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者或其他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之相關變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影響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者或其他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之相關變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而影響普通班 學生對於智能障礙或其他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之相關因素很多,整理相關文

19

20

21

2003;劉鈞正,2008);有三篇則無顯著差異(林乾福,2003;黃淑慧,2007;

22

謝明益,2007)。在十一篇相關研究中有六篇在年級方面有顯著差異(吳勝儒,

2000;林乾福,2003;彭源榮,2003;黃淑慧,2007;劉鈞正,2008;謝明益,

2007);有四篇則無顯著差異(張靜雯,2003;黃玉嬌,2006;黃富廷,1994;

楊麗香,2003)。在十一篇相關研究中有八篇在接觸程度方面有顯著差異(吳勝 儒,2000;林乾福,2003;張靜雯,2003;黃玉嬌,2006;黃富廷,1994;楊麗 香,2003;劉鈞正,2008;謝明益,2007);有兩篇則無顯著差異(彭源榮,2003;

黃淑慧,2007)。在十一篇相關研究中有四篇在家庭社經地位方面有顯著差異(黃 淑慧,2007;楊麗香,2003;劉鈞正,2008;謝明益,2007);有四篇則無顯著 差異(吳勝儒,2000;林乾福,2003;張靜雯,2003;彭源榮,2003)。在十一 篇相關研究中有四篇在有無設置特教班方面有顯著差異(林乾福,2003;彭源榮,

2003;楊麗香,2003;劉鈞正,2008)。在十一篇相關研究中僅有彭源榮(2003) 之研究顯示在城鄉差異方面有顯著差異;有兩篇則無顯著差異(謝明益,2007;

23

24

中顯示:在五篇相關研究中有四篇在性別方面有顯著差異(杞昭安、何東墀、張 勝成,1995;曾月琴,2004;黃金美歡,2005;黃崑發,2002);僅有涂添旺(2002) 之研究顯示在性別方面無顯著差異。在五篇相關研究中有四篇在年級方面有顯著

25

26

2004)。在七篇相關研究中有五篇在接觸程度方面有顯著差異(吳秋燕,1998;

李玉琴,2002;李碧真,1992;林姉瑤,2009;黃素娥,2006)。在七篇相關研

27

28

2010);僅有黃翠琴(2005)之研究顯示在性別方面無顯著差異。在三篇相關研究 中有三篇在年級方面有顯著差異(邱佩瑩,1994;陳慧茹,2010;黃翠琴,2005)。 在三篇相關研究中有兩篇在接觸程度方面有顯著差異(邱佩瑩,1994;陳慧茹,

2010);僅有黃翠琴(2005)之研究顯示在接觸程度方面無顯著差異。在三篇相關 研究中有兩篇在有無擔任班級幹部無顯著差異(陳慧茹,2010;黃翠琴,2005)。

29

30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主題

有 無 顯 著差異

相關自變項

(2010) 學生對學習障礙同

儕接納態度之研究

2.年級 3.接觸經驗 4.城鄉差距 5 有無擔任班級

幹部

1.學業成績 2.學校規模 3.手足數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彙整

表 2-7 為影響普通班學生對學習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相關自變項一覽表,其 中顯示:在六篇相關研究中有四篇在性別方面有顯著差異(林春嬿,2010;陳維 錡,2006;葉振彰,2006;鐘毓芬,2009);有兩篇無顯著差異(巫俊賢,2009;

徐錫穎,2006)。在六篇相關研究中有三篇在年級方面,有顯著差異(林春嬿,

2010;徐錫穎,2006;陳維錡,2006);有三篇無顯著差異(巫俊賢,2009;葉 振彰,2006;鐘毓芬,2009)。在六篇相關研究中有兩篇在接觸程度方面有顯著 差異(林春嬿,2010;葉振彰,2006);有兩篇無顯著差異(巫俊賢,2009;鐘 毓芬,2009)。在六篇相關研究中有兩篇在學業程度方面有顯著差異(葉振彰,

2006;鐘毓芬,2009);有三篇無顯著差異(林春嬿,2010;巫俊賢,2009;徐 錫穎,2006)。在六篇相關研究中有兩篇在有無擔任班級幹部無顯著差異(林春 嬿,2010;葉振彰,2006);有兩篇無顯著差異(巫俊賢,2009;鐘毓芬,2009)。

在六篇相關研究中僅有葉振彰(2006)之研究顯示在安置情形方面有顯著差異;僅 有徐錫穎(2006)之研究顯示在安置情形方面無顯著差異。在六篇相關研究中有兩 篇在學校規模方面無顯著差異(巫俊賢,200;林春嬿,2010)。在六篇相關研究

31

中僅有徐錫穎(2006)之研究顯示在家庭功能方面無顯著差異。在六篇相關研究中 僅有陳維錡(2006)之研究顯示在社會計量地位方面有顯著差異。在六篇相關研究 中僅有巫俊賢(2009)之研究顯示在宗教信仰方面無顯著差異。在六篇相關研究中 僅有林春嬿(2010)之研究顯示在城鄉差距方面有顯著差異。在六篇相關研究中僅 有林春嬿(2010)之研究顯示在手足數量方面無顯著差異。

由上述之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或其他障礙同儕接納態度相關研究之自變 項歸納結果發現:性別、年級、接觸程度等三個自變項被使用、且達顯著差異之 頻率高於其他自變項,因此本研究以性別、年級、以及接觸程度等三個變項列為 國小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同儕接納態度的自變項,並針對該三個自變項之顯著 性差異,進行統整如下:

一、在性別方面

關於性別的研究結果,在三十二篇相關研究中有二十四篇顯示女生對同儕的 接納態度優於男生(吳勝儒,2000;吳秋燕,1998;李玉琴,2002;李碧真,1992;

杞昭安、何東墀、張勝成,1995;林姉瑤,2009;林春嬿,2010;邱佩瑩,1994;

張靜雯,2003;梁偉岳,1994;陳維錡,2006;陳慧茹,2010;彭源榮,2003;

曾月琴,2004;曾目哖,2004;黃玉嬌,2006;黃金美歡,2005;黃崑發,2002;

黃富廷,1994;楊麗香,2003;葉振彰,2006;劉鈞正,2008;鐘毓芬,2009);

另有八篇相關研究顯示不同性別無顯著差異(巫俊賢,2009;林乾福,2003;徐 錫穎,2006;涂添旺,2002;黃素娥,2006;黃淑慧,2007;黃翠琴,2005;謝 明益,2007)。

由上述文獻可知多數研究顯示:女性對身心障礙者比男性較具有同理心、同 情心、願意接納弱勢者,其可能原因為女性溫柔的人格特質所致,亦有部分研究 指出:對身心障礙者的接納態度並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有差異,因此,本研究將 進一步探討性別在國小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上是否造成差異。

32

二、在年級方面

關於年級的研究結果,在三十二篇相關研究中有十一篇相關研究顯示較低年 級(年齡)對同儕的接納態度較正面(李玉琴,2002;杞昭安、何東墀、張勝成,

1995;林春嬿,2010;林乾福,2003;邱佩瑩,1994;涂添旺,2002;彭源榮,

2003;黃金美歡,2005;黃淑慧,2007;黃翠琴,2005;謝明益,2007);另外,

在三十二篇相關研究中有七篇相關研究顯示較高年級(年齡)對同儕的接納態度 較正面(吳勝儒,2000;李碧真,1992;林姉瑤,2009;陳慧茹,2010;曾月琴,

2004;曾目哖,2004;劉鈞正,2008),除此之外,亦有八篇相關研究顯示年級

(年齡)對同儕接納態度並無顯著影響(巫俊賢,2009;張靜雯,2003;黃玉嬌,

2006;黃崑發,2002;黃富廷,1994;楊麗香,2003;葉振彰,2006;鐘毓芬,

2009)。

由上述文獻發現:不同的年級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並無一致的結論。

根據上述的研究顯示:高年級(年齡)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較為正面的可 能原因為:高年級(年齡)受社會期待較高,被視為需要照顧年幼者,故接納態 度優於低年級(年齡);而低年級(年齡)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較為正面 的可能原因為:因高年級(年齡)較有自我意識,而低年級(年齡)較容易為了 達到教師的期待,故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會優於高年級(年齡);亦有研 究指出年級(年齡)對同儕接納態度並無顯著影響。因此,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 不同年級在國小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上是否造成差異。

三、在接觸程度方面

關於接觸程度的研究結果,在三十二篇相關研究中有十八篇相關研究顯示對 身心障礙同儕有接觸經驗的普通班學生之接納態度優於無接觸經驗者(李碧真,

1992;吳勝儒,2000;李玉琴,2002;杞昭安、何東墀、張勝成,1995;林姉瑤,

2009;林春嬿,2010;林乾福,2003;張靜雯,2003;陳慧茹,2010;曾月琴,

2004;曾目哖,2004;黃玉嬌,2006;黃金美歡,2005;黃素娥,2006;楊麗香,

33

2003;葉振彰,2006;劉鈞正,2008;謝明益,2007);另外,有四篇研究顯示 對身心障礙同儕無接觸經驗的普通學生之接納態度優於有接觸經驗者(吳秋燕,

1998;邱佩瑩,1994;彭源榮,2003;黃淑慧,2007);亦有六篇相關研究指出 不同的接觸程度與接納態度並無顯著關係(巫俊賢,2009;彭源榮,2003;黃崑

34

35 Krajewski,

Junean, Hyde 與 Mark S (2000)

Krajewski, Hyde 與 O'Keeffe (2002)

Rillotta 與 Nettelbeck (2007)

36

37

Krajewski, Hyde 與 O'Keeffe (2002)

Krajewski, Junean, Hyde 與 Mark S

Krajewski 與 Flaherty (2000) Nettelbeck

意識方案影響智能正

38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07) 的態度之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彙整

綜上所述,大部分國內外研究支持女生對智能障礙者接納態度較男生為佳的 論點(吳勝儒,2000;張靜雯,2003;梁偉岳,1994;彭源榮,2003;黃玉嬌,

2006;黃富廷,1994;楊麗香,2003;劉鈞正,2008;Krajewski, Hyde & O'Keeffe, 2002;Krajewski, Junean, Hyde & Mark S, 2000;Krajewski & Flaherty, 2000;Laws

& Kelly, 2005;Rillotta & Nettelbeck, 2007),亦有研究指出不同性別對智能障礙 者接納態度無顯著差異(林乾福,2003;黃淑慧,2007;謝明益,2007)。

多數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對智能障礙者的接納態度優於男性,可能是因為 受到傳統角色及社會期許的觀念影響,與 Schopler(1965, 1967)與他的同事在兩個 研究中發現的結論相同:對於依賴者的要求協助,男女的反應不同,女生比較會 幫助依賴程度較高的人,男生則比較會幫助依賴程度較低的人。這可能與傳統的 男女角色分化的觀念有關,一般認為溫柔、善解人意、同情是女性的特質,因此 她們傾向於協助依賴程度較高的人,而男人若也表現這些特質,可能會覺得遺人 以「婦人之仁」的印象,有違男性的形象。在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 中,將女性視為善良、溫暖、具有母性、體貼的;而將男性視為果決、獨斷與老 練的,但也被視為具侵略性的、本能性與傲慢的(梁家瑜譯,2009)。因此,男 女生會受到傳統觀念和刻板印象的影響,對不同程度的依賴者有不同程度的行為 反應。但近年來對於性別的研究結果,較傾向於性別對智能障礙者接納態度無顯 著差異的論點,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探討性別對智能障礙者接納態度之影響,是否 有差異或與近年的研究結果趨於一致。

39

40 Nettelbeck (2007)

41

根據上述文獻發現,國內外研究支持不同年級的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者接 納態度無顯著差異的論點(張靜雯,2003;黃玉嬌,2006;黃富廷,1994;楊麗 香,2003;Rillotta & Nettelbeck, 2007),另有研究指出較年長的普通班學生對智 能障礙者接納態度優於年幼者的論點(吳勝儒,2000;劉鈞正,2008)。隨著生 理年齡的增長,小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也跟著慢慢成熟,從人際互動的過程中,

小孩子習得幫助別人是一件社會讚許的行為,另外,同理心(empathy)的成熟,

小孩子習得幫助別人是一件社會讚許的行為,另外,同理心(empathy)的成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