眾生,然而,最後總結「由此果能攝一 切眾生」,把第一種「所攝藏」定位在「果義」,此解釋似乎相對《寶性論》的「佛 法身遍滿」的意涵。

其二的「隱覆藏」,似乎從「如來藏」的染與淨兩方面表示,從如來的不顛 倒、恆常二義表達「如來性」,只是眾生這時因為有煩惱隱覆不能見如來性,符 合《寶性論》的第二義「(如來)真如無差別」。

在第三的「能攝藏」,「謂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 盡故。」表示在眾生位的如來藏擁有佛法「不空」的果地功德,也就是如來藏「因 義」的表現。

(三)印順長老、恆清法師、水谷幸正教授對「三種應知」的看法

為了更加確定如來藏思想以及如來藏三義所代表的意涵,我們仍舊需要透過 現代學者的研究。以下我們參照印順長老比對《佛性論》、《寶性論》這兩部論典

為了更加確定如來藏思想以及如來藏三義所代表的意涵,我們仍舊需要透過 現代學者的研究。以下我們參照印順長老比對《佛性論》、《寶性論》這兩部論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