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態度的理論基礎

本節由兩部分來探討態度的理論基礎,第一部分介紹態度的定義,第二部 分說明態度的特性,茲分述如下:

一、態度之定義

態度(attitude)是由心理學家 Spencer 和 Bain 所提出,認為人的心理會形成一 套固定模式或態度,影響個人對情境的知覺(徐光國,1996)。態度是無法直接 觀察的假設性建構(hypothetical construct),可藉由個人的行為和語言表現,間接 加以推論(鄭瑞澤,1982)。許天威(2001)則認為態度是個體對於生活中諸多事 物的價值觀,且將引導個體採取堅定的立場,進而形成可預測的行為或習慣。郭 生玉(1995)指出:態度是指個人對某種事物、情境、觀念或其他的積極或消極反 應傾向,包含三種成分:認知、情意、行為。張春興(2010)、趙居蓮譯(1997)則 認為:「態度」係指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一致性與持 久性的傾向,而態度的內涵並非限於單純的外顯行為,尚涵蓋到更廣泛的心理經 驗,態度本身包含三種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為傾向成分。

然而,對於態度的定義,國內外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故整理其定義如表 2-1:

12

13

Zimbardo, Ebbesen 與 Maslach (1977)

態度是透過微妙的人際關係影響過程,所獲得的持久性評價。

Baron 與 Greenberg (1990)

態度乃由下列三種成份組合而成:(1)評價成份(反應對各種事物之 喜、惡程度);(2)認知成份(對於人、事、物的信念)、以及(3) 行為成份(對態度標的物之某些行動企圖)。

Zimbard 與 Gerrig (1996)

態度是個人根據某些情感與信念,以正面或負面的評價,對特 定目標作反應的學習傾向。

Antonak 與 Livneh (2000)

14

麗君(1987)歸納不同學者專家對態度所作之闡述,指出態度具有下列特質:

(一)態度是透過經驗而習得;

(二)態度的發生必須有對象,包括人、事、物;

(三)多數學者認為態度有認知、情感、行為三種成分;

(四)態度是中介變項,也是假設性的概念架構;

(五)態度是行為傾向,但並非行為本身;

(六)態度具有持久性及可變性。

依據吳聰賢(1989)、俞文釗(1993)、郭生玉(1997)認為態度係指個體對人、事、

物等,所持有的一積極或消極的反應傾向,具有持久且又一致性的行為態度。其 性質詳述如下:

(一)態度是一種行為傾向,而非指行為的本身:態度不能直接觀察,只能從 個人的外顯行為去推敲。狹義而言,態度只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歷程(中間 變項),廣義而言除了內在的心理歷程外,也包含外顯的行為。

(二)態度的產生必有對象:態度的對象,可能是人、事或者是物。

(三)態度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

(四)態度是有組織的,態度組成的成份有三種:

1.認知性(cognitive)成份,包括個人對人,事和物的瞭解。

2.情感性(affection)成份,包括個人對人,事與物好惡,並帶有情緒的傾向。

3.行動性(behavioral intention)成份,包括個人對人、事與物的實際反應或 行動;通常此三種成份是協調一致的。

(五)態度具有類化現象;例如對某一單獨對象持正向態度;對其他同類對象,

也傾向持正向態度。

(六)態度是一種內在的結構,無法直接觀察得到,需由外顯的行為來推測。

(七)態度的核心是價值,取決於對某些事物的評價,即認定事物的價值,而形 成態度。

15

依據張春興(2010)之看法,「態度」則為:

(一)指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的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 向。此種傾向可由個體的外顯行為去推測,但態度的內涵卻並非單指外顯行 為。一般咸認為態度包含認知、情感、行動三種成份。

(二)態度必有其對象,態度的對象可為具體的人、事、物,也可為抽象的觀念 或思想。

(三)態度有類化傾向,對某一單獨對象持正面態度者,對同類對象也傾向持正 面態度。以民主態度對待其子女者,也傾向於以民主態度對待其同儕友朋。

(四)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有關,一般相信態度 是學得的人格特質。

吳聰賢(1989)認為:態度是一種潛在性變項,故只能用間接法,從個人反應 來推測,最常用且較客觀的方法是態度量表(attitudes scale),大部份的態度量表 多只測量態度的強弱度。而態度可從外顯的行為(overt behavior)來判斷一個人的 態度(指認知性和情感性的成份)或亦可由態度來預測其行為,因為一個人持有 某種情感態度後,其行為亦受此種情感態度所影響(吳宗賢,1977)。由於態度 具有引導、中介與預測功能,能經由針對特定社會事務或環境而做各種反應表達 出來(吳聰賢,1989)。因此,吳麗君(1987)指出:經由態度的探索再考慮情境 因素,來預估個體行為是可行的方法。

Rosenberg 與 Hovland 於 1960 年所陳示的態度概念圖解(如圖 2-1)(引自李 美枝,2000)很清楚地顯示態度與外在刺激及可觀察測量反應之間的關係。

16

17

研究學者

(年代)

態度的特性

3.態度具有相對的持久性。態度形成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一旦形 成之後就是比較持久、穩固的。

4.是一種內在結構,需從個人外顯行為來加以推測。

5.態度的核心是價值,態度來自價值,亦即人們對某個事物所具 有的態度取決於該事物對人們的意義大小,所以同樣一件事,

由於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因而產生不同的態度。對能滿足需要 的事,人們會產生正面的態度,反之則產生消極的態度。

李美枝 (2000)

1.態度一定有一個態度對象,態度的認知、情感及意向都針對某 個特定對象。

2.態度是一種假設的概念建構,是一種內在結構,或稱為假設性 概念建構,態度的性質如何必須藉個人外顯的行為而推知。

3.態度具有相當的持久性,態度需要一段時間孕育形成,當它成 為包含有認知、情感與意向等成分的態度時,態度就具有相當 的持久性了。

4.態度是一種行動傾向,是一種機動喚起的準備狀態。

5.態度有簡單與複雜的區別。

李茂興、

余伯泉譯 (2003)

1.態度是人、事、物之間直接或間接之經驗與互動,和所屬社會 各個群組的影響而學習得來的。

2.態度也是一種評鑑的意思,指對某些人、事、物、理念等持否 定獲肯定反映的組合。

劉信吾 (2007)

1.態度的主觀性:態度是學習而來,但每個人學習的背景、內容 和方式不同,學習結果自然不同,態度也就不同。

2.態度的恆久性:態度是學習而來,學習因經驗而產生歷久不變

(續下頁)

18

研究學者

(年代)

態度的特性

的歷程,所以態度也有歷久不變的特性。

3.態度的一致性:態度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層面,三個層 面之間通常均有一致性,如果出現不一致,則會出現認知失調。

張春興 (2010)

1.態度只是一種行為傾向,而非指行為本身。

2.態度必有其對象。

3.態度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

4.態度是有組織的,其組成的成分有認知性成分、情感性成分、

行為性傾向。

Newcomb (1984)

1.態度是一種中介變項,是個人透過生活經驗,對一件事物或情 況所產生的心理準備,以及行動傾向。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彙整

因此,綜上所述,態度的特性如下:

(一)態度的產生必有對象。

(二)態度是後天獲得的。

(三)態度具有一致性。

(四)態度具有持久性。

(五)態度是一種個人內在的心理狀態。

(六)態度可藉由個體的行為而外顯出來。

第二節 影響普通班學生對智能障礙者或其他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