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主要討論以下的內容:

(一)色身作為同時作為有為法與出纏狀態

這章我們要了解:「色身」是為了眾生幸福、擁有全知智慧的「說法法身」,

也就是以有形的色身說法,表示「色身」作為「有為法」,然而這是否表示色身 的「有為法」代表「所纏」的可能?

再者,由於法身有「所纏」與「出纏」兩種情況,色身是否也有「所纏」與

「出纏」兩種情況?因此,這部分我們會說明「色身」究竟是作為「所纏」還是

「所纏」的問題。

(二)法身如何到色身的問題

這部分我們要了解《寶性論》認為「法身」從本性到轉身此法身的功德與其 佛事業的色身是一貫的恆常,並且,高崎直道教授認為應該以「絕對」(absolute)

看法在此處表示的「法身」,絕對作為”ground”(基礎、背景)與”result”(結果)

這兩方面來看,法身可「互換」在基礎與結果這兩方面。

高崎直道教授雖然把「法身」通於「基礎」與「結果」這兩方面,符合文獻 上說明法身作為「所纏眾生」、「離纏佛陀」是遍滿,以及法身沒有生滅然而色 身當然可以有生滅的說法,但是,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在於:「基礎如何到結果」、

「法身到達色身」的問題。

五、第五章,皆實有種姓之所纏、出纏問題

第五章討論如來藏第二義「皆實有佛性」之問題與意涵,「佛性」(種姓)作 為「本性住種姓」與「習所成種姓」的兩種意義。在此,筆者希望比較如來藏相 關經論,包含《寶性論》、《佛性論》以及同樣為瑜伽行派的作品《瑜伽師地論》、

《大乘莊嚴經論》對於「種姓」兩種區分看法的差異。

(一)《大乘莊嚴經論》認為「本性住種姓」是有為法

雖然在無著菩薩造的《大乘莊嚴經論》表示,把「本性住種姓」作為「因義」

是「有為法」、可造作的,換言之,「本性住種姓」可以「修習成果」即是「習所 成種姓」,這是有的、存在的。換言之,《大乘莊嚴經論》同意本性住到習所成之

「因到果」的關係,此看法不同《寶性論》把「因義」作為「無為法」的詮釋。

(二)《寶性論》的「本性住種姓」之困難與解決辦法

《寶性論》把種姓分為:「本性住、習所成」兩種,各自代表地藏、樹果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譬喻,前者只能單單作為「因義」的無為法的解釋,第二種習所成種姓表示從「因 義」往「果義」的努力,也就是譬如樹果的譬喻,代表有成為樹的因並且聯繫成 為樹的結果的可能。

第一種「地藏」的譬喻,地藏雖然具有成為寶藏的「因」並且努力成為寶藏 此「果」的傾向,但是「地藏」本身作為無變化、恆常如同「本性住種姓」,從

「地藏到寶藏」的「本性」是一樣,但是,他們之間「無法」具有連繫的作用或 者因果關係,因為他們本身需要有「其他條件」幫助他們從「地藏到寶藏」。總 而言之,我們需要了解「本性住種姓」不變化、無為的關係如何可能到結果的狀 態。

(三)《佛性論》的「兩種種姓」與三種佛身之對應

透過《佛性論》的「住自自性、引出性」來了解《寶性論》的「本性住種姓、

習所成種姓」的說法是可行的方式。但是《佛性論》比《寶性論》進一步提出「兩 種種姓」與「三種佛身」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說,「住自性性」透過修行可得法 身,「引出性」透過修行可得「應身」(報身)。最後,「引出性」透過修行可 獲得「化身」。這樣說來,《佛性論》對於「兩種種姓」的詮釋比《寶性論》有 更多的開展空間。

六、小結

以下我們比較「兩種真如、兩種法身、二種種姓」在「所纏、出纏」的問 題。

法身與真如、色身與真如智有其相對應的關係,但是兩種種姓與兩種法身不 見得有其對應的關係。見下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如來藏基本困難以及從梵文分析「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sarva-sattvās tathāgata-garbhāḥ)

第一節 如來藏思想的基本困難

一、如來藏思想基本困難與哲學問題

如來藏思想的基本困難:需要考慮眾生與佛相同之處來成立如來藏思想,還 需要考量眾生現在與佛的差異。在這樣相同點與相異點都必須被回答的情況下,

也就是需要考量「所纏、出纏」的兩種面向。進一步來說,從「所纏到出纏」的 努力來說,「所纏」眾生本質上需要被染污、被覆蓋,才有可能達到去除煩惱的

「出纏」,另一方面,從如來藏思想的終極意義,煩惱卻還是不能染汙眾生的自 性清淨心、佛性或如來藏。上述的兩種陳述,形成了對立與困難。

因此,以下我們需要先說明「客塵」與「如來藏」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對於 上述這些問題,在經典的說明,誠如《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表達「如來藏不 能染污」的想法: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

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 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 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25(底線為筆者所 加)

儘管現實的「所纏眾生」具有貪嗔癡的煩惱,然而「所纏眾生」又有如來智 慧、如來眼、如來身,這就表示「所纏眾生」德相與佛無異無差別,因而成立如 來藏之說,這樣的「所纏眾生」又不可分開具有與佛無異的功德,可以說,對於

「所纏眾生」具有成立佛功德而說明有「如來藏」,這種如來藏成為一種「普遍 性」,也就是普遍地在每位「所纏眾生」,無論如何,「所纏眾生」普遍都「存 有」清淨、佛功德的如來藏,卻又同時被煩惱所覆蓋。

我們說的「所纏」眾生,就是經由苦、情緒、無明所造成的煩惱有情,這些 煩惱覆蓋著眾生,然而,就著想要達到「出纏」佛位的「所纏」眾生來說,實際 上,「所纏」的狀態就是一種必須被消除以及克服的問題,唯有透過正確方法的 應用來消除煩惱,方可達到「出纏」的境界。

在此,我們應該先了解「所纏」的定義為何?「所纏」表示「被染汙」?或

25 《大方等如來藏經》,T16, no. 666, P. 457, b28-c5。

26 《究竟一乘寶性論》,T31, no. 1611, P. 827, a13-19。梵文:tatra samalā tathatā yugapad ekakālaṃ viśuddhā ca saṃkliṣṭā cety acintyam etat sthānaṃ gambhīradharmanayādhimuktānām api

pratyekabuddhānām agocaraviṣayatvāt | yata āha | dvāv imau devi dharmau duṣprativedhyau | prakṛtipariśuddhacittaṃ duṣprativedhyam | tasyaiva cittasyopakliṣṭatā duṣprativedhyā | anayor devi dharmayoḥ śrotātvaṃ vā bhaver atha vā mahādharmasamanvāgatā bodhisattvāḥ | śeṣāṇāṃ devi sarvaśrāvakapratyeka buddhānāṃ tathāgataśraddhāgamanīyāv evaitau dharmāv iti |參見 TLB:

Johnston.p. 21,17-22,1; Johnston.p. 22,1-4.英文翻譯:‘the Reality mingled with pollution’ is always, at the same time, pure and defiled; this point is inconceivable. [Here, ‘inconceivable’ is] in the sense that even for the Pratyekabuddhas who believe in the way of profound Doctrine, this is not an understandable sphere. Because it is said: “O Goddess, these two points are quite difficult to be cognized. It is difficult to be cognized that the mind is pure by nature.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be cognized that this very mind is defiled. O Goddess, those who can hear these two points [with understanding]

are only either yourself or Bodhisattvas who are endowed with the great qualities. O Goddess, for the other Śrāvakas and Pratyekabuddhas, these two points are to be understood only through the faith in the Tathāgata”. 參見 TLB:Takasaki.p. 188.

27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T12, no. 353, P. 222, b22-24。

28 《究竟一乘寶性論》,T31, no. 1611, P. 841, b17-24。梵文:yad uktam āśrayaparivṛtteḥ svabhāvo viśuddhir iti tatra viśuddhiḥ samāsato dvividhā | prakṛtiviśuddhir vaimalyaviśuddhiś ca | tatra

prakṛtiviśuddhir yā vimuktir na visaṃyogaḥ prabhāsvarāyāś cittaprakṛter āgantukamalāvisaṃyogāt | vaimalyaviśuddhir vimuktir visaṃyogaś ca vāryādīnām iva rajojalādibhyaḥ prabhāsvarāyāś

cittaprakṛter anavaśeṣam ā gantukamalebhyo visaṃyogāt | 參見 Johnston.p. 80,15-16. Johnston. p.

80,16-19. 英文翻譯:(III. PHALA) It is said that the ‘own nature’ of the Perfect Manifestation of the Basis is the ‘perfect purity ‘. This purity is here, in short, of two kinds. Namely, I) the ‘innate purity’;

and 2) ‘the purity, as the result of purification’. Of them, 1) ‘the innate purity’ represents that which is Essentially free [from all stains] but actually aśociated with them, [i.e. Reality mingled with

pollutions]. Indeed, the Innate Mind, though being radiant, is not [always] separated from the

accidental pollutions. 2) ‘The purity, as a result of purification’ represents [that which is] Essentially free and actually, too, liberated from [all pollutions]. Because, just as water and the like become purified from dirt, impurities, etc., the radiant Innate Mind is completely liberated from the accidental pollutions. 參見 Takasaki.p. 315-316. (底線為筆者所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於上段的詮釋,印順長老把「離垢清淨」作為「佛位」,「自性清淨」稱 為如來藏作為「眾生位」,並且,「佛位」還是有「自性清淨」。29 若我們從「自 性清淨」是「眾生位」來說,也就是說,「所纏」的意思,是表示從煩惱究竟只 是「客塵」的「覆蓋」,但是客塵與清淨的關係又是「性解脫無所捨離」、「以彼 本來不相應故」,這席話表示,我們「無法」承認自性清淨心與煩惱確實「可染」, 也就是說,如來藏的「所纏」意義,只是「覆蓋」而不是本質上的「所染」,兩 者是不相應的。

上述表示,我們不能說自性清淨心有染,但是,回到《勝鬘經》所言:「如 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是只有如來方可了知,因此承認自性清淨心而「有 染」。因此,這裡形成的困難在於,如來藏既是清淨就「不該有染不染」的問題,

同時,自性清淨心「有染」是只有佛知道。

我們可以為此下個定義:「一切眾生或如來藏皆有如同如來的『自性清淨』

之本質,同時,一切眾生或如來藏皆與客塵煩惱不相捨離。」對於這樣的定義,

我們回到一開始的提問,其一、眾生被染的現象。其二,眾生/佛的解脫或不染 的現象。

進一步我們在第二個「眾生不染」的回應,筆者傾向這是如來藏思想欲表達

「清淨的如來藏不被染」的意涵,並且以「客塵」的意義來積極回應。在《寶性 論》舉「水」的例子說明,水本身無論如何都是「清淨」,即便「水」是「不離 塵垢」,但是水與「塵垢、客塵」的關係可能只是短暫,「客塵」並不是一種實質 上可與水發生真實關係的「所染」現象,也就是說,「客塵」是一種附屬的、不 能改變原來如來藏的清淨。

又如同《如來藏經》表示「眾生不染或如來藏不被染」,這是如來藏思想所 表達的意涵。在此,就會有兩種困難,其一,若把「客塵」作為附屬,雖然客塵 與水沒有發生關係或者「相應」,但是,仍舊會現起煩惱、染汙的現象,這樣現 起的的煩惱現象如何說不染、不相應。其二,假若同意「眾生不染」,就本身來 說無法解釋「若不被染」如何達到「離垢」,也就是沒有所纏到出纏的努力。因 此,對於「眾生染或不染」在上述兩種的回答,實際上都產生困難。

因此,也許有更開放性的第三種提示在於,儘管如來藏思想在根本上有其困 難,「外在」的眾生現起現象界的煩惱、所染、所覆蓋,但是「內在」的清淨仍 舊「不為所染」,因而有「染而不染」的可能,並且從「自性清淨」往「離垢清 淨」達到「所纏」到「出纏」的努力。

因此,我們在此下的結論為,有關對於第一個問題「眾生被染」的回應,在

29 參見釋印順長老,《如來藏之研究》:「自性清淨,是如來藏-眾生位;離垢清淨,是佛位。其

29 參見釋印順長老,《如來藏之研究》:「自性清淨,是如來藏-眾生位;離垢清淨,是佛位。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