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智慧型體重控制系統橢圓機運動訓練

本節將分析與討論身體組成相關變項,包括體重、BMI、體脂肪百分比、骨骼肌肉 百分比、腰圍和腰臀圍比等 6 變項,在 12 週實驗處理前後與實驗處理停止 4 週後的變 化情形。

一、體重

4 組受試者前、後測與追蹤後的體重如表 6。運動+紀錄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體重 平均值分別為 93.41 kg、89.25 kg 和 87.97 kg,實驗處理後運動+紀錄組平均減少 4.22% 體 重,4 週追蹤後體重與後測相較平均增加 0.5%體重,追縱後與前測相較平均減少 3.79%

體重;運動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體重平均值分別為 83.91 kg、81.93 kg 和 82.63 kg,實 驗處理後運動組平均減少 1.86% 體重,4 週追蹤後體重與後測相較平均增加 0.78%體 重,4 週追蹤後體重與前測相較平均減少 1.11%體重;紀錄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體重

平均值分別為 85.95 kg、87.41 kg 和 88.77 kg,實驗處理後紀錄組平均增加 1.44% 體重,

註:#:前後測變化量%和紀錄組有顯著差異

*:前後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c:追蹤與前測變化量%和紀錄組有顯著差異 d:追蹤與前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圖 21 體重變化情形

12 週的運動訓練加飲食與身體活動紀錄和僅參加運動訓練皆可以有效降低體重,研 究處理停止 4 週後,運動+紀錄組和運動組受試者並未受先前的實驗影響而繼續產生顯 著的體重變化,但和實驗前相比較,研究處理停止 4 週後,運動+紀錄組體重仍維持顯 著的降低。

二、身體質量指數

4 組受試者前、後測與追蹤後的 BMI(kg/m2)如表 7。運動+紀錄組前、後測和追蹤後 之 BMI 平均值分別為 31.85、30.44 和 30.32,實驗處理後運動+紀錄組 BMI 平均減少 4.28%,4 週的追蹤後 BMI 與後測相較平均增加 0.53%,4 週的追蹤後 BMI 與前測相較 平均減少 3.83%;運動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 BMI 平均值分別為 29.59、28.88 和 29.13,

實驗處理後運動組 BMI 平均減少 1.88%,4 週的追蹤後 BMI 與後測相較平均增加

0.76%,4 週的追蹤後 BMI 與前測相較平均減少 1.14%;紀錄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 BMI 平均值分別為 30.82、31.48 和 32.23,實驗處理後紀錄組 BMI 平均增加 2.19%,4 週的 追蹤後 BMI 與後測相較平均增加 0.31%,4 週的追蹤後 BMI 與前測相較平均增加 1.96%;控制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 BMI 平均值分別為 31.49、31.97 和 32.12,實驗處 理後控制組 BMI 平均增加 1.56%,4 週的追蹤後 BMI 與後測相較平均增加 0.42%,4 週

運動+紀錄組(n=10) 31.85±5.66 30.44±5.25 30.32±5.60 -4.28±2.84#* +0.53±1.86 -3.83±4.27cd 運動訓練組(n=10) 29.59±8.44 28.88±7.43 29.13±7.67 -1.88±2.49#* +0.76±0.90 -1.14±2.33 紀錄組(n=11) 30.82±5.61 31.48±5.69 32.23±4.53 +2.19±1.77 +0.31±1.35 +1.96±1.98 控制組(n=10) 31.49±3.88 31.97±3.81 32.12±4.01 +1.56±1.23 +0.42±0.77 +1.99±1.13

#:前後測變化量%和紀錄組有顯著差異

著的 BMI 變化,但和實驗前相比較,研究處理停止 4 週後,運動+紀錄組的 BMI 仍維 持顯著的降低。

註:#:前後測變化量%和紀錄組有顯著差異

*:前後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c:追蹤與前測變化量%和紀錄組有顯著差異 d:追蹤與前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圖 22 身體質量指數變化情形

三、體脂肪百分比

4 組受試者前、後測與追蹤後的體脂肪百分比如表 8。運動+紀錄組前、後測和追蹤 後之體脂肪百分比平均值分別為 34.42%、32.96%和 32.83%,實驗處理後運動+紀錄組體 脂肪百分比變化量為-4.78%,4 週的追蹤後體脂肪百分比與後測相較變化量為+0.95%,

4 週的追蹤後體脂肪百分比與前測相較變化量為-3.94%;運動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體 脂肪百分比平均值分別為 27.02%、25.86%和 26.24%,實驗處理後運動組體脂肪百分比 變化量為-2.76%,4 週的追蹤後體脂肪百分比與後測相較變化量為+1.59%,4 週的追蹤 後體脂肪百分比與前測相較變化量為-1.26%;紀錄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體脂肪百分比 平均值分別為 36.52%、37.16%和 38.13%,實驗處理後紀錄組體脂肪百分比變化量為

+1.77%,4 週的追蹤後體脂肪百分比與後測相較變化量為-0.90%,4 週的追蹤後體脂肪 運動組(n=10) 27.02±11.13 25.86±9.61 26.24±9.78 -2.76±8.10 +1.59±3.59 -1.26±8.57 紀錄組(n=11) 36.52±6.33 37.16±6.49 38.13±5.65 +1.77±1.58 -0.90±3.94 +0.56±3.84 控制組(n=10) 27.02±8.24 27.81±7.64 28.46±7.30 +3.65±4.61 +2.96±7.09 +6.62±7.12

*:前後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註:*:前後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d:追蹤與前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圖 23 體脂肪百分比變化情形

四、骨骼肌肉百分比

4 組受試者前、後測與追蹤後的骨骼肌肉百分比如表 9。運動+紀錄組前、後測和追 蹤後之骨骼肌肉百分比平均值分別為 36.87%、37.84%和 36.78 %,實驗處理後運動+紀 錄組骨骼肌肉百分比變化量為+2.76%,4 週的追蹤後骨骼肌肉百分比與後測相較變化量 為-2.20%,4 週的追蹤後骨骼肌肉百分比與前測相較變化量為+0.68%;運動組前、後測 和追蹤後之骨骼肌肉百分比平均值分別為 41.39%、42.12%和 41.93%,實驗處理後運動 組骨骼肌肉百分比變化量為+2.20%,4 週的追蹤後骨骼肌肉百分比與後測相較變化量為 -0.51%,4 週的追蹤後骨骼肌肉百分比與前測相較變化量為+1.65%;紀錄組前、後測和 追蹤後之骨骼肌肉百分比平均值分別為 35.26%、34.90%和 34.47%,實驗處理後紀錄組 骨骼肌肉百分比變化量為-1.05%,4 週的追蹤後骨骼肌肉百分比與後測相較變化量為 +1.09%,4 週的追蹤後骨骼肌肉百分比與前測相較變化量為+0.09%;控制組前、後測和 追蹤後之骨骼肌肉百分比平均值分別為 42.02%、41.48%和 40.84%,實驗處理後控制組 骨骼肌肉百分比變化量為-1.18%,4 週的追蹤後骨骼肌肉百分比與後測相較變化量為 -1.58%,4 週的追蹤後骨骼肌肉百分比與前測相較變化量為-2.77%。

表 9 骨骼肌肉百分比的變化

前測值(%) 後測值(%) 追蹤後(%)

前後測 變化量%

追蹤與後測 變化量%

追蹤與前測 變化量%

運動+紀錄組(n=10) 36.87±5.24 37.84±5.05 36.78±4.60 +2.76±2.51* -2.20±5.96 0.68±8.17 運動組(n=10) 41.39±6.37 42.12±5.49 41.93±5.64 +2.20±4.30 -0.51±1.15 1.65±3.41 紀錄組(n=11) 35.26±4.00 34.90±4.04 34.47±3.70 -1.05±1.01 +1.09±2.88 0.09±2.46 控制組(n=10) 42.02±5.09 41.48±4.71 40.84±4.91 -1.18±1.59 -1.58±2.93 -2.77±2.44

*:前後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以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進行各組變化量%的組間差異比較,分析結果發現,

僅有運動+紀錄組的前後測變化量%與紀錄組和控制組的前後測變化量%互有顯著差 異,其餘各組間皆無顯著差異存在;4 週追蹤後與後測相較之變化量%以及和前測相較 之變化量%方面,運動+紀錄組、運動組、紀錄組和控制組 4 組間的變異量%皆沒有顯著 差異存在 (圖 24)。

註:*:前後測變化量%和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圖 24 骨骼肌肉百分比變化情形

運動+紀錄組在 12 週的研究處理後骨骼肌肉百分比有增加的現象,但運動組和紀錄 組兩組則沒有變化。停止研究處理 4 週後,運動+紀錄組的受試者並未受先前的實驗影

響而繼續產生顯著的 BMI 變化,且和實驗前相比較,停止研究處理 4 週後,運動+紀錄 組的體脂肪百分比也和其他各組間沒有顯著差異。運動+紀錄組因實驗處理所產生的骨 骼肌肉百分比增加現象在停止研究處理 4 週後已經消失。

五、腰圍

4 組受試者前、後測與追蹤後的腰圍如表 10。運動+紀錄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腰 圍平均值分別為 99.35 cm、93.90 cm 和 93.33 cm,實驗處理後運動+紀錄組腰圍平均減 少 5.44%,4 週的追蹤後與後測相較腰圍增加 0.70%,4 週的追蹤後與前測相較腰圍減少 4.94%;運動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腰圍平均值分別為 92.55 cm、89.50 cm 和 89.80 cm,

實驗處理後運動組腰圍平均減少 2.63%,4 週的追蹤後與後測相較腰圍增加 0.25%,4 週 的追蹤後與前測相較腰圍減少 2.42%;紀錄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腰圍平均值分別為 95.35 cm、96.00 cm 和 98.67cm,實驗處理後紀錄組受試者的腰圍平均增加 0.67%,4 週 的追蹤後與後測相較腰圍增加 3.58%,4 週的追蹤後與前測相較腰圍增加 3.50%;控制 組前、後測和追蹤後之腰圍平均值分別為 94.40 cm、96.00 cm 和 96.10cm,實驗處理後 控制組受試者的腰圍平均增加 1.79%,但 4 週的追蹤後與後測相較腰圍增加 0.11%,4 週的追蹤後與前測相較腰圍增加 1.90%。

以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進行各組變化量%的組間差異比較,分析結果發現,

運動+紀錄組和運動組的前後測變化量%與紀錄組和控制組互有顯著差異,其餘各組間 則無顯著差異存在。4 週追蹤後與後測相較之變化量%方面,紀錄組腰圍變化量%顯著大 於其他 3 組,運動+紀錄組、運動組和控制組 3 組間則沒有顯著差異;4 週追蹤後與前測 相較之變化量%,運動+紀錄組和運動組兩組與紀錄組和控制組皆互有顯著差異,其餘 各組則無顯著差異存在(圖 25)。

表 10 腰圍的變化

運動+紀錄組(n=10) 99.35±11.50 93.90±11.00 93.33±10.11 -5.44±2.91#* +0.70±2.98+ -4.94±3.53cd 運動組(n=10) 92.55±19.88 89.50±15.34 89.80±16.32 -2.63±3.79#* +0.25±2.58+ -2.42±3.56cd 紀錄組(n=11) 95.35±10.29 96.00±10.65 98.67±11.03 +0.67±2.47 +3.58±2.77 +3.50±2.44 控制組(n=10) 94.40±12.73 96.00±12.22 96.10±12.44 +1.79±3.54 +0.11±2.28+ +1.90±3.12

#:前後測變化量%和紀錄組有顯著差異

前實驗的影響繼續減少腰圍,但紀錄組的腰圍卻顯著的增加;停止研究處理 4 週後,和

表 11 腰臀圍比的變化

前測值 後測值 追蹤後

前後測 變化量%

追蹤與後測 變化量%

追蹤與前測 變化量%

運動+紀錄組(n=10) 0.93±0.05 0.92±0.05 0.92±0.04 -1.26±1.80# +0.05±2.20 -1.25±2.10 運動組(n=10) 0.92±0.05 0.91±0.05 0.92±0.05 -0.85±1.45 +0.79±0.93 -0.06±2.12 紀錄組(n=11) 0.93±0.05 0.92±0.05 0.94±0.03 +0.40±0.73 -0.23±0.46 +0.00±0.52 控制組(n=10) 0.93±0.04 0.93±0.03 0.93±0.04 +0.12±0.78 +0.21±1.24 +0.33±1.25

#:前後測變化量%和紀錄組有顯著差異

註:#:前後測變化量%和紀錄組有顯著差異

圖 26 腰臀圍比變化情形

第三節 智慧型體重控制系統橢圓機運動訓練與紀錄程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