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許多的研究發現最好的肥胖治療介入課程是結合運動訓練與飲食控制,是最有效能 達到體重控制的最佳課程,此外,結合運動或飲食的教育訓練,更可能是讓體重控制的 觀念紮根,長期達到體重控制的最佳方法。

Ross(2000)探討 52 位肥胖男性在 3 個月的運動或飲食控制介入後,不同介入方式對 體重控制的影響。研究發現運動組的最大攝氧量峰值增加,運動且體重減少組的體重降

低量大於飲食控制組,且顯著降低胰島素阻抗。但不論運動或飲食控制飯前血糖和血中 胰島素皆沒有顯著改變。

陳麗玉(2001)探討運動訓練為主並配合飲食教育介入方式對國小肥胖兒童(身體質 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25)之身體組成,健康體能、血脂肪的影響。實施營養 教育(每天紀錄飲食)、飲食行為改變,及每週至少三次、每次 30~50 分鐘運動訓練,為 課程每週兩次、運動強度 65%~75%最大心跳率(maximal heart rate, HRmax),結果發現 體重控制介入措施對 BMI、體脂肪率(BF%)、皮脂厚度、腰臀圍比、血壓、心肺適能、

分鐘、50%~55% HRmax)與中等強度的運動處方(每週 5 次、每次 50 分鐘、60%~65%

60%HRmax)並結合相同飲食控制 (平均每日攝取 1289±37.97 kcal,營養成份蛋白質佔 21.35%、脂肪佔 19.31%、醣類佔 59.34%)減重計畫介入,對中年肥胖婦女生理指標與血

後的體重、BMI、安靜心縮血壓、安靜心舒血壓、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 白膽固醇和飯前血糖皆顯著改善,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沒有產生顯著影響。

Nagashima et al. (2010) 以 125 位沒有中風、心臟血管相關疾病,且也未曾服用心血 管疾病相關藥物之肥胖者為受試者(年齡 22 至 71 歲),進行 3 個月體重控制課程(包含紀 錄每天的飲食、每天被要求每公斤體重減少熱量攝取 25 kcal、營養師每星期訪問監測一 次,每星期一次 60 分鐘的團體有氧課程與四組肌力訓練、每組三循環、每循環 30 次反 覆,受試者並被要求每次走路 30 分鐘、每週至少 5 次),12 週後研究者發現,受試者的 體重、體脂肪、BMI、腰圍、臀圍、心縮與心舒血壓、安靜心跳率、運動心跳率峰值..

等皆顯著改善,且運動後心跳恢復率也變快。研究結果認為運動與減重課程可以增強肥 胖者的心肺適能,改善心跳恢復能力。

不論是國小學童、青少年或大學生,運動訓練課程、飲食控制或相關教育訓練,皆 能達到肥胖治療、控制體重的目的,尤其以結合運動訓練和飲食控制的效果最佳,運動 訓練課程則以中低強度以上之運動,運動時間持續 30 分鐘以上,每周至少實施 3 次以 上的有氧運動,但此種行為模式需要持之以恆的實施,課程結束後如果沒有持續的進行 體重控制,復胖率仍非常的高。

給予體重過重者或肥胖者運動訓練或佐以飲食控制,可以有效改善體重、體脂肪百 分比、BMI、腰圍、臀圍、腰臀圍比、心縮血壓與心舒血壓、心跳恢復能力、三酸甘油 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變項。

第三節 自我監控與肥胖治療

肥 胖 治 療 最 主 要 的 方 式 為 行 為 治 療 (behavioral therapy) , 包 含 自 我 監 控 (self-monitoring) 、自我評估 (self-evaluation) 和自我強化 (reinforcement) (Burke et al., 2009)。行為治療提供肥胖者一些原則與技巧,例如改變飲食內容、增加身體活動及改 變其他會造成肥胖的生活習慣,然後針對每個人的狀況,給予適當的目標,根據其意願,

訂定肥胖者會去執行的內容。肥胖的行為治療是結合營養與運動的策略來達到行為的改

變,在許多行為治療的策略中,自我監控 (self-monitoring) 被視為行為治療的基石,例 耗即可有效改善體重過重者或肥胖者的體重。Fogelhom and Kukkonen-harjula (2000)的研 究則認為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者的最佳每週身體活動熱量消耗範圍為 1214~1551 kcal。

Kim et al. (2010) ,以 2470 位成人為受試者,受試者中體重過重或肥胖者佔約 80%,

探討郵寄書籍和資訊給予受試者、郵寄書籍和資訊再加上電話輔導,兩種不同的介入行 為對體重控制的影響,研究者所提供的資訊包括身體活動、營養與食物的選擇、體重控 制、健康與疾病預防、BMI 對照表、飲食與運動處方等書籍與簡短資訊,研究發現對於 體重過重與肥胖的受試者來說,兩種行為介入 6 個月皆能顯著降低體重。

Leahey, Xu, Unick and Wing(2013)探討自我控制(self-control)與減重的關係,以 63 位 BMI 大於 30 的肥胖者為受試者,研究發現自我控制愈好,減重成效愈好,更能遵守飲

直接將程式與網路技術應用在運動器材上,使肥胖治療中自我控制的行為能更容易且有 效的達成,進而可達到自我監控的目標。提供紙本資訊、以電話或其他型式的輔導、使 用相關(飲食)監控軟體,皆能有效幫助體重過重者或肥胖者降低體重。

Adachi, Sato, Yamatsu, Ito, Adachi and Yamagami(2007)探討不同的行為介入方式(電 腦回饋課程、目標行為與體重的自我監控、閱讀減重手冊等方式)對減重與生活習慣的 using technology, SMART) ,在體重控制上的生活形態行為介入 (lifestyl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效果,以 210 位(年齡 18~69 歲、27≦BMI≦43、身體健康沒有任何慢性 疾病)的受試者隨機分成三組實施減重的自我監控,包括紙張紀錄組(n=72)、使用 PDA 應用軟體(DietMatePro© (DM Pro) software)紀錄組(n=68)、以及使用 PDA 應用軟體紀錄 加上傳統的指導員回饋組(n=70),比較三種不同自我監控方式紀錄食物攝取總熱量與身

繼續紀錄的欲望。 inches, 男性>40 inches)或擁有兩項以上(含兩項)代謝症候群症狀者為研究對象,研究進 行 12 個月的介入,實驗組(n=133)利用電腦應用程式紀錄飲食攝取和身體活動,並由程 式中獲得營養相關資訊與得到回饋,控制組(n=130)接受醫生臨床的有關糖尿病防治、運 動與飲食的相關教育,12 個月實驗處理前、後測量所有受試者的體重(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血脂(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 酯)、血壓、和一週的總身體活動量和飲食熱量攝取。研究發現實驗組與控制組體重改 變量分別為-3.3±11.62 lb 和 0.33±8.86 lb,實驗組顯著降低體重,此外實驗組的腰圍改變 量(-2.2±12.12 cm)、每週的總能量攝取改變量(-1213±2,109.1 kcal)也顯著低於控制組 (1.5±14.85 cm; -737±1960.0 kcal)。藉由使用電腦應用程式給予相關健康資訊與紀錄飲食 攝取和身體活動量的自我監控方式來減重,相較臨床上的醫生指導,使用自我監控的電 腦應用程式更有效達到減重的效果。

Chambliss et al. (2011)探討使用電腦化的自我監控與科技化的回饋系統對體重控制 的影響,以 120 位體重過重(BMI:25~35)的健康成年為受試者,受試者被分成三組電 腦化自我監控與個人化回饋(一般組)(computerized self-monitoring with Basic tailored feedback, Basic)、電腦化自我監控與增強行為的個人化回饋(增強組) (computerized self-monitoring with enhanced behaviorally tailored feedback, Enhanced)以及控制組,進行 12 週的行為監測後,一般組和增強組較控制組在體重與心縮血壓方面有顯著的降低,但 接受實驗處理的兩組間沒有差異,在腰圍方面僅有一般組腰圍的減少顯著大於控制組,

而接受實驗處理的兩組也比控制組有較大的受試者流失率,有 85%的一般組受試者和 70%增強組受試者每週完成五天以上的紀錄。

Alm, Neumark-Sztainer, Story, and Boutelle (2009) 問卷調查曾經肥胖的 130 位青少 年,在經常測量體重(至少每週 1 次以上)與較少測量體重(每個月 1 次或更少)兩種不同 行為習慣者的健康行為與身體組成,研究發現經常測量體重者(43%)有較健康的生活方 式,但兩者的 BMI 卻沒有差異。

訂定行為改變目標時,需依照個人自我效能程度的不同訂定不同的目標,自我效能 越高者能進行更大的努力與承諾採用更多健康行為,因此肥胖治療的介入計畫應包含提 高或改善被治療者對運動的自我效能,可以利用漸進增加運動強度,給予設計運動計畫 和運動相關認知的教育課程(Byrne, Barry, & Petry, 2012)。

電腦資訊系統與網路的發達縮短了人和人的距離,也提供肥胖治療的行為介入的一 個方法或媒介,來解決因為時間與距離因素行為治療師或身體活動指導者無法與減重者 面對面溝通的問題,但減重者自我執行電腦資訊時,自我控制能力則又會影響課程介入 效果,是否電腦應用程式能有效協助體重控制,使用者是否可持續長期執行,仍需更多 的研究來確定。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

以自願參與本研究的成年男、女為受試者,受試者必需符合下列條件,包括 1.年齡 為 20 至 44 歲(含) 、體重過重(BMI 大於 24)、身體健康無任何慢性疾病;2.可以方 便使用電腦且能上網或使用智慧型手機可以隨時上網;3.沒有明顯的體重變化(一個星期 內體重減少>2%、一個月內體重減少>5 %、三個月內體重減少>7.5 %、六個月內體重 減少>10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研究所與醫學資訊研究所,2014);4.目前沒有參與 任何自我要求或健身中心或醫院的營養、體能活動訓練或減肥計劃。所有報名自願參與 實驗者,需被觀察使用飲食攝取與身體活動紀錄網站或應用程式紀錄一週的飲食攝取與 身體活動,一週至少完成 5 天之受試者方能參與本實驗。

第二節 實驗設計

受試者隨機分為 4 組,3 組實驗組、1 組控制組。所有受試者先進行依變項的前測,

然後給予 2 小時健康促進、營養與體重控制的知識講習,再隨機分至下列 4 組:

運動+紀錄組:受試者參與 12 週運動訓練,並紀錄每日的飲食攝取與身體活動。

運動組:受試者參與 12 週運動訓練。

紀錄組:受試者紀錄每日的飲食攝取與身體活動,共 12 週 控制組:不參與運動訓練且不進行任何紀錄。

受試者在實驗介入前、後各進行一次身體組成(體重、BMI、體脂肪百分比、骨骼肌 肉百分比、腰圍、腰臀圍比)、心肺耐力(固定心跳率跑速變異(running speed variance by heart rate control, RSVHRC))、血液生化值(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 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膽固醇比值、飯前血糖)和安靜血壓(心縮壓和心舒壓)等檢測,

以便瞭解各組在實驗介入前後的體重控制效益與健康相關因子的變化。

本研究的實驗處理為期 12 週,運動訓練,為每週 3 次,在實驗室內實施橢圓機踩

本研究的實驗處理為期 12 週,運動訓練,為每週 3 次,在實驗室內實施橢圓機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