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問題解決能力

本節首先釐清問題解決能力之定義與歷程,其次分析問題解決能力之內 涵,接著比較問題解決能力常見的評量工具,最後整理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 研究。

壹、問題解決的定義與歷程

「問題解決」是「人們運用既有的知識、經驗、技能,藉各種思維及行 動來處理問題,使情況能變遷到預期達到的狀態,此種心智活動的歷程」。(黃 茂在、陳文典,2004)。張春興(1993)以認知心理學角度觀之,問題解決就是 想辦法找到一條有效途徑來跨越這個障礙,所產生的思考心理歷程。以下表 2-1-1 整理各學者對「問題解決」的定義:

10

表 2-1-1

問題解決定義表

立論者 問題解決定義

Guilford(1977) 問題解決是對新情況產生新的反應

Polya(1981) 「問題解決」是一種外顯或認知的行為歷程,從主體對問 題情境提出各種可能的有效反應

Mayer(1983) 「問題解決」是從已知敘述到目標敘述的移動過程。而問 題解決的思考是朝向某種目標的系列運作

Kahney(1986) 「問題解決」是利用個體已知或學過的知識技能去滿足情 境的需要,以獲至解答的過程

Hayes(1989) 「問題解決」是發現一個適當的方法去跨越一個落差 Sternberg(1999) 認為「問題解決」的目的即在於消除阻塞在通往「解答」

的路徑上的障礙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當個體遭遇困頓情境,產生「問題」時,在目的

Dewey(1910)

1.遭遇疑難:產生一種懷疑、認知的困惑感,或對困難的意

Sternberg (1977) (引自黃

12

考量本研究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童,問題解決的步驟不宜過度複雜,在 研究者教學經驗中發現,機關王活動的製作過程常包括:設計問題、探究問 題、設計與規劃、組裝與執行、觀察記錄與再執行、評鑑與發表。本研究以 積木教學為著眼點,故參酌國內研究者的研究(吳志緯、黃萬居,2003;李謀 正,2005),規畫研究者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所依循的問題解決歷程,如下所示:

1.發現問題:學生了解活動主題後,依據活動目標找出干擾機關運作的 原因為何。

2.釐清問題:結合舊經驗及教師給予的綠能動力科學原理概念,在問題 中辨識相關聯的科學知識。

3.蒐集資訊、產生對策:確認問題方向後,利用各種軟硬體蒐集可靠資 源並加以利用、轉化成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

4.設計最佳策略、分配工作:歸納不同解決策略後,選擇最適合情境的 因應對策,思考並分配小組成員共同完成 工作。

5.組裝執行:包含積木的組裝與關卡設計的連動裝置,以解決目前的問 題情境。

6.測試:測試組裝完成的關卡設計,執行預設的問題解決計畫。

7.反省檢討:評估問題解決計畫執行的結果,反思討論須修正補強的地 方。

貳、問題解決能力的內涵

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國民科學與技術的基本能力之思考智 能提到,對事物能夠做推論與批判、解決問題等整合性的科學思維能力(教育 部,2007),其中就強調問題解決能力。Krulick 和 Rudnick(1980)就認為問題 解決能力是綜合已有知識,應用於新情境的能力(引自郭伯銓,2001)。對於

14

知識,嘗試蒐集有效的資訊,透過思考技能,綜合判斷最好的解決策略,再

Zachman et al.

(1984)

問題解決測驗

(Test of Problem Solving,

16

(2005) 能力測驗 2.處理事情的方式

資料來源:修改自朱榮富(2006)。WebQuest 學習管理系統設計及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26-28)。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綜合上表,國內問題解決評量工具大致上分為三種類型:1.參考國外版 本修改,如:簡真真(1981)、詹秀美和吳武典(2007)。2.編修他人問卷來切合 自身需求,如:張志豪(2000)、李震甌(2002)。3.自編評量工具,如:李曉 菁(2003)、林珮珍(2004)、潘怡吟(2001)、羅芝芸(1999)。參酌以上評量工具,

研究者認為考量學生施測年齡及施測內容的代表性,並配合九年一貫能力指

18

2.實驗組學生在問題解決

MINDSTORMS 提升國小學童問

20