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與眾生的一致性與差異性— 以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為主要研究課題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佛與眾生的一致性與差異性— 以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為主要研究課題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老師:耿晴 博士. 佛與眾生的一致性與差異性— 以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為主要研究課題 The Samenes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uddhas and Ordinary Sentient Beings:an Investigation focusing on the Six Notions Related to the Three Reasons for Tathāgatagarbha.. 研究生:林采蓉 中華民國一〇二年.

(2) 謝誌 在研究所的生涯,感謝見等法師、仁宥法師、自靖法師、怡康、貴玫、恕安、 雅惠、澤佳、芬錦、淑玲、琬淳、麗馨、捷立、東明學長在課業的提醒與鼓勵, 並且特別感謝榮萍助教在行政庶務上的幫忙與協助。 在生活上,感謝美足姐、俊鎧、怡曄、彥均、書廷、筱梅、怡雯、鍾虎,予 潔您們無時無刻的關心與鼓勵,以及對我的信心,都能帶給我正面的力量。 也要特別感謝質疑、挑戰過我的人,這讓我知道你們關心過我,提醒過我, 注意過我,更讓我有時間思考自己哪裡不足,也讓我思考這樣的質疑是否是我要 改進的地方,再次謝謝您們! 碩士生涯遇到的貴人,特別要感謝林鎮國、陳一標、耿晴老師。. 政 治 大. 林鎮國老師推動國科會計畫「六七世紀漢語文化圈的印度佛教思潮」,不僅 提升國內佛學界的研究風氣,也提攜許多年輕學子有機會對佛學研究更加了解。 我們有幸參與老師從國內外邀請數一數二的佛學專家所舉辦的研討會。因為參與 研 討 會 , 本 人 也 拜 讀 Zimmermann 學 者 的 著 作 A Buddha Within: The. 立. ‧ 國. 學. ‧. Tathāgatagarbhasūtra: The Earliest Exposi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India.,Zimmermann 學者的著作與本文探討「如來藏一詞的梵文分析」有密切的 關係,更提供本文很重要的資料來源。. y. Nat. sit. n. al. er. io. 這篇論文的雛形要特別感謝陳一標老師,老師告訴我:「看到我,就覺得如 來藏三義適合我!」因為這樣的條件,讓我的論文有一個很好的方向可以開始。 此外,在梵文、日文的學習上,莫過於感謝陳一標老師不斷鼓勵學生持續學習這 件事,這樣的心態讓我了解堅持到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並且, 老師總是適時給予學生服務同學的機會,也使得我能夠付出、關心同學,對我來 說,這是很重要的收穫。. Ch. engchi. i n U. v. 在論文的寫作期間,最想要感謝耿晴老師,老師一直是我想要學習的對象, 您是一位虛懷若谷、條理分明的好老師。從一開始老師答應盡全力幫助學生完成 論文,再到其間的面談、e-mail 的往返,老師總是能夠針對我論文本身的問題, 找出許多關鍵之處要我去思考,透過這樣的反覆思考與討論,讓我練習如何去回 應每一個問題,也間接學習到如何清楚的表達自己的口語,我認為這正是做為研 究生應該具備的能力。 耿晴老師也沒有給我時間上的壓力,保留許多空間讓我可以慢慢的去探索, 但是,當我遇到無法獨自解決的部分,老師總是適時的指引方向,不厭其煩再次 表達他的想法,而不至於讓我迷失在文字之中。而在論文初稿完成之後,開始出 現所謂的倦怠期,此時,老師仍舊想出許多不同的教導方式,譬如:老師請我把 i.

(3) 論文的內容,繪製成表格,透過繪製的練習,能讓我對於自己的論文更加清楚, 另一方面,也教導我論文寫作的技巧,包含在有限時間要讓讀者可以更快速、清 楚的閱讀,透過這些教導,也讓我克服了倦怠感。總而言之,很榮幸遇到這麼一 位老師。 最後要感謝的仍舊是我的家人,您們總是帶我出去吃飯、散心,並且無時無 刻支持我、照顧我、關心我,這是我最深深要感謝的人。 每當遇到人生停滯不前之際,不免感嘆在這世上個人力量是如此渺小猶如微 塵,然而,支撐我這粒微塵前進的動力卻是在芸芸眾多微塵的生命個體裡,您們 不斷發光發熱使得我可以受到一些普照與茁壯,您們展現堅忍不拔的精神至始至 終推動著我前進,您們熱心向善的心使我穫得無數資源,您們展現出來對生命認 真的態度使我感到同樣有熱忱。在這樣的牽引下,我覺得每一位個體的人生都像 是跳一場華爾滋!精彩萬份!我因為欽佩、感謝!並且知道一切來自不易,更想 把握當下,珍惜寶貴的年輕歲月,期待有朝一日,每個人都能在粒粒微塵中成為 一顆顆閃耀無比光茫的明亮星塵。.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中文摘要. 本論文探討印度佛教的「如來藏三義思想」,來反思如來藏思想基本困難與 哲學問題,如來藏思想的困難在於,眾生與佛有「一致性」來成立如來藏思想, 還需要考量眾生與佛現實上的「差異性」。為了同時回答這兩方面,就必須同時 考慮「所纏、出纏、有為法、無為法」這四種面向。 雖然現代學者試圖為如來藏三義思想作出解釋,由於沒有考慮所纏、出纏、 有為法、無為法的四種面向,因此無法了解眾生與佛的差異性。本論文試圖從眾 生與佛的「有為法、無為法」面向來了解如來藏三義,就會有如來藏三義下面涵 蓋的六種概念:真如、後得智、法身、色身、本性住種姓與習所成種姓,透過六. 政 治 大. 種概念的比較與分析,我們才能真正掌握眾生與佛的相同與相異之處。. 立. 本文從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提供的重要性在於:出纏的佛不斷教化所纏眾. ‧ 國. 學. 生,所纏眾生如果不斷練習則可能成為出纏的佛,基於這樣的詮釋,正是如來藏 思想的解脫學之主要目標與特色。再者,本論文依《寶性論》為主的如來藏思想. ‧. 的解脫學,提供一條清楚的脈絡與演示,也是本文最主要的貢獻之處。.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如來藏三義、真如、後得智、法身、色身、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 iii.

(5)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idea of the “three reasons for establishing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are Tathāgatagarbha-s” in Indian Buddhism in order to reflect upon the fundamental difficulty of tathāgatagarbha theory. The difficulty lies in that, on the one hand, both sentient beings and Buddha share something exactly the same,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still realistically different. To resolve this seeming contradiction, I argue that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notion of Tathāgatagarbha along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at once: “entangled in defilements,” “not entangled in defilements”, “being conditioned” ( saṃskṛta ) and “being unconditioned” (asaṃskṛta). A few modern scholars have tried to provid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hree reasons for establishing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are Tathāgatagarbha-s,” but their interpretations are not satisfying, because they did not take all the above four aspects into account. To give a more satisfying interpretation, I argue, we need to further differentiate along the line of “being conditioned or unconditioned” and divide the “three reasons” into six notions: “thusness” (tathatā) , “subsequently attained cognition”(pṛṣṭhalabdha-jñāna),”Absolute Body”(dharmakāya), “Corporeal Body” (rupakāya), “innately abiding seeds”(prakṛtisthaṃ gotra), “proclivities seeds” (samudānīta gotra). By comparing these six notions, we can better see in what.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y. Nat. sit. er. io. aspects the Buddha and sentient beings are the same, and in what other aspects they are different.. al. n. v i n C h thought, whichUis to convey the idea that the soteriological goal of Tathāgatagarbha engchi.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is thesis are two: (1) highlighting the main. Buddhas, who are not anymore entangled in defilements, are continuously teaching sentient beings, and sentient beings, who are still entangled in defilements, are continuously praticing to become Buddhas. (2) laying out a clear map of the soteriology of Tathāgatagarbha thought.. Keyword:. “three. reasons. for. establishing.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are. Tathāgatagarbha-s”, Thusness, subsequently attained cognition , Absolute Body, Corporeal Body, Innately abiding seeds, Proclivities seeds. ii.

(6)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1 第一節 何謂如來藏?..................................................................................................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如來藏思想基本困難與嘗試的解決辦法.................................. 2 一、如來藏思想的一致性與差異性.................................................................. 2 二、如來藏三義的貢獻...................................................................................... 3 三、如來藏三義是否比對《佛說不增不減經》的三法以及《佛性論》的三 種應知? ....................................................................................................... 5. 治 政 大 的「三義」………5 (一)《佛說不增不減經》的「三法」比對《寶性論》 立. (二)《佛性論》在「所攝藏、隱覆藏、能攝藏」的看法………………6. ‧ 國. 學. (三)印順長老、恆清法師、水谷幸正教授的看法……………………7. ‧. 第三節 學者在「如來藏三義」是一事或三事的爭論.............................................. 8 一、學者在「如來藏三義」的梵文詮釋與研究的不足.................................. 8. y. Nat. io. sit. 二、學者對於「如來藏三義」在「出纏、所纏」研究的不足.................... 11. er. 三、嘗試的綜合方案:以「所纏、出纏、有為法、無為法」四種面向討論 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 ........................................................................... 12. al. n. v i n Ch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3 engchi U 第二章 如來藏基本困難以及從梵文分析「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 17 第一節「如來藏思想」的基本困難.......................................................................... 17 第二節 如來藏一詞的解析——現代學者的看法.................................................... 21 一、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與如來藏三義的關係................................................ 21 二、「有財釋」(bahuvrīhi)的解釋 ............................................................ 23 三、「依主釋」(tatpuruṣa)的解釋 ............................................................. 25 第三節 如來藏三義與「依主釋」與「有財釋」的關係........................................ 26 一、法身在「依主釋」、「有財釋」的適合性............................................ 26 iii.

(7) 二、真如在「依主釋」、「有財釋」的適合性............................................ 29 三、佛性在「依主釋」、「有財釋」的適合性............................................ 30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三章 真如無差別的所纏、出纏之關係與意涵 ...................................... 35 第一節 真如無差別的所纏、出纏之問題................................................................ 35 一、問題的提出.................................................................................................. 35 二、如來藏相關經論的看法.............................................................................. 35 三、小結.............................................................................................................. 45. 政 治 大 一、問題的提出.................................................................................................. 46 立. 第二節 出世間無分別智、後得智與法身、色身的關係........................................ 46. ‧ 國. 學. 二、如來藏相關經論的看法.............................................................................. 46 三、小結.............................................................................................................. 59. ‧. 第四章 佛法身遍滿的所纏、出纏之困難與其意涵 ................................. 61. y. Nat. sit. 第一節 佛法身遍滿之意涵........................................................................................ 61. n. al. er. io. 一、問題的提出.................................................................................................. 61. i n U. v. 二、佛法身遍滿之意涵...................................................................................... 61. Ch. engchi. 三、小結.............................................................................................................. 64 第二節 佛法身遍滿之所纏、出纏的問題................................................................ 65 一、問題的題出.................................................................................................. 65 二、如來藏相關經論的看法.............................................................................. 67 三、小結.............................................................................................................. 75 第三節 空、不空如來藏的所纏、出纏之問題........................................................ 76 一、問題的提出.................................................................................................. 76 二、相關經論的看法.......................................................................................... 76 三、小結.............................................................................................................. 81 iv.

(8) 第五章 皆實有種姓之所纏、出纏問題 ........................................................ 83 第一節 皆實有種姓之所纏、出纏的問題................................................................ 83 一、問題的提出.................................................................................................. 83 二、相關經論的看法.......................................................................................... 84 (一)《瑜伽師地論》對於兩種種姓的看法……………………………84 (二)《大乘莊嚴經論》對於兩種種姓的看法…………………………85 (三)《寶性論》對於兩種種姓的看法…………………………………86 三、小結.............................................................................................................. 95. 政 治 大 一、問題的提出.................................................................................................. 96 立. 第二節 佛性、兩種種姓在不同經論的詮釋............................................................ 96. ‧ 國. 學. 二、如來藏相關經論的看法.............................................................................. 96 (一)《佛性論》的看法………………………………………………96. ‧. (二)《勝鬘夫人經》的看法…………………………………………101. Nat. io. sit. y. 三、小結............................................................................................................ 102. er. 第六章 結論 .......................................................................................................... 104. al. n. v i n Ch 參考書目 ................................................................................................................. 110 engchi U. v.

(9) 凡例. 本論文採取「法鼓佛教學院學位論文格式參酌範例」 。. 註腳格式 1. 正文中的註解號碼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後空一格。 2. 本論文使用以下格式: (1)引用藏經. 政 治 大.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之資料, 《大正新脩大藏經》 (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 出處是依冊數、經號、頁數、欄數、行數之順序紀錄,例如:. 立. ‧ 國. 學. ‧. a.《究竟一乘寶性論》卷 3〈5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如向所說,一切 眾生有如來藏,彼依何義故,如是說偈言:『佛法身遍滿、真如無差別、 皆實有佛性、是故說常有。』」(T31, no. 1611, p. 828, a26-29)。 b.《究竟一乘寶性論》,T31, no. 1611, p. 828, a26-29。. y. Nat. io.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 166-167。. n. al. i n U. David Seyfort. Ruegg, Buddha-nature, pp. 19-20.. Ch. engchi. Gadjin M. Nagao, “Buddha Body”, p. 107.. er. sit. (2)引用專書、論文之格式,如下:. v. (3)引用網頁之格式,如下: Thesaures Literaturae Buddhiae,簡稱 TLB,例如: TLB:Takasaki. p. 314.. 引用文獻格式 1. 佛教藏經或原典文獻(依經號排序) 《央掘魔羅經》,T2, no. 120。 《大法鼓經》,T9, no. 270。 2. 經論的現代翻譯與註解(依筆劃排序) vi.

(10) 談錫永(2006) 。 《寶性論梵文新譯》 ,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寶性 論》梵文之漢譯)。 Takasaki, Jikido.(高崎直道) 1966.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āga (Uttaratantra) 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āgatagarbha Theory of Mahāyāna Buddhism . Rome: I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寶性論》梵文之英譯) 3. 中日文專書、論文或網路資源等 釋印順(1981)。《如來藏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 水谷幸正(1977)。 〈浄土と如來蔵〉,日本仏教學学編輯,收錄於《仏教にお ける淨土思想》,京都:平楽寺書店。 4. 西文專書、論文或網路資源等 Brown, Brian E. 1991. The Buddha nature : a study of the Tathāgatagarbha and Ālayavijnana ,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 Bernert, Christian Andreas. 2009. Rong-ston on Buddha-Nature:A Commentary on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Ratnagotravibhāga (vv.1.27–95[a])Christia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Bernert.MA Thesis. University of Vienna. Nagao, Gadjin .1991. “Buddha Body”, Madhyamika and Yogacara:A Study of Mahayana Philosophi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11)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何謂如來藏?. 佛教的基本精神即是「實踐」 ,而支持這樣的實踐可以從最早的《如來藏經》 的「佛性」理論開始,1 「佛性」藉著九種譬喻說明「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此 概念的意義被解釋成,眾生都有真如、法身、佛性,2 也因為有這樣清淨的真如、 法身、佛性,驅使眾生想要成為佛的動力。 如來藏思想給予實踐的依據,這是因為一切眾生都需要從「所纏眾生」的努 力才有「出纏佛果」的可能。 3 因此我們可以說,如來藏思想是「解脫學」 (soteriology)的基礎,也就是需要透過實踐與練習,眾生才有可能成佛,這也 是如來藏思想的重要特色。. 政 治 大 真如、法身、佛性正是所謂「如來藏三義」的概念,也就是說,如來藏可以 立 從三個面向來理解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當從「真如」的面向來理解如來藏時,表. ‧ 國. 學. 示眾生與佛陀的真如沒有差別,如空遍一切。. ‧. 當從「佛性」的面向來理解如來藏時,一切眾生皆有清淨的「佛性」,眾生 清淨的佛性與佛如來並沒有區別,差別在於眾生沒有真正去思考、分辨與理解如 何達到原來清淨的過程。如同《寶性論》明確地提到兩種清淨,即:「自性清淨」 (prakṛti-prabhāsvara)與「離垢清淨」(vaimalya-viśuddha)。眾生的自性清淨 被煩惱覆蓋,一旦修行,則有離垢清淨,顯現佛性的可能。. er. io. sit. y. Nat. al. n. 當從「法身」的面向來理解如來藏時,佛菩薩對於眾生的苦難,也展現在「法 身」(dharmakāya)的實際教化,這是因為法身透過色身可以教化眾生,並且法 身不忍眾生苦也「不證入涅槃」(無住涅槃、apratiṣṭhita-nirvāṇa)的悲憫心,4 也. Ch. engchi. i n U. v. 1. 「佛性」的梵文,現今學者多採用「佛界」(buddha-dhātu) 、 「佛種姓」 (buddha-gotra) 。參考 耿晴教授, 〈「佛性」與「佛姓」概念的混淆:以《佛性論》與《大乘起信論》為中心〉 ,頁 70。 2.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 3〈5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 「如向所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彼依何 義故,如是說偈言: 『佛法身遍滿、真如無差別、皆實有佛性、是故說常有。』 」(T31, no. 1611, p. 828, a26-29)。 3. 參見 David Seyfort. Ruegg, Buddha-nature, p. 19.. 4.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 3〈5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 : 「何以故,以諸菩薩見世間涅槃道平等故, 以不住涅槃心故,以世間法不能染故,而修行世間行堅固慈悲涅槃心故,以善住根本清淨法中 故。」 (T31, no. 1611, p. 829, a7-10)。梵文:api tu saṃsāranirvāṇasamatāpattimārgapratipannās te bhavanty apratiṣṭhitanirvāṇāśayā nirupakliṣṭasaṃsāragataprayogā dṛḍhakaruṇādhyāśaya pratiṣṭhitamūlapariśuddhā iti |TLB:Johnston. p. 28,16-18. 英文翻譯:but, having entered the Path to obtain [the intuition of] the equality of this Phenomenal Life with Nirvāṇa, they intend not to stay fixedly in the Nirvāṇa; their activities are based upon Phenomenal Life but without being defiled by it, 1.

(12) 意味著,如來藏思想正是大乘佛教以來「利他心」的重要傳承與開展。 在實際的教導部分,《寶性論》表示,眾生需要透過不斷教導因而去除「五 種錯誤」,這五種錯誤為: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佛性、 計身有神我。5 這樣的五種錯誤,是需要被消除的行為,符合如來藏學說認為眾 生需要朝向佛果的實踐與練習。 由於如來藏經論在不同佛教傳統有各種形式,本論文針對「印度佛教」的如 來藏理論,主要集中在《寶姓論》的研究,其他經論還包含《如來藏經》、《勝 鬘經》、《不增不減經》與《佛性論》的討論。 總而言之,如來藏思想具有實踐的精神意義,透過如來藏三義的詮釋來實踐 「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基本思想也就是如來藏是成佛的可能。但是仍舊有其 困難性在於:我們仍舊無法說目前的眾生都等於佛,因此,產生「如來藏」思想 基本的哲學問題與困難。. 立. 問題意識:如來藏思想基本困難與嘗試的解決辦法. 學. ‧ 國. 第二節. 政 治 大. 一、如來藏思想的一致性與差異性. ‧. 從《如來藏經》、6《寶性論》、《華嚴經》7 都表示「如來智慧在眾生之中,. Nat. sit. io. 5. y. and their root is perfectly pure as being grounded in the firm Compassion and Superior Intention.參見 TLB:Takasaki.p. 204-205.. n. al. er.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 1〈7 為何義說品〉 : 「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 實性,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T31, no. 1611, p. 816, a27-b1) 梵文:līnaṃ cittaṃ hīnasattveṣv avajñābhūtagrāho bhūtadharmāpavādaḥ ātmasnehaś cādhikaḥ pañca doṣā yeṣāṃ teṣāṃ tatprahāṇārtham uktam || 157 ||參見 TLB:Johnston.p. 77,16-19. 英文翻譯:There are defects [caused by the previous teaching]: The depressed mind, contempt against those who are inferior, Clinging to things unreal, speaking ill of Truth, And besides, affection for one’s self. [The teaching about Essence of the Buddha] has been taught In order that those who are possessed of these defects Might get rid of their defects. || 157 ||參見 TLB:Takasaki.p. 305-306.. Ch. engchi. i n U. v. 6. 誠如《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云:「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 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 變。」 (T36, no. 1736, p. 623, b25-c4)。 7.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5〈32 寶王如來性起品〉 :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天眼觀察一切眾 生。觀已,作如是言: 『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眾生覺悟 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 (T09, no. 278, p. 624, a15-20)。 又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卷2〈4 僧寶品〉 :「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閡智慧,具足在於 眾生身中,但愚癡眾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爾時如來以無障閡清淨天眼,觀察一切諸 眾生身,既觀察已作如是言:『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方便教 彼眾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一切妄想顛倒垢縛。令具足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 (T31, no. 1611, p. 827, b21-28)。 2.

(13) 佛與眾生無異」,表示眾生與佛都具有相同的真如、法身、佛性的意思,然而, 就著大乘佛教追求的實現目標,我們又不可能說「目前眾生完全是佛如來」。基 於上述兩點理由,如來藏思想有其基本的困難:其一、眾生與佛具有「一致性」 來成立如來藏思想,其二、還需要考量眾生現在與佛的「差異性」。 要同時回答「一致性」與「差異性」這兩方面的困難,就必須同時考慮「所 纏與出纏」的兩個面向,也就是以「所纏、出纏」的角度來解決彼此的相同與相 異性。 在此的「一致性」也就是經論透過「如來藏三義」 (如來藏的三種想法、三 種理由)去解釋如來藏思想是一事、一樣的看法,表示眾生與佛都具有真如、法 身、佛性這樣的一致性。. 治 政 大 解。也就是要探討如來藏三義:真如、法身、佛性的「所纏、出纏」之兩種面向, 立 如此就會有六種概念的劃分:法身、色身、真如、後得智、本性住種姓、習所成. 而所謂的「差異性」,則是需要從佛與眾生在「所纏、出纏」的差異處去了. 性。. ‧. ‧ 國. 學. 種姓,透過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來進一步討論,我們才能了解佛與眾生的差異. 二、「如來藏三義」的貢獻. sit. y. Nat. 上述我們提到,眾生都有清淨的「真如、法身、佛性」,這就是所謂的「如. io. al. er. 來藏三義」,誠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卷3〈5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表示:. n. 佛法身遍滿,真如無差別,皆實有佛性,是故說常有。8. 8. Ch. engchi. i n U. v. (T31, no. 1611, p. 828, a28-29)。梵文:saṃbuddhakāyaspharaṇāt tathatāvyatibhedāt |gotrataś ca sadā sarve buddhagarbhāḥ śarīriṇaḥ || 28 ||參見 TLB:Johnston.p. 26,5-6. 英文翻譯:[What is shown by this śloka?] The Buddha’s Body penetrates everywhere, Reality is of undifferentiated nature, And the Germ [of the Buddha] exists [in the living beings]. Therefore, all living beings are always possessed of the Matrix of the Buddha. || 28 || 參見 TLB:Takasaki. p. 197.《大正藏》的校訂中,宋、 元、明、宮四版本提到:「法身遍無差」 ,並於校註說等同「佛法身遍滿」,而且四本都是「常 有如來藏」,並非「是故說常有」 。更令人動容的是,在印老《如來藏之研究》提到四版本的完 整偈頌,並以此回答為什麼說眾生有如來藏: 「由於如來藏說,與印度外道的神我說類似,在(初 期)大乘佛教界,多少會發生疑問:到底依佛法的什麼意義,而說眾生有如來藏呢?『寶性論』 的佛界──如來藏章,可說就是為了解答這一問題,如『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上──中) 說: 『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 」根據文中之後述,印老所引, 乃是參考宋 延壽集《宗鏡錄》卷 82: 「究竟一乘寶性論偈云: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 說眾生,常有如來藏,此偈明何義?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 等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眾生心識,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平等無 差別,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等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 (T48, no. 2016, p. 871, b2-9) 。參見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 ,頁 167。 3.

(14) 基本上,如來藏三義是為了解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而被提出的,透過圍 繞在「如來藏三義」的問題去詮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的思想,也就是《寶性 論》所認為的:「需要透過三種『實體』(自性,svabhāva)去表達『一切眾生 有如來藏』」的基本命題,「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與「如來藏三義」彼此之間是 有「前提與結論」的關係,前者的「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作為結論,後者的「如 來藏三義」作為前提,在如來藏與如來藏三義有結論與前提關係,我們可以肯定 的說,了解如來藏三義就可以了解如來藏思想,並且,不探討如來藏三義也無法 了解如來藏思想。 筆者認為,「如來藏三義」是值得投入更多研究與繼續討論的課題,這是由 於如來藏三義:法身、真如、佛性,已經可以充分解釋「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 即如來藏三義表達一事,也無需過多「如來藏相關術語」,包含:自性清淨心、. 政 治 大 過九種譬喻去劃分「無為法」 立(asaṃskṛta-dharma)、「有為法」(saṃskṛta-dharma),. 法界、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等等。從「差異性」來說,由於「如來藏三義」透 從「有為法、為法法」明顯的兩種區分,使得如來藏三義可區分為「六種概念」,. 學. ‧ 國. 9. 我們透過六種概念的討論,才可以同時照顧如來藏表達一事,也同時照顧眾生與 佛的差別。. ‧. n. al. er. io. sit. Nat. 楚了解如來藏的思想,這也就是如來藏三義的貢獻之處。. y. 總而言之,同時站在「如來藏三義」一致性與差異性的分析,我們才可以清. Ch. engchi. 9. i n U. v. 耿晴教授認為: 《寶性論》區分無為法與有為法兩種概念,而在《大乘起信論》則打破無為法 與有為法的區分。參考〈論如來藏思想在解脫學上的根本困難—以《寶性論》為中心的探討〉, 頁 1-3。 4.

(15) 如來藏 ﹙一致性﹚. 法身. 法身. 真如. 種姓. ﹙無為、有為﹚. ﹙無為、有為﹚. ﹙有為、無為﹚. 真如+真如智. 色身. 本姓住得法身. 習所成得色身. 政 治 大. 學. 圖 1-1 如來藏思想的一致性與差異性. ‧. ‧ 國. 立. 後得智. y. Nat. sit. n. al. er. io. 三、如來藏三義是否比對《佛說不增不減經》的三法以及《佛性論》的三種應 知?. i n U. v. (一)《佛說不增不減經》的「三法」是否比對《寶性論》的「三義」. Ch. engchi. 既然《寶性論》說明如來藏「三義」,是否也與《佛說不增不減經》的「三 法」以及《佛性論》的「三種應知」是相對應的關係? 誠如《佛說不增不減經》卷1云提到三法的討論: 眾生界中亦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 體及清淨法、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三者如來藏未 來際平等恒及有法。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者,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 智慧清淨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舍利弗! 我依此清淨真如法界,為眾生故說為不可思議法自性清淨心。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者,此本際來離脫. 5.

(16) 不相應煩惱所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舍利弗!我依此煩 惱所纏不相應不思議法界。為眾生故說為客塵煩惱所染,自性清淨心不可 思議法。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 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真實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攝一切法。10 上述《不增不減經》以「三法」來詮釋如來藏思想,第一法表示如來藏的「清 淨法」意涵,其次,第二法的「如來藏是客塵所染時的清淨」強調眾生的「煩惱」 部分,第三義表示「如來藏平等」的意涵,但上述內容並沒有清楚表示《不增不 減經》是比對《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思想。 (二)《佛性論》在「所攝藏、隱覆藏、能攝藏」的看法. 政 治 大 意涵,誠如《佛性論》卷2〈3 立 如來藏品〉云:. 《佛性論》也從三種角度(三種應知)來探討,有意總結「如來藏」思想的. ‧ 國. 學. 復次如來藏義有三種應知,何者為三: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 能攝藏。一、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 ‧. 藏。言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言來 者,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是名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得果名,. sit. y. Nat. 至得其體不,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為違二空故起無明,而為煩惱所 雜故名染濁,雖未即顯,必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 io. n. al. er. 無復惑累,煩惱不染,說名為清,果已顯現故名至得……所言藏者,. i n U. v. 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 Ch. engchi. 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復 次藏有三種:一顯正境無比,離如如境,無別一境出此境故。二顯正 行無比,離此智外,無別勝智過此智故。三為現正果無比,無別一果 過此果故,故曰無比,由此果能攝藏一切眾生故,說眾生為如來藏。 二、隱覆為藏者:如來自隱不現,故名為藏。言如來者,有二義,一 者現如不顛倒義,由妄想故,名為顛倒,不妄想故,名之為如。二者 現常住義,此如性從住自性性來至至得,如體不變異故是常義,如來 性住道前時,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三、能攝為藏者:謂 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盡故,若至果時方 言得性者,此性便是無常,何以故?非始得故,故知本有,是故言常。. 10. 《佛說不增不減經》,T16, no. 668, p. 467, b20-c10。 6.

(17) 11. (底線為筆者所加). 由上述可知,在第一種「所攝藏」包含在因義與果義,因義有煩惱染而果義 不為煩惱染此兩種特性,進一步來說,「因義」表示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在 內,「果義」表示能夠包含、攝藏於一切眾生,然而,最後總結「由此果能攝一 切眾生」 ,把第一種「所攝藏」定位在「果義」 ,此解釋似乎相對《寶性論》的「佛 法身遍滿」的意涵。 其二的「隱覆藏」 ,似乎從「如來藏」的染與淨兩方面表示,從如來的不顛 倒、恆常二義表達「如來性」,只是眾生這時因為有煩惱隱覆不能見如來性,符 合《寶性論》的第二義「(如來)真如無差別」。 在第三的「能攝藏」 , 「謂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 政 治 大. 盡故。」表示在眾生位的如來藏擁有佛法「不空」的果地功德,也就是如來藏「因 義」的表現。. 立. (三)印順長老、恆清法師、水谷幸正教授對「三種應知」的看法. ‧ 國. 學. 為了更加確定如來藏思想以及如來藏三義所代表的意涵,我們仍舊需要透過. ‧. 現代學者的研究。以下我們參照印順長老比對《佛性論》 、 《寶性論》這兩部論典 的三種說法之觀點:. y. Nat. sit. 《佛性論》的三藏說,與《寶性論》所說,如來藏有三義相當。……。. al. er. io. 上兩義,與《寶性論》說相同,但二,隱覆為藏義,約煩惱隱覆如來. n. 性(界)說,與《寶性論》的第二「真如無差別」義不合。 《佛性論》. Ch. i n U. v. 為什麼不同?不能不說是受了《攝大乘論》的影響。12. engchi. 為何說上述說明《佛性論》的「隱覆藏」不同於《寶性論》的第三義「真如 無差別」?根據印順長老的說法,這是因為《佛性論》受到阿賴耶識思想的影響, 阿賴耶識有:攝藏為因性、攝藏為果性、攝藏為自我性此三種意義。其「執藏」 為「自我性」屬於「有煩惱」 ,因此同於《佛性論》的「隱覆藏」,與《寶性論》 的「真如無差別意義」不符合。 恆清法師也有更進一步的解釋,他認為這是由於兩部論典著重的不同,也就 是《寶性論》著重清淨法界與菩提的觀點, 《佛性論》則以瑜伽學派的眾生界之. 11. 《佛性論》,T31, no. 1610, p. 795, c23-p. 796, a28。. 12. 參見釋印順長老, 《如來藏之研究》,頁 210。 7.

(18) 觀點以及如來藏的染汙面來說,但是,兩論的基本論典仍舊是一致的。13 水谷幸正教授對《佛性論》在「三種應知」的看法為:「所攝藏」對應「法 身遍滿」代表《不增不減經》的看法,14 也就是《不增不減經》表示眾生界有法 界觀的一元思想;「隱覆藏」對應「真如無差別」代表《勝鬘經》的看法,也就 是《勝鬘經》提出出纏為法身, 「所纏的法身為如來藏」的想法,也等於《寶性 論》得「有垢真如」是隱覆藏的意義;「能攝藏」對應「如來種姓」代表《如來 藏經》的看法。15 總之,從《不增不減經》的三法、《寶性論》的三義以及《佛性論》的三種 應知,表示經論都試圖以「三種理由去詮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的意涵」,也就是 代表如來藏思想的內涵,雖然三種宣說彼此之間存在對應關係,但是卻又不完全. 政 治 大. 一致,並且也個別表達不同之意趣。其次,先進之間雖然透過如來藏相關經論試 圖表達如來藏三義的「差異性」 ,但是,仍舊沒有解決所纏眾生與出纏佛的差異. 立. 性。以下我們參考現代學者透過梵文分析來理解如來藏三義的「差異性」。. ‧ 國. 學. 第三節. 學者在「如來藏三義」是一事或三事的爭論. ‧. 一、學者在「如來藏三義」的梵文詮釋與研究的不足. io. sit. y. Nat. (一)Ruegg、Zimmermann 教授的看法 ---學者從梵文語法分析了解如來藏 三義是一事或三事. n. al. er. 當代學者Ruegg、Zimmermann教授透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比對梵文語. i n U. v. 法的詮釋差異,掌握「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的意涵,並從「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Ch. engchi. 與之相對應的「如來藏三義」:法身、真如、種姓,進一步分析他們之間的差異 以及合宜性,並了解「如來藏三義」是一事、二事、還是三事?透過學者的梵文 分析,我們應該去了解,是否同時照顧到如來藏思想的基本困難?是否解決「所 纏眾生」與「出纏如來」兩者的相同與相異之處。 Ruegg教授把「如來藏」作為兩種梵文的分析,並認為如來藏三義: 「法身、 真如以及佛性」有各自對應的關係, (1) 「有財釋」對應於如來藏三義的「真如」、 「佛性」。(2)「依主釋」對應如來藏三義中的「法身」。因此也暗示教授認為如. 13. 參見釋恆清,《佛性思想》 ,頁 104。. 14. 《佛說不增不減經》卷 1: 「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 眾生界。」(T16, no. 668, p. 467, b16-18) 。. 15. 參見水谷幸正,〈浄土と如來蔵〉,頁 63。 8.

(19) 來藏三義之間彼此是「有差別的」,然而教授卻沒有更進一步把梵文文法與三義 之間作詳細的解釋。又如Ruegg教授對於「如來藏」的詮釋: 雖然「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據稱無例外地存在於一切有情眾生之中, 但另一方面,「佛性」(tathāgatadhatu)不僅存在於一般有情眾生的層次, 也顯然存在於「佛性」(buddhahood)本身的層次。這樣的差異,讓「如 來藏」與「佛性」不可能在一切教義脈絡中簡單地被視為同一。16 根據Ruegg教授對於「如來藏」的看法,認為「佛性」的意涵有兩種層面, 這樣的意義使得「如來藏」不可能作為單一的解釋。17 Ruegg教授有意把「如來藏」作為「有差異」的解釋,這樣的差別表示「所 纏」眾生與「出纏」佛有差異,表示教授有意從「差異性」來解釋如來藏思想。. 政 治 大. 但是,上述Ruegg把「如來藏」一詞分析為兩種梵文,並且可以對應「如來. 立. 藏三義」的兩種解釋。我們無法確定Ruegg教授同意「如來藏三義」作為一事的. ‧ 國. 學. 看法,如此看來,一事或三事似乎有歧異性了。. 筆者認為,應該如同Zimmermann教授則認為「如來藏」一詞只有單一解釋,. ‧. 即:眾生「包含如來」(containing a tathāgata)。 因此,Zimmermann頃向把如 來藏、如來藏三義作為作為一事的看法,也就是為了解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sit. y. Nat. 的想法。. n. al. er. io. (二)印順長老、高崎直道、耿晴教授認為如來藏三義作為一事. i n U. v. 因此,究竟「如來藏三義」的意義是一事或者三事?「如來藏三義」是否需. Ch. engchi. 要如 Ruegg 教授的兩種梵文語法的區分?以下我們先參照印順長老認為如來藏 三義是一事的看法:. 16. Ruegg,David Seyfort. Buddha-nature,p. 19.英文原文:and while the tathāgatagarbha is said to exist in all sentient beings without exception, the tathāgatadhatu on the other hand is present not only on this level of ordinary sentient beings but also, evidently, on the level of buddhahood itself. This difference makes it impossible to regard the tathāgatagarbha and tathāgatadhātu as simply identical in all doctrinal contexts. 17. Ruegg 教授有意把「佛性」區分兩種意義,“tathāgata-dhātu”表示「原因義的佛性」或者成佛. 的原因與“buddhahood” 表示「結果義的佛性」或者成佛的結果。這樣的兩種佛性在《寶性論》 並沒有這樣明顯的區分。有關「原因義的佛性」、「結果義的佛性」參考耿晴教授認為從《大般 涅槃經》一直到《佛性論》再到《大乘起信論》關於「佛性」的問題,「佛性」可能是分歧的或 者兼容的「原因義」或「結果義」 , 「佛性」在不同經論有不同詮釋與轉變。參見〈 「佛性」與「佛 姓」概念的混淆:以《佛性論》與《大乘起信論》為中心〉,頁 69-93。 9.

(20) 所以三義只是一事,不過說明不同:從佛說到遍眾生中,是法身遍滿義; 從眾生說到有佛性,是佛種性義;約眾生與佛平等說,是真如無差別義。 雖然三義,都是為了說明「一切眾生有如來藏」。18(底線為筆者所加) 又如高崎直道教授的說法: 在這三者有機關連上,以如來藏三義之名稱而聞名。我認為上面的「絕 對真理」與「人格原理」一體化之觀點,是透過佛教一般的特色,同 時,那也是如來藏思想特色之依據。此所云與客觀真理一體化的「主 體的原理」,終究不外乎「悟真理」之智慧。即:與「絕對的真理= 法」一體化的佛(如來法身),於其中含有「真如」與「如來之智」 為如來藏思想之基本。這一點,是將智慧與真如(絕對的真理)峻別. 治 政 大 如上所述,高崎直道教授認為「如來藏三義」就是用來解釋如來藏思想的特 立 色,並且把如來藏思想的根本特色解釋為同一事,表示「絕對真理」與「人格原 之唯識思想,顯示有明顯之不同。19 (底線為筆者所加). ‧ 國. 學. 理」同一化的看法,換言之,這是由於佛陀本身了悟「真理法」 ,便於真理合一, 這樣的意思是表示,眾生與佛的一體化,也就是眾生與佛的智慧、真如是一致的. ‧. 看法。. sit. y. Nat. 耿晴教授也主張三義指涉同一事情,理由如下:. n. al. er. io. (A)《寶性論》從來沒有討論這裡的三個理由彼此之間是什麽關係。如 果這裡的三個理由不是指涉同一件事情,則就必須要討論三者之間 的關係如何。但《寶性論》完全沒有討論三者之間的關係。 (B)「三種實體」,使用的梵文詞是「trividha svabhāva」,高崎直道翻 譯為 “3-fold Nature”(Takasaki 1966: 283-284),意指同一個東西 或事態的三種面向。. Ch. engchi. i n U. v. (C)最重要的理由是:從《寶性論》的文脈來看,其實證成「一切眾生 有如來藏」的理由應該只有一個,即:真如的遍在。或者更好說: 空性無所不在。20 筆者在此同意印順長老、高崎直道教授、耿晴教授的看法,認為如來藏三義 主要是為了解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因為如來藏三義具有同一種體性,有這. 18. 參見釋印順長老, 《如來藏之研究》,頁 171。. 19. 高崎直道, 〈如來藏思想的歷史與文獻〉 ,頁 32-33。. 20. 參見耿晴,〈論如來藏思想在解脫學上的根本困難—以《寶性論》為中心的探討〉,頁 6。 10.

(21) 種體性眾生才能成佛,換言之,假若無法說三種是一樣,何必稱作「如來藏三義」? 因此,筆者認為如來藏三義是沒有區別,在於表達如來藏思想的法身、真如、佛 性是同一的概念,這樣的法身、真如、佛性在佛與眾生之間是無異、無差別的。 因此,Ruegg 教授的兩種梵文語法區分在解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的同一事, 不盡然必要。 只是,我們接下來將問,若我們同意如來藏三義有其「一致性」來表達同 一如來藏的思想特色;那麼「差異性」為何? 雖然《寶性論》本身沒有討論「如來藏三義」的關係,但是很明顯的,我 們需要去談論三者關係才能了解「所纏眾生」與「出纏的佛」有何差別。然而, 印順長老認為「三義只是一事,不過說明不同」,也沒有說出有何不同,其他學. 治 政 大 的「相異處」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立. 者之間也沒有說明這樣的差異,因此,筆者認為,「所纏眾生」與「出纏的佛」. 二、學者對於「如來藏三義」在「出纏、所纏」研究的不足. ‧ 國. 學. ‧. 有關「如來藏三義思想」在學者的討論,絕大部分著重在如來藏三義的「概 論式介紹」 ,並沒有去解決「如來藏思想的基本困難」的問題,也就是沒有以「出 纏、所纏」的兩種面向同時來討論其差異性。. sit. y. Nat. 譬如,印順長老認為如來藏三義是指:. n. al. er. io. 1、法身遍滿義:……,眾生身中有如來法身(智慧),與佛無異,所以可 說眾生有如來藏了!從佛而說到眾生,在說明上,有佛的智慧(從外而) 內於眾生身中的意義。……2、真如無差別義:……,如來之所以為如來的 清淨真如,是一切無差別的,與眾生如沒有任何差別,只是眾生(如)為 煩惱所覆蓋而已。這樣,眾生本性清淨而為煩惱所覆,當然可以稱為如來 藏了。3、佛種性義:應用在佛法中,佛是最高的,眾生可以成佛,那眾生 應有佛性,佛種性是對佛果而說的。21. Ch. engchi. i n U. v. 從上面的描述,第一義是從佛遍佈到眾生,第二義是平等說,第三義是從眾 生說到有佛性,基於這樣的陳述,雖然表達如來藏三義根本思想的同一事,只是 有不同的強調與說明。 但是這樣的意思,我們仍舊無法很明確了解「如來藏三義」在「不同面向強 調」的重要性,也無法了解印順長是否同時採取「所纏」與「出纏」的立場,這 是因為印順長老僅僅說明「從佛遍滿到眾生」 、 「從眾生到有佛性」看似有其差異 性,但是我們仍舊不能知道「如來藏三義」的差別為何。 21. 參見釋印順長老, 《如來藏之研究》,頁 169-171。 11.

(22) 小川一乘教授進一步對「如來藏三義」的差異性說明,因而提出六種概念。 他認為「種姓」 (gotra)可以分為兩種: (1)無始以來本性存在的「本性住種性」 (prakṛtistha- gotra) ; (2)聞思修完成的「種性」 (習所成種性 samudānīta- gotra), 並且如來藏三義之間的關係為: 第一種種姓獲得第一種「法身」 ;第二種種姓獲得第二種「色身」 (rūpa-kāya)。 因此, (1)作為學修智慧資糧的智慧,產生「如實智」 (yathāvat-jñāna), 也就是法身作為「真如」有兩種清淨(本性清淨與離垢清淨)。(2)作為 學修福德資糧此特徵,是產生「如量智」 (yāvat-jñāna) ,表示得到第二種 色身的智慧。22 從上述的看法,小川一乘教授雖然有意把「如來藏三義」:真如、法身、佛 性作一種融合性的比較,也把「如來藏三義」各自又可各劃分為二種情況的比對, 即六種概念: (1)二種真如: 「如實智」 、 「如量智」 。 (2) 「二種法身」 : 「法身」、 「說法法身」(色身、rūpa-kāya)概念。(3)「二種種姓」:即「本性住種姓、習 所成種姓」(prakṛtistha- gotra、samudānīta- gotra)。23.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但是小川一乘教授也沒有選擇一種立場去了解「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 筆者認為,從考量「所纏與出纏」兩方面的立場,以及區分「有為法、無為法」 才能夠真正解決「如來藏思想的基本困難」的問題。也就是「一致性」來說明法. ‧. sit. Nat. 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掌握六種概念的關係。. y. 身、真如、種性的相同。並比較「所纏」與「出纏」在有為法、無為法的區分,. er. io. 三、嘗試的綜合方案:以「所纏、出纏、有為法、無為法」四種面向討論如來 藏三義的六種概念. al. n. v i n Ch 綜合上述學者的分析,Ruegg教授雖然以梵文分析如來藏三義的兩種區分, i U e h n c g 也有試圖考慮所纏眾生與出纏佛的「差異性」,但是並沒有更多進一步解釋。而 在小川一乘教授嘗試性的把「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作比較、融合,但是也沒 有更多論述性的分析。 換言之,根據先進的研究,並沒有在如來藏三義上,清楚掌握佛與眾生的一 致性是什麼?差異性又是什麼?這也是本文想採取「所纏」 、 「出纏」兩面向來分 析三義,並由此產生六種概念,來解決這個一致性和差異性。. 22. 參見小川一乘教授, 《佛性思想》,頁 35-45。. 23. 有關小川一乘教授根據《寶性論》提出「本性住種姓得法身、習所成種姓得色身」的想法, 在本文第五章將會詳細討論。 12.

(23) 以六種概念區分「所纏、出纏」的「二種法身」 、 「二種真如」 、 「二種種姓」。 這是因為以佛法來說,一切都需要從「所纏」上努力才有「出纏」的可能,我們 需要針對六種概念的「所纏、出纏」的討論了解差異性,譬如:「所纏」眾生有 本性住種性透過修行能夠被獲得「出纏」的「法身」;習所成種性透過修行能夠 被獲得「出纏」的「色身」。 再者,如來藏思想的「差異性」,莫過於《寶性論》的九種譬喻來區分「有 為法、無為法」兩種概念。從九種譬喻提到:樹、轉輪聖王則可解釋「習所成種 姓」的確是「有為法」 ,而不僅僅作為地藏、金像、寶像等等「無為法」的解釋。 總而言之,為了說明如來藏思想的「一致性」與「差異性」,本論文有兩種 主張: 1、從「一致性」來說,我們同意如來藏三義是一事的主張,也就是因為如 來藏三義仍舊只是為了解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政 治 大. 立. ‧ 國. ‧. 第四節. 學. 2、從「差異性」來說, 《寶性論》明顯區分「有為法」 、 「無為法」兩種概念, 目的是為了解釋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本文從「有為法、無為法」的兩種 立場同時比較六種概念來了解「所纏眾生」與「出纏的佛」之差異,透過這 樣的方式,我們才可以更加清楚如來藏思想的真正想法。. 章節安排. sit. y. Nat. io. al. er. 一、第一章,問題意識的陳述. n. 第一章為問題意識的概述。. Ch. engchi. i n U. v. 二、第二章,如來藏基本困難以及從梵文分析「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根據學者在梵文語法分析的討論,發現了 Ruegg 教授與 Zimmermann 教授的 兩種不同主張:其一、Ruegg 教授以梵文分析「如來藏」一詞而把法身、真如、 種姓區分兩種意義,其二、Zimmermann 教授把「如來藏」做為單一解釋成為「眾 生包含如來」,此爭論表示不一致的看法,引起筆者的問題意識,想要進一步了 解如來藏三義是否表達如來藏是一樣的意涵。 然而,為何需要透過梵文語法的分析?這是因為透過梵文語法中「六離合釋」 的其中兩種:「有財釋」(bahuvrīhi)與「依主釋」(tatpuruṣa)兩種複合詞來 進行分析,24 在之後的分析,我們將可以發現,僅僅透過兩種複合詞來分析「一 24. 根據金克木《梵佛探》認為: 「複合詞大類算四種,其中一種又分出兩種,所以共六種,叫『六 離合釋』或『六合釋』。此外還有別的。 《月光疏》則說成五種。」頁 48。 13.

(24) 切眾生有如來藏」,將會面臨到好幾種詮釋與解讀。 再者,在如來藏系的經論中,以不同詞語來解釋如來藏(=空性、第一義諦、 眾生界),這些詞也令人費解。換言之,除了一詞多義的問題,《寶性論》所提 的三義,「如來藏」與「如來藏三義」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係?這是值得探 討的議題。 總之,為了更加確定「如來藏」的適用情況以及可能被同等術語互訓的詮釋, 筆者嘗試從梵文語法的解讀來力求精確,也就是以梵文解讀的語源學方式來進行 討論。 透過梵文可以了解「如來藏三義」的差異性,此外,我們仍舊需要回到如來 藏相關原典來了解如來藏三義的差異性,也就是六種概念的詮釋。. 政 治 大. 三、第三章,真如無差別的所纏、出纏之困難與其意涵. 立. 第三章將討論所纏眾生既然是所纏,又有真如智是否矛盾的問題,以及兩種. ‧ 國. 學. 智慧:無分別智、後得智與法身、色身是否是相對應的關係。 (一)「真如智」在「所纏」的眾生與「出纏」的佛無異之意涵. ‧. 既然「認識論面向」 、「存有學面向」的「真如智」 、「真如」都可以「遍. sit. y. Nat. 滿」,也就是《寶性論》表示「真如智」在眾生之中,與佛無異,然而,這是什. io. er. 麼意義而說的,是否表示「所纏」的眾生就是「出纏」的佛如來? 就著大乘佛教追求的實現目標,即:佛功德、菩提等等。也就是說,我們不. n. al. Ch. i n U. v. 可能說目前「所纏」的眾生「完全」具有「出纏」的佛之一切功德,反之,對於. engchi. 《寶性論》而言,這些功德屬於「出纏」的「無垢真如」或者「清淨的法身」在 「所纏眾生」也是存在的,因此,這部分我們將解釋「所纏」眾生與「出纏」佛 之間的關係。 (二)兩種智慧對應法身與色身 《寶性論》裡面描述兩種智慧為:「出世間無分別智、後得智」 ,其中, 「無 分別智」被譬喻為一池水,是「煩惱去除後的清淨」。另一方面,前者「無分別 智」達到的「後得智」,是被解釋各種佛美德的實際的示現。因此,表示第一種 無分別智對應清淨的「法身」,第二種「後得智」對應可以展現種種變化的「色 身」,又,初地以上菩薩除了有無分別智,也能獲得後得智。 四、第四章,佛法身遍滿的所纏、出纏之困難與其意涵. 14.

(25) 第四章主要討論以下的內容: (一)色身作為同時作為有為法與出纏狀態 這章我們要了解: 「色身」是為了眾生幸福、擁有全知智慧的「說法法身」, 也就是以有形的色身說法,表示「色身」作為「有為法」,然而這是否表示色身 的「有為法」代表「所纏」的可能? 再者,由於法身有「所纏」與「出纏」兩種情況,色身是否也有「所纏」與 「出纏」兩種情況?因此,這部分我們會說明「色身」究竟是作為「所纏」還是 「所纏」的問題。 (二)法身如何到色身的問題. 治 政 佛事業的色身是一貫的恆常,並且,高崎直道教授認為應該以 大 「絕對」(absolute) 立,絕對作為”ground”(基礎、背景)與”result”(結果) 看法在此處表示的「法身」 這部分我們要了解《寶性論》認為「法身」從本性到轉身此法身的功德與其. ‧ 國. 學. 這兩方面來看,法身可「互換」在基礎與結果這兩方面。. 高崎直道教授雖然把「法身」通於「基礎」與「結果」這兩方面,符合文獻. ‧. 上說明法身作為「所纏眾生」、「離纏佛陀」是遍滿,以及法身沒有生滅然而色 身當然可以有生滅的說法,但是,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在於: 「基礎如何到結果」、. y. Nat. al. er. io. 五、第五章,皆實有種姓之所纏、出纏問題. sit. 「法身到達色身」的問題。. n. v i n 第五章討論如來藏第二義「皆實有佛性」之問題與意涵, 「佛性」 (種姓)作 Ch U i e h ngc 為「本性住種姓」與「習所成種姓」的兩種意義。在此,筆者希望比較如來藏相 關經論,包含《寶性論》 、 《佛性論》以及同樣為瑜伽行派的作品《瑜伽師地論》、 《大乘莊嚴經論》對於「種姓」兩種區分看法的差異。 (一)《大乘莊嚴經論》認為「本性住種姓」是有為法 雖然在無著菩薩造的《大乘莊嚴經論》表示,把「本性住種姓」作為「因義」 是「有為法」 、可造作的,換言之, 「本性住種姓」可以「修習成果」即是「習所 成種姓」 ,這是有的、存在的。換言之, 《大乘莊嚴經論》同意本性住到習所成之 「因到果」的關係,此看法不同《寶性論》把「因義」作為「無為法」的詮釋。 (二)《寶性論》的「本性住種姓」之困難與解決辦法 《寶性論》把種姓分為:「本性住、習所成」兩種,各自代表地藏、樹果的 15.

(26) 譬喻,前者只能單單作為「因義」的無為法的解釋,第二種習所成種姓表示從「因 義」往「果義」的努力,也就是譬如樹果的譬喻,代表有成為樹的因並且聯繫成 為樹的結果的可能。 第一種「地藏」的譬喻,地藏雖然具有成為寶藏的「因」並且努力成為寶藏 此「果」的傾向,但是「地藏」本身作為無變化、恆常如同「本性住種姓」,從 「地藏到寶藏」的「本性」是一樣,但是,他們之間「無法」具有連繫的作用或 者因果關係,因為他們本身需要有「其他條件」幫助他們從「地藏到寶藏」。總 而言之,我們需要了解「本性住種姓」不變化、無為的關係如何可能到結果的狀 態。 (三)《佛性論》的「兩種種姓」與三種佛身之對應. 政 治 大. 透過《佛性論》的「住自自性、引出性」來了解《寶性論》的「本性住種姓、 習所成種姓」的說法是可行的方式。但是《佛性論》比《寶性論》進一步提出「兩 種種姓」與「三種佛身」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說,「住自性性」透過修行可得法 身,「引出性」透過修行可得「應身」(報身)。最後,「引出性」透過修行可 獲得「化身」。這樣說來,《佛性論》對於「兩種種姓」的詮釋比《寶性論》有 更多的開展空間。. 立. ‧. ‧ 國. 學. 六、小結. y. Nat. n. al. er. io. 題。. sit. 以下我們比較「兩種真如、兩種法身、二種種姓」在「所纏、出纏」的問. i n U. v. 法身與真如、色身與真如智有其相對應的關係,但是兩種種姓與兩種法身不. Ch. 見得有其對應的關係。見下圖:. engchi. 16.

(27) 第二章. 如來藏基本困難以及從梵文分析「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sarva-sattvās tathāgata-garbhāḥ). 第一節 如來藏思想的基本困難 一、如來藏思想基本困難與哲學問題 如來藏思想的基本困難:需要考慮眾生與佛相同之處來成立如來藏思想,還 需要考量眾生現在與佛的差異。在這樣相同點與相異點都必須被回答的情況下, 也就是需要考量「所纏、出纏」的兩種面向。進一步來說,從「所纏到出纏」的 努力來說, 「所纏」眾生本質上需要被染污、被覆蓋,才有可能達到去除煩惱的 「出纏」,另一方面,從如來藏思想的終極意義,煩惱卻還是不能染汙眾生的自 性清淨心、佛性或如來藏。上述的兩種陳述,形成了對立與困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因此,以下我們需要先說明「客塵」與「如來藏」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對於 上述這些問題,在經典的說明,誠如《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表達「如來藏不 能染污」的想法: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 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 Nat. sit. n. al. er. io. 加). y. 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 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25(底線為筆者所. Ch. i n U. v. 儘管現實的「所纏眾生」具有貪嗔癡的煩惱,然而「所纏眾生」又有如來智 慧、如來眼、如來身,這就表示「所纏眾生」德相與佛無異無差別,因而成立如 來藏之說,這樣的「所纏眾生」又不可分開具有與佛無異的功德,可以說,對於 「所纏眾生」具有成立佛功德而說明有「如來藏」,這種如來藏成為一種「普遍 性」,也就是普遍地在每位「所纏眾生」,無論如何,「所纏眾生」普遍都「存 有」清淨、佛功德的如來藏,卻又同時被煩惱所覆蓋。. engchi. 我們說的「所纏」眾生,就是經由苦、情緒、無明所造成的煩惱有情,這些 煩惱覆蓋著眾生,然而,就著想要達到「出纏」佛位的「所纏」眾生來說,實際 上,「所纏」的狀態就是一種必須被消除以及克服的問題,唯有透過正確方法的 應用來消除煩惱,方可達到「出纏」的境界。 在此,我們應該先了解「所纏」的定義為何?「所纏」表示「被染汙」?或. 25. 《大方等如來藏經》,T16, no. 666, P. 457, b28-c5。 17.

(28) 者「所纏」表示「客塵」的覆蓋?還是兩者皆是? 會這樣提問,是由於《如來藏經》表達「如來藏常無染污」,但是,以下的 《勝鬘經》表示「如來藏有煩惱所染難可了知」,假若我們同意如來藏「本質上」 可能是「被染污」,那麼有其困難在於自性清淨既然是清淨,如何「所染」?這 就表示如來藏本質上既是清淨又是染污的難題;再者,假若我們同意「所纏」只 是「客塵」的覆蓋,而不是表示如來藏具有本質上「所染」的意義,那麼,「客 塵」的覆蓋與自性清淨或如來藏沒有發生實際上作用,如何形成被煩惱覆蓋的眾 生從所纏到出纏的努力? 以下我們舉經論來探討。 二、淨中是否有染在實際上的困難 首先,我們需要先討論「所纏」是否表示「被染汙」的問題。眾生與佛具有 「相同的清淨」、「相異的被染污」的問題。我們在此可以劃分兩種現象的討論: 其一、眾生被染的現象。其二,眾生/佛的解脫或不染的現象。. 政 治 大 我們已經說明眾生與佛擁有相同的佛功德、清淨,這是作為眾生與佛的共同 立 ‧. ‧ 國. 學. 基礎部分,在此,我們探究「淨中是否有染」在「實際上」的困難,然而,為何 我們需要探討此問題?這是因為既然是清淨,就不該有染不染的問題,也就是說, 既然如來藏強調自性清淨,無明煩惱從何而生?或者是「染而不染」的情況呢? 上述《如來藏經》明確表示「如來藏常無染汙。」同時, 《勝鬘經》卻又道出「自 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表示這個問題不容易解說,對於此問題的討論, 在此我們參照《究竟一乘寶性論》卷2〈4 僧寶品〉云:. sit. y. Nat. n. al. er. io. 真如有雜垢者,同一時中有淨有染,此處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信 深因緣法聲聞辟支佛於彼非境界故。是故《聖者勝鬘經》中,佛告勝 鬘言:「天女!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 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天女!如此二法, 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辟支佛等,唯依佛語信 此二法故,偈言染淨相應處故。26. Ch. engchi. 26. i n U. v. 《究竟一乘寶性論》,T31, no. 1611, P. 827, a13-19。梵文:tatra samalā tathatā yugapad ekakālaṃ viśuddhā ca saṃkliṣṭā cety acintyam etat sthānaṃ gambhīradharmanayādhimuktānām api pratyekabuddhānām agocaraviṣayatvāt | yata āha | dvāv imau devi dharmau duṣprativedhyau | prakṛtipariśuddhacittaṃ duṣprativedhyam | tasyaiva cittasyopakliṣṭatā duṣprativedhyā | anayor devi dharmayoḥ śrotātvaṃ vā bhaver atha vā mahādharmasamanvāgatā bodhisattvāḥ | śeṣāṇāṃ devi sarvaśrāvakapratyeka buddhānāṃ tathāgataśraddhāgamanīyāv evaitau dharmāv iti |參見 TLB: Johnston.p. 21,17-22,1; Johnston.p. 22,1-4.英文翻譯:‘the Reality mingled with pollution’ is always, at the same time, pure and defiled; this point is inconceivable. [Here, ‘inconceivable’ is] in the sense that even for the Pratyekabuddhas who believe in the way of profound Doctrine, this is not an understandable sphere. Because it is said: “O Goddess, these two points are quite difficult to be cognized. It is difficult to be cognized that the mind is pure by nature.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be cognized that this very mind is defiled. O Goddess, those who can hear these two points [with understanding] 18.

(29) 由上述表示了兩種不可思議,一、「真如有雜垢」。二、「自性清淨心有染」, 就著「自性清淨心」應該是不會受到染汙的。但是,為了解決與回答凡夫的疑問, 而說明,實際上我們的心卻還是被煩惱所染汙這件事是不可思議,意味著,眾生 不可否認因為「有煩惱」而且有「煩惱汙染了心」。此外,《勝鬘師子吼一乘大 方便方廣經》也明確的表示: 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 此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自性清 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27(底線為筆者所加) 上述把「如來藏」作為「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的 同義詞,擁有自性清淨的如來藏「被煩惱所染」,是難可了知,是不可思議只有 「如來」能了解的。這是因為如來藏被強調「清淨」,既然是清淨就不該有客塵 染不染的問題,但是,在此的回答,自性清淨的如來藏「確實」是「被客塵所染」, 是只有「佛如來」能了解。另一方面來說,我們若把「煩惱」當作只是「客塵」 的「覆蓋」,終究來說,煩惱還是不能染汙自性清淨心,因為兩者本來就是不相 應的。誠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卷4〈8 身轉清淨成菩提品〉云:.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此偈明何義,向說轉身實體清淨。又清淨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 者、自性清淨;二者、離垢清淨。自性清淨者:謂性解脫無所捨離,. n. al. er. io. sit. y. Nat. 以彼自性清淨心體不捨一切客塵煩惱,以彼本來不相應故。離垢清淨 者:謂得解脫,又彼解脫不離一切法,如水不離諸塵垢等而言清淨, 以自性清淨心遠離客塵諸煩惱垢更無餘故。28(框框與底線為筆者所加). Ch. i n U. v. are only either yourself or Bodhisattvas who are endowed with the great qualities. O Goddess, for the other Śrāvakas and Pratyekabuddhas, these two points are to be understood only through the faith in the Tathāgata”. 參見 TLB:Takasaki.p. 188. 27. engchi.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T12, no. 353, P. 222, b22-24。. 28. 《究竟一乘寶性論》 ,T31, no. 1611, P. 841, b17-24。梵文:yad uktam āśrayaparivṛtteḥ svabhāvo viśuddhir iti tatra viśuddhiḥ samāsato dvividhā | prakṛtiviśuddhir vaimalyaviśuddhiś ca | tatra prakṛtiviśuddhir yā vimuktir na visaṃyogaḥ prabhāsvarāyāś cittaprakṛter āgantukamalāvisaṃyogāt | vaimalyaviśuddhir vimuktir visaṃyogaś ca vāryādīnām iva rajojalādibhyaḥ prabhāsvarāyāś cittaprakṛter anavaśeṣam ā gantukamalebhyo visaṃyogāt | 參見 Johnston.p. 80,15-16. Johnston. p. 80,16-19. 英文翻譯: (III. PHALA) It is said that the ‘own nature’ of the Perfect Manifestation of the Basis is the ‘perfect purity ‘. This purity is here, in short, of two kinds. Namely, I) the ‘innate purity’; and 2) ‘the purity, as the result of purification’. Of them, 1) ‘the innate purity’ represents that which is Essentially free [from all stains] but actually aśociated with them, [i.e. Reality mingled with pollutions]. Indeed, the Innate Mind, though being radiant, is not [always] separated from the accidental pollutions. 2) ‘The purity, as a result of purification’ represents [that which is] Essentially free and actually, too, liberated from [all pollutions]. Because, just as water and the like become purified from dirt, impurities, etc., the radiant Innate Mind is completely liberated from the accidental pollutions. 參見 Takasaki.p. 315-316. (底線為筆者所加) 19.

(30) 對於上段的詮釋,印順長老把「離垢清淨」作為「佛位」,「自性清淨」稱 為如來藏作為「眾生位」,並且,「佛位」還是有「自性清淨」。29 若我們從「自 性清淨」是「眾生位」來說,也就是說,「所纏」的意思,是表示從煩惱究竟只 是「客塵」的「覆蓋」 ,但是客塵與清淨的關係又是「性解脫無所捨離」、「以彼 本來不相應故」 ,這席話表示,我們「無法」承認自性清淨心與煩惱確實「可染」, 也就是說,如來藏的「所纏」意義,只是「覆蓋」而不是本質上的「所染」,兩 者是不相應的。 上述表示,我們不能說自性清淨心有染,但是,回到《勝鬘經》所言:「如 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 ,是只有如來方可了知,因此承認自性清淨心而「有 染」 。因此,這裡形成的困難在於,如來藏既是清淨就「不該有染不染」的問題, 同時,自性清淨心「有染」是只有佛知道。 我們可以為此下個定義:「一切眾生或如來藏皆有如同如來的『自性清淨』 之本質,同時,一切眾生或如來藏皆與客塵煩惱不相捨離。」對於這樣的定義, 我們回到一開始的提問,其一、眾生被染的現象。其二,眾生/佛的解脫或不染 的現象。.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進一步我們在第二個「眾生不染」的回應,筆者傾向這是如來藏思想欲表達 「清淨的如來藏不被染」的意涵,並且以「客塵」的意義來積極回應。在《寶性 論》舉「水」的例子說明,水本身無論如何都是「清淨」,即便「水」是「不離 塵垢」 ,但是水與「塵垢、客塵」的關係可能只是短暫, 「客塵」並不是一種實質 上可與水發生真實關係的「所染」現象,也就是說,「客塵」是一種附屬的、不 能改變原來如來藏的清淨。. er. io. sit. y. Nat. al. n. 又如同《如來藏經》表示「眾生不染或如來藏不被染」 ,這是如來藏思想所 表達的意涵。在此,就會有兩種困難,其一,若把「客塵」作為附屬,雖然客塵 與水沒有發生關係或者「相應」 ,但是,仍舊會現起煩惱、染汙的現象,這樣現 起的的煩惱現象如何說不染、不相應。其二,假若同意「眾生不染」,就本身來 說無法解釋「若不被染」如何達到「離垢」 ,也就是沒有所纏到出纏的努力。因 此,對於「眾生染或不染」在上述兩種的回答,實際上都產生困難。. Ch. engchi. i n U. v. 因此,也許有更開放性的第三種提示在於,儘管如來藏思想在根本上有其困 難,「外在」的眾生現起現象界的煩惱、所染、所覆蓋,但是「內在」的清淨仍 舊「不為所染」,因而有「染而不染」的可能,並且從「自性清淨」往「離垢清 淨」達到「所纏」到「出纏」的努力。 因此,我們在此下的結論為,有關對於第一個問題「眾生被染」的回應,在 29. 參見釋印順長老, 《如來藏之研究》 : 「自性清淨,是如來藏-眾生位;離垢清淨,是佛位。其 實,佛也還是自性清淨,因為心從來不與煩惱相應。離煩惱,得解脫,也只是本來清淨。所以 自性清淨心,在眾生位沒有減少,成佛也沒有增多。」頁 173。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